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孙承宗淡然问道:“此话怎讲?”
惹不起一个人怎么办,那就当面恶心死他,这是沈明伦的做事风格。
孙承宗当然惹不起,还被他一顿棍棒教训了,而且还是当着孙家满门打的,当然要报复回去。
于是,沈明伦感叹道:“辽东反攻,绝无可能。”
“为何?”
“首先,辽东兵将,只敢据守城池,根本不敢与八旗野战争锋,因此阁老的攻策,便如镜花水月一般!”
“其次,坐视林丹汗败逃西迁,辽西草原再无牵制之力!”
“其三,坐视朝鲜藩国沦陷,辽东的助力反成了清军的盟友。”
“其四,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致使东江军人心浮动,又失去了辽右的反击能力。”
“其五,登州所任非人,自袁可立之后便再无建树,且有孙元化愚蠢,以致孔有德乱了山东,带着火器、炮卒、匠作投降了清军,从此辽东不仅没了海路支援,而且还送给了皇太极一份大礼。”
看看孙承宗,沈明伦撇嘴笑道:“攻势既不再,守势也成空。宁锦防线不动如山,人家八旗铁骑却可绕道蒙古草原!”
朝孙承宗拱拱手,沈明伦笑道:“阁老,辽东吃得撑死,九边自然饿得空乏,北面长城要塞尽是虚设,中原自此不得安宁。外有蛮夷寇边抢掠,内有民乱攻城略地,没救的恐怕不只是辽东吧?”
良久,孙承宗一声长叹:“小子千里之外都能看清辽东关键,可恨袁崇焕鼠目寸光,居然将辽东大局败得干干净净。”
听孙承宗骂起袁崇焕,想起后世论坛上那些分析,沈明伦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阁老,听说当初天子问策平台,袁崇焕许以五年平辽。而后辽东局势不受控制,以致清军叩关而入肆虐京畿,有人说…他是自知平辽无望,便故意放水引清军入关,想逼今上订立城下之盟。”
孙承宗闭着眼睛摇摇头:“里通卖国还不至于。只不过,此人眼高手低刚愎自用,守御一方尚算勉强,置于封疆却小材大用。辽东今日局面,首恶便是袁崇焕,老夫当年并未出手相救,也因他实在死有余辜!”
沈明伦撇撇嘴,袁崇焕可是您的学生,他还不是您老提拔起来的。
孙承宗忽然睁开眼:“这辽东局势利弊,都是你自己琢磨的?”
沈明伦愧然点头。
当然不是自己琢磨的,而是从后世的电视和网络上看来的,不过是为了恶心您老,一时显摆而已。
果然,孙承宗自责道:“老夫自以为能力挽狂澜,便更易了战守之策。早知今日恶果,何必去难为熊廷弼和王在晋,真是枉做小人、误国误民,这见识还不如你个孩子啊!”
唏嘘片刻,孙承宗忽然一脸期盼道:“子初才华横溢,且不缺心机手段,想不到在兵事上也有这般眼光,实在是让老夫欣慰不已。子初,如今国势凋零,朝廷人才匮乏,干脆跟着老夫读书。”
“跟您读书?”
“教书育人,老夫自认还有些手段。三年之后,包你能科举为官,届时老夫再向天子推荐,让你平步青云供职中枢!”
沈明伦一听,不由吓得浑身一个激灵。
孙承宗本就是教书先生,不仅学问精深而且谙熟科举之道,当年可是堂堂的探花。
关键是,老孙同志还是两朝国老,素为天子和朝廷敬重。
再加上他是东林领袖,若肯提携自己,想来前程必然远大。
可…我是大明先知啊!
虽然大部分史料的时间、事件、过程、结果都不清楚,可对大明朝的内情还是清楚的。
崇祯可不好伺候,看上谁便委以重任,可一旦有什么疏漏,砍起头来也非常痛快。
东林虽慑服于江南,可照样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始终在给朝廷扯后腿
而朝堂之上,诸党之间相互扯皮、勾心斗角,别说救国救民,能否安稳当官都是问题。
即便和上辈子一样,凭着小聪明和小手段,能够熬死一群大佬问鼎首辅,最后还不是要面对李自成和多尔衮。
老子不想当流寇,老子更不想当汉奸,可老子也不想死啊!
“怎么,你不愿意?”
沈明伦又是一个激灵。
自己现在算是明白了,拿孙承宗的隐私威胁他闺女,之所以只挨了一顿揍,应是老孙头想要为国育才。
如此谆谆教导,而且自曝其短,必是对自己抱有极大的期望,若是敷衍拒绝…
熊廷弼、王在晋就是榜样啊!
沈明伦想了想,朝孙承宗苦笑道:“阁老,小子有顾虑。”
孙承宗不由沉下脸:“讲来!”
“阁老,大明朝什么样,您老还不清楚?”
沈明伦感叹道:“上有天灾,西北中原颗粒无收;下有兼并投献,举国田赋入不敷出;商税过低弊政难改,还有官商勾结联手抵制;藩王勋贵数量庞大,富可敌国还要恩养!”
沈明伦两手一摊:“赋税枯竭,朝廷没钱没粮,皇权虚弱,地方一毛不拔!。再加上内有民乱,外有蛮夷,别说牧民一方,便是高居庙堂,自上而下谁能救国?除非…”
“除非什么?”
沈明伦没好气道:“除非自下而上,大明朝还有点希望!”
孙承宗眼睛一亮:“自下而上怎么说?”
沈明伦脸一垮,这话他哪敢说,急忙解释道:“口误,我是顺嘴胡说的。”
孙承宗火眼金睛,如何瞧不出沈明伦藏着掖着。
国家风雨飘摇,孙承宗苦思无解,想不到这小子居然露了口风,竟然心怀锦绣另有一篇锦绣文章。
自己总站在庙堂之上筹划,竟然从没想过自下而上这个思路,越琢磨就越觉得别出心裁、大有可为。
心急之下几次询问,见这小子始终躲躲闪闪,孙承宗心痒难耐不由烦躁,便朝孙寿冷声喝道:“这小子不老实,那就把淑珍放出来,且看老夫若是不管,他能不能应付嫡母的打压?”
我靠,自己都忘了,老孙可是有大杀器的,就是他小闺女孙氏。
“阁老且慢,我说就是,这可是您逼我的,到时候千万别拿我出气!”
“呱噪!”
“大明的问题,不是没有财力,而是财力尽在藩王、勋贵、士绅、商贾之手!所以,只要拿回他们手中的财力,便可安抚百姓训练强军,内平民乱外御蛮夷!”
孙承宗点头同意。
“依我说,干脆有步骤放任民乱,等乱民清光一方豪强,便可用无主的田地和财物,安抚一方的流民和百姓。如此破而后立,大明方能起死回生!”
“竖子敢尔!”
孙承宗拍案而起,“视人命如草芥,存杀心而无介怀,这哪里是个才子,分明就是虎狼!孙寿,给我打,往重里打,打完了给老夫扔出去。”
孙寿立即开门,挥手示意外面的仆从进来,沈明伦不由骇然。
“阁老,你言而无信,刚才可是您逼我说的啊!”
孙承宗却愤然咆哮道:“老夫问你救国之策,想不到却是杀人救国!放任民乱屠戮天下,杀藩王,杀勋贵,杀士绅,杀文人,那你干脆揭竿而起造反当皇帝得了!如此无法无天、草菅人命,哪还有半点仁爱之心?孙寿,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打死这个没人性的小畜生!”
“老不死的,有本事打死我,否则我跟你没完!”
孙承宗气得拍案嘶吼:“孙寿,那就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