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恶心人 / 第24章 阁老面前点江山

第24章 阁老面前点江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孙承宗淡然问道:“此话怎讲?”
  惹不起一个人怎么办,那就当面恶心死他,这是沈明伦的做事风格。
  孙承宗当然惹不起,还被他一顿棍棒教训了,而且还是当着孙家满门打的,当然要报复回去。
  于是,沈明伦感叹道:“辽东反攻,绝无可能。”
  “为何?”
  “首先,辽东兵将,只敢据守城池,根本不敢与八旗野战争锋,因此阁老的攻策,便如镜花水月一般!”
  “其次,坐视林丹汗败逃西迁,辽西草原再无牵制之力!”
  “其三,坐视朝鲜藩国沦陷,辽东的助力反成了清军的盟友。”
  “其四,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致使东江军人心浮动,又失去了辽右的反击能力。”
  “其五,登州所任非人,自袁可立之后便再无建树,且有孙元化愚蠢,以致孔有德乱了山东,带着火器、炮卒、匠作投降了清军,从此辽东不仅没了海路支援,而且还送给了皇太极一份大礼。”
  看看孙承宗,沈明伦撇嘴笑道:“攻势既不再,守势也成空。宁锦防线不动如山,人家八旗铁骑却可绕道蒙古草原!”
  朝孙承宗拱拱手,沈明伦笑道:“阁老,辽东吃得撑死,九边自然饿得空乏,北面长城要塞尽是虚设,中原自此不得安宁。外有蛮夷寇边抢掠,内有民乱攻城略地,没救的恐怕不只是辽东吧?”
  良久,孙承宗一声长叹:“小子千里之外都能看清辽东关键,可恨袁崇焕鼠目寸光,居然将辽东大局败得干干净净。”
  听孙承宗骂起袁崇焕,想起后世论坛上那些分析,沈明伦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阁老,听说当初天子问策平台,袁崇焕许以五年平辽。而后辽东局势不受控制,以致清军叩关而入肆虐京畿,有人说…他是自知平辽无望,便故意放水引清军入关,想逼今上订立城下之盟。”
  孙承宗闭着眼睛摇摇头:“里通卖国还不至于。只不过,此人眼高手低刚愎自用,守御一方尚算勉强,置于封疆却小材大用。辽东今日局面,首恶便是袁崇焕,老夫当年并未出手相救,也因他实在死有余辜!”
  沈明伦撇撇嘴,袁崇焕可是您的学生,他还不是您老提拔起来的。
  孙承宗忽然睁开眼:“这辽东局势利弊,都是你自己琢磨的?”
  沈明伦愧然点头。
  当然不是自己琢磨的,而是从后世的电视和网络上看来的,不过是为了恶心您老,一时显摆而已。
  果然,孙承宗自责道:“老夫自以为能力挽狂澜,便更易了战守之策。早知今日恶果,何必去难为熊廷弼和王在晋,真是枉做小人、误国误民,这见识还不如你个孩子啊!”
  唏嘘片刻,孙承宗忽然一脸期盼道:“子初才华横溢,且不缺心机手段,想不到在兵事上也有这般眼光,实在是让老夫欣慰不已。子初,如今国势凋零,朝廷人才匮乏,干脆跟着老夫读书。”
  “跟您读书?”
  “教书育人,老夫自认还有些手段。三年之后,包你能科举为官,届时老夫再向天子推荐,让你平步青云供职中枢!”
  沈明伦一听,不由吓得浑身一个激灵。
  孙承宗本就是教书先生,不仅学问精深而且谙熟科举之道,当年可是堂堂的探花。
  关键是,老孙同志还是两朝国老,素为天子和朝廷敬重。
  再加上他是东林领袖,若肯提携自己,想来前程必然远大。
  可…我是大明先知啊!
  虽然大部分史料的时间、事件、过程、结果都不清楚,可对大明朝的内情还是清楚的。
  崇祯可不好伺候,看上谁便委以重任,可一旦有什么疏漏,砍起头来也非常痛快。
  东林虽慑服于江南,可照样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始终在给朝廷扯后腿
  而朝堂之上,诸党之间相互扯皮、勾心斗角,别说救国救民,能否安稳当官都是问题。
  即便和上辈子一样,凭着小聪明和小手段,能够熬死一群大佬问鼎首辅,最后还不是要面对李自成和多尔衮。
  老子不想当流寇,老子更不想当汉奸,可老子也不想死啊!
  “怎么,你不愿意?”
  沈明伦又是一个激灵。
  自己现在算是明白了,拿孙承宗的隐私威胁他闺女,之所以只挨了一顿揍,应是老孙头想要为国育才。
  如此谆谆教导,而且自曝其短,必是对自己抱有极大的期望,若是敷衍拒绝…
  熊廷弼、王在晋就是榜样啊!
  沈明伦想了想,朝孙承宗苦笑道:“阁老,小子有顾虑。”
  孙承宗不由沉下脸:“讲来!”
  “阁老,大明朝什么样,您老还不清楚?”
  沈明伦感叹道:“上有天灾,西北中原颗粒无收;下有兼并投献,举国田赋入不敷出;商税过低弊政难改,还有官商勾结联手抵制;藩王勋贵数量庞大,富可敌国还要恩养!”
  沈明伦两手一摊:“赋税枯竭,朝廷没钱没粮,皇权虚弱,地方一毛不拔!。再加上内有民乱,外有蛮夷,别说牧民一方,便是高居庙堂,自上而下谁能救国?除非…”
  “除非什么?”
  沈明伦没好气道:“除非自下而上,大明朝还有点希望!”
  孙承宗眼睛一亮:“自下而上怎么说?”
  沈明伦脸一垮,这话他哪敢说,急忙解释道:“口误,我是顺嘴胡说的。”
  孙承宗火眼金睛,如何瞧不出沈明伦藏着掖着。
  国家风雨飘摇,孙承宗苦思无解,想不到这小子居然露了口风,竟然心怀锦绣另有一篇锦绣文章。
  自己总站在庙堂之上筹划,竟然从没想过自下而上这个思路,越琢磨就越觉得别出心裁、大有可为。
  心急之下几次询问,见这小子始终躲躲闪闪,孙承宗心痒难耐不由烦躁,便朝孙寿冷声喝道:“这小子不老实,那就把淑珍放出来,且看老夫若是不管,他能不能应付嫡母的打压?”
  我靠,自己都忘了,老孙可是有大杀器的,就是他小闺女孙氏。
  “阁老且慢,我说就是,这可是您逼我的,到时候千万别拿我出气!”
  “呱噪!”
  “大明的问题,不是没有财力,而是财力尽在藩王、勋贵、士绅、商贾之手!所以,只要拿回他们手中的财力,便可安抚百姓训练强军,内平民乱外御蛮夷!”
  孙承宗点头同意。
  “依我说,干脆有步骤放任民乱,等乱民清光一方豪强,便可用无主的田地和财物,安抚一方的流民和百姓。如此破而后立,大明方能起死回生!”
  “竖子敢尔!”
  孙承宗拍案而起,“视人命如草芥,存杀心而无介怀,这哪里是个才子,分明就是虎狼!孙寿,给我打,往重里打,打完了给老夫扔出去。”
  孙寿立即开门,挥手示意外面的仆从进来,沈明伦不由骇然。
  “阁老,你言而无信,刚才可是您逼我说的啊!”
  孙承宗却愤然咆哮道:“老夫问你救国之策,想不到却是杀人救国!放任民乱屠戮天下,杀藩王,杀勋贵,杀士绅,杀文人,那你干脆揭竿而起造反当皇帝得了!如此无法无天、草菅人命,哪还有半点仁爱之心?孙寿,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打死这个没人性的小畜生!”
  “老不死的,有本事打死我,否则我跟你没完!”
  孙承宗气得拍案嘶吼:“孙寿,那就打死他!”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