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徐有财便准时到了临水阁,并将他写的一些计划拿给我,我接过手看了看,说了一些意见,便让他放手去干。紧接着菜也开始端上来了,我便让他一起边吃边聊。
饭还没吃完,太子府那边便派人传话,说皇上急召入宫;我赶忙放下筷子,动身上轿进宫。
到了养心殿,我看着这深宫大院,不禁叹了口气,这一下不知道又是什么破事。走进殿内,朱高炽三兄弟和朱瞻基都在了,得嘞,又是我最慢。
进去朝朱棣参了一礼后,我便站在朱高炽身后,小声问朱瞻基怎么了,朱瞻基说父亲拿你题的画进宫后我们就都被叫了过来,我点点头,表示懂了。
见我们都到齐,朱棣让张公公将画呈上来,挂在墙上,让我们都看着。
朱高煦朱高燧一脸不解,不知所措问道:
“父亲,这是?”
朱棣哼了一声,从案上的书牍中抽出几本书便往朱高燧头上砸;一边砸还一边骂道:
“你们这些王八蛋,活得还不如一个孩子。”
说罢便看向我,问画中诗是否为我所题,我看了看朱高炽和朱瞻基,他们都低着头,至少能应道确实为我所书。
朱棣看着画,一边念叨着画中的诗句,特别在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这句话重复念了很多次,问我为何会这么题。
我跪下磕了一首,说道:
“世人论永乐皇帝做了什么,孙子都不当回事;但在孙子眼中,我爷爷朱棣,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在这英雄躯壳下,他更是我的爷爷,我父亲及汉王赵王两位叔叔的父亲。”
我说的铿锵有力,朱棣听完好的一声,看着他三个儿子,大骂道:
“我说你们都活的不如一个孩子,有错吗?”
朱高炽三人跪着,也不敢搭话。
朱棣接着说道:
“老大,你生性敦厚,为人仁德,朝中上下对你皆是有口皆碑;这么些年监国,你也辛苦了。”
说完走过去扶起朱高炽;接着又看向朱高煦说道:
“老二,你是你们三当中最像我的,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我清楚你受过的每一道伤;但是,你这监国的位置你做的实实在在不如老大。”
“还有你老三,我把锦衣卫交给你,你是怎么做的?怎么着,想把锦衣卫弄成你的一言堂?”
朱高燧一听立马磕头认错。
朱棣也不理睬,转身拔起一把宝剑,丢到朱高炽身前,说道:
“把这俩王八蛋杀了,只要你杀了他们,就没人跟你抢太子位了,到时你想做什么都没人可以拦着你。”
朱高炽看着面前的宝剑,浑身直发颤,颤颤巍巍的说道:
“父亲,万万不可,儿臣宁愿不要这太子之位。”
朱高煦和朱高燧也呆住了,他们没想到朱棣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动作;
如果朱高炽真的动手了,那朱棣就算是再怎么不满也只剩一个儿子了,皇位始终还是朱高炽的。
朱棣背对着我们,长吸了一口气,嘘了一声。又转过来看着朱高炽三人,重新坐回位子上,让张公公通知下去:
从即日起,监国之职重新交还给太子,汉王赵王五天内交接官职往封地就封,无朕命不可进京。
朱高煦脸色铁青,咬着牙说了一句儿臣遵旨,便起身退了出去;朱高燧看了看朱棣,也直接走了出去。
两人出了皇宫一路直奔北镇抚司衙门的密室中;进到密室,朱高燧正准备收拾东西好方便明日的交接;这时朱高煦拉住他,恶狠狠地说道:
“老三,你就这么看着老大得势了?”
朱高燧一脸无所谓的说:
“那不然还能怎么办?老爷子的态度你没看到,这就是逼我们走了。”
朱高煦一直盯着朱高燧,把朱高燧给看毛了,就说道:
“你难道真的想现在就动手?”
朱高煦点了点头说如果现在不动手,就没机会了。
此时俩人都不在说话,过了良久,朱高燧问朱高煦想怎么做;朱高煦沉吟片刻,说道:
“明日是京城九门换防的日子,我现在还兼着五军提督,等等我就去三千营抽调一批部队来换防。”
“至于你,明日安排锦衣卫各营守好进出皇宫各个隘口,许进不许出,同时调遣一批人看住暗龙卫。”
朱高燧思索了许久,点了点头同意了。朱高煦见他点头,便直接出了北镇抚司往城外小汤山的三千营军营走去。
话说回宫内,朱高炽在朱高煦他们走后也谢了恩离开了,而我和朱瞻基却被留了下来。
朱棣看着我们俩,说道:
“你们父亲,虽说仁德,但是却无魄力;爷爷此次想让你们带兵,就是希望将来你们不会受制于人。”
“可惜啊,你们父亲不懂我的想法,一心阻挠着,我很担心他会是下一个建文。”
朱瞻基答道:
“爷爷,父亲也是不愿跟兄弟血肉相残,还望爷爷恕罪。”
朱棣叹了口气说了自己的心酸,老子夺了侄儿的皇位,这儿子也不和;将来九泉之下也不知道怎么面对朱元璋了。
接着又说道朱高煦,屡次不愿意去封地就藩,说好听点就是想陪在老子身边,说不好听了就是想谋夺太子之位;如果自己还年轻倒也无所谓,只是他也老了。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有暗龙卫求见我,我看了眼朱棣,便让他进来。
身着黑甲的暗龙卫进来后,参见了朱棣和我便起身将一封密报交给了我;我看了眼朱棣,喝道:
“皇上在此你将密报交给我干嘛。”
暗龙卫立马跪下急呼小人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朱棣摸了摸胡子也没说啥,只是让他去殿外候着。
我将密信打开呈给朱棣,然后和朱瞻基一起围上去观看,信上写着:
唐有太宗李世民;
刘邦斩蛇摄人心。
锦衣夜行皇城口;
胡服骑射显威名。
我一看脸色顿时变了,朱棣问我信里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我说这是暗龙卫内一套特殊的传信方式,就怕敌人获取到情报;然后便给朱棣解释了一番:
唐太宗李世民,谁都知道他怎么当上皇帝的,靠的就是玄武门兵变;这意思就是二叔想学李世民了;
为什么会是二叔,因为第二句刘邦斩蛇,刘邦乃汉王也,通过斩白蛇起义,最终成功当上皇上;
这里边当然少不了三叔,锦衣夜行指的就是锦衣卫;看来锦衣卫这几天会控制住皇城的各个出入口;
胡服骑射指的是三叔赵王,他不想就这么沉沦自己,所以想和二叔一起反出一片天。
解释完我偷偷看了眼朱棣,果然他面色已变得乌黑。沉默了许久,他让张公公传令给禁军,今晚直接换防各个城门。
同时让我把暗龙卫都调到各个核心地段守卫,特别是天工府,没有他和我的命令谁都不准出入。
天工府是大明的火器研究中心,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能使半个京城都炸开的火药就摆在那里。
说罢朱棣缩了缩腰带,喘了口气;接着让朱瞻基明天直接出城去迎接朱高煦,看他胆敢如何,然后便让我们下去。
朱瞻基有些懵,我拉了拉让他先走吧;于是我们便跟朱棣告了个退,离开了皇宫。
出了宫门,我问朱瞻基想去哪里,朱瞻基想了想说先去北镇抚司衙门找朱高燧。
我点了点头,然后让身边亲卫去暗龙卫大营将朱棣的命令传达下去,然后抽调一支暗龙卫直接包围北镇抚司衙门;接着便和朱瞻基前往北镇抚司衙门。
话说北镇抚司衙门内,朱高燧正在对着眼前的灯火发呆;他没有朱高煦那么大的野心,因为他知道,论身世朱高炽是嫡长子;论功绩他比不过朱高煦。
所以他愿意平平淡淡地去当一个王爷;只是朱高煦从小就跟他玩的很好,对自己二哥的话他也是有话必听。
这次造反,他极其不愿意,特别此刻他内心特别不安宁,总感觉会出事。
没过多久,我和朱瞻基便到了北镇抚司衙门口,敲响了衙门口的大鼓;轰轰地声音将朱高燧震了回神,问道外边发生了什么。
不一会就有锦衣卫来报说俩位皇孙在门外敲鼓;朱高燧皱了皱眉,让官差请我们进来。
我和朱瞻基闲庭信步地走了进来,朱高燧挥挥手让所有锦衣卫都出去,便把们关上,笑呵呵地问道:
“两个大侄子,深夜来你们三叔这里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