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书生世无双 / 第八章 刘谟鸣

第八章 刘谟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归家之后,刘淳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谁敢想,上辈子只是一个生活清苦的农家学子,穿越之后,竟然经历了此般大事。
  就连晚上做梦,刘淳都梦见,白日里自己被关进了大牢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被人秘密的处死。临死前仿佛听见了一道声音,对他说:你知道的太多了......
  早上起来,刘淳顶着两个黑眼圈向母亲刘王氏问安。看着刘淳如此模样,刘王氏有些心疼,忙问刘淳发生了何事,昨夜为何不好好休息。
  “这些日子我在学堂上干活,听见学子们所读的文章,让我深受启发与触动。昨夜想到了关键之处,久久不能入眠。”
  刘淳不敢对母亲说实话,只能编造这么一个谎言,希望母亲不要在此事上深究下去。
  “好,古人讲,不疯魔不成活,读书就要有这股痴劲儿,淳儿你做的很好,一定记住,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今日下午你早些回来,明日就是端阳节了,你爹爹今晚就会回家,让他看看,我们淳儿在学馆里学到了多少,长大了多少。”
  爹爹要回家了?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至亲,刘淳有些生分,本能上想要回避。
  “不知道自己今晚能不能过爹爹这一关?他会不会看出来我不是这个世界的刘淳?会不会发现我这一个月来在学馆里就待半天,每天只在誊写书籍......”刘淳心里暗道,
  “......也不知道自己爹爹是什么性格,喝多了会不会打孩子......”
  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先上山去找保罗叔,将昨日之事告诉他,以解我心头的疑惑。
  到了道观之中,刘淳将昨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了保罗居士,听完,保罗居士闭眼思考了一会儿。
  紧接着,他对刘淳说道:
  “有些事情你还接触不到,我把昨日相关的事情讲给你。
  “你可知,当今朝廷上,有哪两位相爷?”
  刘淳这一个月来,对这些常识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立即答道:
  “皇上在上,下面自有王相公与张相公在主持朝政。”
  王相,全名王彦斐,新元初年进士出身,从文官一步一步走上相位;
  张相,全名张锡庭,原北疆镇北大元帅,文武双全,是本朝第一位由元帅登上相位的人。
  保罗居士起身,抿了一口茶水:“正是如此。照你所说,你昨日遇见的守城官军,就是王相公的人。
  “至于黑门槛,我原先以为是他们干的是下九流的勾当。京城中,被黑门槛盯上的人不是消失不见,就是遭到莫名之灾,家财散尽,无一例外。没想到,黑门槛竟然与张相有关系。”
  昨日帮我的黑门槛,原来是张相的人,张相与王相唱在对手戏?我这是牵扯进了两相争权了?听完保罗居士所言,刘淳隐隐有所猜测。
  不对,这件事应该还有更深的牵扯,不只是简单的两相争权,在如今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我还是能避就避吧。
  见刘淳有些退缩之意,保罗居士在也就没有多讲。有些事,虽说符合大义,需要有人承担,有人推进,但事情不能逼着别人做,只能日后一步一步慢慢发展了。
  下午,刘淳早早就回到了家,等待着未曾谋面的爹爹的归来。
  他有些紧张,感觉就像前世考试铃声响起,等待老师发试卷时一样。
  傍晚时分,归家的刘谟鸣回到了镇子上。在夕阳的映照下,他的形象愈发清晰:
  身穿一袭青衫,手上提着一个小小的箱子;面庞干净,没有胡须,高高的颧骨,紧紧抿住的薄嘴唇给人一种严肃之感;身材清瘦,手臂关节粗大,正是一副典型的读书人的模样。
  刘谟鸣回家后,刘淳立即上前请安,刘谟鸣淡淡的“嗯”了一声,就转身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并没有过多搭理刘淳。
  太好了,照爹爹目前这个性格,与自己的孩子不甚亲近,自己应该可以轻易瞒过去了。刘淳没有因为被爹爹冷落而丧气,反而觉得自己今晚的挑战难度降低了不少。
  因为刘谟鸣在家,晚饭时,全家恪守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在一片静默声中结束了晚饭。
  饭后,刘王氏与丈夫刘谟鸣在屋内闲聊,别看刘谟鸣对刘淳态度冷淡,夫妻二人仿佛有着聊不完的话题,在院中玩耍的刘淳时不时就能听见二人浅浅的笑声。
  期间,刘王氏向刘谟鸣提到了,自己让孩子刘淳在书馆帮忙,结果刘淳受到启发,夜不能寐的事情。
  刘谟鸣果然对此大为好奇,在屋里喊了声刘淳的名字,让刘淳进屋去。
  “事情果然还是来了。”刘淳心道。能不能瞒过父母,让他们相信自己整日里安安分分地待在学馆里,就看接下来的谈话了。
  谈的好了,会让父母对自己的印象有所改观;谈不好,说不定就是男女双打,禁足在家了。
  刘淳在门外定了定心神,推门走进了屋内。
  只见父亲坐在太师椅上,身形笔挺,母亲与父亲隔桌而坐,笑吟吟的看着刚进门的刘淳。
  “你娘说你最近颇为刻苦,日日在学馆里听人诵读。昨日遇到难题,竟让你夜不能眠。有何问题你现在就提出来,爹爹替你解答。”
  刘淳早有准备,答道:
  “近日我听学子诵经,常听到有三字短句,开篇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孩儿不解,既然人性本善,究竟谁的善念才是真正的善念;既然人性本善,为何常见幼儿捉猫逗狗于镇子上,抓鱼捕鸟于山林间。”
  这就是刘淳准备应付自己父亲的问题,既符合小孩子的认知与困惑,又有一定的深度。
  刘谟鸣皱了皱眉头,显然没料到自己的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想了想,刘谟鸣回答道:“你所说的是《三字经》,开蒙之后所学的第一本先贤著作,到时候其中深意自有先生为你解读,我只对你这个问题做浅浅的解读。”
  见此,刘淳忙做出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
  刘谟鸣紧接着说道:“古代先贤孟夫子提出了性善论,就是你刚才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但后人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所误解,经常把孟夫子“性善论“理解成“向善论“或者“本善论“,这都是错误的。先贤所说的只是“性善论“,人在存在中无不向善,性善论归根结底还是对自我的剖析和反思罢了,与“性恶论”同根同源。”
  话音刚落,刘谟鸣又补充了一句:“你年纪尚小,可能对这些还理解不了,今后要好好聆听先生教诲。”
  刘淳却已经是目瞪口呆,内心不断翻涌着巨浪。
  我能理解!这与前世相关的哲学观点如出一辙!见自己父亲的随口回答,竟然契合了前世许多哲学家穷其一生,花费百年才得出的哲学研究成果,刘淳怎能不震惊。
  如此学识,竟然只是一个从九品的京官,刘淳有些想不通。难道这个世界的哲学体系十分发达,世界进化树长偏了?
  解决了刘淳的疑惑,父母继续开始闲聊,只听母亲问父亲:“最近,你公务上有没有出什么事情?”
  父亲答道:“有个人想进吏部当杂役,走了我的关系,我让守卫连银子带人扔到大街上了。”
  ......刘淳好像明白父亲身居从九品官职的原因了。
  水至清则无鱼啊,前世关中学派的多位大贤大儒,用自己的仕途验证了这句话。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