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旧楚 / 第四十四章 入宫上朝

第四十四章 入宫上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楚制度,朝会分常朝、大朝和会朝。常朝三日一朝,大朝每月朔望各一次,会朝则在每年正月初一举行一次。
  按例,京官五品以上,可以参加常朝。但通常,只有五省六部十一寺的正副长官,和十二卫将军、大将军,以及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的将军,还有御史台的言官常列朝班。
  会朝时,在京九品以上官员、地方上的州郡大员、藩国臣属使节、致仕的勋臣耋老都要参加,场面无比隆重,是天下臣子朝拜皇帝陛下的日子。
  大朝在常朝和会朝之间,比常朝隆重,但没有会朝铺张,不会有退休老干部和外国使节。但京官七品以上,无故不得缺席,否则便会被视为蔑视君上,有可能遭到重处。
  上元节过后,太安城经历火树银花的不夜天之后,整个太安城街道弥漫着呛鼻的炮竹味。
  鸡鸣声响起,东方既白,燕王姜白石早已起来洗漱完毕,此时的姜白石身着黑色蟒袍,已是不见往常的富家翁模样。
  未迁都太安之时,旧都南阳皆有路灯照明,迁都太安城后,才下令尽废路灯,方便夤夜出入,亦为消弭火患。也就造成了这些年百官戊夜趋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因为无灯照明,适值黎明前的黑暗,进宫之后,叫人如何择路而行?有官员在雨夜趋朝时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意外也是时有发生。
  当然,这种上班时的牺牲绝不会发生在王公大臣身上。如燕王姜白石此时府外早有宫内宦官等候,为其打灯引至皇城南门外。
  平日的青龙街此时已是热闹非凡,居住在此的官员都在准备上朝,可今日却是略显诡异,此时的青龙街只有那不时响起的鸡鸣声,还有燕王府门前宦官打灯的微弱光亮。
  府门打开,姜白石牵着一匹马从府内走出,姜白石没有与这楚皇帝极为宠信的魏公公有何寒暄,轻声道:“走吧!”
  青龙街出来便是长安街,长安街尽头,便是正南皇城大门。
  姜白石来得稍晚,可早朝还未开始,皇城南门未开,门外一众朝廷显贵扎堆而谈,更多谈论的是那燕王姜白石为何来上常朝。
  姜白石的到来,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姜白石从马上跃下,哪有众人私下谈论的燕王病重,无法参加军演,只能由其嫡长子代为参加的谣传,这龙精虎猛的模样,不知比在场的多少人要好上许多。
  作为当今权势滔天的异姓王,却是无人上前攀谈,也对,青龙街的官员正是为了错开与姜白石的上朝时间,鸡鸣未起便来到问外等候。
  这时,有一人走到姜白石身旁,正是李怀士,两人轻声交谈。
  这一幕让早已停止交谈的群臣又交头接耳谈论起来。
  所幸,众人没做多等,城门缓缓打开,直至城门全部打开,却无人先行入内,姜白石微微一笑,迈步走入皇宫,李怀士紧随其后。
  紫禁城建在太安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今日早朝在太和殿举行。
  姜白石走出那昏暗的城门孔洞,姜白石遥望太和殿。
  于城内迎官的太监看到来人,一个个如临大敌,依次扯开嗓门大喊:“燕王上殿!”
  姜白石不动声色,拾阶而上,走上九十九阶台阶之后,回首看了一眼城门,迎着初升的旭日,轻声自语:“好一个太平盛世。”
  慢上姜白石半个身子的李怀士听到此言,亦是唏嘘不已,说道:“没挺过战国二十年的人们,不知可曾敢想如今的天下。”
  姜白石含笑不语。
  李怀士接着问道:“这盛世如你所愿?”
  姜白石并未立刻作答,转身朝太和殿走去,背对着李怀士有声音传来,“是如我所愿,可世人都言,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我还想多看看这盛世啊!”
  李怀士自嘲一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太和殿大殿内,朝会上气氛诡谲,哪还有昨日朝会君圣臣贤的一团和睦,魏公公用那尖锐的声音喊了一句“有事启奏!”
  可下方却是鸦雀无声,张长陵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左下首是同样坐于椅子上假寐的姜白石,右下首则是当今丞相长孙贤人,文臣武将泾渭分明。
  张长陵看向下方的姜白石,笑道:“姜白石,你别给朕装睡,今日上朝所谓何事?”
  姜白石那还能靠在椅子上假寐,起身,“陛下,臣这并无甚大事,这不,大楚军演夺魁的奖励迟迟没有音信,两关将士催得我不厌其烦,这不,只能厚脸来与陛下卖个可怜了。”
  张长陵看向户部尚书王居正,朗声道:“王尚书,这军演奖励何时能准备完毕?”
  一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迈步而出,来到张长陵正下方,躬身行礼后,“已准备完毕,不出十日便可送至燕云。”
  户部尚书王居正退下后,张长陵转头继续问道:“还有何事?”
  姜白石直言无事。
  在姜白石坐下后,下方的李怀士却是高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礼部尚书赵其韵病逝,尚书之位一直空闲,臣认为当务之急应当解决礼部尚书空缺一事。”
  张长陵意味深长,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怀士,询问道:“那李怀士认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礼部宋长河。”
  此言一出,群臣皆是面面相觑,莫不是从不愿分心多管官场上乌烟瘴气的旧赵李怀士在赵其韵病逝后,要赵人开个口子了吗?
  还不待张长陵发话,姜白石同样站起身来,“这宋长河我倒是听说过,被称为赵其韵第二,想必是能胜任的。”
  最为难受的当属魏党,本来此次对这礼部尚书之位势在必得,可李怀士的举荐及姜白石的认可,这礼部尚书之位大致已是尘埃落定。
  果不其然,张长陵看了眼下方两人,朗声笑到:“难得你姜白石与李怀士对同一人如此推崇,那便是宋长河了。”
  一旁负责朝会记录的宦官赶忙记下,不出意外,圣旨在朝会结束后便会送到宋长河手中。
  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宋长河三字在这一天响彻太安城。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