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不投降 / 第十章 议和成功

第十章 议和成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谦心情大好,命令赵璧将重庆号开到码头。率左右文武大臣一起登上重庆号,启程去重庆,明日午时在重庆东郊签订和约。
  一路上两岸猿声啼不住,铁甲划开万重山,好一派锦绣河山。
  本是顺流而下,且重庆号工艺比成都号更上一层楼,速度很快,天黑时成都号出城迎接,顺利抵达重庆城。赵谦在半路就疲惫不开,躺倒就睡,中心也不敢打扰,到了重庆城,赵谦命张钰,归延龄,姚广仁等与张坤接洽,做好万全准备,自己去驿站睡大觉了。
  一觉睡到次日巳时,醒来精神焕发,神采奕奕。赵谦难得自己动手梳洗一番,隐隐听得东城外人嚷马嘶,在赵安的护卫下,来到城墙,看到城东外铺天盖地涌来大片兵马,叫东郊铺成黄色的海洋。蒙军前军马队整列完毕,后边乌压压步军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边。
  赵谦命传令兵通知张钰,姚广仁等出城。不多时东门打开,十万骑兵跃马而出,逼近蒙军马军阵列,排好阵势,与蒙军马军遥相呼应,二十万步军列队鱼贯而入,铺满东门城外整个空地。
  两军士兵在两军中间数十米的空地上各摆上一个案几,放好座椅。
  不多时,蒙军跑来一骑,大喊道:“午时已到!仪式开始!”
  一声炮响,鼓乐齐鸣。赵谦率众大臣走到本阵案几上,坐到椅子上,后面文武站立相陪。
  对面一个蒙人装束的瘦削青年也坐到位置上,后面各色人种的文武大臣站立相陪。
  赵谦心道:“我还以为忽必烈是个了不起的雄壮大汉,原来只是瘦小男子。”
  一个回回老者用蹩脚的汉语喊道:“议和正式开始!第一关,交换玉玺。”
  蒙人中一个辽人打扮的卫士捧着个古色古香的锦盒走到案几前,将锦盒放在案几上,右手在胸前行了个蒙古礼节,转身回阵。
  赵谦点了点头。赵安打开锦盒,露出一方玉玺。赵谦脑海中记得以前理宗拿出玉玺盖章的时候,看到过玉玺的样子,大致差不多。赵安将玉玺翻转给赵谦看,赵谦看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赵谦命赵安将玉玺传给众文武大臣反复眼看,众人看完,一起点了点头。赵安将玉玺放回锦盒,放在案几上。捧起一方木盒,送到对面忽必烈案几上,报拳行了一个礼,回到本阵。对面众人反复眼看良久,收好玉玺,放到案桌上。
  回回老人喊道:“第二关,商议和约。”
  对面一个金人模样的卫士捧着汉蒙两式两道文书恭敬放到案几上,赵谦命众人上前,归延龄拿起汉文条约,细细看完,拿过一张地图,在黄河的“几”字的弯曲处说道:“皇上,蒙人将西起三门峡,东到渤海以南划给我们,以北归蒙古,我看太少了,应该在兰州处划断。”
  赵谦说道:“那就在兰州处划断。”说完用主笔在从兰州处沿几字划到渤海。
  赵安将合约与地图送到对面的案桌上,对面登时一片哗然,吵闹不休。
  过了许久,只见忽必烈用手一挥,对面登时安静了。忽必烈对回回老人叽叽咕咕说了几句,回回老人喊道:“大蒙忽必烈国王告知宋明宗皇帝,忽必烈国王欲和宋明宗结为安答,忽必烈国王为兄,宋明宗为弟,忽必烈国王愿意将原西夏国土作为礼物赠送给安答。作为回礼,宋明宗回赠一千门火炮,十万发炮弹!若是两方没有意见,将举行安答结拜仪式!”
  卫士将重新拟定的条约捧到赵谦的案桌上。赵谦沉思了一会,对赵安说道:“同意。”
  赵安高声喊道:“同意!”
  立即对面卫士在中间空地摆上香案。忽必烈走到香案前拿起三柱香,在烛火上点燃,赵谦也走到香案前,拿起三柱香,点燃。回回老人喊道:“祭拜天地。”忽必烈跪在香案前,说道:“我,忽必烈,愿与赵谦结为安答,苍天护佑,大地为证。”赵谦也跪倒在香案前,说道:“我,赵谦,愿与忽必烈结为安答,苍天护佑,大地为证。”忽必烈对着香案磕了三个响头,赵谦也磕了三个响头。两人站起来,把香插进香炉里。回回老人喊道:“兄弟对拜。”
  忽必烈朝着赵谦就跪了下来,赵谦也跪了下去,二人互磕了三个响头。回回老人喊道:“结拜仪式礼成。”
  忽必烈伸出右手,赵谦犹豫了一下,也伸出右手,忽必烈一把握住赵谦右手,哈哈大笑,站了起来,把赵谦也拖了起来,赵谦陪着慢慢笑了起来,渐渐受到忽必烈的感染,也哈哈大笑起来。
  忽必烈笑完,大声说道:“我忽必烈英雄盖世,纵横数万里,百战百胜,从来没有佩服过谁,自从遇到安达,连连折戟。我们蒙古人天生就佩服英雄,与赵谦兄弟结为安答,不枉此生来到世上走一遭。”
  赵谦也为忽必烈豪气感染,忽然觉得,我赵谦也能当个盖世英雄,也不比忽必烈差,此生定要与你忽必烈争个高下。嘴上却大声说道:“以弟愚见,大哥豪气干云,武功盖世,文采飞扬,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我们安达携手合作,互不猜疑,将来天下大地,都将在我们脚下颤抖!”
  忽必烈哈哈大笑,说道:“二弟文治武功,大哥也佩服得紧啊。我们蒙古人的习俗,英雄遇英雄,不喝上三大碗,就是对不起长生天赐予我们这一刻无与伦比的大好光阴。”
  赵谦大笑道:“正该如此,不陪大哥喝上三碗,枉称英雄!”
  忽必烈大喊道:“上马奶酒!”
  卫士搬出一张桌子,放上六只海碗。赵谦看到桌上的海碗,突然瞳孔一缩,心里大叫一声,“额的娘哦,有这么大的碗吗?这是面盆好不好?”
  回回老人说道:“我老汉有幸,亲自为两位雄主倒酒。”说完拿起一袋马奶酒,倒满一只海碗,又将剩下的半袋马奶酒倒进另外一只海碗,刚好一袋倒满两碗。
  忽必烈牵着赵谦的手,走到桌前,放开手,双手端起一碗马奶酒,说道:“大哥先干为敬!”说完咕咚咕咚说了起来,犹如牛饮,不一会便喝完,脸不红气不喘,翻过海碗,一滴不剩,挑衅之意甚微明显。
  赵谦心里一气,这明摆着欺负人,还好老子早上就喝了点稀粥,如今肚子空空,喝就喝,老子还怕你!端起海碗,眼睛一闭,咕咚咕咚喝了起来,喝完肚子稍稍鼓了一些,翻过海碗,一滴不剩。
  忽必烈哈哈大笑,说道:“我就说二弟也是英雄侠士嘛,果然如此,来,我们继续干。”
  待回回老人换一袋马奶酒倒满两只海碗,忽必烈端起一碗酒,再次咕咚咕咚喝完,将碗放在桌上,脸色微红。
  赵谦瞟了一眼,看见碗底有些余酒,也不在意。端起海碗咕咚咕咚喝了起来,等喝完,感觉肚子有些涨,还好这酒度数不高,也就啤酒的度数,喝完将碗放在桌子上。碗底的余酒在冬日的太阳下反射出细碎的光芒。
  忽必烈哈哈大笑说道:“二弟果然是人中豪杰,酒量就是气量,真是气吞大海。来,我们继续喝。”端起第三碗酒,咕咚咕咚喝了起来,喝到一半,顿了好一会,才将另一半喝了下去,不时有酒从嘴角流出。喝完之后,脸色通红。
  赵谦也笑道:“大哥果然名不虚传,从古到今,帝王之中酒量第一。小弟舍命陪君子,干。”
  说完端起来就喝,喝到一小半,肚子涨得实在难受,手一抖,剩下酒水一大半都从嘴角下巴流到了地上。喝完将海碗放到桌子上,说道:“小弟甘拜下风,我输了,许多酒水都洒到了地上!”
  忽必烈双眼突然凝视着赵谦,赵谦也不示弱,双眼对视着忽必烈,看到忽必烈眼中干净明亮,感觉忽必烈不象是一个坏人,心中忽然认定,这人可以相信。
  忽二人对视很久,忽必烈忽然爆发出一阵哈哈大笑,笑完说道:“酒品即是人品,二弟让大哥羞愧得五体投地,是大哥欺负你了。”来来来,我们签订合约。
  说完拿起地图,用朱笔从黄河源头一直划到尾,交给书记官,起草文书。
  不久书记官写好两份合约,放在桌子上,忽必烈亲自用蒙文写下自己的名字,用玉玺盖了个印。赵谦心中一阵感动,用朱笔在两份合约上歪歪斜斜写下自己的名字,用玉玺盖了个印。回回老人把汉文合约收好,赵安把蒙文合约收好。
  忽必烈哈哈大笑,翻身上马,双手一抱拳,说道:“二弟,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赵谦也一抱拳,喊道:“大哥,后会有期!”
  忽必烈骑着大红马,分开阵列,策马而去,许久还听见爽朗的哈哈笑声!
  眼看着蒙古大军如风卷残云般退去,赵谦感觉肚子涨得难受,一股酒气上涌,“哇”的一声,吐了起来。连吐几次,肚子始终翻涌不止。赵安右手搭在赵谦背上,一股暖流行遍全身,赵谦感觉忒舒服,再吐几次,肚子也没那么难受了,突然酒气上脑,然后一倒,睡了过去。
  迷迷糊糊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感觉有人在摇晃自己,一下就醒了过来,只听赵安叫道:“皇上,你快醒醒,归丞相他们要斩张坤!”
  赵谦大吃一惊,赶忙爬了起来,一遍梳洗穿戴。一边问赵安:“归丞相他们为什么要斩张坤?”
  赵安说道:“昨日道了重庆,张钰他们叫张坤准备议和,张坤拒不执行,还准备趁今天议和之事,安排大军突然袭击,杀死忽必烈。张钰不得已将张坤和他的几位大将拿下,关在大牢里。今天早上已将张坤押赴刑场,准备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呢!”
  赵谦恍然大悟,难怪今天怎么没看见张坤呢。好你个张坤,胆大妄为,竟敢私自破坏议和,真是罪该万死。好你个张钰,姚广仁,还有归延龄,我身为皇上,竟然不经过我的同意,私斩大将,真是当我好欺负吗?
  脸色沉静如水,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赵安说道:“现在是巳时,马上就午时了。”
  赵谦问道:“张钰他们在哪里?”
  赵安说道:“他们现在正在知府衙门大堂。”
  赵谦说道:“走,立即去知府衙门大堂!”
  到了知府衙门大堂,赵安大喊一声:“皇上驾到!”里面闹哄哄是声音一下就安静了,只听里面齐声喊道:“恭迎皇上!”
  赵谦脑补电视剧里皇上上朝时播放的BGM,一阵阵舒适涌遍全身,缓步走进大堂,看见张钰,归延龄,吕文焕等人排成两排一起跪在大堂下。
  赵谦走到堂上椅子上坐了下来,心里鬼火冒,但脸上却和颜悦色地说道:“众位卿家,平身。”
  大家一起说道:“谢皇上!”站起来在两边站好。
  赵谦缓缓地说道:“众位卿家与咱一起齐心协力,终于议和成功,为我们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功不可没,回成都之后,人人有功,论功行赏!”赵谦登基开始几天感觉新鲜感十足,时常自称“朕”,过了十天半月,新鲜感一过,感觉称“朕”相当的别扭,觉得自称咱比较令人亲和,于是又改为自称咱,还好都是些老熟人,也不觉得奇怪,也没人提出异议!
  众人一起行礼说道:“谢皇上!”
  赵谦有和颜悦色地说道:“我从驿馆过来的时候,听说刑场要杀人,众位爱卿,不知是怎么回事啊?”为了保护赵安,赵谦有意说是自己听人说的,以免万一有人要报复告密的人,赵安受到牵连。一个统兵数十万的大将,不经过我同意的,说斩就斩了,如此风浪,别说是赵安了,就算我这个皇上,若是处理不好,恐怕也得脑袋搬家!因此小心翼翼,尽量把这事处理好!
  众人一时都不说话,你望我,我望你,不肯搭腔。
  赵谦见这个情形,心里有些不妙,愈发地和颜悦色,装作非常的随意,说道:“张钰,你来说说!”
  张钰说道:“我兵部接归丞相所兼监察院文书,说张坤战场抗命,有意破坏议和,图谋加害皇上等共计十条大罪,按军法应当处斩。然而张坤是皇上亲自提拔的爱将,怎敢不禀报皇上私自处斩,将张坤押赴刑场,只是吓一吓他。这张坤性如烈火,桀骜不驯,胆大妄为,时常抗命不尊,前有领兵前去救临安城,战场撤退,皇上没怪罪,反而升他做了大将军,他不感皇上万千隆恩,后又不顾皇上三令五申,坚守重庆的旨意,违抗皇命私自进攻,皇上宽宏大量,并未降罪,如今竟然胆大包天,犯下如此重罪。特此请示皇上裁决!”
  赵谦心里顿时明白,张钰这才做了几个月枢密使,就如此圆滑,不想杀张坤,又拗不过归丞相的监督,又怕得罪我,因此推诿,一边说是归丞相的监督,一边又将难题交给我。哎,谁叫我皇上呢,这是得处理清了,若是含混不清,铸成大错,寒了大家的心,以后离心离德,恐怕昨天的豪言壮语,都成了水中花,井中月了。脸上和颜悦色的占比又多一分,问道:“归丞相,张坤所犯十条大罪,可有真凭实据。”
  归延龄心里一哆嗦,不好,皇上直接称呼张钰的名字,其实是真的感情深厚,而称呼我为归丞相,意思就是没有私人感情,公事公办了。恭恭敬敬地出班来,行了一个礼,低头说道:“禀皇上,我监察院也是按国师的吩咐,公事公办。张坤所犯十条大罪,证据确凿,历历在案,无可辩驳。”
  赵谦心里恍然大悟,原来是这老和尚才是始作俑者,哎,平时太过宠他了,他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把天都差点捅了个大窟窿,还好为时未晚,若是真斩了张坤,恐怕才成立了几个月的朝堂,要血流成河了。
  赵谦脸上和颜悦色又多了一分,说道:“老和尚,为何定要置张坤于死地?”
  姚广仁义愤填膺地说道:“昨日我们宣布皇上的旨意,张坤竟然大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骂骂咧咧,拒不执行,还说要趁议和之时,率军出击,拿下忽必烈,这不是要置皇上于死地吗?如此大逆不道,罪该万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赵谦心道,哎,这老和尚年纪大是大了点,却远没有那两位圆滑。也是,那两位好歹做了一二十年小官,这老和尚做一辈子和尚,一肚子文韬武略,做人却很失败,情商非常的差,看来不能让他掺和太多的权力了,以免坏事。于是哈哈一笑,说道:“老和尚,哪有那么严重的事,咱看张坤也是嘴里嚷嚷而已,也没付诸行动,言者无大罪。何况就算张坤想要谋害咱,罪证确凿,若有悔改之意,念在他往日有些微功的份上,也得给他一个悔改的机会是不是?咱看不如押他回来,亲自问问他有无悔改之意在说,大家以为如何?”
  姚广仁还想说什么,众人一起说道:“谨遵圣意!”姚广仁也只得跟着说道:“谨遵圣意。”
  赵谦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张钰赶忙说道:“现在午时一刻。”
  赵谦从堂上抽出一个令签,丢给赵安,说道:“赵安,速速前去法场,让监斩官刀下留人,将张坤带到这里来。”赵安领命而去。
  不多时,赵安押着张坤而来,把张坤跪在堂下。
  赵谦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张坤,你知罪吗?”
  张坤突然嚎啕大哭,喊道:“皇上,皇上,我终于见到你了,我还以为我见不到你最后一面了。啊啊啊……”哭个不停。
  赵谦心里微微感动,看来这张坤还是把我看得很高的。脸色缓了下来,问道:“张坤,众人说你谋反,可有此事?”赵谦知道,这张坤可能是与大家意见相左,脾气有点倔强,抗命是有的,但谋反那是万万没有的,正好给他一个台阶,只要他不承认谋反,那就没多大的事了。
  果然,张坤哭诉道:“皇上,末将绝对没有谋反之事。只是万万不能议和啊!谁若是主张议和,就是汉奸卖国贼,就是人民的敌人。我张坤除非是死了,否则绝对不会放过他。”
  赵谦心里一气,好你个张坤,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不说,分明就是老子主张议和,你这不是骂老子是汉奸卖国贼吗?还说什么除非你死了,否则就不会放过汉奸卖国贼,意思是不会放过我了?这还不是谋反?顿时气得一时无话可说。
  姚广仁跳出来说道:“皇上,张坤已经亲口承认阻挡议和,欲行不臣之事,罪该万死,请皇上下旨将张坤斩首示众,以正国法!”
  赵谦转眼望了望其他人,说道:“你们觉得如何?”众人一起说道:“请皇上下旨!”
  赵谦看着张坤,心道,你这个二杆子,老子有心要饶你一命,你却自己非要找死,就怪不得我了。想要下旨,终究于心不忍,又问道:“张坤,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坤哭道:“皇上,不能议和啊。蒙古人狼子野心,占我国土,杀我汉人,一路从黄河以北杀到黄河以南,再长江以北,长江以南,大片国土,锦绣河山,被蒙古人铁骑践踏,六千万汉人,竟无一人是男儿,蒙古人一来,要么手无缚鸡之力,被蒙古人如杀鸡宰羊一样杀掉,要么都是软骨头,一见蒙古人,望风归降,做了汉奸走狗。直到遇到皇上,我们汉人终于出了一口气。”
  听到这里,赵谦脑海又浮现了那个剑眉剑胡的精瘦男人,仿佛眼前的张坤的面孔变成了那个男人那张咬牙切齿,大叫“绝不投降”的狰狞面孔。叹了一口气,心道,王坚啊王坚,你是条汉子,就是智商低了一些,你在地下看到了吗?老子只用了几个小小的计策,黄河以南的大片国土,便回到了汉人的手里,也算是出了一口气。心中稍稍有些得意,问道:“咱咋就让我们汉人出了一口气了?”心中巴不得张坤说出自己的功绩出来,得意一番!
  张坤哭诉说道:“我吃肉军中流传了关于皇上的一首歌谣,皇上你听我唱给你听。”顿了一顿,慢慢唱道:“瘟疫年,北风寒,鞑子铁骑入边关,杀人如麻尸成山,乌云遮日血漫天,哎哟哟啊,血漫天,血漫天。大四川,钓鱼山,英雄豪杰数赵谦,一炮轰死蒙哥汗,拨开乌云见蓝天,哎哟哟喂,见蓝天,见蓝天。”
  赵谦听张坤慢慢的唱道,思绪仿佛回到钓鱼山,用火把点燃巨无霸火炮的那一刻,其实,赵谦心里是没有底的,若是打不中蒙哥,还有没有将来,那真不好说。
  张坤唱完,喊道:“我们都以为,遇见皇上,我们汉人终于找回了魂儿,我们不再是行尸走肉,我们活过来了,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猪,不是羊,我们也是两个肩膀扛着一颗脑袋,我们也有一双手,一双脚,和蒙古人没有分别。蒙古人杀得我们,我们为什么杀不得他们?老子们打不赢他狗日的蒙古人,咬也咬他狗日的两口。我们绝不投降,绝不,除非我们吃肉军都死光了。”
  赵谦眼中突然有些湿润,这次绝不是装的。记得那个男人手中宝剑离自己喉咙只有零点零五公分的时候,嘶吼的那一段话,忍不住低低的哼道:“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里,迷了路淋了雨丢失自己,心中残留的爱被雨水冲刷得所剩无几;我在失去爱的城市里,挨了冻吹了风看透世间冰凉,当跌到在无人的角落里,我竟哭得像个孩子,只有心中热爱温暖自己。啊啊啊”,哼到后面,已经大声吼了出来,泪流满面。
  姚广仁跳出来说道:“皇上,别被张坤那厮的花言巧语蒙蔽,张坤谋反之事铁证如山,罪该万死,请皇上下旨。”
  赵谦一拍惊堂木,红着眼喝道:“闭嘴!”姚广仁吓了一跳,退回班中。
  赵谦望着张坤,说道:“张坤,你可知昨日议和,我们得回了多少领土?”
  张坤听说已经议和,顿时冷笑说道:“末将不知。”
  赵谦一字一句说道:“黄河以南,全部回归我大宋。”
  张坤冷笑道:“皇上,我吃肉军中有一句话,叫做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我们汉人若是有了魂儿,天下之大,任我们走到那里都有肉吃,想打到哪里就打到那里,天下大地都会在我们脚下。我吃肉军三万步兵去救临安,人人身体里有魂儿,有了热血,第一次以少胜多,损失一万五千,杀敌五万,凭的是什么?凭的是我们绝不投降的军魂。若是我们汉人丢了军魂,想打败蒙古人,做梦去吧。”说到这里,张坤咬牙切齿地指着众人,说道:“如今蒙古主子丢给你们一爬香喷喷的狗屎,你们吃起来不觉得臭,还觉得香得很呐,真是一群吃屎的狗!我张坤就算是死,也瞧不起你们!”
  赵谦顿时气得七窍冒烟,心道,老子有心救你一条狗命,你竟然如此无礼,大怒道:“来人,将张坤押赴刑场,就地正法!”
  赵安拖起张坤就走。
  赵谦把惊堂木一拍,说道:“退堂。”转进内堂,自己倒了一杯茶,狠狠地喝了两口,气呼呼地生气!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