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不投降 / 第七章 初次交锋

第七章 初次交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临安城外三百里。这里地势开阔,数百里无一山,皆是平原。一支宋朝军队缓缓而行,突然停了下来,就地扎营,也不见鹿角,也不见拒马,犹如平常一般。
  突然三面想起沉闷悠长的号角声,宋朝军队前左右三个方冲出三支蒙古骑兵军阵,犹如三片遮天蔽地的乌云,向宋朝军队营地压过去。
  奇怪的是宋军营地毫无声息。待三片乌云飘到宋朝军队三里远近之时,宋军营地冒出一大片闪电般的火光,片刻之后,三片乌云里突然想起接二连三,连绵不断,重重叠叠地雷鸣。霎时乌云散去薄薄一层。闪电雷鸣停歇片刻,闪电又闪,雷鸣再起,乌云又散去一层。如此这般,待三片乌云冲到宋军营地时,三片乌云竟然散去一小半。
  宋军营地传出数声传令兵浑厚悠长的传令声:“起————”宋军营地三面突然竖起长长地木栅栏,足足三四米高,后面用巨木顶死。只见木栅栏够宋军排成三排,各小队队长大喊:“放!”前面一排宋军火绳枪兵“砰砰砰”开火,蒙古重骑倒下一排。宋军小队长喊声:“蹲。”宋军前排蹲下装弹,小队长又喊:“放!”中排宋军火绳枪兵开火,蒙古骑兵又倒下一排。小队喊声:“蹲。”中排宋军蹲下装弹,小队长喊声:“放。”最后一排火绳枪开火。蒙古骑兵倒下一排。好不容易冲到宋军面前,巨大厚实的木栅栏挡住了骑兵的去路,有来势凶猛的骑兵甚至不及勒马竟然撞到木栅栏上,连人带马倒在地上。木栅栏后前排火绳枪兵装弹完毕,小队长喊声:“放。”三段射击重复又重复,不出一柱香,木栅栏前面竟然倒下一层层蒙军马匹和骑兵的尸体。
  乌云之中传来数声悠长的号角,乌云慢慢向来路飘去。飘到五六里外,乌云停了下来,从乌云中飘出一层薄薄的黄色的云向宋军营地飘去,到了木栅栏两百步时,左右飘动,“刷刷刷”射出漫天的长箭。宋军营地齐声响起:“盾。”顿时立起一片盾墙。漫天的箭雨落在盾墙上,响起密密麻麻的“叮叮叮叮”的撞击声,不时掺杂着宋军士兵中箭的惨叫声。
  宋军营地后方又闪起火光,黄色的蒙古轻骑兵云层再次响起雷鸣般爆炸声,烟尘过后,轻骑兵倒下数十骑,大多数在爆炸声响起之前已经退后跑开。在后面绕了一个圈之后,又继续前进,到了两百步开外,在宋军火绳枪射程之外放箭,放过数轮之后跑开,宋军的火炮并不能发挥威力,眼睁睁看着蒙古轻骑来来回回放风筝。
  宋军营地突然缓缓开始后撤。蒙古乌云般的重骑又向前飘去,到木栅栏处开始刀砍马撞,拆卸木栅栏。宋军阵中又满处阵阵火光,接着木栅栏外的蒙古重骑兵又倒下一大片。乌云赶紧又向后飘去。待宋云渐渐远去,蒙古轻骑兵绕过木栅栏一路尾随而去,重骑兵在后缓缓跟进。一路打打停停,宋军退到一条大江边,陆陆续续上船。蒙古重骑兵乌云突然向宋军飘去,江中大船一起闪起火光,蒙古重骑兵再次成片成片倒下,几声沉闷的号角,乌云退去,轻骑兵黄云飘过来,“刷刷刷”射箭,多数来不及上船的宋军士兵中箭倒下。宋军船上三弓床弩开始回击,对蒙古轻骑兵威胁不大。没上船的宋军士兵列队立盾放箭开枪掩护大队上船,射程却不及蒙军轻骑兵利箭,形势极为不利。鏖战到天暗,宋军撤回船上,扬帆而去。蒙古骑兵只能望江兴叹,缓缓退去。
  临安城外忽必烈大帐里,依然歌舞升平。传令兵进来喊道:“报,伯颜万户回来了。”
  忽必烈一挥手,乐师舞姬退了出去。忽必烈哈哈大笑,对两旁文武说道:“哈哈,伯颜万户全歼宋军归来了。快传伯颜。”
  帐帘掀开,一个赤裸着上身,背后背着几根荆条的青年蒙古将领走了进来,直挺挺地跪在地上,正是伯颜。
  忽必烈笑容瞬间凝固,问道:“伯颜万户,你这是何故?”
  伯颜邦邦地嗑了两个头,悲切地说道:“伯颜有辱王命,请国王责罚。”
  忽必烈双眼忽然眯成了一道缝,透露着冷光,问道:“宋军就是待宰的羔羊,煮熟的鸭子,莫非还让羔羊和鸭子跑了不成?”
  伯颜突然大哭道:“国王,宋军不但跑了,我蒙古重骑损失两万有余,轻骑损失数千,共损失三万骑兵。”
  两旁文武面面相觑,看着忽必烈。忽必烈“啊呀”大叫,双拳重重擂在案几上,吼道:“那宋军损失多少?”
  伯颜跪在地上,悄悄瞄了忽必烈一眼,低声说道:“损失一万五千!”
  忽必烈再次“啊呀呀”大叫数声,吼道:“气死我也。八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铁军,对战三万宋军步兵,竟然损失三万,伤敌一万五千。我忽必烈从北到南征战数万里,总共也就损失五千蒙古铁军,气死我也。来人啊。”
  一个金帐卫士立马上前应道:“在!”
  忽必烈恨声吼道:“把伯颜押出帐外,斩!”“是!”两个金帐卫士拖起伯颜就往外走!
  “慢”。汉人文士董文炳站起来说道:“国王息怒。伯颜万户一向骁勇善战,百战百胜,何以此仗大失水准,必有缘故。国王何不问明缘由,再斩不迟?”
  忽必烈双眼冒着寒光,扫视了一周,说道:“把伯颜押回来。”金帐卫士把已经押到帐门口的伯颜押了回来,跪在原地。
  忽必烈问道:“伯颜,你一向以勇猛著称,这仗是怎么打的?”
  伯颜昂起头说道:“国王有所不知,这支宋军与以往宋军大大不同!”
  忽必烈问道:“有何不同。”
  伯颜说道:“国王,请看一样东西。”往帐外喊了一声:“带进来。”
  一个士兵手捧着一个黑乎乎的铁球走了进来。伯颜接过铁球,高高举起,说道:“国王请看。”
  忽必烈瞄了一眼,问道:“这不就是火炮发射的铁球么?有什么奇怪的?”
  伯颜说道:“国王,宋军的这种用火炮发射的铁球与我们的不同,我们的铁球是实心的,而宋军的铁球是空心的,里面灌满了炸药,发射前将引信点燃,铁球落到我们阵中,会发生爆炸,一炸一大片。我们的骑兵大多就死于这种铁球的爆炸上。”
  忽必烈惊讶的问道:“哦?是什么火药,竟然能将铁球炸开?来人啊,把这个铁球点燃试试。”
  一个金帐卫士拿过铁球,取下一支火把将引信点燃,“嗤嗤嗤”地引信开始燃烧。
  伯颜大喊一声:“不可。”一把夺过铁球,手臂一抡,将铁球丢出帐外,不一会,帐外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突如其来,震得毫不防备的众人狠狠地吓了一跳。
  忽必烈惊得全身一阵抖动,半晌才回过神来。说道:“看来确实如此。伯颜万户,此战罪不在你,你先下去穿好衣服回座商议。”
  汉人文士董文炳站起来说道:“这支宋军如此了得,万万不可让其逃回四川,赶紧让水师前去追击,一定要将这支宋军全部歼灭。”
  忽必烈说道:“董大所言极是。张弘范,令你水师速速追击,务必生擒宋军将军张坤,我倒要看看此人是否长了三头六臂。有生擒此人者,封千户,赏万金。”
  张弘范站起来应了一声“是。”退出帐去。
  和尚子聪站了起来说道:“我军虽说吃了点亏,但总算是胜仗,可放出风去就,说我们全歼宋军,断了临安城内守军的念想。如今宋朝宰相贾似道对于投降一事拖延不决,一旦知道援军全军覆灭,定然早下决定。”
  忽必烈沉思片刻,说道:“好。就这么办吧!”
  三日之后,张弘范回来报追击一千里,损失战船数百艘,人马两万有余。忽必烈懊恼不已,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待诸事已毕,定要亲征,捉拿张坤,看看是何等样人。
  又过几日,临安城突传宋理宗病薨,无子嗣,皇位空悬。贾似道献表投降,大开四门,亲迎蒙军入城。忽必烈立襄阳王赵琚为帝。赵琚年方七岁,乃赵光义后世子孙。令贾似道仍为宰相,主持宋朝朝政。宋朝疆域除四川一地,在贾似道政令下望风归降,府库及税收大半落入蒙人之手。忽必烈又得宋朝降兵二十万,加上原来八十万,号称一百万。三个月后,忽必烈集结完毕,向四川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向重庆而来。此时已是十一月底,忽必烈对众人放言,拿下四川,让众人高高兴兴回家团聚,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大年。
  再说赵谦,此时已身在都江堰宝瓶口。三个月前赵谦已将整个行政中心迁往成都。有细作称云南大理兀良合台回师中都,途中遇到乔装打扮的蒙军大帅史天泽,随军携蒙哥尸首。原来史天泽当时在合川逃离是于元帅纽磷发生分歧,纽磷主张向东顺流而下,投靠忽必烈。史天泽主张向南投靠兀良合台,二人争执不休,于是纽磷带蒙哥玉玺顺流而下,在重庆嘉临江上大败,只身上岸而逃。史天泽却乔装打扮,携带蒙哥尸体顺利遇到兀良合台,就此回到中都。赵谦此时声望大振,民心归附,想起四川制置使杨大渊以前的投降行径,心中不爽,于是令杨大渊为大将率三万人马,向南收复云南而去。升张钰为四川制置使,吕文德为副使监军,归师爷为监察院院长。就此令出法随,如臂指使。
  后闻张坤逃回重庆,居然还剩一万五千人马,且杀敌五万。赵谦大喜,心道老子无意之中居然发现一个将才,真是意料之外啊。就令张坤为大将,汪德臣所率三万蒙古铁骑划归张坤所管,同时四面山二十万得瘟疫的降军,一旦痊愈,划归张坤调遣。就此张坤二十五万人马,数百艘大船守御重庆。
  经过三个月的忙碌,各地招得三十万精兵,预备兵员一百万有余,亦农亦兵之民兵五百万。主要是当时四川人口充足,足有两千余万。招兵之顺利迅速,得益于赵谦实行当兵即可分田三亩的政策,家中凡是有适龄青壮,统统踊跃参军。
  这日沈璧遣人来报,称已造好一首铁甲船,在都江堰宝瓶口下水试航。赵谦亲自赶到宝瓶口,上船查看一番,整艘船奇怪之极。甲板上空无一物,就一入口通往下层,上面用铁板盖住。再往下层,船体两侧二十个圆孔用圆铁板盖住。圆孔后放置二十门大炮,军士装弹完毕,向上移开圆孔铁板,伸出炮口,放一炮之后,大炮后座力将大炮推回原位,军士再次装弹,而圆孔被铁板自重落下盖住,将所有攻击阻挡在外面。船尾一台煤灶,烧着一个铁罐,灌顶一个钢管通向后面一个封闭椭圆形汽室,一个铁棒从容器内伸出来,链接后面涡轮。只见军士扭动蒸汽管上圆形阀门,蒸汽通往气室,轰隆隆的声音变想起,后面涡轮飞速转了起来。
  赵谦回到椅子上,下令下水。铁甲船从轨道上缓缓滑入水中,激起成片浪花。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铁甲船便向前花开水波,向前行进开来。赵谦眼看着铁甲船远去,心中感叹,终于,我的时代开启了!
  “报!”一声军士的悠长喊声打断了赵谦的思绪,对快速跑来单腿跪在面前的军士说道:“何事,速速报来!”
  军士大声说道:“自三个月前理宗皇帝病薨,贾似道率大臣投降。忽必烈聚集百万大军,水路并进,离重庆只有五百里了。”
  听完军士的汇报,赵谦有些惊讶,这忽必烈居然不回中都去争汗位,却向四川而来,看来是针对老子来的。转头对姚广仁说道:“大师有何高见?”
  姚广仁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却暗中向吕文德点头示意。
  吕文德会意,上前说道:“王爷,末将两次进谏请王爷进位为皇,王爷皆以无功无德,难以为皇的理由拒绝。如今忽必烈大军来犯,危在旦夕,末将三请王爷进位为皇,统领三军,以抗外敌。”
  归师爷也上前说道:“古有尧三让帝位于舜,舜方接受帝位。如今理宗皇帝无后,晋王为理宗皇帝之弟,兄终弟及,名正言顺,况众将士已三请,王爷若是再加推脱,恐冷了众人之心,对抵抗蒙古大军大为不利,请王爷三思。”
  张钰也上前说道:“若王爷不肯进位为皇,末将请辞制置使之职,回家种红薯去了!”
  其余众人纷纷上前劝进。
  赵谦望了望姚广仁,姚广仁点了点头。赵谦说道:“既然大家如此抬爱,本王便冒天下大不讳,答应大家,非为荣华富贵,只为抗击蒙古人,待打败蒙古人,本王便退位让贤,让有德者居之。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大喜,说道:“吾皇英明。”
  赵谦说道:“回大明宫,商议即位大典。”大明宫本来是吕文德数月前命人修建,赵谦一番申斥,吕文德却依旧令人修建而成。待赵谦迁到成都,一看已快竣工,只得作罢。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回到大明宫,吕文德献上龙袍帝冕,凤冠霞帔,并金瓜武士,皇室仪仗队等一应仪仗。应天监算出黄道吉日就在明日。赵谦命张钰明日上午代自己南郊祭天,祈求上天准许自己即位为皇,祈求上天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命吕文德主持即位大典,一应事务全权负责,连夜准备。
  第二日,赵谦在新来的宫女的服侍下,梳洗完毕,穿上龙袍,戴上帝冕,然后带领马玉兰及赵安从临安带回的原王妃张氏,一同到后院赵家祠堂祭奠祖先。忙完之后,在礼官的安排下,踏着红毯来到大明宫前,礼官长长的喊道:“吉时已到,新皇即位。”登时大殿鼓乐齐鸣,宫女翩翩起舞。赵谦手挽马玉兰,神情肃穆,踏着红毯,拾阶而上,进到大明宫,与马玉兰一起坐到龙椅上。两旁文武鱼贯而入,排好位次,一起跪在大殿,其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呼万岁毕,礼官高喊:“礼成。”
  赵谦一抬双手,说道:“各位爱卿,赐座。”两旁文武齐声高呼:“谢万岁!”一起退到两旁座位上。
  赵谦将一个黄色本子交给太监来公公,来公公接过本子,翻开念道:“封马玉兰为皇后!”马玉兰施了一礼,面带微笑,说道:“谢皇上!”来公公又道:“封姚广仁为国师。”姚广仁离开座位跪下谢恩。来公公又念道:“封归延龄为丞相!”归师爷离座谢恩。来公公又念道:“封张钰为枢密使!”张玉谢恩。来公公念道:“封沈璧为工部尚书!”沈璧谢恩。如此这般,花费一个多时辰,官职分封完毕。赵谦又递给来公公一个本子,来公公念道:“新皇即位,是为宋明宗,改年号为明宗元年,定都成都,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死囚,其余重罪囚犯放出监牢,从军发配,轻者释放回家。同时全国免粮免税三年!”
  众文武起身一起跪倒,齐声喊道:“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官大声喊道:“奏乐!献舞。赐宴!”大殿霎时歌舞欢腾,宫女太监鱼贯而入,献上佳肴美酒。
  赵谦举起酒杯,说道:“各位爱卿,满饮此杯!”众人一起举杯,一饮而尽。待宫女倒满,又举起酒杯,说道:“爱卿再饮次杯。”众人又一干而尽。连饮三杯,赵谦说道:“众位爱卿,开吃!”说完,伸出筷子就开吃,大半天没吃东西了,接连下了几筷子,还不解饿,一不小心,斜过身子,抬起右脚踩在龙椅上,筷如飞般在面前的佳肴上穿梭!马玉兰见状,在腰上连捅了赵谦几下,赵谦才反应过来,抬头笑道:“我,不,朕,朕是习惯了,习惯了,大家别见笑!嘿嘿,这种饭菜啊,大家有可能只吃得到一顿,大家敞开肚肚整啊,整了不够锅儿头还有!”
  众人哈哈大笑,一起开吃,一片欢声笑语,按下不表!
  吃过宴席,众人休息一个时辰,下午上朝。赵谦问道:“各位爱卿,如今忽必烈百万大军压境,不知各位有何秒策退敌啊?”
  姚广仁在右班班首,出列说道:“皇上,我有两计可退忽必烈!”
  赵谦说道:“老和尚,不,国师请讲!”
  姚广仁说道:“皇上,第一计将蒙哥遗诏遣使送给忽必烈,并互换玉玺,就此议和。只要忽必烈肯回师中都,大可作些让步,为我发展争取时间。第二计乃是离间之计,派人去中都造谣称忽必烈之父母皆是汉人,并让细作伪造克烈皇后遗诏。如此忽必烈根基已失,必定回师中都。”
  赵谦思虑片刻,说道:“就依国师,辛苦国师一趟,前往忽必烈大营议和。”
  张钰在左手班首,出列说道:“皇上,成都号铁甲船已经建成,可开往重庆配给张坤将军备用。”
  赵谦说道:“准。”
  沈璧出列说道:“皇上,既然铁甲船如此犀利,请皇上大量配给人手,我工部加班加点制造,争取批量制造。”
  赵谦转头望向归师爷,说道:“归丞相,你去安排吧!”
  归师爷归延龄出列说道:“如今国家急缺人才,请皇上开科取士,为国家选拔人才!”
  赵谦说道:“准。如今军情似火,国家提拔人才,不拘一格。除开科取士,军功章制也要大力施行,既选拔人才,又为国家储备钱粮。同时,施行推荐制度,凡是官职在身,必须推荐三名以上的人才作为下级官员,若是推荐人才犯罪,连坐推荐人。归师爷,你可要好好为国家选拔人才哦。你兼管之监察院也得严加查察,能者上,庸者下,作奸犯科者,严惩不贷!”说完时,语气变得有些阴森。
  归延龄浑身打了冷战,说道:“是!”
  吕文焕出列说道:“皇上,可让敌后武装骚扰忽必烈后勤粮道,百万之众,后勤供应极其不易,若袭击粮道,不可持久也。”
  赵谦说道:“这是你的分内之事,不必上奏,只要让忽必烈难受,你想怎么搞,尽管去搞。但有言在先,不得违法乱纪!”
  吕文焕应道:“是。”退回班中。
  众人一时无语,来公公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赵谦登基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