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待信使下去,姚广仁一挥手,其他人等都出去之后,说道:“王爷误会了,我摇头的意思是人多嘴杂,不能说。”
赵谦说道:“那你的意思是救还是不救?”
姚广仁右手抚了抚雪白的胡子,说道:“救,也是不救。”
赵谦嘴一抽,说道:“装什么高深,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浪费时间就是慢性自杀。何况还有一大堆公务要处理。”
姚广仁双手合什,说道:“阿弥陀佛!这就是王爷的不对了。”
赵谦急得很想在这老和尚的光头上狠狠地敲几个梨敲儿,看在是老人家的份上,赵谦忍道:“我有怎么不对了?”
姚广仁慢条斯理地说道:“一个人啊,最大的失败就是瞎忙,不是自己的事拼命的干,自己的事却不上心,不仔细琢磨。”
赵谦迷惑地睁大眼睛,说道:“哦?具体点。”
姚广仁说道:“在四川有一种娱乐活动,叫做麻将。当你拿了一手好牌的时候,你胡了个棒棒,当你拿了一手烂牌的时候,你却想拼命胡大满贯,结果开三家,这叫典型的少赢当输,该少输却大输特输。而聪明的人,拿到烂牌的时候,少输当赢,拿到好牌的时候,大赢特赢。如今王爷拿了一手好牌,却想胡个棒棒,这就是王爷的不对。”
赵谦眼睛眨了几眨,说道:“我的牌如何就好了?”
姚广仁说道:“王爷如今的地位,实际上是四川之主,再进一步是全国之主。这种情况下,王爷该忙的是主上该忙的事,而不是整天被所谓的公务浪费时间。这些公务根据事情大小,王爷该放手的防守,让手下的人去做,而不是亲力亲为。而该自己费心的事,就不该轻描淡写,甚至漠不关心。”
赵谦恍然大悟,向姚广仁行了一个礼,说道:“大师教我。”
姚广仁笑道:“我又何时成了大师了?我不是老和尚吗?哈哈哈!”笑过之后,说道:“如今我们首要之敌是蒙古人,而蒙古人之中,最为厉害的,当属忽必烈。若是不能打败忽必烈,国将不国,我们汉人将永陷沉沦。次要敌人乃是王爷之兄,当今皇上,皇上不死,王爷不能进位,新政不能推行,就算打败了蒙古人,王爷也将落个凄惨的下场,平民仍将被朝中一帮腐败到了极点的贪官污吏盘剥奴役。再次要之敌乃是一大帮朝中大臣及全国各级官吏。这些人其实有好也有坏,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现在还不能将这些人列为敌人,在外敌如此强大的危险时刻,我们应该尽量团结这些人,待打败敌人之后,再来个秋后算账,慢慢消除旧势力。以此论之,如今朝廷求救,我们必须去救,不要冷了一帮旧势力的心,要做做样子,能团结的团结,不能团结的,也不要让他们站到我们的对立面去。说不救,不能真的救,若是把皇上救了,王爷如何进位?因此,此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救,又不救。”
赵谦转了几个圈,沉思了半晌,说道:“如此,派谁前去救?派多少兵马前去救援?”
姚广仁说道:“兵马派多了,大大损伤我们实力,派少了,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此派三万兵马合适。至于将领,这种必败的仗,战死是死,战败回来也是死,派谁去,王爷心中自然有数,老和尚可不愿为王爷背锅。”
赵谦稍稍一思索,说道:“传张坤进来。”
帐外传令兵喊道:“王爷传张坤进帐。”
不一会一位年轻将领掀帘进来,对赵谦作了一揖,说道:“不知王爷召末将何事?”
赵谦说道:“张坤听令,本王升你做先锋大将,速速点齐三万精兵,三百只大船,即日启程,从水路驰援临安。”
张坤大喜,跪下说道:“谢王爷提拔。末将誓死以报,不解临安之围,提头来见。”
赵谦心中不喜,前次论功行赏,这人最先跳出来说要领军功章,赵谦原以为这人是个贪财怕死之辈,让他去救,打不赢多半就跑了,多多少少给老子剩点人马回来。原来这人还是热血之辈,我这三万人马多半打了水漂。一挥手,说道:“下去办吧!”
刷刷刷写了一封信。信曰:“至亲皇兄:愚弟九死一生,虽侥幸战败蒙军,蒙哥败亡,然大将王坚战死,兵微将寡。近有蒙军蒙哥残军虎视眈眈,远有大理兀良合台挥师北上之危,然兄弟情深,弟将全部三万兵马并悍将张坤,星夜驰援,以解临安之危。如此,弟十死无生,涕泪拜别皇兄,愿来世还做兄弟!”
低头酝酿片刻,抬头已经双眼通红,泪流满面,召来信使,将信递给信使,说道:“兄弟之情,焉能不救?本王已将全部三万兵马,星夜驰援。望信使将此信面呈皇兄,好言劝慰。”
信使大喜,说道:“王爷赤子之心,精忠报国,有目共睹。”
临安城外,百里连营。一座巨大豪华的蒙古营帐内,歌舞升平。一个穿着华丽,相貌英俊,瘦削俊朗的青年人坐在上位的太师椅上,两班文武端坐两旁,正在欣赏一支江南天女散花舞蹈,突然一个蒙古军士进来报道:“报,抓到一个宋军信使,搜出一封信!”
青年人手一挥,舞姬徐徐退去。青年人接过内臣呈递上来的信,看了之后,大喜,说道:“诸位,终于等到宋军最后一支援军了。哈哈,我给诸位念念,至亲皇兄:愚弟九死一生,虽侥幸战败蒙军,蒙哥败亡,然大将王坚战死,兵微将寡。近有蒙军蒙哥败军虎视眈眈,远有大理兀良合台挥师北上之危。然兄弟情深,弟将全部三万兵马并悍将张坤,星夜驰援,以解临安之危。如此,弟十死无生,涕泪拜别皇兄,愿来世还做兄弟!愚弟赵谦。诸位有什么高见?”
一个青年将领说道:“禀忽必烈国王,按老规矩,待宋军进入开阔地势,我蒙军铁骑长途奔袭,三面围攻,留一条退路,待敌军败退,再乘势追杀,全歼敌军。”
忽必烈哈哈一笑,说道:“好,伯颜万户,你点三万轻骑,五万重骑,即刻出发,本王等你的好消息。”
伯颜站起来,右手在胸前行了一个蒙古礼,说道:“是。”退出帐去。
一个和尚模样的汉人说道:“国王所料不差,蒙哥大汗果然已死。前者兀良合台大帅飞鸽传书说奉蒙哥大汗遗诏回大都稳定局势,大都察比王妃传信说阿里不哥得到蒙哥大汗遗诏接任大汗,又有细作称远在波斯的旭烈兀国王又接到了蒙哥大汗遗诏接任大汗之位,已班师回朝。唯独忽必烈国王接到的命令是继续攻打南宋,蒙哥大汗只是病重而已。大汗怀疑是宋军的离间之计,却又不通情理。于是按既定计划,围点打援,围困临安城不打,待宋军各地援军送上门来找死,省去诸多麻烦。诸地都有援军前来,唯四川一地援军未来,如今四川受蒙哥大汗攻伐,实力损伤殆尽,现仅余三万兵马又前来送死,宋朝已无抵抗之力,国王是否该收网,命令宋理宗即刻投降,否则立即攻城?”
青年人哈哈大笑,说道:“子聪大师之言,甚合我心意。父汗曾说过,汉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总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喜欢搞点阴谋诡计,而不注重提高实力。我大蒙却最喜欢的是他强我比他更强,不服就打到他服,也并非不注重阴谋,我们喜欢的是阳谋,明明白白告诉对手我要怎么做,对手却把我们没办法。其实啊,父汗这话对了一半,你们汉人有句话叫做不会计算穷一时,不会算计穷一生。管它阴谋阳谋,只要是能达到目的就是好计谋。”
一个汉人说道:“国王,待宋朝投降,大汗也应早作打算,立即回师大都,夺得大汗之位,方能实现国王将普天之下,大地尽为牧场的宏伟理想。如今阿里不哥和旭烈兀国王都称得到蒙哥大汗遗诏,占得名正言顺先机,而忽必烈国王却没有任何遗诏,已落后一步,若不早作打算,恐后悔不及。”
忽必烈又一阵哈哈大笑,说道:“董大之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大蒙历代接任汗位,有三条明文规定,第一条则是谁的战功最大,谁接任汗位,第二条是幼子守灶,第三条是大汗遗属。其实啊,这些都是虚的,如今之势,早已变成实力至上。旭烈兀国王百战百胜,实力最强,奈何远征波斯,二十万大军如今只剩十八万,虽说仆从国也有五十万军队,但实力不及十八万蒙古精锐,一共算作四十万。阿里不哥国王五万蒙古精锐守家,就算现在招兵,最多二十万。而我如今二十万蒙古精锐,宋军,西夏,金国,吐蕃,大理等降兵六十万,待攻下四川,宋朝三大粮仓在手,兵士源源不断。专等旭烈兀国王和阿里不哥国王打得不可开交,实力大损之后,回师大都,犹如虎入狼群,一仗而定。”
众人齐声说道:“国王英明。”
忽必烈说道:“来人啊,将信还给宋军信使,并命他给宋朝皇帝带上一句话,立即投降,可保性命,否则立即攻城,城破之日,屠城三日!”
一个汉人立即站起来,说道:“国王不可,国王有言在先,攻下城池,绝不屠城,汉人治汉。如今如何出尔反尔?”
忽必烈说道:“窦大多心了,这只是攻心之策,为求宋室速降。本王绝不屠城。”
一众汉人文士齐声说道:“国王仁慈之心,天地可鉴!”
再说赵谦派张坤出征后,闷闷不乐,大发脾气,对姚广仁骂道:“老子现在一共才十万兵马,你一句话就给糟蹋了三万,只剩七万,探子说忽必烈八十万人马,你叫老子如何跟他斗?”
姚广仁摸了摸光头,说道:“王爷莫恼,不必心疼人马,今年风调雨顺,天公作美,粮食丰收,尤其是合川一县,粮食出奇的多收了五成,想是天助王爷。只要有粮食就有兵马,不出三月,四川招兵三十万没问题。”
赵谦骂道:“天助个锤子,粮食杂交自然丰产。就算三月后三十万,也才三十七万,如何与忽必烈八十万兵马抗衡?”
姚广孝说道:“其实王爷还有二十万精兵,只是王爷成天忙所谓无聊的公务,忘记了。”
赵谦疑惑道:“在哪里?有二十万精兵却没人报上来?”
姚广仁说道:“四面山!”
赵谦问道:“你说的是被蒙哥隔离在四面山的二十多万仆从国蒙军?”
姚广仁说道:“不错。感染有二十三四万,死亡三四万老弱兵士,如今还剩二十万身强体壮的精兵,瘟疫爆发在炎热的夏天,如今天气转凉,瘟疫自然会慢慢消亡。若是王爷肯将军中利于速成的九阳神功传与这些人增加他们抵抗力,再辅以对症之药石,这些人还可早些痊愈。”
赵谦大喜,喊道:“归师爷,即刻派人将九阳神功送到四面山,再令医药署全力救治,待感染瘟疫的蒙军痊愈之后,全部招降。”
归师爷在舱外应道:“是。”
赵谦心里稍稍舒服了些,说道:“这也才五十七万,还是没有任何胜算啊。”
姚广仁说道:“甭说五十七万,就是五百七十万,也没有任何胜算。”
赵谦瞪大了眼睛,问道:“为啥子呢?”
姚广仁说道:“王爷不知兵法,兵在精而不在多,胜与不胜,往往是看谁能抓住敌军弱点,找出克制之法,敌军顷刻土崩瓦解。淝水之战,谢玄八万对苻坚一百多万,结果一战而胜便是此理。”
赵谦摸了摸下巴,抚了抚自己并不存在的胡子,说道:“那你说说蒙军有什么弱点,我军有什么弱点!”
姚广仁说道:“蒙军虽强,却也是有弱点的。最大的弱点是不利于水战,而我军火炮厉害,水战娴熟。理宗皇帝也算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在蒙军第一次攻宋之后,将全国能通水路的重要城市全部连成一巨大的水路防御系统,一旦一个城市受到攻击,可从水路支援,来去无阻,只可惜随着战局不利,宋朝投降的将领太多,现蒙军已掌握宋军火炮及船舶技术,加上蒙军回回炮,火球战术,我宋军反而落于下风。上次吕文德从重庆溯江而上,被蒙军战败,可见一斑。”
赵谦一听,突然有了主意,转了两圈,脑子急速运转,现而今眼目下火炮已经可以发射可以爆炸的铁霹雳,且射程比原来的火炮远得多,若是装在船上,自然胜蒙军一筹。我若是将船铁改成铁船,凭蒙军那种发射铁坨坨的火炮,屁事也没有。若是动力不用风帆,改成蒸汽动力的话,打得赢就追,打不赢就跑,蒙军能奈我何?哈哈!想到精妙处,手足舞蹈,立即坐在案桌上,用笔画了起来,船体用钢板焊接,动力用媒做燃料,加水烧成蒸汽,通过钢管输送到汽缸,汽缸连杆到涡轮,涡轮一转,哈哈,速度比风帆不知快多少倍。姚广仁看到赵谦兴高采烈地画起画来,伸过光头来一看,第一张图勉强能看懂,第二章图如看天书,摸了摸光头,问道:“王爷在画什么?”赵谦说道:“这可是好东西,你不懂。”
待画好之后,喊了一声:“沈璧,你进来一下。”这沈璧是前些日子来投军的,自称是沈括的七世玄孙,熟读祖传的科技宝典【梦溪笔谈】。赵谦和他谈了一次,看他有些头脑,便安排他做了制造司都尉,官居七品。
一个有着小胡子的中年人掀帘走了进来,赵谦说道:“沈璧,你过来看看,这两种东西能制造出来不?”说完把两张图递给沈璧。沈璧仔细地看了看两张图,为难地说道:“王爷,第一张图如果用精煤来炼钢,勉强能用高热缝接的办法可以造出来,只是精煤要深层挖掘,整个四川存量不多。若是要大量制造,还要增加人手开挖煤矿,加大开采力度,但费时费力,短时间不能大量开采。第二张图如此精密,恐怕很难,就算能制造出来,人手也不够,而且所费时日不短。敢问王爷,这两样东西王爷造来做什么?”
赵谦说道:“这是船啊。”
沈璧瞪大了眼睛,说道:“我一眼看出就是艘船,只是属下不明白,这铁入了水,不沉了么?”
赵谦摇了摇头,说道:“不会沉,只要船的浮力大于船体的重量就不会沉。”
沈璧说道:“我祖辈七代研究奇工技巧,这种造船法闻所未闻,我敢保证,铁入了水,一定会沉的。”
赵谦哈哈一笑,说道:“你不懂我不怪你,打个比方,你用木船装载一大块铁,铁为何不沉入水中?”
沈璧辩道:“那是因为接触水的木船,木能克水,比水轻,自然能浮在水面。”
赵谦问道:“若是我加上几百几千坨铁块在船上呢?”
沈璧搔了搔头,把帽子都搔歪了,嘴里“这,这,这”的说不出话来。
赵谦说道:“你若还是有疑问,你用钢板先制造一只小船来看,沉是不沉。记得,钢板要薄,浮力要大于船的重力。下去吧。”沈璧带着疑问将两张图带了下去。
待沈璧下去之后,赵谦说道:“老和尚,来,我们继续聊,你说说蒙军还有什么弱点。”
姚广仁说道:“这第二个便是蒙古人人口少,总人口也就五百多万人,蒙人兵员制度良好,全民皆兵,因此蒙古精兵也有五十万,但各部各有分歧,总兵力不会集中到一起,因此我们面对的蒙古精兵最多也就是忽必烈的二十万精兵。而我宋朝疆域虽不多,但人口达到六千万,按十人养一人的比例招兵,可招兵六百万,若是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大有可为。”
赵谦低头沉思一会,喊道:“张钰,你进来。”
张钰掀帘而入,说道:“王爷,末将在。”
赵谦说道:“你传我军令,令你选武功高强,赤胆忠心的精兵数万作为种子,将他们派往蒙军占领区发展民众,成立敌后根据地,拉拢汉人及仆从国人民,对蒙古人实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追,敌退我追的方针,开展游击战,让蒙人后方不得安宁。同时命令四川监军吕文德加紧宣传招兵,实行军屯制度,青壮男子全员参军,成立民兵,亦兵亦农,民兵中选拔预备兵,预备兵中选精兵,越快越好。”
张钰惊讶得张大了眼睛,半晌才说道:“王爷果然天人也。”
待张钰下去之后,赵谦又问道:“老和尚,蒙古人还有什么弱点?”
姚广仁思虑了半天说道:“成吉思汗果然是一代天骄,雄才大略,他所创建的蒙古军真是天下无敌。若说蒙古人还有什么弱点,还有一个不算弱点的弱点,那就是蒙古人并非铁板一块,若是对付忽必烈,可以实行离间之计。”
赵谦讶道:“不是已经实行了么?”
姚广仁说道:“那是对整个蒙古族人的,我说的是专门对付忽必烈的离间之计。”
赵谦问道:“忽必烈还有什么可以离间的?”
姚广仁说道:“素闻忽必烈尊奉汉人儒家之道,喜好汉人文化,穿戴汉人服饰,欣赏汉人歌舞,常与汉人为伍。有传闻称,忽必烈之父拖雷大汗与大侠郭靖本是安答,也就是汉人说的结义兄弟,后来郭靖因为成吉思汗要他攻打宋朝毅然返回中原。拖雷数次前往中原了却郭靖与拖雷之妹华筝公主的婚事,途中结识了一个中原女子并怀了忽必烈。后来拖雷回到蒙古,这中原女子生下忽必烈之后便让人送到蒙古,拖累之妻克烈将其收养,对外宣称是自己所生。这些都是传言,并没有实证。但我们可以伪造一些证据,比如伪造克烈皇后的遗书声称这就是事实,相信这对忽必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赵谦惊讶地笑了起来,说道:“你这和尚,身为出家人,六根不清净,还喜欢说别人家长里短啊?”
姚广仁说道:“我可不想当和尚,是我师傅逼我的。”
赵谦嘿嘿一笑,说道:“这是个好计,只是现在要利用忽必烈打下临安,以后再说。蒙古人还有什么弱点没?”
姚广仁叹了一口气,说道:“蒙古人真是了不起,我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蒙古人还有什么弱点了。”
赵谦问道:“那我们汉人有什么弱点呢?”
姚广仁说道:“汉人的弱点就太多了,多得数都数不完。”
赵谦说道:“你捡重点说。”
姚广仁说道:“一是汉人太多了,一遇到灾荒年辰,粮食不够吃,必定内乱不止。二是汉人没有马匹,不管是战斗还是行军速度等等,差蒙古人太多,蒙古人陆战无敌。三是汉人体弱多病,与蒙古人战斗,以三打一也未有胜算。四是汉人行军打仗,后勤辎重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蒙古人铁骑若是要断宋军的粮道,宋军根本没有办法。本来宋军水战有一些优势的,粮草辎重可以从水道运输,如今连这点优势也损失了,只能坐以待毙。五是宋朝腐败不堪,士族垄断,造成大家不团结,一旦战争失利,投降之人数不胜数。六是蒙古人科技水平领先宋朝太多,战斗时回回炮,铁炮,床弩,大火球等远程武器杀伤力巨大。如此这般,我大宋朝真是多灾多难。”
赵谦仔细想了好半天说道:“老和尚,你也别灰心,大家齐心协力,总有办法。粮食问题,我已经有办法了,今年收获的粮食就是杂交种出来的,明年继续实行,只要不是大旱特旱,粮食肯定会丰收的。蒙古人行军速度快,支援能力强,待沈璧造出蒸汽机,我们可以造一些简单的火车,行军速度和运输能力肯定比蒙古人强。汉人虽然体弱,我们将九阳神经广泛传播,人人习武,假以时日,逐渐会缩小与蒙古人体质上的差距的。至于水战,不出数月会有成果的。而科技方面,我会发明一些新东西让蒙古人大开眼界的。至于腐败问题,有我在,我会尽力消除的。还有哪些弱点?”
姚广仁问道:“什么是火车?”
赵谦说道:“是一种在陆地上跑得比骏马还快的车辆。”
姚广仁说道:“果然有这种车辆?若是真有,真是大宋之福。”
赵谦说道:“别扯这些没用的,还有什么弱点没?”
姚广仁说道:“暂时就这些了。”
赵谦说道:“那我们就拣重点的整,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