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迷踪之殇 / 第148章 追悔莫及

第148章 追悔莫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三丰真人的帮助下,吴言信从长洲龟山的普济寺回到了福建邵武的东关,他来到自己父母、姐姐、弟弟的墓前含泪痛哭,三丰真人连连叹息,为吴言信一家人的悲惨下场是自己一手造成而愧疚、忏悔。随后张三丰又跟着吴言信来到了东关李云民员外的墓地,还和吴言信走进了吴氏祠堂,见祠堂空无一人,吴言信
  哀痛欲绝、悲不自胜。
  “现在有何打算?还去朱允炆的身边吗?”
  吴言信向着张三丰点了点头道:“言信与惠帝是结拜过的兄弟,况且我吴言信信奉福善王欧阳佑的不事二主和唐末将军上官洎、上官兰父子的忠义双全。”
  “现今的朱允炆不想折腾,他只想当个‘应文’和尚,尤其是朱全女儿朱茵离世之后,他的这般想法也就更加强烈。”
  “即使惠帝放弃光复,我吴言信也要陪他始终,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太祖皇帝的托付和三丰真人的信任。”
  张三丰没说什么,他带着吴言信又飞也似的来到了长州龟山普济寺。
  吴言信本想去看一下岳父黄明,告诉他女儿少萍的真正死因,可张三丰不许,他不想让人知道吴言信回到了家乡,朱棣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答应三丰真人要求的,万一哪天又反悔,就会给他人带来灾难。
  大家照样是躲在普济寺的地洞里,虽然姚广孝的朋友袁珙和学生刘清关照的还不错,但大家总觉得这里离京城太近,怕是锦衣卫人会找到这里。
  在王升、徐贞阳的强烈要求下,姚广孝最终才同意他(她)们师兄妹带着小桃红去云南、昆明。在王升看来,只有云南、贵州才是建文君臣的落脚之地。
  听说常宁返回到了南京,朱棣气不打一处来,这事情是一茬接着一茬,这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那边的问题又给冒了出来。王贵妃向他哭诉着女儿的病情。朱棣不耐烦地说道:“好了,朕都要烦死了,就叫咸宁过去陪陪她吧?”咸宁过来有用吗?她现在一门心思就是沫昕那个小子,想他都想成了‘花痴’,病没来还好,要是一来,就追着太监满院子跑,这样下去还如何得了?”“那咋办?叫诸葛太医和李太医快些过来,朕要亲自问问他么们常宁的病情。”
  朱棣扶起跪在地上的诸葛宇明和李太医,严肃地说:“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如实地告诉朕,常宁的病情和治疗的方案。”李太医点了点说:“公主是心病,想男人的病,心病需要心治,可是驸马在那千里之外,他会来南京还好,要是不来,公主恐怕就捱不了多久。”“什么?会如此严?你们太医平常都做了些什么?为何不早做治疗?”
  朱棣将桌上的墨砚重重地摔在地上,“这些没用的家伙,若是公主有事,朕饶不了你们。”诸葛宇明和李太医吓得魂不附体。
  此时朱棣想到了谋士,他姚广孝一定会有办法,常宁的病,不能再拖了,否则,朕就对不起她们母女,朱棣的心里已十分地愧疚。
  朱棣连忙令人到普济寺传唤谋士进见,他在御书房里来回地踱步,着急地等待。此时,朱棣的眼前一亮,忽然看见一幅卷好的画像,他将画像,慢慢地打开,朱棣顿时被那道姑的美丽所吸引。她虽穿的是道服,却是鲜眉亮眼、亭亭玉立,这世间哪来如此漂亮的道姑?谋士要将道姑画像呈与朕看,是为何种目的?难道画里的道姑要来选美?可朱棣越看越觉得眼熟,像似丫鬟雪英,不对,雪英没有这样美丽,更没这般的气质。况且,人已脱逃,没有回来的理由。
  谋士来了,朱棣迫不及待地问:“画像可是谋士的?”“是啊,老衲见皇帝疲乏,慌忙退出,就落在了皇上的御书房。”朱棣摇了摇头,说:“要是别人,朱棣相信。然,谋士必有企图之心。说吧,什么用意?画中人是谁?”
  “皇上真是英明,一语破的,老衲确有企图。”“画中人是谁?”姚广孝回答:“画中人是来参加选美的‘神乐观’道姑‘绝俗’。”朱棣又问:“既要绝俗,为何来选美?”“皇上,这道姑像谁?难道皇上就看不出她是‘慈宁宫’的丫鬟——王雪英吗?”朱棣叹了口气,说:“这于理不通啊?她既然逃跑,哪有回来的道理?”姚广孝言:“道姑是雪英无疑,她借选美下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揭露谋害徐皇后的真正凶手,为皇后报仇。”朱棣一听,十分着急,“为何后选的美女里没有道姑?雪英现在何处?”姚广孝将牛小丽送来的信笺呈上,说:“皇上瞧瞧就自然明白。”朱棣一看,大声吼道:“这纪纲的胆子也忒大了,竟敢藏匿美女,窝藏罪犯?传纪纲和解缙进见?
  朱棣没有忘记常宁的病情,他询问着谋士应该如何诊治?姚广孝曰:‘花痴’乃是心灵寄托所至,非药物可医,要么让她大喜,心灵得到了慰籍,要么让她大悲,断绝不实地幻想。”朱棣觉得在理,遂令谋士医治,不许推辞。
  谋士叫解缙前往纪府里要人,纪纲哪里会承认自己的府里藏匿了道姑?这解缙是个文官且心高气傲,他不愿意和纪纲这样无休止地缠闹下去,于是他退出了纪府,谋士一听,无可奈何,只能另想着办法。
  话说,纪纲接诏,慌忙唤穆肃一同进宫。穆肃着急地问道:“大人,是否转移了道姑?万一在纪府中搜出‘绝俗’,大人岂不是在劫难逃?”“兄弟就放心好了,道姑就藏在府里的地下室,没有人知道。也许皇上不是为了道姑的事情,而是为了禁军的谋反,兄弟准备好了吗?就说是董明拉你下水,一同效忠建文皇帝。”“那首辅呢?纪大人再找个人证明,不是更好的吗?都是我穆肃一人,怕皇帝不信。”纪纲摇头曰:“这不行,别人靠不住,二皇子的人又不能用,会连累汉王,关键时刻靠不到他人,只能靠到自家的兄弟。”
  其实,穆肃根本就没有变,他同情道姑的遭遇,在纪纲面前的种种表现,那是为了麻痹纪纲,套出道姑隐藏的秘密所在,完成谋士亲临穆家,给他下达的光荣任务。
  人都到齐了,朱棣先问纪纲,“纪大人,朱茵、董明想挟持皇帝,拥立太子,逼朕退位,可有事实根据?若是空穴来风,定斩不饶。”纪纲胆颤心惊、惶恐不安地拉着穆肃回答:“纪纲的手下穆肃就足可证明。”
  穆肃跪地言:“在下只管完成纪大人的任务,与董明从未有过任何的接触,哪有挟持皇帝,拥立太子之说?”纪纲一听,差点晕了过去。
  朱棣又问:“解首辅在驸马府出事的前2天,可曾拜访过太子?”
  还没等穆肃回答,解缙就说:“下官拜访了太子,这有什么问题吗?臣不该按照皇帝的要求去做吗?”
  朱棣很不高兴地说:“难道是巧合?解大人对朕从来没有好感,前几年就以身体不适为由,欲辞官回乡。”
  “说得对,要不是为了《永乐大典》,解缙决不返回朝廷。”
  姚广孝一直给解缙使眼色,然而解缙与方孝孺志趣相投,向皇帝使出了大明才子的倔强脾气。朱棣怒不可遏,将他关进了监狱。
  纪纲因私藏美女,窝藏罪犯被打入死牢,起初死不承认,后来穆肃带着锦衣卫的人马,搜查出地下室里窝藏的王雪英,在事实面前,纪纲只好伏法认罪。
  纪纲蹲在大牢里,追悔莫及,后悔当初没有听取汉王之语,过分信任老乡穆肃。
  姚广孝去牢里探望了“冤家”。姚广孝说:“皇帝对你也不是那么憎恨,只是厌烦大人的嘴硬而已,怪就怪你自己不够圆滑,不愿低头认错,男子汉能伸能屈……”“别说了,我告诉你姚广孝,若认解缙是兄弟,就别来为我求情,否则,恩断义绝,”见解缙抱定了死的念头,姚广孝无可奈何地走出了牢房。
  这些读书人,朕哪一点对不起他们?朱棣无比气愤地询问谋士。姚广孝回答:“解缙在太祖时期,就是这个脾气,皇上还得见谅才是,解缙与太子的关系确实要好于其他皇子,那是因为他遵从了皇上的意旨,帮助圣孙朱瞻基释疑解惑,是在为大明的皇室做事。若是这样就要关进监狱,以后叫大臣们如何适从?如何行事?”朱棣点了点头说:“理是这个理,但须些时日放他出来,朕要打打他的犟驴子脾气。”
  朱棣把纪纲的权利转交给穆肃,穆肃带着锦衣卫的人马,在雪英的引领下,来到了秦淮河畔的大石头底下,取出隐藏在大石底下的部分参渣,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朴恩俊低下了头颅,承认了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无证据提供丽妃也参与在此案当中,王雪丽暂时逃过了一劫。
  雪英婉言谢绝朱棣要她回宫的请求,重新登上了神乐观做起了真正的绝俗道姑。
  且说,皇上要谋士尽全力医治常宁的花痴,谋士虽说医术精湛,但遇到如此重病之人,他还真是没有了主意。常宁是皇帝的女儿,稍有不慎,怕要惹祸上身。
  上官见谋士长吁短叹,就问道:“义父今天是怎么了?难不成还有您办不了的事情?”姚广孝回道,“孩儿说对了,确实遇到了难办之事。”上官想了想,又问:“常宁公主之事?”谋士惊讶道:“孩儿是如何得知?”“上官猜的,因为明日里,咸宁会邀孩儿一块去‘瑞祥阁’探望常宁公主,皇上也会去。”
  姚广孝将常宁的病情和皇帝的诏令,告诉了义子。上官思虑一会儿,说:“孩儿是否能够帮得到父亲?”姚广孝想了想,说:“能是能,就是怕太为难孩儿。”“为了治好常宁的怪病,为了义父能够摆脱困境,上官愿意。”
  “这样吧,明天孩儿邀上咸宁,先去‘永宁宫’拜访一下贵妃,然后一起前往‘瑞祥阁’探望公主常宁。若是常宁把孩儿当成了沐昕,欲与孩儿相拥之时,孩儿就要凶狠地打她几个巴掌,告诉她那是白日做梦,沐昕早已死亡。常宁定被怔住,醒后势必会询问贵妃和咸宁。”“义父早和他(她)们通气?”姚广孝苦笑了一下,说:“皇帝不知道,若是被他看见,怕对孩儿不利,那巴掌打得毕竟是大明朝的公主。”
  大家依计行事,咸宁在上官的旁边鼓励,“画师千万不能手软,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打人实在是不习惯,何况还是常宁公主。”“她现在不是公主,她就是个病人。”“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咸宁大声叫道:“有啊,让她沉浸在幸福当中,画师就是她的沐昕,从此两人相濡以沫、恩恩爱爱……”“你们是在强人所难。”咸宁十分委屈地说道:“画师只会责怪智明,咸宁愿意这样的吗?有什么办法?姚大人帮了我们多少的忙,画师你能够推辞吗?”上官无言以对,只能尽力为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