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吕布手持丁原的首级,去了董卓大营。
董卓见到吕布,心中喜色大盛,端起手中酒水,大笑道:“今日我能得将军相助,何愁天下不定呼!”
吕布也无桀骜,单膝跪地,在十余万西凉大军之前公然向董卓拜道:“承蒙董公不弃,愿为董公披荆斩棘,以助董公成就大业。”
董卓听罢,连连大喜,扶起吕布就要往营帐而去,而此时李儒向董卓拜道:“岳父,您至今无子,而这吕布的年龄却也跟岳父相配,不若认吕将军为义子,岂不是成了一桩美事。”
吕布听罢微微皱眉,只见董卓突然看了过来,其中意思不言而喻,见此吕布顿时拜道:“布愿拜董公为父。”
见此,董卓遽然大笑了起来,遂赐下了诸多锦衣玉器美人,随后又是一番畅饮之后方才离席。
离去之后,李儒的眸子如刀,看向吕布离去的方向,良久方才道了一声‘天下可期’便转身离去了。
得到天下无双的吕布相助,又有四万并州军追随,董卓的威势到达了急盛的地步,同时董卓自领朝中所有军事、兵马,并对自家心腹尽数封赏。
同时,李儒再次在朝中提出废立之事,被袁隗、杨彪等公卿以帝无有犯错为由拒绝,随后董卓听从李儒之策大摆宴席宴请朝中诸臣,持利剑相挟,群臣皆惧,唯有河内太守袁绍挺身而出口称:“当今天子继位未几,并无失得,怎可废除,汝欲废嫡立庶,意要造反耶!!”
董卓大怒,冷声喝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袁绍气的踢翻桌案,转身便走,口中还大喝道:“尔等狼子野心,妄想图谋天子重器,我不齿与尔等为伍!!”
董卓气的暴跳如雷,拔剑就想杀了袁绍,却被李儒阻止,在董卓耳边轻声道:“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是杀之,恐天下士族皆反,如今我等还不能与天下士族为敌。”
董卓听罢,才止住胸中怒火,转而喝道:“袁绍无理,看在袁家之面姑且饶恕,废立之事,诸臣意下如何?”
此时董卓势力如日中天,诸臣心中生怯,纷纷认同了董卓废帝一事。
董卓废帝惊动天下,无数豪杰义士皆是怒火纷飞,无数官僚官印离去,不愿在董卓统治的朝堂为官,而河内太守,额不,现在已经不能说是河内太守了,袁绍已经挂印辞官,去了冀州渤海了。
但说袁绍公然与董卓相抗,亦是赢得了无数豪杰的青睐,但河内与洛阳太近,袁绍的沮授谏言前往冀州渤海在某大事,见袁绍来到冀州后,冀州诸多官员都开始于袁绍接触,冀州本地豪杰亦是纷纷相投,其中便以河北双雄颜良文丑二人为首。
一时之间,袁绍名声大盛,汝南袁氏亦是隐隐以袁绍为首。
公元一八九年,九月二十八日,董卓废除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随后董卓为了稳固其统治在次月六日毒杀少帝刘辩何后以及皇后唐氏。
事后,董卓听从李肃建议分封诸臣,拉拢天下世家,袁绍、刘表等各州郡刺史、太守,王允、蔡邕等诸多士林重臣,不过那李烨董卓确是独一份的没有任何封赏。
没办法,谁让李家资助丁原的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卓的野心也愈加的庞大,再也没有了初至洛阳时的顾忌,在十一月一次无意中的醉酒,董卓躺在了龙床之上,将一灵帝妃子压在了身下之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董卓的恶名也因此到达了极致,十二月初,李烨派出十余位烟雨楼顶级杀手欲要刺杀董卓,但都在吕布的警觉之下化为泡影,深受重创重伤垂死,当他夜晚,李烨便在荀彧、荀攸的帮助下,连夜逃回了颍川。
事后,董卓大怒,接连下达九道通缉令,追捕李烨,颍川太守李凌也并未阻拦,任由华雄搜查,最终据知情人报,李烨会带颍川之后便再次出逃,似乎是前往扬州方向而去的。
华雄无法,董卓被李儒劝谏后亦是不敢轻易诛灭李氏一族,随后,董卓又派出华雄前往河东,将河东闹了个底朝天,也幸亏如今粮草都以收割,要不然损失可就真的大了。
十二月中旬
曹府
夏侯惇如今整个人都似乎吃了火药一般,满屋子的瓷器都是砸了个干净,坐在屋内喝着闷酒,随后发现壶中酒水已尽,顿时向屋外一个正在行走的人砸了过去。
“唉~我说元让,我何时得罪你吗?”只见那人连忙躲过,看向夏侯惇顿时摇头抱怨道。
“哼,你是没有得罪我,只是我瞎了眼。”夏侯惇冷哼一声,颇为愤怒的看向那人,喝道:“本来我以为族中出了个豪杰,没想到他竟是一个贪图荣华,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
那人细目微微一挑,似乎知道夏侯惇说的就是自己,这些日子自己在董卓权倾朝野之后,便开始为董卓做事,更是亲手将几个大臣推向了深渊,而向来心系忠义的夏侯惇见到他如此,自然心中难受异常。
“看不爽离去便是,为何还留在我家。”
夏侯惇闻言,呼吸都变得沉重了起来,大步向前,盯着曹操,紧握拳头,片刻后,夏侯惇一拳打在墙上,手上鲜血流出,却丝毫不觉疼痛,厉声道:“好,我走,我走。”
一步一步又一步的踏了出去,出了曹府,就在其身影消失的那一刻,曹操身后的墙突然涌出一道龟裂之音,曹操没有转头,也没有惊异之色,只是看了看天,低声道:“志才已经到陈留了吧,曹仁他们应该也对我失望回族了,如今元让也走了,也是时候该出手了。”
两日后,曹操无贴自来,前往王允府上赴会,次日曹操假借献刀之名,刺杀董卓却被董卓发现,顿时连日逃出了洛阳。
河东,安邑,李轩府邸。
李轩看着到来的远道而来的荀彧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表兄此来为何,不妨先喝杯茶水,我们慢慢详谈。”
这荀彧话没有多说,竟然想要联合荀氏李家陈氏为首,召集天下士族讨伐董卓,这不是开玩笑嘛,李轩还没有活够呢,还不想这么早死。
再说了,李凌那个做老子的都没有说话呢,他哪敢同意啊。
荀彧看向李轩顿时笑了笑,说道:“董贼欺君罔上,弄权弑……”
“打住……”一听荀彧如此话语,顿时被李轩给按了下来,荀彧的脸上的笑容僵住,看了看按住自己嘴巴的李轩,缓缓将李轩的手搬开。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就是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吗?”荀彧也是无法,他也与其父商谈过此事,但是荀家家业庞大,起事若是胜了还好,但若败了整个荀家便会遭到灭族之祸,这般风险,荀家承担不起。
荀家承担不起,李家自然也承担不起,不光他们,就是袁家、杨家、王家等大族都承担不起。
对于他们来说,可从不可为主,若为主,不管胜败,家族都会遭受重创。
“难道真的只能等吗?”一念至此,荀彧也不由的将眼前的茶水一口闷了下去。
“不用太着急,讨伐董贼的时间不会太晚。”早在半月之前,李轩便书信一封送到了徐州乔太尉的府上,若真的没有人站出来,自然会有人做这个牵线之人。
“你已经有所行动了?”荀彧急忙问道。
“你放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