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四世忠良 / 第二十三章 元璋大明建立 念义不求虚名

第二十三章 元璋大明建立 念义不求虚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明建国前夕的促膝而谈。
  “二弟,前几****和伯温商量,建国后,该给你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朱元璋说道。
  “大哥登基建国顺应天理、民意,念义只愿像往常一样做大哥帐下小卒,不求名利。”念义说道。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当时和军师商量时,我就说你会断然拒绝的。”
  “还是大哥了解我。”
  “我现在有一事,想征求一下二弟的意见。”
  “大哥请说。”
  “你是文武兼备,不知你是想做一个文官,还是武将。”朱元璋说道这儿,停顿了一下。“你做一个文官,可惜了你的一身武艺;你做一个武将,又浪费了你的才华。”
  “那大哥的意思是?”
  “我是希望你做一个文官,为我出谋划策。建国之后,治理国家的事务多于军事事务,我身边武将较多,缺乏的还是有谋略、有政治头脑的人。”
  “大哥,那伯温、宋濂他们都可以的。”
  “能出上力的也就他们几个,其余的人则缺乏一定的治政经验。建国后,不仅仅要加强军事,更要注意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需要的人太多了。”
  “哦,原来是这样呢。”
  “那二弟,你做文官如何?”
  “大哥,我......”
  “二弟,有啥事尽管说,今天就咱兄弟两人,还有啥犹豫的。”
  “大哥,我不想做文官,也不想做武将。”
  “为啥,难道兄弟不想留在我的身边?”
  “没有,大哥。我想随三弟四弟他们为大哥开疆拓土,扫除元军之扰,为大哥排除后顾之忧。”
  “军队中三弟、四弟他们就够了,二弟,就留下来了吧。”
  “大哥,三弟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呆在他身边,他还能服从管教,四弟拿三弟没办法。”
  “二弟,你啊。”
  “还有一事儿,在随大军四处征战的过程中,我也可以广泛搜罗人才,让他们为大哥效力。”
  “二弟,请受我朱元璋一拜。”
  “大哥,你别这样,念义也是尽自己微薄之力罢了。”
  “二弟,大哥知道你不求名利,你说你喜欢应天的哪一块地方,我为你建一座大宅子,好让明月和你,还有两个孩子有一个安身的地方。”
  “大哥,这就更不必了,我和明月一直在外面,两个孩子又跟着自己的师父学习,要大宅子也没有用啊。”
  “二弟,等以后总归有用的。”
  “大哥,那就等以后再说吧。我的那个宅子好着呢,就不需要再大的了。”
  “哎呀,那个宅子当初只是一个短暂的栖身之所,现在你还住哪儿,以后别人怎么说我朱元璋,自己当皇帝了,出身入死的兄弟还住在一个小宅子里。”
  “大哥,那都是别人的看法,只要住的安心就好。再说了建国以后,百废待兴,花钱的地方多了。”
  “唉,二弟,说理我怎么都说不过你。”
  “大哥,就遵从念义的意思吧。”
  “好了好了,二弟,你还记得我给你的那块玉佩吗?”
  “在这儿大哥,我一直带在身边。”
  “今后只要你拿着玉佩来找我,无论什么事情我都答应你。”
  “谢谢大哥。”
  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国号“大明”,改元“洪武”,这一年被称为洪武元年。汤和、廖永忠克福建延平,陈友定被俘,后被处死。月底,念义和明月准备前往军中,与徐达、常遇春汇合,继续攻打元朝残余势力。
  离开应天时。
  “念义,请留步,为何不说一声就要走。”刘伯温说道。
  “原来是伯温兄。”念义说道。
  “娘,为何不给孩儿说一声。”鸿远说道。
  “还不是你那个狠心的爹,说是让你知道我们要离开,肯定会伤心难过的。”明月说道。
  明月知道刘伯温和念义有话要说,就带着鸿畅到旁边说话去了。
  “念义,为何要离开这里呢?”
  “伯温兄明白,我这个人还是喜欢军中的生活,洒脱自由一点;再者,你也知道我那三弟,脾气大,我想除了大哥和我就没有人能关注他了,现在明朝刚刚建立,大哥事务繁忙,没办法抽身,所以我就先去军中,看着点三弟。”
  “除了这个,还有呢。”
  “再没有其他原因了,伯温兄此言何意?”
  “念义,你知道我为什么很欣赏你吗?就是因为你的这一点,淡泊名利,并且懂得进退。”
  “伯温兄言过了,在下只是不适应繁文缛节罢了。”
  “明朝初立,人才匮乏,我想念义兄此去,定当是我朝的一大遗憾。”
  “伯温兄,此言差矣。身在庙堂为臣,在军中亦为臣。”
  “念义,勿怪。我只是觉得你留在朝中,比在军营中更能发挥作用。”
  “伯温,谬赞了。朝中有伯温兄在,我大明可繁荣昌盛、稳固发展。”
  “哎。只是孤掌难鸣,知音难寻。”刘伯温说了一句,长久地看了念义一眼。
  念义向伯温见了一个礼。
  “临行前,我还有两件事需要劳烦伯温兄了。”
  “念义,请讲。”
  “一个是我的孩子鸿远,还在才九岁,不懂事情,让现身费心了。”
  “这个你大可不必担心,鸿远虽年少,但机灵乖巧,不会给我添麻烦的。倒是我有这么一个弟子,实乃我的幸运。”
  “伯温兄太抬举小儿了。”
  “那第二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我想让伯温兄给景濂兄带句话,告诫他务必注意言行。”
  “我明白了。”刘伯温说道。念义和刘伯温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只需要简单几个字,就能互相明白对方的意思。
  “明月,我们该走了。”念义说道。
  “爹,你就没有什么话给孩儿说嘛。”鸿远说道。
  “没有呢。”念义说完后就上船了,鸿远在那儿嘟囔着嘴不说话。
  “你这个爹当的。鸿远,来让娘再抱一下,不要怪你的爹爹,他啊,私底下老是念叨你,只是嘴上不说罢了。”明月说道。
  “娘,我懂。”鸿远说道。
  “还有就是要多听你师父的话,别给他添乱,知道吗?”
  “孩儿知道了。你也给哥哥带句话,就说弟弟想他了。”说到这儿,鸿远就哭了起来。明月不想让鸿远看到她掉眼泪,就上船了。
  “鸿远,好孩子,你的爹妈都是为了你好,你将来也要做像他们一样的人。”刘伯温安慰小鸿远道。
  船,驶向了远方,留下一个老人和孩子的背影。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