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燕王朝 / 第九章 岑立本

第九章 岑立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件事最终被你以坠马受伤为借口虚掩了过去。发生了这有惊无险的事件后,你做出决定:去找岑立本!
  出得皇宫,你就在宋思同的引领下下来到了长安城最为繁华的西市。
  眼前的繁华可谓到了极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不时的有西域胡商出来叫喊。
  街上行走的白茶马帮、挽着手臂的男女,悠闲的海外异客,和操着各种口音讨价还价的雇主。
  不过,看到你心事重重的样子,明显心思不在眼前的繁华西市上。
  历史上想要皇位稳固,稳坐龙椅。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得到文官臣子的支持,二是得到武官大臣的支持。但是,在燕朝除了这两个必要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燕王朝是由三股力量建立起来的:一支是关陇集团,一支是山东集团,一支是江南文士。
  关陇集团就是由北魏鲜卑贵族组成的军事集团,也包括胡化的汉人和西域的胡人。而关陇集团,大部分都是燕王朝家族的勋亲贵戚,有些还在开国过程中建立了战功。
  山东集团则包括山东士族和山东豪杰两部分。山东士族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并且具有强大的宗族乡里基础,由此产生出巨大的政治能量,进可以控制朝政,退可以控御乡土。而山东豪杰则是在隋末混乱下崛起的寒门地主集团,换言之,他们是在隋朝末年大动荡中势力迅速崛起的地方豪强。所谓山东豪杰是以暴力提升社会地位的,说白了就是黑社会。
  江南文士是在隋朝统一南方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世家大族,他们一方面参与唐朝政治制度、典章则例的制定,另一方面又在江南地区继续发挥影响。这三支力量对于唐朝的建立和前期国力的恢复壮大都起了很大作用。
  你在想,自己想稳当皇帝,高忱无忧,就不能不重视这三股力量。
  但是,重视归重视,但要让这三支力量认可自己,让他们支持自己,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需要从长计议。
  而除此之外,首要的问题就是发展自己的力量。做任何事情没有人是不行的,而眼下你最缺的就是人,现在他身边可谓一个信任的人都没有,更何况是那种为他出谋划策的心腹了。
  血淋淋的现实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权没势的王爷是斗不过手握实权的权臣。所以,他要是跟昌德易斗,必须要有权力。
  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忠于自己的集团,忠于自己的文官集团和军方集团。只要有了这样的势力,他才有跟能力跟他们争夺皇位,才有资格走上争霸的道路。
  说到文官集团,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岑文本。这个在《贞观长歌》里被描写为妖人一般的顶尖的权谋大师。
  顶级的权谋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干才,这其实是千万行业的定则,技术让你站住脚,处世让你迈开步。而岑文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干才。
  岑文本可是江南文士的第一人,在贞观后期引领着整个江南的文士集团。并且,他本人又是江南世家子弟。
  所以,得到他的支持,就等于江南文士和世家的支持。
  现在的你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你。既然让自己重新做一次你,他就要让岑文本发挥他全部的谋略,让他看到自己统领朝政的那一天。想到这里,你心里不由暗暗得意。
  而他今天突然出宫,名义上是逛街,主要还是想去看看岑文本,想提前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里。
  所以,他问宋思同,“你知道岑先生住在哪里吗?”
  “岑先生?”宋思同疑惑的问道:“你是说那个书生?跟在封大人身边的那个书生?”
  “对,就是他。”你急切的问道:“你知道他住哪里吗?”
  “好像在永兴坊。”
  “赶快带朕去。”你催促到道。
  永兴坊,岑府
  岑文本正在书房里看书,他在等待朝廷的任命。
  因为太后的说情,他被封德彝举荐到了史官当撰官。虽然,当时封德彝问岑文本,他有两个职位可以举荐岑文本,一是从六品上的户部员外郎,一是从七品下的史官修撰,问他选择其一。
  但他却选了史官,因为,在他看来,户部员外郎从六品上,虽然是个肥差。然而,在户部有尚书,左右侍郎,左右郎中等,像员外郎这样的小官如果没有人照应是很难再升迁的。
  而在史官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帝王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所做所为在历史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影响。而先帝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容易见到皇帝的职位,即是见不到皇帝,也能让他发挥自己才能。所以,才会权衡利弊,决定去史官做修撰。
  就在这里,他听见吓人禀报说皇上前来拜访。
  忙起身好带着府里管家迎上来施礼道:“臣岑文本拜陛下。”
  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一身书生装打扮的男子,你暗自感叹他的才华和忠义。见岑文本给自己施礼,忙上前几步还礼道:“先生不必大礼,”
  岑文本听到你称他为先生,知道如今贵为帝王,依然以弟子身份侍他。心里略为感动,随即躬身一迎道:“陛下请。”
  于是你在前,岑文本慢半步跟着他进了岑府。
  来到客厅,婢女上茶之后便退了出去,宋思同也知趣地站在了门外。你先行解释道:“朕因坠马受伤,至今方愈,今天请示母后,方能出的宫来看望先生,还望先生见谅。”然后,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母后让我代她向先生问好。”
  岑文本对于你和太后甚为恭敬,听你如此说,忙拱手道:“多谢太后和陛下的挂念,文本万分感念。”
  你道:“先生被先帝授予秘书郎,专职中书内省和弘文殿间行走。”
  岑文本谦虚道:“文本受之有愧,此全赖太后的提携和封大人的举荐。”
  “先生初到长安,生活方面还算习惯吧?”你看了岑文本简陋朴素的府邸,关心的问道。
  岑文本有点感动:“多谢陛下挂念,初是不适应,现在已经习惯了。”
  喝了口茶,你跟岑文本请教了一些关于学问上的事情,岑文本都悉心给你做了解答。如此交谈下来,你觉得两人之间还有一点隔阂,如果不把这层隔阂给去掉,恐怕很难让岑文本真心归属自己。便开口道:“朕今日前来除了给先生道贺之外,还要一事要请先生帮忙。”说罢起身长施一礼:“请先生一定要答应。”
  岑文本被你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忙一把扶住道:“陛下有什么事情,只要文本能做到的一定尽力。”
  你道:“我欲请先生做我的老师,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岑文本对于你如此行为,深受感动。他和你在柴绍军中经柴绍介绍认识,你对他的才华非常钦佩,非常希望他做自己的老师,那时岑文本以为你只是一时冲动,未必是出于诚心,便没有答应。没想到今天他来此,依然是为这件事情。如果,你直接以皇帝的命令下道诏书,他岑文本也不敢违皇命不从。但你没用权力压他,而是亲自来征求他的意见,可见你对他敬的。岑文本只是一个书生,一个从七品的秘书郎,而能让一位帝王诚信的两次邀请自己,这跟当年的刘备三顾茅庐何曾的相似,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能让他比这更感动的呢。他哽咽道:“陛下不嫌臣学识浅陋,臣必事必躬亲指导陛下学问。”
  你高兴道:“那先生的答应了?”起身对岑文本施礼道:“朕见过先生。”
  岑文本道:“陛下无需对臣行此大礼,陛下对臣如此厚爱,臣岂有不答应之理。”
  你心里欣喜,知道岑文本的想报答太后对他的提携之恩,所以才会答应的如此干脆。不然,以他谋略,岂能这么轻易就被你所收复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