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太子,颉利小儿犯我大唐边境之事,就由老夫来解决吧。”
东宫太子府,面对茶不思饭不想,对着一群幕僚愁眉苦脸的李建成,韩平开口说道。
“先生可有办法?我大唐百姓,正饱受突厥人的欺凌,孤寝食难安。”
见从不主动发言的韩平说话了,李建成急忙问道。
众幕僚更是炸开了锅,如果这位被太子以师代之的铁面先生真的能解决突厥问题,那么太子之位再也没有变故了。
太子东宫解决了突厥入侵的麻烦,那么太子在军中的威信足以堪比秦王李世民。
“办法,说起来并不难,老夫亲自去一趟草原,在他们的后方搞点事情吧。”
韩平风轻云淡的说道。
“先生不可,深入敌后太危险了,孤不会让先生去冒险的。”
李建成皱着眉头否决了韩平这一提议。
“危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夫见不了突厥蛮子在我大唐境内烧杀掠夺。太子,你阻止不了老夫的。”
韩平不为所动,直接了当的说道。
“先生爱国爱民之心,孤心中知晓,但孤不会让先生去的。此事先生勿要再提了。”
李建成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求来的老师,这样去送死。
“罢了,罢了。”
韩平眼色异常的看了李建成一眼,像极了告别,或者说是永别。
当李建成再一次去拜访韩平之时,见到的只是一封仅仅几个字的书信。
“太子,老夫走了。老夫自有能力祸乱突厥。待老夫功成之时,愿太子替老夫欢呼。”
陈跑跑,跑路了。
在东宫幕僚的一片嘲讽,暗自雀跃中走了。再也没有人压他们一头了。
在李建成和魏征的敬佩和惋惜中走了。韩平这一去,九成回不来了。
李建成见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已经过去几天了。李建成尽管派了人去追他了,却再没有发现韩平的任何踪迹。
没过几天,率领着天策府众将在蒲州布置防线的李世民收到一封来在铁面先生的书信。
送信之人,是一个乞丐,要不是当时恰好是程咬金当值,听到是一个面带铁面具之人交给秦王的书信,这封信还不知要过多久才能摆在李世民的案头。
信中内容为下:
秦王殿下,老夫韩安。太子府众人,皆称老夫为铁面先生。
老夫没想到,终究是让秦王再次的得到了领兵的机会,将老夫的后续计划全部打乱了。
老夫也没想到,秦王的胸怀是磊落坦荡的,听到突厥入侵的消息,接到旨意后,什么要求都没提,连夜奔赴蒲州,老夫佩服至极。
关于秦王与太子之争,老夫之所以选择太子,并不是因为皇位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的狗屁传统规矩,仅仅是因为太子的赢面更大一些。
不妨告知秦王,老夫乃是前朝大柱国韩擒虎之子,老夫乃是真正的武将,并不是一届酸儒。老夫自小学的是“兵者,诡道也。”老夫从来就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老夫入东宫太子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太子除掉秦王。甚至计划都做好了,可惜,秦王宅心仁厚,不肯听从。
这次突厥入侵,老夫自有办法,帮太子在军中立威,打退突厥颉利小儿的十万大军。可惜,太子仍是把这次带兵机会让给了秦王。
太子至今仍在做着,他坐镇朝中,秦王率大唐军队攻城略地,他主内,秦王主外的美梦。
在老夫心中,最美的梦,也莫过于此。太子登基,坐镇世界中心,秦王领兵,征战四方,两人毫无猜忌。如果真有那一天,凡日照所到之处,皆是大唐领土,将不再是空话。
然,这一切都只是空想。
老夫知晓秦王的委屈,知晓秦王的大志。这一切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明眼人都看透的事情,太子却没有看透。
哪怕是现在这种局势,老夫仍有无数的办法克制秦王,老夫仍有办法能帮助太子在军中的威望盖过秦王。
可现在,老夫放弃了。
陛下也好,太子也罢,他们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很好的家主,都成不了合格的帝王。
秦王与太子走到今天这种不死不休的地步,全是因为陛下,以管理一个家族的方式在管理这个国家。作为大唐的帝王,陛下是不合格的。
宅心仁厚在普通人中,那是褒义的,但对于一个合格的帝王来说,那个东西,是隐患。
陛下和太子,都没有看透这一点。
当断则断,不被任何外界因素所干扰,哪怕事后后悔,也先做了再说。这一点帝王最基本的准则,老夫只在秦王身上看到了。
就算老夫帮助太子压制住秦王,荣登大宝又怎样?只要秦王活着,他皇位就坐不稳。
老夫如果再在东宫太子府待下去,以老夫对秦王的了解,秦王唯有造反一条路可以走了。
这已经不是两虎相斗的事了,这是两个山头,两股势力,甚至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争斗了。
两虎相斗,一死一伤,两国相斗,生灵涂炭。
老夫不忍心再看到前朝末年,民不聊生的局面,出现在日渐稳定的大唐。
老夫走了,只有这样,才能让秦王与太子之间的争斗,再次变成两虎相争。
太子没有了老夫的相助,这种权利更换的争斗,秦王是必赢的。老夫深信这一点。
临走前,老夫留下这封书信,只为在秦王犹豫之时,增加一份力量。
当秦王有了决断之日,切记,太子与齐王一个都不能留,陛下只能逼迫,不能杀。
太子和齐王都死了,陛下也就断了念头了,弑兄之名,秦王担的起,杀父之名,秦王担不起。
这应该是老夫多虑了。秦王心中所想理应也是如此。
老夫多言这几句,只是不想我大唐百姓再次遭殃。
突厥十万大军,待老夫入突厥之日,定会退兵,届时,秦王自然知晓。老夫之话无一句虚言。
待秦王登基之日,老夫自有大礼奉上,秦王拭目以待。
几张纸,千金重,李世民拿着书信的手都在颤抖。
这封信里充满了自傲,充满了狂妄。可却是句句属实。
李世民这次领兵出来,就已经做好了造反的准备了,他已经被这个铁面先生给逼到这一步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这封信出现了,这封信简直是将他的心刨出来,放在了他的面前。
大唐有一个如此了解他的人,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好一个铁面先生,大唐有你存在,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本王等着突厥退兵的消息,本王等着你的大礼。”
就是这么一封信,让征战了近十年的李世民,三夜未曾入眠。
韩平就是这么矛盾。
读者看着难受,作者菌写着也难受,可他就是这么一个突然闯进大唐世界的普通人,有仇恨却也有良知,有狠劲可骨子里却懦弱无比,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根本就是想到哪做到哪。
不过这一次的突厥的之行,韩平彻底放飞了。
突厥之旅完成之后,韩平有了足够和大唐皇帝李世民叫板的势力,他就是玩,想怎么玩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