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历史写书人 / 第十五章 焦急的李世民

第十五章 焦急的李世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东宫之后的李建成,真的按照韩平所说的做了。
  面对李世民的责难,他不再反击,轻轻一笑,置之不理。
  面对李渊因李世民阴谋诡计而对他的责问,李建成虚心接受,一副受教的样子,知错就改。
  一个月的时间,李建成坚信了韩平的话,父皇是绝对不会换太子的。
  哪怕自己的错误,被李世民无限的放大,李渊也只是叫过来责备他一番,在他改正之后,李渊大喜,多次表示太子虚心受教,乃大唐之福。
  至此,李建成对韩平的话坚信不疑,认真的做着一国太子该做的事。
  不争不斗,不抢不闹,此时的李建成已经成了一只蜷成一团的刺猬,让李世民及他的手下,完全无从下嘴。
  而有着李建成做对比,李世民没事找事,无理取闹的做法,更是让李渊不喜,甚至多次在众臣面前责骂于他。
  挟着《三字经》,黑板,粉笔的问世,李建成不仅拉拢了一大批世家,功勋,在民间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李世民急了,他是真的急了,再这样下去,他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李世民想争皇位,凭借的是啥?天策府和军权!
  天策府是李渊特许的,李世民可以自主招募人才为其所用,可那也只是战时。等大唐真的平定了,太子的地位坐稳了呢?他手中的人才,还是他的吗?
  还有军权,天下平定之后,军权还能一直握在他手里吗?
  没有了人才,没有了军权,他拿什么去和太子争皇位?
  秦王李世民在天策府中,焦急的走来走去,没有丝毫的主意。
  难道真的就做一个闲散王爷吗?
  “玄龄,克明,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陛下已经在对我们下手了,天策府应该存在不了多长时间了。”
  李世民揉着脑袋,对房玄龄,杜如晦说道。
  “秦王,天策府已经有人开始倒向太子那边了,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了。”
  房玄龄回道。
  “我知道该有所行动,可现在怎么行动?我那大哥,现在就跟一个圣人一样,我们想找他的毛病,都挑不出来。”
  “今日本王又被父皇训斥了一顿,让我做该做之事,别老盯着太子不放,父皇已经烦了。”
  “这大唐的天下是我带领你们打下来的,凭什么他为长子,就能继承大统。我就是不服。”
  李世民怒气不可解。
  “秦王,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我们想要成事,就要从根子上去解决问题。太子这次是受了高人指点。不把此人除去,我们做什么都是徒劳。”
  杜如晦直接了当的说道。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先不说除去此人,正好将把柄落入太子手中,如果太子稍微宣扬,天下众人之口,我们如何来堵?”
  “再者,那铁面先生只是一隐士,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治罪于他。除非暗杀,本王不敢开这个先例,一旦开了这个先例,你们的命就不属于自己的了。”
  “最后,铁面先生确是人才,此人淡泊名利,品性高洁,《三字经》,粉笔,黑板都是出自此人之手,他为的不是太子,而是整个大唐。据本王所知,铁面先生并未被太子所用。此等人才,杀之可惜了。”
  李世民急忙出言阻止。
  “这不行,那不行,那我们如何是好?等着那满腔仁义道德的李建成太子之位坐稳了,将我们生吞活剥了?”
  程咬金的大嗓门在天策府中响起。
  “秦王,此阳谋,无解。我们已经不能再把眼睛盯在太子身上了,再找太子的麻烦,只能惹得陛下更加厌恶。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做我们天策府该做的事。出兵平定梁师都,抵御突厥。”
  “只要兵权还在我们手中,我们就还有机会。”
  房玄龄叹了口气说道。这已经是他最后的办法了。
  “玄龄此言差矣,秦王切不可向陛下提出兵之事。平刘黑闼的前车之鉴,我们不能忘。一旦出兵,兵权就会彻底落到太子和齐王手中。陛下不会再让秦王出征的。除非太子和齐王大败而归。”
  杜如晦直接叫停了房玄龄的计划。
  “老房,老杜,你们商量来,商量去,不还是这不行那不行。我说啊,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个人?那铁面先生能帮太子,为什么就不能帮秦王?按老程可不相信这天下真有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程咬金大大咧咧的嚷道。
  “程妖精,你说话过过脑子,太子现在的所作所为,全是那铁面先生教的,他帮了太子,又怎么会再帮秦王?”
  房玄龄撇了一眼程咬金,不屑的说道。
  “老房,还真不是我说你,你们这帮读书人,自以为算尽天下人,世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是你试了吗?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怎么,去拜访一下,试一下能少根胳膊还是少条腿?”
  “你们在这继续商量吧,老程我去会会这铁面先生。”
  程咬金更是嘲讽的回了一句。
  话糙理不糙,程咬金看似粗犷无脑,却是真的精明无比,一句话点醒了李世民。
  “知节,等等本王,玄龄,克明,君集,你们一起随本王去拜访一下那铁面先生。”
  是啊,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那铁面先生,并未彻底导向太子一边。据他所知,李建成多次亲求铁面先生出山,都没能成功。
  终南山上,草庐内,昔日的读书声已经不在。
  “可是秦王殿下?我家先生让我将此信交给秦王。”
  七八座草庐,已经人去庐空。只留韩寒一人。
  “可是身为突厥,心在大唐的韩寒先生,本王久仰大名。还请韩寒先生禀报铁面先生,李世民来访。”
  李世民捧了一句。他早将韩平的事迹调查的清清楚楚了。太子身边,他安排的人太多了。
  “秦王来晚了,我家老爷今日一早已入东宫,让韩寒再此等候秦王殿下,将此信交于秦王。”
  韩寒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李世民。
  一听韩平入了东宫,李世民的脸彻底阴了下来。
  早不走,晚不走,就在自己前来拜访的时候,他便前往了东宫,这是在戏耍他李世民吗?
  这是一位高洁隐士该做的事吗?
  李世民接过书信,调转马头,回了天策府。
  信不长。
  信中先是以隐士的身份告知李世民,北有突厥,薛延陀,西有吐蕃,吐谷浑,东有高句丽,东瀛,对大唐虎视眈眈,让李世民去做该做之事,而不是争权夺利。
  然后解释了一下他帮助李建成的原因,无非就是他忽悠李建成的那一套,取前朝灭亡的巧合,告诫李世民,他没有可能当上太子。
  总之,信里信外之传达了一处信号,那就是你李世民除了造反,没有任何路可行。
  气得李世民将天策府砸了一个遍。
  “老匹夫,这天下,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他就应该是我的,你说我无路可行,我就踏出一条路来,给你看看。”
  “你个老匹夫一定要好好活着,看我我李世民得了那皇位之后,会不会落得一个前朝炀帝下场。”
  “气煞本王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