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往事不提也罢,太子前来,定是为了《三字经》之事,此书就是一部孩童启蒙读物,老夫已经交与魏大人了。陛下及太子自行决断就是了。”
“不过,太子既然亲自来了,老夫正好有几样东西,交与太子。一表太子礼贤下士之恩。”
“幼时跟着先生识字时,没有足够的纸墨,我等只能在地上用木枝练习。可人生来有聪慧愚笨之分,白天在地上练完字,回到家中便忘得一干二净。”
“老夫,竭尽心力,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将字写在木板上,白天学的,晚上可以带回家温习,直到写会为止。”
“这就有了外面的黑板,粉笔和粉笔刷。”
“韩二,带太子和魏大人,去院子里熟悉一下黑板粉笔的用法,将制作方法告诉太子。”
韩平简单的解释了一下黑板和粉笔的由来。
“建成替天下学子,替大唐子民,谢谢先生高义。此事建成定上报陛下,为先生争取一个爵位。”
李建成很清楚外面三样东西能给韩平带来多大的收益,更明白它们对大唐今后的重要性。
“老夫该自省吾身了。还请太子给老夫半个时辰的时间,老夫自省吾身之后,再与太子详谈。”
带上了面具的韩平,听到这话之后有些不悦,开口说道。
“先生高洁,建成不敢打扰先生,半个时辰之后,还望先生给建成解惑。建成在此谢过。”
李建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行了一礼之后,跟着陈二出了草庐。
韩平不为名利之心,深深的触动了他。
陈二带着四人走出了草庐,让韩寒将黑板和粉笔的制作方法教给了李建成。
而此时的韩安走到屏风后面一个掩饰的很好的床围外面,真正的韩平,一直都在这里坐着。
包括昨天李建成来的时候,他也在里面坐着。
此时的韩平,眼中闪着一丝异样的光芒,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韩平没有说话,走出了床围,韩安坐了进去。
两人没有任何交流,韩平走到堂前,静坐在那里,三省吾身,不知省的是什么。
半个时辰之后,韩平起身打开了房门,外面李建成领着魏征,冯立,薛万彻笔直的站在那里等着,恭敬有加。
“老夫惭愧,耽搁太子时间了,四位请进吧。”
“先生何出此言,是建成打扰先生清修了。”
李建成表现出来的态度,让韩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先生,建成知晓朝中争权夺利之事本不该叨扰先生,只是建成面对二弟的咄咄相逼实在是没有办法。”
“建成该如何处理我和二弟之间的问题,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落座后,李建成直接了当的问道。这是他目前最在意的问题。
“老夫虽隐居在这终南山中,对于太子和秦王之事也略知一二。那老夫想问太子一声,太子想要怎样处理?”
韩平反问道。
“建成自然是希望二弟打消对太子之位的觊觎,如若二弟不在对太子之位有非分之想,待建成登基后,定许他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二弟世民的能力,建成是知晓的,二弟对于大唐的贡献,建成也谨记在心。建成对天发誓,绝不会亏待二弟。只是二弟的野心太大,一心想着那个皇位,孤只能见招拆招。”
李建成摇头苦笑,脸上的表情,尽是苦涩。
韩平面带铁面具,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眼中却能看出异样的眼神。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唐太子李建成。光明磊落,宅心仁厚。原来他从未对李世民有过清除之心。
那么反过来玄武门弑兄囚父的李世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原来真正的大唐,与后世记载的,是不一样的。
“太子错了,从一开始就做错了。”
韩平沉声说道。
“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李建成虚心请教。
“太子先告诉老夫,你是如何见招拆招的。”
韩平再次问道。
李建成还真没有隐瞒,将自己与李世民的明争暗斗,一一讲给了韩平听。就连设计抢夺李世民兵权,甚至李元吉要暗杀李世民,被自己阻止了这样的事情,都没有隐瞒。
“太子,错了,大错特错。不过为时还不晚。”
韩平坚定的说道。
“请先生赐教。建成定不忘先生大恩。”
“太子可想过,秦王功勋盖世,陛下可从有过换太子的想法?”
“父皇从未有过换太子的想法。只是父皇却对于我们的争斗却毫无公平可言,多次偏向着二弟。”
“太子可曾想过这是为何?”
“帝心不可测。建成不敢轻易评价。”
“呵呵,那老夫换个说法,如若多年之后太子荣登大宝,太子的两个爱子,一个早早册封为太子,辅国参政,一个在外征战,平突厥,灭吐蕃,功勋盖世,再者高句丽,东瀛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两人争斗,太子会如何去做?”
韩平的问话,让李建成沉默了。
“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建成明白了。”
李建成躬身拜谢。
韩平也不知道李建成明白了什么,不管是李建成心中觉得李渊是还需要李世民带兵出战,还是出于对爱子不能登基的补偿,才会如此偏袒。又或者是,李渊是在借李世民之手锻炼李建成。
这些对韩平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真正的走进了李建成的心中。
“太子明白就好。老夫说太子错了,是太子的心思用错了地方。太子不应该把重心放在秦王的诡计上。太子是大唐的太子,秦王只是一个带兵的将军。”
“太子就该行太子之事,而不是时刻提防着一个带兵出征的将军。”
韩平就差明说李建成格局太小了。李建成却是听得明白,换个角度讲,韩平确实言之有理。
“陛下不会废除太子,前朝之祸在于哪?炀帝的骄奢淫逸?错了,在于废长立幼。这事陛下心知肚明。”
“太子未见过前朝先太子与炀帝,老夫和陛下都见过,前朝先太子虽说好色,奢侈了些,却也是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乃治世之奇才。绝不是世人所传之形象。”
“炀帝先灭陈,后平定江南,战功赫赫。却非治世之人。登基之后,骄奢淫逸,引得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
“此等形势,与现在何其相似?前朝自毁根基之事,历历在目,陛下是绝不会让前朝的悲剧延续到大唐的。”
韩平侃侃而谈,李建成的眼睛越来越亮。这些都是他从来没想过的。
“所以,太子去做太子该做之事,辅佐陛下,治理天下,结交众臣,挖掘人才,莫要再将心思放在秦王身上了。”
“陛下只要在位,秦王就只能是一个带兵打仗的王爷,他没有可能荣登大宝,除非真的起兵造反。但如果秦王真的造反了,太子也就不必理会兄弟之情了。”
“先生大才,建成恳求先生出山,辅佐建成。建成愿以师待之。”
“太子请回吧。老夫累了。”
李建成带着失望的表情离开了,心中却激动万分,一番谈话,将他的心彻底放开了。
他却不知道,他如果真的将心放在了治世上,让李世民完全无机可乘,那么他只会死的更快。
看着带着失望离开的李建成,韩平却眼光复杂的叹了口气。
不管韩平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事情他终于还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