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往事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蜀国灭亡的原因

第一百一十七章 蜀国灭亡的原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蜀国之所以灭亡,我觉得应该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有人说刘禅主动投降是导致蜀国灭亡的直接因素。作者认为只是其中之一。
  那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先从内部原因开始说起。
  在蜀国内政方面。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他直接向刘禅提出了投降魏国的建议。
  这个人就是谯周。
  可能大家对谯周的认识是通过他发表了《仇国论》和劝刘禅投降这两件事。
  当然,谯周因为这两件事中一个是反对姜维北伐。另一个是劝后主刘禅投降。
  后来,谯周还被后人列为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卖国贼”之一。
  因此谯周的罪名与他这个人有关。
  那谯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当“卖国贼”呢?
  因为他痛恨蜀汉政权。
  他为什么要痛恨蜀汉政权呢?
  这要一点点说起。
  谯周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博古通今的学者。其实谯周就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人家。
  谯周幼年丧父。受父亲的影响。谯周自幼勤奋好学。饱读经书,知晓天文。
  说谯周是个书呆子也不准确。据史书记载。他身材高大,和关羽有一拼。而且又其貌不扬。
  谯周有时候有言必出。所以,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会笑。就连诸葛亮都忍不住。
  就是这样一个搞笑的人,也有自己崇拜的人。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他到底有多崇拜诸葛亮?
  举一个例子,在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的时候。第一个跑到前线奔丧的人就是谯周。
  在234年,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了。谯周当时在家。听说这个消息后,马上前往前线奔丧。
  在当时,因为后主刘禅下诏书禁止大臣前往奔丧。但是谯周行动非常迅速,很快就到达了前线。
  最后,谯周就成为了我唯一一个为诸葛亮奔丧的蜀国大臣。
  但是谯周虽然非常敬重诸葛亮,他的政治立场却反对蜀汉政权。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谯周虽然非常敬重诸葛亮,他的政治立场却反对蜀汉政权。
  这时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谯周本是益州土著。在蜀国建立之初。先主刘备收纳了一大批原先刘璋手下的益州土著。
  这其中就包括谯周。
  这些益州土著们有广汉人彭羕(读如样),蜀郡人张裕,梓潼涪县杜微,巴西阆中人周舒,蜀郡成都人杜琼,再加上巴西西充人谯周。他们都是清一色的益州人。
  这些人都是些亲曹反刘的益州土著。
  而这些人的下场也并不是很好。
  其中,张裕被刘备所杀。彭羕被诸葛亮所杀。杜微则是拒不出仕。
  周舒,杜琼和谯周这三个人四处散布曹魏必胜,蜀汉必亡的言论。
  连当时的蜀国民众们都被集体迷惑住了。
  最先散布这类言论的是周舒和杜琼,而后来成为意见领袖的则是谯周。
  谯周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任的时候。发表了名为《仇国论》的反战宣言。明确表示对北伐曹魏的强烈不满。并声称如果继续穷兵黜武,势必会自取灭亡。
  这是益州集团对蜀汉当局的公开叫板,而谯周却没有受到任何处分。他的言论却广为流传。
  其实人们都盼望着曹魏胜利,蜀汉灭亡。
  可以说,早在曹魏大军兵临城下之前。蜀汉王朝就已经人心浮动了。蜀汉政权就已经风雨飘摇了。
  谯周的劝降和刘禅的投降。只不过是履行了一道手续而已。
  这都是不足为奇的事情。
  早在刘禅投降的前几年。出使归来的薛诩(读如许)就对吴帝孙休断言蜀国必亡。后来曹魏出兵时,一个名叫张悌的吴人也作出了相同的预测。他们给出的理由也一样。当局穷兵黩武,人民苦不堪言,朝堂没有正义的声音,田野不见健康的脸色。这样的国家,岂有不亡之理?
  有数据显示,刘禅投降时,蜀国共有家庭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人,然而军队却有十万,各级官吏则有四万。也就是说,九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士兵。七户就要供奉一个官吏,蜀国的人民实在负担不起。
  当然,蜀国在诸葛亮的时期内,蜀国官员总体上比较廉洁。可是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能否吃饱肚子。与孔明先生一起勒紧裤腰带。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违背了人民想要的生活。这个国家就基本上没戏了。
  益州的土族和豪强们就更加咬牙切齿。诸葛亮北伐,在北伐的过程中。要大量的军费。
  于是,诸葛亮要求筹集军费,又不肯加重小民们的负担,还要做到公平公正,结果自然是这些土族和豪强们出钱出力最多,他们岂能不怨恨?
  更何况他们还只有奉献没有回报,而且刘备信任和重用的基本上没有益州人。
  益州集团只可能是刘备认为最低的一个级别了。
  益州集团认为土地是我们的,钱是我们出的。现在又不重视我们,好了,刘备,你等着瞧。
  几乎每个益州集团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人们相信一句话,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如果贡献最大而利益最小,益州人又凭什么要与蜀汉政权同生死,共患难呢?
  总之,益州土族在蜀汉政权中是处处受排挤的。
  他们政治上受排挤,经济上受剥削,法律上受制裁,仕途上看不到希望,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盼望曹魏的大军早一点南下,来“解放”他们。
  受到了利益上困惑的益州土族们与蜀汉政权产生了矛盾。
  后来,事实证明。司马昭执政的曹魏也没有亏待他们。
  司马昭把他们都重新洗牌了。然后把他们安排到了最好的地方去重新发落了。
  也许,谯周劝刘禅投降。是想解放这群益州狼群们。作为益州土族的代表,谯周必须站出来说实话。
  我觉得国家内部的不和,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国家的管理层内也出现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以“妖言惑众”著称。
  甚至还来排挤姜维。
  这一排挤让姜维害怕了。让他害怕到会沓中种菜去了。以后不敢轻易回成都了。
  这样的明证暗斗,实在不该出现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内。
  于是,魏国抓住了“姜维不在前线”。这一有利时机。便准备趁机伐蜀的谋划。
  “姜维不在前线”,这也造成了对蜀国外部不力的因素。因为这样敌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来征讨你。
  各种事实说明,导致蜀国灭亡的外部原因是蜀国中央指挥不利。
  当钟会要在关中治兵时,姜维就得到消息后,第一个上书刘禅。要求加强前线和汉中的防御。
  可是刘禅只当成了一个“耳旁风”。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举动。
  这只能怪黄皓误国误民。就连刘禅底下的大臣们也一无所知。
  直到邓艾,钟会等人率领大军兵分三路南下伐蜀时,刘禅才醒悟过来。
  于是,刘禅派了廖化等人去协助姜维抗魏。
  不过为时过晚了,钟会大军一路凯歌,攻下了汉中,朝剑阁方向进军过来。
  幸亏,姜维也早些抵达了剑阁。要不就要被钟会一波了。
  其实,当廖化赶到前线时,不少关卡都已沦陷。廖化等人只能去找姜维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因该都知道了。邓艾奇袭灭蜀。
  不过在邓艾大军到达成都之前,刘禅还是有机会的。
  南中督霍戈请求支援诸葛瞻。但是刘禅硬是不许。刘禅后来后悔也来不及了,邓艾已经到了成都的大门口——雒县。
  从这里可以看出蜀国在危急关头。中央指挥不利,也造成了蜀国灭亡的最大外部原因。
  但是直到最后的投降。刘禅还在梦中呢。
  刘禅还不知道,自己最后究竟会落到什么样的命运?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