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河内郡,齐军大营。
刘凰在首位对一干下属说道:“此次我军讨伐董贼,诸君有何意见!”
袁本初拒绝出兵讨伐董贼之后,其四世三公之威望虽还是庞然大物,可仰慕他的忠汉之人却对他失望至极,连带着其他诸侯的忠汉部下也纷纷对自己的主公失去恭敬之心,而这时站在刘凰下首位的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名曰沮授,听到传令兵说这位原本在韩馥手下任职的沮先生前来投奔,她那是真是喜出望外,飞快跑出帐外,甚至连一只鞋子跑丢了她都没有感觉出来,跑到沮授面前,拉起欲要下跪行礼的沮授,激动的哭着说道:“公与来投,吾何愁不能匡扶汉室,汝乃吾之子房也!”而那时这位公与先生见这位齐国公主竟然如此对待自己,随即哭着道:“殿下如此厚待,吾必定效仿高祖之张良,萧何辅佐殿下恢复汉室!”
要说刘凰为何听到这位公与先生前来投靠便喜出望外,其实是这位虽然在三国里面的名气没有三家谋士那么大,可成就却不输任何一名三国谋士,他劝袁绍以“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和“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两条计策平定天下,当然这位本初公并没有听取第二条计策,后果大家就都知道了吧,袁本初败与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手上,最后殒命于建安七年夏天,而这位公与与先生也因为袁本初断后而死,这时候他已被刘凰拜为军师中郎将,所以他说出的话在齐营还是很有力度的,而这时候多数齐营文武目光皆具于他,希望他先出来觐见。
而他也不负所望跨前一步躬身说道:“主公,我军应由波县渡沇水前往王屋山以南包抄董贼右翼,所以主公应先调集水军准备在波县驻扎水寨,以防贼军趁我军渡河之时袭击我军!”
而这时一名在齐营文武之中威望很高之人也上前一步说道:“臣有异议,今三军皆需我军供粮,,若是董贼派一骑兵攻我粮道,那我军必败呀!”
刘凰见曹全提议自己要先守后方,想了想便点头道:“那就派智深到后方护卫粮道!”
“臣定不负主公期望,粮道之事,若董贼来袭,吾必杀的敌军片甲不留!”陆达踏前一步大声说道。
听到陆达此言刘凰又继续说道:“既然派遣智深护卫粮道,那护卫水寨一事谁来担任?”
虽然齐营军中人才不少,可是能够独自带兵的人却少之又少,刘凰刚要喊出张温出来领一军充当先锋的时候,这时樊胜站出来说道:“臣愿领一军护卫水寨!”毫无疑问这个职位对于樊胜来说是极其诱惑的,其父樊平就是在护卫少帝时被董卓杀害,所以他对于董卓的恨意可以说不低于任何齐营之人。
“好!”说完又大声补充道:“陆达,樊胜听令!”
“臣听令!”
“臣听令!”两人上前一步异口同声的抱拳回道。
“陆达,今日起,孤认命汝为典曹都尉,领运送军粮,护卫粮道一事,你可有异议?”刘凰递过一枚令箭说道。
“达听令!”说着便躬身接过令箭退回队列。
“樊胜,今日起,孤认命汝为讨贼都尉,率先锋军进军沇水,护卫水寨!”刘凰又递出一枚令箭说道。
“胜听令!”说着也接过令箭退回队列。
“老将军,出来吧,现今腐宦已除,您这是可出山也!”她拍了拍手说道,而听到他的话,除了几个陆达几人,其他人不禁错愕的看向刘凰,而这时首座屏风之后走出一壮硕老者,见到此人的齐营幕僚不禁大骇,站在刘凰右边下首位的曹全不禁有些讶异的说道:“这位难道是伯慎公?”
“拜见主公,吾就是张温,唉!”接着又说道:“若不是主公救我,老夫怕早已成为一堆枯骨了!”
“将军不计前嫌为我大汉效忠才是真英雄也,孤封汝为讨贼校尉兼度辽将军,总掌辽东诸军事!”接着又对一旁的曹全说道:“景完公,孤封汝为连城太守,总管辽南事物,汝等可有异议?”
“谢主公厚待!”说着两人便一起出列躬身谢道,两人一个度辽将军,另一个连城太守,虽然对于两人的官职来说都是降了,可是一个虚衔怎么能与一郡太守相比呢!
终于,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刘凰与齐营众幕僚才将讨董一事商讨完毕。
三日之后,沇水河畔,沇水水寨在齐军先锋与水师三天的努力之下已经迅速的建造起来了,虽比不上一般的城墙,但对比一般的山寨结实了不少。
“全军听令,依次上船,准备渡河!”听着传令兵一道一道将自己的命令传下去,这山呼海啸的声音,令她更加自信自己可以提前结束这个悲催的乱世,而天上那泛红的晚霞则将她与齐军子弟的耀眼盔甲染成一片红流仿佛与那同样被染成红色的沇水融为一体。
终于刘凰在天色完全暗了的时候到达了这个靠着沇水的齐军水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刘凰渡沇水的几天前,奉命追击董卓的孙坚却在洛阳驻扎了下来,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呀,孙坚竟在洛阳皇宫处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大汉流传四百年的玉玺。
只见那剔透的和氏璧下面赫然刻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就在天字旁边,有一个角缺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黄灿灿的金子,而那玉玺的上方,赫然就是五条蛟龙扭在一起,看到这里的孙坚不禁大喜,虽不确定此为何物,但其上盘龙却令他心跳飞快,赶紧招几位心腹入账商讨大事。
孰不知,就在他刚刚拿到玉玺的时候,一旁袁术安插进来的内鬼也看到了从枯井挖出玉玺的经过。
孙坚大营。
程普看了看这四寸见方之物不禁大喜道:“主公,此物乃是大汉天子的传国玉玺呀!”
听到程普此言,孙坚重复了一遍疑惑道:“传国玉玺,莫非是?”
见自家主公还在问了,程普赶紧回复道:“末将年幼时就听家父说过,这传国锲这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接着又继续说道:“春秋年间,卞和采玉进入荆山,看见一只金凤,落在一块大青石上鸣叫,卞和便将其献给献给历王,历王不信,砍其左脚,历王死,武王继位,卞和再献,武王也不信,砍其右脚,文王继位,卞和于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献给文王,文王命人把石头切开,这才发现这块绝世美玉,秦灭六国后,这块玉就落入了秦皇手中,秦皇令良工琢成玉玺,李斯篆刻了这八个字与其上,秦皇巡视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船欲覆,急投此玉玺与湖中,风浪乃止,到了八年后,秦皇巡守至华阴,有人与路旁献上此宝,于是此物又归于秦,后秦皇就把他列为传国玉玺,想借此物传百世千世,后又落到高祖手中,至今已传四百余年也!”接着又笑道:“主公,就是此物呀!”接着好像又想起什么,脸色一变道:“主公,此处不可久留也!”
一旁的孙策也符合道:“是呀,父亲,这洛阳不知有多少其他诸侯的人,若是不早回江东,这玺怕是保不住的呀!”
“可是,本府已经应下长公主的讨董大计,奉命追击董贼,若是本府现在回归江东,世人会否说我孙坚背信弃义呢!”孙坚有些犹豫的说道。
“主公,前些时日我听江东传来急报,来人称孙老夫人感染风寒,正在床上暴病不起呀!”接着程普又补充道:“我大汉以孝治天下,若是主公因母亲之事返回江东,下官料想,就算是长公主也不会谴责将军撤兵的!”
听见程普此言,孙坚恍然大悟,接着脸色一白道:“我母病倒,作为儿子的我怎能不回家探望呢!”接着又对众心腹说道:“诸位速速整顿军队,我等即日启程,前往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