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一眨眼八百五十年 / 第四十六章 蔡州平定

第四十六章 蔡州平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您是打算效仿唐太宗么?”在李兆让那些农民回家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之后,王兰有些意外的问着李兆。
  “看情况吧,如果他们真的都回来了,那么说实话,我效仿唐太宗又如何?而且他们就是被判刑,也是轻判,最多三年而已。”李兆倒是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严重的。
  “可是唐太宗那是占据了整个天下,而我们目前不过控制两个州,如果他们逃跑到赵宋的地盘上,我们也没办法吧。”王兰说着他的担忧,认为李兆还是过分自信了。
  “确实有这个可能性,不过跑就跑吧,我们首先要给蔡州居民一个交代,他们并没有帮助过刘昌守城,不是么?而这些农民起义者们虽然无组织无纪律,但他们毕竟帮过我们,所以我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李兆说着他的想法。
  事实上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个两难的选择。
  首先,那些造成了破坏的农民们确实杀了不少人,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他们在杀人的时候并不是人民军治下。
  而是处于一种薛定谔的状态下,他们既可以算是赵宋的起义者,也可以算是人民军的一份子,无非是看李兆什么时候到达蔡州罢了。
  “那么要是有人回来,有人逃跑了,您打算怎么办呢?”王兰颇为好奇。
  “谁知道呢。”李兆则是表示他也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怎么选。
  对此王兰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告辞之后开始对蔡州进行管理了。
  没错,他在跌跌宕宕之后总算是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对此,王兰很是激动,这点可以从他的黑眼圈里面看出来。
  对此不少基因战士对着王兰背后可没少嚼舌根。
  不过李兆并没有制止,因为他始终对王兰的出身感到不适,只是在经过了一番历练之后,王兰表现的还算是让他满意,所以才能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
  而王兰的正式职务是蔡州的太守。
  在人民军的行政体系之中,太守(市长)并没有太多的实权,更多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甚至李兆在未来的根据地都不打算保有路和郡这种行政区划,而是以县(区)乡(镇)村三级为主。
  “刘昌现在怎么样了?”李兆问着马队长,在攻占蔡州的行动之中,他虽然不是首功,但却因为抓到了刘昌而被李兆注意到了。
  现在,这位叫马越的队长已经是人民军的营长了。
  “他现在还是不能动,听说是风邪。”马越有些紧张,颤抖的说道。
  “你不用那么紧张,我没那么吓人。”感觉到了马越的不自在之后,李兆连忙摆手。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因为身高和身份的关系这么吓人,连忙笑着说道。
  在看到李兆那种和地主家傻儿子没啥区别的笑容,马越多多少少平复了心情。
  这种笑容也不是李兆刻意营造的,而是他本性如此,或者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憨憨的性格。
  “好的,大帅,刘昌现在虽然可以轻微动弹,但是却说不了话。”马越说着刘昌的情况。
  “所以他现在的状态很差啊,那我就不去见他了,你可以申请把他送到战俘营医院去,那里的大夫专治疑难杂症的。”李兆打算将刘昌送给米医生。
  “好,那属下告退了。”多少不自在的马越点头应是之后就离开了。
  “你们别跟着我了,你们这样会吓坏很多人的。”李兆则是开始埋怨起那些跟着他的基因战士了。
  “这怪您,不怪我们。”对此,这些身高普遍达到两米以上的基因战士们表示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您的问题。
  “你们一个个的,别的没学会,净学会和老子顶嘴了是吧?”李兆看着这些基因战士们也是没脾气。
  在整个人民军里面,不管是参加义务劳动还是训练,都是他们的任务最多最重,所以李兆在生活上也不会苛责他们太多,毕竟他们承载着更多的希望。
  “那是您教育的好。”这不,李兆都这么说了,这帮家伙都还是稀稀落落,事实上他们也知道,只要李兆不严肃起来,他们随便开自己大帅的玩笑。
  “你们呀,好了,我们该去看看那些居民了,希望他们别被你们和我吓到。”尽管有些担心,但李兆还是按照计划,继续进行着对蔡州攻略的收尾工作。
  甚至在他看来,收尾工作,要比怎么打蔡州更加重要,因为他要收获的是人心。
  他并没有像是那些宋朝大官一样让民众聚集起来,而是打算挨家挨户的去安抚蔡州民众。
  李兆有那帮基因战士护卫自然显得招摇过市,而且他们还带着一些小礼物,是根据地那些鸭子产的鸭蛋。
  每家每户李兆都送上十几个。
  哪怕是家里在蔡州变换大王旗时死人的家庭也没有对李兆闭门不见,因为这些民众怕了。
  那场屠杀让本来人口就不多的蔡州几乎成为鬼蜮。
  “我们一定严惩凶手,毕竟正是因为赵宋的官员瞎操作才酿成了悲剧,所以我们要公审他们。”李兆是这么对这些失去了亲人的蔡州居民们说的。
  对此不少蔡州居民也是有苦难言。
  因为他们知道,想要李兆这个人民军的大帅处罚他的士兵是不现实的。
  但听了李兆的话,却有些不是滋味。
  只不过这些刚刚经受过变乱的蔡州人却也不想多事儿,哪怕是再大的苦楚,也只能自己咽回去。
  “我改主意了。”李兆在用两天时间探访完蔡州居民之后找到了王兰。
  “大帅,切莫朝令夕改,而且您也不能太仁慈了。”王兰看着一副坚定样子的李兆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选择坚持原则,那就是统治者不该朝令夕改,朝秦暮楚。
  “我还没说我要改什么呢。”李兆有些不满的看着王兰。
  “您肯定是想将那些在蔡州之变杀人的农民们叫回来然后处死是吧。”王兰说着他看出来的事儿。
  “没有,你还真弄错了,我要你们把刘昌给我送回来。”李兆说着他的打算。
  那些农民的事儿几天后自作分晓,但李兆打算将蔡州之变的始作俑者刘昌直接公审后处死,至于说审判那些农民的事儿,他并不打算改变。
  因为古代人都说过,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
  这算是李兆少数记得的古语,那还是他们支援外国的时候他政委教的。
  如果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些农民因为掌握了暴力而破坏了他人的家庭,财产,那是因为他们之前并没有受到教化。
  不怪他们,而是怪刘昌之前没有教育好他们。
  事实上也不怪刘昌,因为古典王朝历来为了成本考虑,皇权从来不下县这个单位的。
  但李兆只能找刘昌这个暂时的替罪羊。
  最终一切还是要归罪与封建王朝。
  “我不希望你成为第二个刘昌。”李兆对王兰提出了警告。
  “这是肯定的,想必那些农民都不认识刘昌长什么样,但我打算让农民们记住我长什么样。”王兰信誓旦旦的保证到。
  对于他来说,眼前这个机会来之不易,王兰也明白,李兆对自己有些歧视心理在。
  但他也通过努力改变了这种歧视和警惕,融入了人民军之中,或者说最早做出改变的就是王兰了。
  不同于那些基因战士在身体上的改变,王兰是真的在精神上改变了很多。
  他曾经也不喜欢那些农民和市民,认为他们是下里巴人,天然低人一等。
  现在也是认为人是有等级的,但是人民军的政策就是让原本属于低人一等的存在和最高阶级平视。
  然后脱离土地、脱离隶属,以人的角度平等相处。
  不管是父子、兄弟,按照人民军的路线图,未来的时代应该不是你为了迫于生计而劳动,而是因为喜欢做一件事儿而劳动。
  这些王兰都牢记于心,至于过程则是发展生产力,解放劳动力。
  “你有这个想法,我就放心了,你该好好干好好干,不要有负担,协调并组织好整个蔡州的生产生活,相信人民,相信你自己。”李兆还是忍不住叮嘱着王兰。
  “嗯。”王兰严肃的点了点头。
  “那我就不打扰你大展拳脚了,我要带那些伤员和新兵们回去了,放心大胆的干,我不会干涉你的,对了,王先生,你得在年后给我一份教材,关于乡村干部速成班的,我感觉你能写出来的。”李兆还给王兰加活了。
  王兰的办公地点就是原本刘昌的知州府衙。
  这也是人民军在蔡州的办公场所。
  只不过不同于赵宋的府衙,在人民军治下,这里是全天开放的。
  对此王兰也没啥异议,他目前还是一条光棍。
  根据地那边的女性更喜欢像是白伟明或是项天这样的基因战士,认为他们是神兵天将附体,嫁给他们准没错,反倒是像王兰这样的竹竿,没啥人喜欢。
  而且王兰感觉自己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根本不会回府衙,而是会踏遍蔡州的每一片土地。
  李兆则是先行带着从蔡州招到的士兵离开,一边行军一边给他们灌输知识,途中他还会回一趟蔡州,来看看那些农民的履约情况。
  事实上那天不出王兰所料根本没几个人来。
  只有不到百人到达,不过李兆还是赦免了他们,并通缉了那些并没有赴约的农民。
  至于最为重要的粮食,在统计过后,人民军还是截留了一些用于军用,剩下的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