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南燕春 / 四十六章

四十六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既然太后召见,我看太宰大人还是快去为好。”
  老人幸灾乐祸道。
  王知行松了松眉间的川字,片刻思量,对着老人一拱手道:“既然如此,那王某就不便打扰老大人了,不过事已至此,还望老大人多多考虑,王某隔日再来拜见。”
  严松啧啧么嘴,看来这位太宰大人是誓不罢休了。
  王知行出了礼学阁,跟随传禀太监一路向着慈宁宫走去。
  行过半路,王知行一边走一边对着传禀太监问道:“这位公公,不知太后召见,有何要事?”
  传禀太监弯腰低头,谄笑道:“太宰大人可难为小的了,太后她老人家有何要事,怎能于小的说。”
  王知行点点头,传禀太监顿了一下又道:“太宰大人,你看能否快走两步,小的这一路从天禄阁找到了礼学阁,耽搁了不少时间,我怕让太后她老人家等久了。”
  王知行又是点点头,不过脚下的步伐并没有加快多少,传禀太监也不敢再催促,不过悄然的给身边的其他小太监打了个眼色,一个小太监越出了人群,向着慈宁宫先行而去。
  ----
  慈宁宫中,容太后在中宫等候,等传信的小太监回来,容肖培听话的藏到了屏风后。
  不久,宫门口就出现了王知行的身影,宫内的容太后赶紧起身相迎,可是感觉不对,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王知行入宫内参拜,容太后脸色些微尴尬的回礼。
  “快快快,给太宰大人赐座。”
  尴尬的表情瞬时就收了起来,容太后就像家里从没来过客人的主人,热情好似不能自已,就怕招待不周一般。
  慈宁宫的宫人们被容太后支使的团团转,王知行瞧着屁股还没坐稳,旁边的就摆上了一个条桌,上面又摆满茶水鲜果。
  上座里容太后热情洋溢,坐在下首里王知行却脑门上挂起了阴云。
  王知行问道:“不知道太后召见微臣有何要事?”
  容太后却是寒暄起来道:“也无何要事,只是我见太宰大人日夜为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平日里更是国而忘家,甚是欣慰,也甚是心疼,不过我燕国能有太宰大人这样忠心体国,于国为家......”
  一路夸赞,王知行却不愿意与容太后兜圈子,还没等容太后说完,就道:“谢过太后夸奖,只是微臣事务繁忙,若是无有要事,还容请太后,让微臣告退。”
  被截断的容太后脸色一红,有些窘迫,马上抬起手,招手道:“王大人先请坐。”
  说罢,容太后看向左右道:“你看王大人这真是一刻都不忘国事。”
  就像求助一般,至少能为她接一句话茬,只是旁边只有悄声站立的侍女婉柔,这时候哪敢多一句嘴。
  “太后!”
  这时低下沉声传来,容太后囧色的回头,尬笑道:“确实今日找王大人有件小事。”
  王知行皱眉道:“太后请说。”
  宫中两人,好像上下首互换,不过除了屏风后的容肖培好像都一无所觉,理所当然一般。
  容太后笑道:“确实是一件小事,王大人您知道我入宫多年,侍候先帝,不过我这家里其实还有一个未成器的弟弟,家父家母自幼宠溺,我这个弟弟也是有些娇惯,幸得子承父业,现在从城门司那还捞得了个一官半职,只是....”
  话里话外又是兜起了圈子。
  王知行肃然道:“太后不如有话直说,若是微臣分内,自当为太后分忧。”
  话又是被打断,可这次容太后面上一喜道:“那就先谢过太宰大人了。”
  王知行脸色暗沉,却没有再说其他。
  容太后喜笑颜开道:“这不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弟找几天找来,说是城门司供职苦不堪言,可是跟我一顿哭诉,我也是耳根子软,可谁叫就这一个弟弟呢,就应下了,答应为他找一个好去处。”
  停顿了一下,容太后试探问道:“您看能否给他调到燕羽卫?”
  又没等王知行回答,自己先解释道:“一是,虽说燕羽卫拱卫皇城,职责重大,可毕竟有个轮值,比这城门司倒是能够得一得休息,再说我这弟弟在城门司供职多年,也是个机警性子,我想他若能来这燕羽卫,不说精明强干,雄壮威武,但至少也能是个差强人意。”
  说着,容太后似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半遮面道:“当然里面还有我一点私心,毕竟燕羽卫拱卫宫城,我这弟弟以后也能在我这常来常往,宫内冷清,还能廖续我姐弟之情。”
  不过容太后这一番却是对牛弹琴了,刚刚说完,底下的王知行就脱口而出道:“启禀太后,微臣虽有心,可力有不逮,宫城六卫,直属皇上,微臣虽为太宰,可并无调度之权。”
  容太后茫然,王知行更是斩钉截铁道:“确实如此,若无其他要事,还请容微臣告退。”
  容太后轻“啊”一声,王知行却似是得了允许,躬身拜退,容太后一时傻愣在哪里。
  等王知行走出了宫门,屏风后早就等不及的容肖培立刻走了出来,呸了一声,骂道:“什么东西,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一句话,好像惊醒了上边的容太后,容太后刹时阴沉了下来,“闭嘴。”
  只是眼光依旧,瞧着宫门外早已消失的身影。
  容肖培悄悄看了一眼姐姐,低头也没有说话,却偷偷抓起一个鲜果装进了自己的衣袖中。
  等了半响,容肖培才慢慢道:“姐姐,您要不和皇上说说?”
  容太后横了容肖培一眼,怒火中烧,沉默不言。
  ----
  此时,未央宫中,赵瑞俯首于案桌上,桌上码放这案牍,都是天禄阁转奏而来,每道案牍上都有王知行的批阅,赵瑞瞧着一道案牍,从上看到下,从下又看到上,在看看手里的案牍,突然叹了口气。
  坐在一旁软塌上看书的王希然听得叹息声,向着案桌上的赵瑞看去,其实王希然心思本身就没有在这书本上。
  王希然小声问道:“皇上?”
  赵瑞放下了手里的案牍,仰躺在自己的椅子上,无奈道:“希然啊,你说这么多奏疏,怎么能看得过来?”
  王希然刚刚还能在案牍后看到赵瑞个头顶,这会一仰躺,赵瑞却是整个人消失在案牍后。
  不过听得赵瑞话里的丧气,王希然还是鼓励道:“太皇太后和父亲每天不也是处理这么多奏疏,他们既然对皇上寄有厚望,我相信皇上也一定能不负所望,也许,也许只是现在皇上还不太熟悉罢了,我想等皇上以后熟悉了,一天也一定能看完的,说不得还用不了一天呢。”
  王希然想了半天给赵瑞找了个安慰性的理由,可能是觉的自家理由不够充分,也不管赵瑞看不看得到,边说边肯定的点点头。
  只是换来的却是无声应答。
  王希然侧着身子,向着案牍后看去,只见赵瑞两眼放空,望着房梁又愣起神来,自从老太后薨后,赵瑞一天总会有几次如此,王希然回想自己的话,一时捂住了自己的嘴,才想起自己不经意间又提到了老太后,王希然不敢打扰。
  幽幽声传来。
  “希然,你说我真能如皇祖母希望的那样吗?”
  “能,一定能。”
  好像怕问的人不信,回答的人飞快的点着头,表示确定肯定笃定。
  赵瑞一乐,屋子里由他散发的低气压,好像烟消云散,只是他自己清楚,他不能确定。
  不由的赵瑞就会想起那天,皇祖母的目光满布失望,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好像他再也在皇祖母哪里得不到一张笑脸。
  “呦,小两口在打情骂俏着什么?”
  不知何时,两人也未注意,一身紫衣就走了进来。
  清脆笑声,如银铃悦耳。
  案牍后,赵瑞惊喜道:“皇姐。”
  王希然也露出喜色道:“皇姐。”
  紫衣未理赵瑞,先是走到了王希然身边,两手一掐,王希然那肉嘟嘟的小脸巴,就被赵青鸟捏了起一块,肤如脂凝,手如柔荑,相得益彰。
  赵青鸟调笑道:“这大白天的也不避人,小希然这脸皮果然厚了。”
  王希然脸色娇羞道:“皇姐真是的,怎么什么都说。”
  赵青鸟却诧异道:“我说什么了,就是诈上一诈,不过看来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说完,一脸古怪的瞧瞧左右,殿内确实清净,今天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赵青鸟恍然大悟,似有所得。
  王希然那受的了赵青鸟这样调戏,怨道:“皇姐,竟是胡说八道。”
  而一旁好不容易插上言的赵瑞立马跟风道:“对。”
  赵青鸟一挑眉,又把望向了赵瑞,讥笑道:“人家都是夫唱妇随,你这里倒好,怎么妇唱夫随了?”
  说罢一撇嘴,好似瞧不起一般。
  赵青鸟问的赵瑞哑口无言,王希然小脸巴团在赵青鸟手里,更是爱莫能助。
  赵瑞,王希然俩人合起来也斗不过一个赵青鸟,只是两句就败下阵来。
  赵青鸟总算戏弄完王希然,才念念不舍的放开了手。
  赵瑞瞧着王希然在赵青鸟手下委曲求全到最后依旧可怜巴巴的样子,也是无可奈何。
  “皇姐,今日你怎么来了?”
  “怎么说话呢,好像这不是我家一样。”
  横眉瞪眼,缩头缩颈。
  赵瑞才发现原来他和王希然是同命相连。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