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重生卫仲道 / 第十七章 周密计划

第十七章 周密计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卫宁一行人目送卢植和蔡邕坐车返回洛阳后,便返身回到府内。这才发现堂内多了两人,昨天白天就不见的卫三和本该在卫宁居所的卫五。原来卫三走后,卫五便替代卫三接手打理府内事务,不在内院。只不过昨日卫宁一直陪着蔡琰和卢植直到睡下,所以没有留意。
  见到自家主君回来,卫三先上前将琴已送达蔡府的事禀告了卫父,卫五也自觉的来到卫宁身后和高顺并排站在自家少君左右。卫父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卫三便先行退到一旁。这时卫宁才开口问道:“阿父,高师兄的事情有消息了么?”
  这个时候高顺有难,正是拉近关系的时候,卫宁可不会矫情到错过这个机会,因此便急于问清此事。卫宁始终坚信一个道理,驭人之术就在一个严字,赏要厚,厚到难以言表;罚要重,重到痛入骨髓。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记忆深刻,这才是奖惩的真意所在。
  卫父看了一眼卫宁和身后的高顺,笑道:“上上下下都打点的差不多了,等卫七和王氏谈妥了,就可以撤销高卿的刊章讨捕了。”高顺连忙跪下行礼道:“烦劳主君,顺不胜惶恐。”“坐下说话,卿今日之后便是二郎同窗,是自家人了。不必行此大礼,日后便与犬子为伴,移居西园吧。”“谢主君!”高顺再次叩拜。卫父又转头对卫五道:“你也搬去西园,日后便随侍二郎左右。”“是,主君。”卫五也应声道。
  然后卫父才对卫宁说:“二郎,你准备何时启程往南阳?”“宜早不宜迟,孩儿想明日便往南阳一行。”卫宁答道。“这样也好,路上行事要慎言慎思,外头不比家中,切记!”卫父又对高顺道:“那烦劳高卿,今日便往庄中典选二十位健卒,以卫路上安全。”“是,某即刻便去,少时即回。”说完,向卫氏夫子三人行礼后,便转身离去。
  卫父又转身对卫觊道:“你入仕一事,卫父也已有决定。”“请父亲指点。”卫父捋了捋短须道:“此事卢公说的有理,关键在廷尉陈球身上,但是不能从其本人下手。为父已把你的名字,报在了今年孝廉人选之中。按朝廷规制,八月便要入洛阳三公府参试‘对策’(命题考试)和‘射策’(抽签考试)。”
  为父接着道:“这些都不难,不过为了让你能被举荐到定阳,你先要在这两个月往颍川一行。”“此去何为?”“大郎,你去颍川以求学拜访之名,先往许县见‘太丘公’、之后往阳翟郭氏、颍阴荀氏、长社钟氏。后面两个正常拜访就好,关键是前二者,陈氏太丘公乃前辈贤达,汝一定要见到。以太丘公之智,必会知你之来意不凡。太丘公但有所问汝皆需据实以答,不用隐瞒。但要谨慎,分寸汝可自行把握。以陈公的为人,即便不会相助也定会将此事告知陈伯真,这便足以。”卫父抿了抿嘴又道:“之后汝再往师从法家的郭氏,需郑重其事,登门拜访,以至路人皆知。如此一来,陈伯真对卫氏选择便了然于胸,以其嫉恶如仇之性情必会相助,此事可成。”
  卫父又转身对卫宁说:“为防万一,汝写一封信给辽东公孙伯圭,言及此事,以同窗之名请其相助,吾让人带上厚礼一并前往彼处。”卫宁很奇怪“卢植都不能帮忙,辽东公孙瓒能帮上什么忙?”于是问道:“公孙伯圭何以能够相帮?”“汝有所不知,”卫父道:“公孙伯圭在卢公之后,亦曾就学于太尉刘宽,与之私交深厚。因刘宽为圣上不喜,其为人亦不张扬。因此,卢公恐怕亦不知情。”
  “好,我这便修书一封与公孙师兄。”说完,卫宁便拿起笔和帛纸开始书写,写完之后交于卫父。卫父对卫三问道:“卫氏在幽州分部还有多少金?”“尚有四千三百金。”“据我所知,公孙瓒现任辽东长史。半月后取一千金交于苏双、张士平,让其送五百匹上好的幽州马入辽东昌黎(昌黎乃辽东郡治,辽东长史隶属于辽东都尉府。)与公孙伯圭。另外派人奉上此信,不可外泄。”“是,主君。”卫三答道,并将信函双手接过。
  卫父对卫宁道:“半月之后,卢植收你为徒的消息也该传到辽东公孙瓒那了。公孙伯圭别的不说,对你师父还是有很深的情义的,逢年过节都孝敬不断,虽然卢师从来不收其财礼,但也不时与之通信。此次以我卫氏的赠礼之情,加上你的同窗之谊,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就半看人谋半看天命了。”
  “父亲放心,所谓天道酬勤,此次我卫氏筹划如此周密,必有所获。”卫宁神色坚定的说道。“就算不行,大不了损伤点声望也可以达成此事。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乱世,声望可以再慢慢培养,武力和粮食却决不能放弃。”卫宁心道。
  父子三人将未来一段时间的计划商议已定,便各自回去准备。卫父会等两个儿子各自出发后就回并州亲自坐镇,帮长子拿下定阳县令预做安排。例如现在定阳县的空缺不能让人捷足先登,同时万一被人先拿下了这个位子,要怎么处理。“卫氏多年未出仕,这百年来第一次出仕之举绝不能办砸了,”卫父心道。
  卫觊也回到东厢开始准备,他见的人更加重要,“陈太丘”,“荀氏八龙”之一的原司空荀爽、原颍川郡主簿钟迪。这些都是党锢之祸被逼回乡的颍川名士,断不能失礼,履历和事迹自然要一一熟读,不能遗漏。
  而卫宁则没什么好准备的,除了带点路上用的东西。因为此去乃是看病,也不适合给医圣和张伯祖带什么贵重礼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其他东西有绿萼和卫五,也不用自己操心,便走到案前继续阅览上次没看完的卫氏账册,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收获。
  看到差不多中午,卫宁就被叫去北院后堂,一家人一起共进午饭。用饭期间,卫宁没少被母亲埋怨,虽然知道爱子此去是为了治病。但是眼看心头肉第一次离开自己,还不知道几时才能回来,心里还是万分不舍。在午饭时不断念叨着,让其多添置衣裳鞋袜、出行注意身体,小心谨慎,早日回来之类的。
  眼看母亲就要落泪,卫觊赶紧打岔道:“阿母偏心嘞,孩儿也要出门,也没见您念叨念叨。”“去,你阿弟还小,又刚刚病好,你还好意思来凑这热闹。”“南阳又不远,而且气候不似北边那么冷。这会正好快入秋了,此时去还能避寒,不用那么担心。”“是啊是啊,母亲,不用担心孩儿。”
  经过卫觊、卫宁两兄弟一阵打岔,卫母倒也不想这事儿了,专心陪两个儿子吃完饭,就放两兄弟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卫宁下午接着看自己的账本和书信,看到最后几本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记载。并州出铁出煤卫宁当然知道,“但没想到并州还有这样宝贝。”卫宁心道:“有了这样东西,以后的军工利器可就有着落了。”但是为了确定一下,卫宁赶紧把边上正看书看的快要睡着的卫五叫了过来。
  “卫五,这一处记载家族以前派人核实过么?”这处记载的什么呢?原来卫氏在上郡附近发现了一些白色的天然露天矿物,卫氏商队经过之后,以为是什么特殊的矿物宝石,便取了一点送到了族内。“少君,这个据说当时找人看了,但是找铁师、铸剑师和甄者(石匠)都认不出来。”“那东西族内还在么?”卫宁急忙问道。“还在,反正仓库大得很,没人认出来倒也没丢,就当垫脚的石头了。”卫五嫌弃地道。
  懒得搭理旁边不识宝贝的家伙,“把发现此物的人找出来带回族内,小心一些,出了岔子我就让你给高顺喂一辈子马。”卫宁对卫五厉声道。这痞子惫赖的性子卫宁这两天朝夕相对早就摸清了,不严厉点就吊儿郎当的。“是,少爷。但是这是什么东西啊?”卫五问道。“别问,照办就是。”卫宁心道:“告诉你你也不认识,也玩意放到后世也没几个认识的。”
  卫宁看到这个是什么东西呢,虽然卫宁还不肯定,但八九不离十是高岭土结晶。山西有没高岭土卫宁不知道,但是万一是呢,那就了不得了。高岭土是黏土的一种,因为里面含有硅和石英,所以当沙土风化的时候呈白色透明状。
  高岭土或者高岭石可是耐火砖的主要材料啊,有了这东西可就能制造防火砖和高炉了。这个时代的炼铁工艺已经接近钢的水准了,但是和高炉练出的高碳钢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毕竟普通炼铁炉温度只能达到1000度,而高炉的温度是1700多度,高出那么多的温度,就使得以焦煤炼钢成为了可能。
  简单地说就是能更好的练出铁矿石里的杂质,加入更多的碳元素。现代人都知道碳是最稳定和坚硬的物质,有了高碳钢,武器的质量会的到突飞猛进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普通的高炉以现在的条件是可以自己搭建,而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的,这怎么能不让卫宁紧张兴奋。有了高碳钢,很多后世强大的兵器都可以提前现世了,比如明制斩马剑(外形似倭刀)和钢制复合弓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