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十年前汉楚息战,深知改革开放好处的林启年并没有因为有地域分界就固步自封,在荥阳这种边城,门户大开,并没有什么限制,楚人可自由来往贸易。当然,为了防止有心之人渗透,像军事这种机密大事从来都是封闭式管理,外人无法随意接近。
荥阳作为边城,驿路也比一般城市要多,其中有一条驿路比较特别,从无百姓行走其间,却从不杂草丛生,这是因为常年有人打理。这条驿路虽不通行,名字却很普通,两关路。
这条比普通路要大三四倍的驿路也可谓应急路,南连函谷关,北接虎节关,当有战事起,身陷绝境时,这是最快的撤退路线。
夕阳下,两辆马车悄悄进入荥阳后直接进入两关路,马车在一座视野开阔的山头底下停下,一老一年轻从同一辆马车下来,两人共同登山,很快就到达山顶,两人驻足南望,老人往那城池轮廓指了指,笑道:“经过十年发展,这座汉楚交界边城也算有模有样了,虽比不上洛阳,但处在边界能有如今这规模也挺不错了。”
这两人,除了言语之间意气风发的萧何,还有汉王林启年,他笑着打趣道:“荥阳发展得好不就是你这位心系民生的丞相的功劳么,你这是自吹自擂吧。”
萧何哈哈一笑,“如果通过我的自吹自擂能让一地繁荣昌盛,我倒是愿意天天吹牛。”
林启年说道:“这些年还是多亏了老萧你啊,没有你的辅佐,汉朝也不会在这短短十年发展得这么好,虽说教育上进展缓慢,不过教育本来就是要逐步趋近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不过哪怕进展缓慢,如今趋势也是极好的,不然这两三年也不会吸引楚国一些读书人纷纷入汉了。”
萧何笑道:“如今读书人尤其是不得志的寒门之士纷纷涌入我朝,主要是看上我们的义务教育制度,相比楚国施行的科举制度,我们的义务教育制度相对宽松些,当然,越往后,难度也不简单,但是我们的内容广泛啊,这也许就是他们入汉的原因之一。若真是这样,那这一切功劳还是在汉王你身上。”
林启年笑道:“我能有什么功劳,最多就是动动嘴皮子,实际行动的还是老萧你。”
萧何说道:“没有你的正确引导,我这边瞎忙活也忙不出什么花样啊。”
林启年揉了揉下巴,“那也是。”
萧何嗤笑一声,笑骂一句不要脸,然后似乎想到什么,一脸正经道:“根据上个月开会决议,除了汉朝都护和骑军步军统帅三把交椅已经尘埃落定,曹胖为都护,实至名归,无人反对,阿信为骑军统领小夏为步军统领也让人信服。接下来就数汉朝最为重要的三地咸阳、洛阳、荥阳这三地的将军最为实权,其中咸阳将军一职向来由汉朝都护兼任,也就是曹胖,洛阳将军已经给了那个野心勃勃的审食其,荥阳副将也给了周勃,就只剩下主将一位空悬。你有什么打算?让给纪信?”
林启年犹豫了一下说道:“这是我目前心目中的人选,于公于私,纪信都是一个好下属,当年有次我被项羽围困,若非纪信假扮我诈降让我逃走,恐怕我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了。纪信已在曹胖那里锻炼多年,能力肯定有,我打算先让他去洛阳当个副将,过渡一下,然后在荥阳当个将军。”
萧何轻轻点点头,“纪信这人还是不错的,既然汉王已经做好了决定,等这次回去后我就去准备发文手续。”
林启年突然轻叹道:“人只有相处久了才能真正了解,正所谓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自从当了汉王,对于用人我一直都是比较谨慎的,从不会无缘无故随便用一个人,也从不奢望有人对我纳头便拜,一见如故,从此就忠心耿耿,那才是痴人梦呓啊。”
萧何点了点头,说道:“谁有办法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呢,手再怎么稳,水面总不可能一直纹丝不动,也许一时半刻可以,但时间久了难免有酸累的时候。怎么,突发此感,是觉得提拔了纪信亏待了某些人?”
林启年笑着摇摇头,“只是忽然间觉得自己身边都是好人啊,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没有拍马屁之人,感觉一点都不像当皇帝。”
萧何笑道:“难不成身边跟一群蝇营狗苟之辈才有当皇帝的感觉?”
林启年哈哈笑道:“秦始皇当年估计也是这样觉得。”
萧何哈哈大笑,如同一个童心未泯的稚童,等到笑意收敛,轻声道:“其实咱们老百姓嘛,只要有的吃有的穿,少有所依,老有所靠,家庭和睦,没有战争纷扰,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就很满足了,至于这天下皇帝由谁做,姓什么,他们都无所谓,只要能给他们一个太平天下。当年暴秦若也能像汉王这般爱戴百姓,恐怕也就没我们事了。”
林启年眨了眨眼,“所以我们还是得感谢秦始皇,没有他的压迫,我们也没机会揭竿而起。”
萧何点点头,“好像是这么个理。”
然后老头没来由叹气道:“只可惜我这身老骨头没多久也要散架喽,没几年能享受这太平岁月喽。”
林启年笑道:“怎么能那么早就服老呢,汉朝才刚刚起步,天下还未统一,没有老萧你肯定不行的。”
萧何摇了摇头,“长江后浪推前浪,待这些读书人成长起来,都会比我这糟老头强的。”
林启年说道:“他们若也能写出《九章律》,那才跟你有得比。”
老人一笑置之。
林启年突然说道:“我这次行程除了处理荥阳事务,还有一个议程就是去汉楚边界与楚王妃见面,到时你也一起?”
萧何没有立即答应,疑惑问道:“就是那个当年劝说项羽不要坑杀二十万降军的虞姬?”
十年前,那时秦朝还未真正灭亡,也没有汉朝和楚国,那时的项羽意气风发,又自负,他本来要坑杀包含章邯在内的二十万秦军,却被心爱的女人劝阻了,这才保全了那二十万人命。
林启年轻轻点了头,若有所思。
半个月前,在他的办公桌上忽然送来了一封信,封面写的是无名氏,可当看完内容尾部落款时,才知道是虞姬。
当时就很疑惑,素未谋面的虞姬怎么会忽然给自己写信呢。
总不可能自己比项羽更吸引她吧。
林启年并不觉得有人恶作剧,所以这次会面不得不来,一是好奇,二是想看看这个女人到底想怎样,最后,则是要看看传闻中的虞姬究竟长得多美,有没有历史上写得那么夸张。
信上内容也很简洁。
边界见一面,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