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丽日中天,惠风融融,乾朗坤明。始祖三十六世,难公十二世孙张山宇,及百忍余人二十九,舔颜谨以雅乐清醴,聊表至诚之心。恭祭我始祖轩辕讳挥公及难公及列祖列宗曰:
赫赫吾祖,功德何隆。
……
唯力是奉,唯德是行。懿德仁勋,世代相颂。
……
巍巍中华,龙脉永承。
神州绵绵,日升月恒。
荒野披棘,张氏龙鸣。
告慰先祖,永赐吉祥。
祭礼告成,伏惟尚飨!”
洋洋数千言的祭文让身处缭绕香火中的一众族人尤其是孩子们昏昏欲睡,不过其中大意倒是让两世为人的张启龙听明白了个大概,以至于震惊万分,心潮澎湃——
在这风和日丽的春日早晨,始祖的第三十六世孙子,也是难公的第十二世孙子,张山宇带着百忍一脉落难残余的二十九位族人,在这里厚着脸皮供奉祭祀祖先……
当初始祖张挥(又名轩辕挥)您是多么的光芒万丈啊!十二岁的您便跟着您的父亲轩辕黄帝圣君南征北战,一举推翻了腐朽堕落的五行神朝,合五国为一,结束了国内诸侯混战的局面,一统华夏,建立轩辕天朝!接着又辅助黄帝圣君废除五行民族,重新统称“华夏族”。继而又独自领军塞北,驱逐九夷,收复了大片失地!
黄帝纪元二十四年,您创造了世间继投石、标枪、吹箭之后的第四种远程攻防武器——弓箭,更是让您的名讳永垂不朽!也由此获得了黄帝圣君的赐姓,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姓氏——张!
等到天下太平,黄帝圣君分封诸侯的时候,身为陛下第四子的您,毅然放弃了中原优渥的生活和天子之位的继承权,自请为刑国相,为天朝世代镇守边疆!
……
等到了难公您的时代,因为连续几任刑王的昏聩无能,治下分管的诸侯都已不听调更不听宣了!以至于戎人大举进犯之时,以卫国公为首的诸侯们,竟然按兵不救,坐视戎人攻破刑王都,屠戮我天朝子民!
而临危受命接过家主之职的难公您毁家纡难,散尽家财襄助刑王后裔,率领义军十七战连捷,连克三十八城,阵斩戎人右路都统大王,擒杀戎军百骑长以上三百五十八人!用戎人首级筑的京官每隔三五里就能看到一个,解救的被掳国人百姓漫山遍野!眼看便要把戎人彻底赶出国门,却不想卫国公等叛国逆贼竟然背后一击,大败义军,还美其名曰:“清君侧,诛权张”!
卫国公又以厚帛重利分裂义军,以分田分地的许诺诱拐百姓,最后将义军围困在雁让山,断水断粮!
被困雁让山的难公您,眼见突围无望,仰天长叹:“刑室既颓,吾能不足以挽天倾,吾力不足以诛叛逆,吾智不足以保幼君,吾才不足以渡国难,愧名‘杰’矣!”毅然改“张杰”之名为“张难”!
难公您让十二支脉各推出一名杰出子弟,传下“挥裔受戎难,十二传诸侯,远山启新荣,旧景繁枝茂”的二十字字辈排序,期望他们分散各处,以图将来复兴张氏荣耀。然后,便命他们带着部分刑室后裔,连夜乘小舟渡海逃生。
第二天,难公您召集军民百姓,说:“吾不忍华夏苗裔同室操戈以利戎夷,今尔众皆降卫,罪,难一力担之!”言罢,便背着年幼的卫君蹈海而亡!
将士百姓皆哀嚎恸哭,声音甚至传到了十里外诸侯军大营!当是时,二千五百九十三名张氏男女老幼,十八万四千余军兵百姓,儿子背着年迈的母亲,女儿扶着瘸腿的父亲,士兵抬着瘫痪的战友,将军牵着瞎眼的战马,贵族擎着绘了家徽的旗帜……
一起迎着夕阳,走向了大海深处……
更可恶的是叛逆竟然颠倒黑白,在雁让山上刻下“张杰亡刑室于此”的大字!意图愚弄世人,蒙混天机!
那一天,是黄帝纪元一千又六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
我们百忍一脉,在诸侯列国之间流浪了一百三十六年,才在周王室楚公的领地上安定了下来。但我们没有给张氏丢脸,仅仅不到七十年,我们就从一介浪族,一步步凭借族人不断立下的军功,爵位经历了士、大夫两阶六级六十等,重新回到了贵族卿位家族的行列中,祖父张讳侯英公更是因功由一等下卿一跃成为楚大公三等上卿——执弓令!
……
黄帝纪元一千二百七十年五月二十二日,多灾多难的百忍一脉又遭遇了灭顶之灾!
楚大公的六儿子灵阳君,听信卫国公使者的挑拨,认为我张氏香火传承信物“百忍箭”,藏着军国重器踏张弩的图纸和修炼秘籍《黄帝心经》、兵书《轩辕挥公练军纪要》。灵阳君因此千方百计、巧取豪夺,不断迫害张氏族人,掠夺张氏族产,只为逼迫张氏交出百忍箭。而楚大公竟然以“莫须有”的理由驳回张氏的申辩,坐视灵阳君胡作非为!上任族长先父讳远韧公万般无奈,只得交出百忍箭给灵阳君检视,以求族人得到安宁。不想,灵阳君竟然以张氏所交百忍箭为赝品,暗藏真箭图谋不轨为由,兵围张府,大索张氏族人……
如今,我族又重新获得下士爵位,这才敢厚着脸皮告慰先祖……
微末成就,全都是仰仗祖宗的功德,护佑不孝子孙后辈啊!
如今正逢乱世,天子式微,九王衰弱,甚至败亡,诸侯异心,四夷犯边,江山动荡,羽檄争驰无少停歇!
张氏遗民在这荒野之地艰难求存,虽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依然一刻不敢或忘振兴家族,复立刑王庭,匡扶天子的祖训!
……
愿列祖列宗保有子孙:人人平安,家家兴旺;事业发达,功成名就;长盛不衰,老有所尊,幼有所爱。
今天我们在此量力准备了寒酸的祭品,聊表寸心,希望列祖列宗不要嫌弃。
黄帝纪元一千二百七十二年五月初五,张山宇携族人拜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