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兵劫 / 1.败将逃难入幽州 英雄仗义护幼子

1.败将逃难入幽州 英雄仗义护幼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熹平六年(177)八月,灵帝以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今山西阳高)、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东北)、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汉军出塞二千余里,最终大败而回,夏育与臧旻刚到洛阳便被汉灵帝下旨处死。田晏兵败较晚,又保留了大部分主力,故此没有急于败回汉地,暂时保住了性命。
  夏育与臧旻的死讯很快传到边塞,田晏吓得魂不附体,他赶紧与谋士沮原商议对策。
  沮原是田晏的至交,二人共处多年,如同兄弟一般,那沮原极其聪慧,他对田晏说道“此番战败罪不在将军,实属朝廷调派不当所致,灵帝欲推责,故急于诛杀败将,我等纵然回京仍难逃一死,不如就此逃遁,带领亲随啸聚山林”
  田晏摇了摇头“贤弟何出此言,你我皆为大汉子民,纵然君上有失,也当犯颜直鉴,焉能就此逃遁,岂不令后人唾骂”
  沮原叹了口气“兄长言之差异,你我久居朝堂,焉能不知朝中局势,眼下大汉业已风雨飘摇,西羌兵势日盛,匈奴更加虎视眈眈,而今鲜卑做大,纵然倾大汉之力亦不能取胜,朝中群臣不思进取,终日沉迷声色,世家把持朝政,阉党惑乱超纲,一切皆是灵帝无能所致,你我焉能为这尸位素餐之辈赴死”
  田晏的脸色变了,他是一个十分忠义的汉将,对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平日里沮原对他发发牢骚他都能忍耐,毕竟沮原才华横溢是个不可多得的助手,如今生死面前,他再也不能允许沮原乱来,于是便厉声说道“沮原,休要胡说,若你再敢升不臣之心,休怪田某无情”
  沮原见田晏动怒,知道多说无益,便与当天夜里逃离了军营。他并没有逃往别处,而是快马加鞭赶回洛阳,他知道一旦田晏兵败的消息传回洛阳,灵帝必定下旨诛杀田家满门,包括沮家老小也得不到好下场,故此他打算第一时间救出家人。
  沮原神不知鬼不觉的返回洛阳,第一时间带着自己的妻儿混出城去,顺带将田晏唯一的儿子田方也拐了出来。
  田晏的妻子是名门出身,思想与田晏一样固执,如果他知道沮原要带自己的儿子逃难,必定不肯,为了将孩子骗出来,沮原叫自己的夫人假意过府游玩,临走时谎称小儿沮授思念田方,顺带着便将田方带回沮家。
  沮授与田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沮授比田方大两岁,二人之间如同亲兄弟一般,田方对沮原父子毫不怀疑,就这样随着父子二人出了洛阳城,直奔幽州而去。
  十几天之后,田晏兵败的消息传到洛阳,灵帝果然传旨将军中主要将领灭三族,幸好沮原及时将田方救走,否则也难逃毒手。
  话说沮原带着家人一口气逃到了幽州地界,此时幽州并不太平,乌桓大王丘力居趁大汉衰弱之时不断袭扰,沮原逃到右北平的时候正是丘力居撤兵后不久。
  半月之前,丘力居带着大军一路南下,一直打到右北平城外,如果没有坚固的城墙保护,只怕右北平城内的百姓难免会遭到洗劫。
  沮原到了右北平之后心里还是不能安稳,他生怕被地方官查到自己的根底。于是便想了公孙瓒。
  公孙瓒是涿县县令,曾经师从卢植,是个极有才能的人才,他性格坚毅为人豪爽,与田晏是好友,沮原对他不是很了解,故此没有贸然去投靠公孙瓒。他对妻子李氏说道“我有心投靠公孙瓒,怎奈与他不熟,为防他加害我等,明日起,你留在此处等候,如果我十日未归,便是遭遇不测,你速速带着孩子逃往并州”
  李氏是个性格刚强的女子,她点了点头,轻声道“若你十日未归,我便逃往上党郡东门外李家村暂居,若你逃得性命,便来李家村寻我”
  沮原点了点头,当晚便收拾行囊赶往涿县。
  如今的公孙瓒正是事业上升期,他本是幽州公孙氏族人,家中势力庞大,怎奈他是庶出,故此在家中地位并不高,在他十九岁那年,涿郡太守赏识他的才能,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从此公孙瓒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他先在涿郡磨炼了一段时间,后来被派到渔阳做长史,如今又被调派到涿县当县令。
  别看公孙瓒官职不大,可是野心不小,他十分羡慕军旅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公孙瓒年少时曾经去拜见卢植,在他门下修学三年,结识了不少名士。
  沮原来到涿县之后,直接去公孙瓒的府邸拜访,此时公孙瓒正忙于政务,不在家中,沮原一直等到天黑才见到公孙瓒。
  这公孙瓒身高九尺细腰扎背身材伟岸,他生得浓眉重彩气宇轩昂,是个标准的美男子,难怪涿郡太守会主动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公孙瓒不认识沮原,他以为沮原是来此疏通门路的地方乡绅,故此装得十分高傲。
  沮原也不和他绕弯,直接说出自己的来意,他先把田晏北征鲜卑的经过讲述一遍,又把自己救出田晏儿子的事情说了出来,然后他试探的问道“大人觉得我应该把此子交予朝廷治罪还是隐遁民间保他性命”
  公孙瓒听了田晏的经历,早已气得火冒三丈,他深知田晏的才能,更相信沮原所言不假,他本就与田晏交情莫逆,怎能看着田方流落民间,于是直言道“田晏有罪自有国法处置,田方年幼,于大汉无害,若是先生能尽力保全,伯珪感激不尽,若是先生有所不便,瓒愿代故人将此子抚养成人”
  沮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看出公孙瓒十分真诚,于是问道“田方乃戴罪之身,日后难免连累大人,不知大人将如何应对”
  公孙瓒道“幽州田汉是我故交,近日乌桓南侵,田汉一家被害,我便将田方充作田汉之子收为义子,从此随我公孙姓氏,何人还敢质疑”
  沮原点头道“先生果真大丈夫”
  、、、、、、、、、、、、、、、、、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沮原独自返回右北平,将妻儿一起接来涿县居住,从此田方便改名公孙方,成为公孙瓒的义子。
  公孙一族在幽冀二州极有势力,公孙瓒的祖上是平阳王公孙美,光武帝刘秀从掌大汉天下之后,公孙美便投降了大汉,为了让刘秀安心,公孙美主动请辞一切职务,带着族人移居幽州,做起山野闲人。公孙美的亲哥哥立地金刀公孙述号称东汉第一刀神,与云台第一猛将银戟太岁贾阜是莫逆之交,自从公孙美隐居幽州之后,公孙述与贾阜也先后来到幽州隐居,这两位武术大家晚年时期醉心于武学,他们将毕生所学融会贯通著成典籍传给公孙氏后人。
  修学武艺也要靠天赋,别看公孙述与贾阜的本领冠绝天下,可是他们的传人却并不出奇,公孙一族没有再出现任何杰出的将才,他们只是将先人的武艺流传下来。
  公孙瓒的资质绝佳,如果他从小可以受到认真培养,武学成就一定极高,可惜他是庶出,从小就不被家族看重,就算习武也是跟随堂兄弟们一起操演,根本没人专心指点他,故此,公孙瓒的武艺虽然很高却无法达到武学极致,这也是他毕生遗憾。
  很多家长都喜欢让子孙完成自己的遗憾,公孙瓒就是如此,为了让儿子将先人武学发扬光大,公孙瓒用尽各种手段,他对自己唯一的儿子公孙续要求十分严格,不许他有丝毫懈怠,为了让儿子对武学理解更深,公孙瓒请来了几位名师轮番督导儿子学习。
  自从公孙方进入涿县之后,便成了公孙续的玩伴,他每天早起便随着公孙续习武,白天还要跟着学习兵书战策,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睡觉吃饭就是修学,比起后世的填压式教育还要极端。
  公孙续是个很执拗木讷的孩子,他对父亲的要求从不违抗,都是言听计从。公孙方却不一样,别看他今年刚刚四岁,可是性格里自带一种成熟,就连成年人与他相处都会感觉到一种压力。
  公孙方说话办事及有分寸,有时思虑周祥得让成人都自愧不如。大家都以为公孙方是天赋异禀,为此公孙瓒对他的期待也更大,给他施加的压力一点不比公孙续小。
  其实公孙方的灵魂早已变了,当年田晏带兵北征鲜卑的时候,朝中有奸佞暗通鲜卑,企图行刺田方,用来扰乱田晏的心神。为了刺杀田方,奸佞们使出各种手段,虽然没有直接将田方置于死地,却也给他造成极大伤害。
  有一次田方在家里玩耍,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弩箭,那弩箭不偏不倚正中田方太阳穴,他当时就昏死了过去。按理说他必死无疑,谁知经过医者细致调理之后,他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只是性情却变了许多。
  其实真正的田方早在受伤的那一刻便已经死了,一个不知从什么地方飘来的灵魂被莫名其妙的吸入田方体内,成为这个躯体的新主人。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