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祸乱九州 / 第一卷第二十七章:顺安朝廷

第一卷第二十七章:顺安朝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此时的谢雨嫣自然不会知道被派来找自己的亲哥哥谢雨贤已经到了青州,甚至离自己也就不到五十里。更不会知道谢雨贤再也无法动身找自己了,因为他已经被李清寂扣了下来。
  距离河间渡口七八里的地方有一座百余丈的小山,由于站在山顶上可以将整个河间渡口甚至包括小半个北府水军营寨都一览无余,所以李复当年就不止一次地想过将这座小山夷平掉。
  后来由于江北局势给北府军带来的压力过大和工程的靡费,李复只得加高水军营寨的围墙来避免他国密探借此窥视北府水军实力。即便如此,这座小山仍旧被北府军列为禁山,一旦发现不明身份的人物就地射杀。
  谢雨嫣则是趁着傍晚,看守此山的士卒疲惫之际,带着随身的丫鬟小兰悄咪咪地摸上了山。为了不被巡山的人发现,谢雨嫣跟小兰只是停在了半山腰处,从包裹里掏出了一个可以伸缩的的竹筒靠在自己的眼前望着河间渡口那来往于两岸的运兵船。
  “小兰,我跟你说,这北府军给人的感觉就是跟顺安城里的那些二世祖禁军不一样。可惜看不大清兵甲和模样。”谢雨嫣一边仔细端详着那些站在甲板上的北府士卒一边小声对着丫鬟小兰感慨道。
  小兰哪有谢雨嫣这般心大,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做好随时带着自家小姐跑路的准备。
  “小姐,我可听说这座山是北府军的禁山,遇到人是可以直接射杀的。据说每年从这座山上抬下去的尸体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怕什么,包里不是还有谢府的牌子嘛,真被抓了就把牌子交出去,总不会被直接就地正法不是。”
  “小姐啊,那也得你能交出去啊,要是连句话都没说出去就被杀了,有一万张牌子也没用啊。”
  “呸呸呸,乌鸦嘴。不许乱说话。”
  ********
  祥和十七年三月初十,傅元同踏上江北大地的第二日,北府军依照着新拟订的作战计划,前锋正有条不紊地向静秋城缓缓逼近。
  跟前线的按部就班的稳健不同,此时顺安城的太和殿上已然吵得不可开交。
  当兵部左侍郎朱贺将傅元同上呈兵部请求出兵的文折在朝堂上逐字逐句读毕之后,礼部尚书陈圭便再也忍不住,愤声骂道:
  “大不敬,大不敬啊,北府军这是想干什么?太后大寿在即,北府军居然在这个时候掀起战事,李复他的眼里到底还有没有礼法二字?还有没有对陛下和太后的敬畏之心?狼子野心,这分明就是狼子野心!”
  有礼部尚书开头,众大臣也纷纷上前怒斥着北府军这般有违礼法的恶行。
  “兵者,国之大事。北府军如此轻起兵衅,实在是太过儿戏,还请陛下下旨,责令北府收兵。”
  “臣附议,请陛下下旨。”
  坐在龙椅上的大周天子陈淳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殿上一面倒地声讨着北府军的行径,不知为什么,陈淳此时竟忍不住想笑出声来。
  大周的朝堂跟春秋以前的朝堂不太一样,由于大周开国之初几位信奉着‘垂拱而治安天下’的大周皇帝们都有意无意地下放着自己的权力,导致世家势力迅速膨胀,在朝堂上交织纵横。
  别看这些人平日里也会互相打压,相互排挤,但每当皇帝想要集权收权的时候,这些看起来不和的家伙总会在丞相的带领下跟皇权对抗,大周千年数十位帝王,也只有像靖武帝那般的寥寥几位皇帝能够强势到让群臣退让,暂避锋芒,但也只是暂避。
  陈淳作为一个曾徘徊在生死边缘的逃亡人,太惧怕这种连生死都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感觉了。被众人推上龙椅宝座的他不想重蹈祖先的覆辙,也不甘心这么轻易被群臣架空,所以他看上了李复,一个沉寂了近百年但依旧有着底蕴的家族无疑是最适合制衡朝堂的选择。
  迫于胡人兵锋南下的威胁,任命李复为大将军,总摄青州七府的军政大权来组建北府军的要求在陈淳的强硬态度和群臣的妥协之下得以实现。
  陈淳,这位初登大宝的帝王第一次尝到了让群臣退让的快感。
  十余年下来,北府军就是陈淳手中的利剑,是制衡朝堂,能够让自己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的强力筹码。
  看下面的大臣们这般激烈地声讨着北府军,可最后不还是要自己下旨?换作另一支军队,丞相府的一纸书令就够了,哪里还用得着自己下旨?
  这般想着,陈淳也不免带着几分得意看向那位站在大殿左侧,自从挤下冯廖当上丞相以后便一直与自己针锋相对的谢杰。
  以往每每看到谢杰那张平静到跟水一般略带褶皱的脸,陈淳就没来由地反胃想吐。可今天不一样,心情大好的陈淳越看谢杰这张脸越觉得舒爽。
  “谢卿觉得呢?”
  对于陈淳略显突兀的询问,谢杰早有预料般地走上前去,沉声说道:“太后大寿在即,实不宜妄动兵戈,北府此举,臣以为不妥。”
  见谢杰并没有妥协的意思,陈淳忍不住冷哼一声:“太后自己都没有说什么,你们倒是讲的欢。北府之事,朕早已知晓,尔等不必再提。若无他事便退朝吧。”
  谢杰没有继续开口,众臣也不想去做这个出头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太监用那副独特的公鸡嗓喊出‘退朝’之后,这次朝会便也宣告结束了。
  与上朝前的义愤填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三两两结伴从太和殿陆续走出的众臣此时都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礼部尚书陈圭快步走到了谢杰身侧,作了一礼说道:“谢相,陛下愈发刚愎自用了,裁撤北府之事不能再拖了啊。”
  谢杰摇了摇头:“陛下不会同意的。”
  “谢相,北府一日不除,朝堂一日不得安宁啊。”
  “若是北府此战失利,自然可以着手裁撤一事。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北府大胜甚至携带着灭国之功而归呢,不说陛下,这天下百姓也不会同意的。”谢杰看着湛蓝色的天空长叹一声:“再等等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