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明耀298年,九月初九,普天同庆。帝退位,九子慈律经万民代|表大会批准,承继大统,万民代|表大会代表见证了新帝登基大典。
是年,高云五十五岁。
退位后,高云即乘船出海,下西洋。
至南糜州,摧枯拉朽,横扫西夷殖民者,助印第安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明恩。
十年转瞬即过,高云下西洋归来。
在京城呆了三个月,高云又踏上了行程。
柳絮漫天飞舞,三千禁卫护侍,一队车队驶出了京城,驶上了高速公路。
河北河南的高速公路早就建成了,真是赏心悦目啊,高云满足的叹了口气,还是祖国山河更好,更赏心悦目。
河北河南的高速公路建的早,树木已然参天。
到了黄河边上,高云没有过河,车队在黄河堤坝上的高速公路行驶。
这里更美。
堤坝上是高速公路,两侧满是林木,河外的一侧,林木带更达十五万米,各种野兽随处可见。
高云把朱元璋制定的匠户制度废了,但又新增了一项,护林工。对黄河长江等大河,高云制定了严苛的政策,动辄就是死罪。
近乎无限的投入、束水攻沙、全流域治理、大移民、大量泄洪区的开辟和建设、严苛高效的管理……水患已然绝迹。
在余江,望着夕阳下,在潾潾的湖水旁跪拜的老人妇女孩子,高云心潮澎湃,弯下腰去,深鞠一躬: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在毛乌素沙漠,夕阳下,站在黄沙上,高云满足的叹息,脚下的黄沙已然可以一眼望尽。
远处,绿意盈盈……
高云垂垂老矣,他半倚在车窗旁,凝望着一行行无边无际的杨树。
这是草原里的秦直道。
如今,草原里的秦直道,百里一城。
秋冬之际,牧民就会往城池聚集。
城里有药,有大夫,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而最重要的是城池能让牧民们度过严冬,不虞冻饿而死。
不仅不虞冻饿而死,而且如果牛羊损失过大,朝廷还给救济。
春去秋来,已是出行的第十三个年头,他的足记遍及大江南北,沙漠高原。
北海,大明北部边疆的尽头,北疆之外是满清建立的清国。
通往北海的秦直道,两旁,十里一小镇,三十里一大镇,六十里一小城。
小镇人口不低于三千,大镇人口不低于三万,小城人口不低于三十万。
除了秦直道两旁的城镇,其他地方大都没有人居住。
这里的人民风彪悍,武风极盛,有极强的组织性,民既兵,兵既民。
明耀321年,九月初九,帝薨于北海,葬于北海之北。
北海之北百里是大明国土,帝谥号天圣,万古为神州守御北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