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烽火秦末 / 第80章 纵马

第80章 纵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杆巨大的苍狼王旗,迎风飘摇。
  苍狼图腾随风摆动,就像一头嗜血的苍狼正在张牙舞爪,要把身前的猎物全部撕碎。
  冒顿坐在高头大马上,率领十万控弦之士南下,阵势恢弘。
  这两年来,他杀了自己的父王头曼单于,成了这草原的主人。
  制作出了响箭,只要是自己的响箭所向,便是草原勇士的进攻方向。
  那些不听话部族首领,全部被他送去见了他的父王。
  权利,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统一了草原,他时刻不忘,还要为匈奴人一雪前耻。
  自懂事起,父王便告诉自己:蒙恬扼守九原,把草原勇士打得丢盔弃甲,以致草原勇士再也不敢南下牧马,更不敢挽弓而抱怨。
  后来,蒙恬死了,他的养子黄良也死了。
  这,肯定是长生神相助。
  从那一刻起,他便派出精通秦语的草原勇士,潜入九原郡中,打探消息。
  可惜王离那老家伙太过谨慎,兵力也太多,让他不好下手。
  直到不久前,草原勇士传回消息:王离那老家伙带兵南下了,边陲之地的兵马不过区区十万。
  冒顿心里清楚,机会终于到了。
  仰天大笑之后,连忙点齐草原的十万勇士,要一举拿下九原。
  只要拿下了九原,那秦人就再也没有牧马的草场,也就断了战马的供给。
  百年内,失去了战马的他们,都将任由草原的勇士们宰割,没有还手之力。
  为了速战速决,免生事端,他率领勇士们绕开了阴山的范围。
  早已经打听清楚那里生活着一些黄良余部,不过不足为虑。
  一个在前头放哨的匈奴人打马而回,禀告道:“大王,再走三十里,就是九原郡了。”
  冒顿抬头看看自己的身侧,密密麻麻的,皆是草原上的勇士,极其满意的一挥马鞭,道;“今日,本王便带你们一雪前耻,夺回九原。”
  匈奴人的行军速度极快,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已经兵临九原郡下,把九原郡团团围住。
  苏荣奉命镇守九原郡,在得知匈奴人来势汹汹后,连忙关闭城门,整顿兵甲,亲自在城墙上巡防。
  看着下方把九原郡团团围住,疯狂呼啸的匈奴人,苏荣心中沉了沉。
  匈奴人有十万之数,他九原郡可没有。
  王离将军留下的十万大军要防守的地方实在太多,战线太长,如今在九原郡的兵马不过三万之数。
  其余兵马防守在青州至云中郡一带,恐怕一时间来不及支援。
  不待苏荣多想,匈奴人已经对着九原郡挽弓射箭。
  箭法很准,再加上战马的速度,很多士兵竟然被射穿了铠甲,射中了胸膛。
  “弓弩手,射。”苏荣大声下令。
  秦弩之威,不容小觑,很快,便有不少匈奴人被射下马来。
  匈奴彪悍,不退反进。在冒顿的指挥下,十余个匈奴人竟然骑着战马径直往城门上撞去。
  ‘咚~’的一声巨大的沉闷声,匈奴人连人带马撞在城门上,坚固的城门晃动了一下。
  而这些匈奴人与战马一起,直接撞死在城门处。
  太疯狂了,哪有一开场就拼杀成这样子的?这样的作战方式,简直让人看了心惊胆战。
  秦兵们心中纷纷想道,手中的弩箭都偏了准头。
  苏荣见此,心中咯噔一跳。他也算是镇守边陲多年的老将了,从未见过匈奴人如此攻城,如此的丧心病狂。
  这也说明冒顿此人比之他父王头曼,要厉害得太多太多。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是匈奴人再来几次,不用半天,九原郡就要破了。
  就在这时,又有十数个彪悍的匈奴人骑马往城门上狂奔而来,目的不言而喻。
  “快,把火油抬上来,倒下城门口去,挡住他们。”苏荣急得对着几个正忙着抬滚木过来的士兵大喊,同时一把抢过身边士兵的强弩,边射便大声下令:“弓弩手对准这些要来撞城门的匈奴人。”
  弓弩手们闻言,纷纷对准这些骑马狂奔而来的匈奴人,百箭齐发,把这些匈奴人射杀了大半。
  不过还是有两个匈奴人躲过了弩箭的射击,就像两台坦克,再次狠狠的撞在城门上,城门上的横木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与此同时,匈奴人再次分出十余人,往城门而来。
  苏荣急得红了眼,声嘶力竭的喊道;“火油呢?火油怎么还没到?”
  先前他以为匈奴人没有攻城器械,肯定攻不进城来,所以他在城墙上准备了大量的滚木跟石头,唯独少了火油,以为用不上。
  现在,这遗漏的火油,竟然是保住城门的关键。
  ‘咚’,城门再次发出巨大声响,横木已经不堪重负,出现了龟裂。
  再有一次,城门就要告破了。
  火油才堪堪被士兵们抬上了城墙,要想投下城门口,再点燃它还需要不少的时间,但匈奴人不会给自己这个时间。
  “来人,给本将顶住城门。”交战不过短短一个时辰,苏荣已经披散了头发,失了主将该有的从容。
  秦兵也是训练有素,二十个士兵闻言连忙弃了手上的兵器,奔跑到城门的横木处,死死的顶住城门。
  ‘咚’的一声,这二十个士兵从城门处受到了匈奴战马的巨大撞击力,横木应声而断,最中间的士兵只感觉顶住城门的肩膀一麻,然后整个人倒飞而出,仰天吐了一大口血。
  顶住两边的士兵还好一些,不过他们的肩膀因这一撞也失去了知觉
  ,嘴角流出了鲜血。
  九原郡的城门被这一撞,打开了一尺的宽度。
  苏荣满脸颓唐。
  城....破了。
  匈奴人也发现了这一现象,激动得嗷嗷叫。
  趁着这个关头,离得最近的一个匈奴部落,数百人马像一头头豺狼,龇牙咧嘴的杀向九原郡。
  锵的一声,苏荣拔出腰间的佩剑,大声高呼:“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随后,身先士卒,率先下了城墙,往城门处杀去。
  他答应过王离将军,誓死守住九原郡。
  既然守不住,那他也要死在这里。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士兵们也视死如归的跟在苏荣身后,没有后退半分。
  匈奴其余人纷纷跟着最先冲向城门的那个部落的后面,人流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由小及大,就要吞噬掉九原郡。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东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战鼓声。
  “咚咚咚~”
  急促,有力。
  匈奴人听到身后的战鼓声,纷纷大惊失色,都知道这是大秦的援军到了。
  不敢再往九原郡的方向涌去,纷纷勒停了马头,又在冒顿的指挥下,往西面撤退了两里。
  苏荣这些九原郡的秦兵听到战鼓声,神情激动起来,援军到了,这也为九原郡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苏荣连忙利用这个时间空缺,指挥士兵关上城门,又找来了横木扣上,仍不放心,还让士兵搬了石头堵住城门,这才松了口气。
  半刻钟后,再次登上城墙,看向援军的方向。
  想知道是哪支援军来得如此及时,还胆敢在十万匈奴人面前击鼓进军。
  迎风远眺,只见远处涌来一个个方阵,都是身着墨甲的秦军,其行列和睦,可见军纪之严。
  一杆墨色大旗迎风招展,上面是一个龙飞凤舞的‘黄’字。
  “是他。”苏荣不自觉的呢喃出声。
  黄良在得知冒顿的匈奴骑兵绕过阴山的消息后,留下孙行一部留守阴山,然后带领赵坚、胡义、刘毅等将领,合兵四万,匆匆往九原郡而来。
  还好阴山距离九原郡算不得太远,赶到的时候正好看到匈奴人已经破开九原郡的城门。
  心中暗骂一声苏荣无能,然后果断下令击鼓,进军。
  一则,冒顿不可能没有发现自己这几万人马,二则,也为解九原郡之围。
  四万对十万,步兵对骑兵。黄良没有丝毫优势。
  但他浑然不惧。
  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凭的从来不是人数的多寡,而是勇气与决心。
  而这两样,黄良从来不缺,既然不缺,那便不惧。
  黄良率军居东面,冒顿的匈奴骑兵在西边,苏荣固守九原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三角形。
  黄良只身骑马出了中军,来到阵前,对着匈奴人道:“冒顿何在?”
  此时,冒顿也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匈奴人的前方,盯着黄良,操着不熟练的语言,道;“黄良,想不到你还没死。”
  两人,曾经也是见过面的。
  “像你这种弑父杀弟之徒,尚且苟活于世,我黄良岂能不亲眼看看?”黄良对冒顿嗤笑道。
  众所周知,冒顿为了王位,亲手杀了自己的父王,又杀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可谓是心狠手辣。
  冒顿丝毫不恼,能弑父杀弟,夺得王位那是他的本事,回道:“希望待会你的枪,能跟你的嘴巴一样厉害。”
  “冒顿,你身上的狼毛都还没褪干净呢,竟然就敢拿着两把破刀,跃马跨过长城。难道你不知道这里是我秦人的土地吗?看来,今日是留你不得了。”黄良语气淡淡,声音不大,但让周边的人听了个真切。
  蒙娟本就跟在黄良身后,听了这话,冷若冰霜的脸上出现一抹红,那是憋的。
  此时她心中暗想:恐怕冒顿还不晓得黄良在骂他是个畜生呢。
  冒顿拢了拢身上那张狼皮,用马鞭指着九原郡,道;“九原之地,注定是我匈奴勇士的牧马场!”
  说罢,马鞭指着黄良的脑袋,道:“我草原的勇士必定会砍下你的头颅。”
  黄良手中的长枪抬起,指着匈奴人的骑兵,扒拉了半圈,才满脸不屑的道:“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