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夫诊断的结果,小宛得的是“痨病”。
董小宛身体素质本来就差,加上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疾病先从肺部开始,结核杆菌不断吞噬白细胞,在肺里安家落户。
小宛便经常发烧发热,不停地咳嗽,每晚睡觉,醒来都大汗淋漓。没有一点胃口,什么东西都吃不下,没有几天,就变得皮包瘦骨。
对现代医学来说,肺结核病不算什么大病,几个疗程的青梅素注射后,基本上就可以药到病除了。但是在三百多年前的清代,差不多就是绝症了。
这回轮到冒辟疆照顾董小宛了,每天端茶送饭,熬药倒水,梳头洗脸,服侍得面面俱到。闲暇时,见董小宛精神好了,就给她朗诵唐诗。
“夫人,这首唐代七岁女孩写的一首《送兄》,我读给你听好吗?”
董小宛微微点了点头。
冒辟疆就捧起那本线装书,一字一句读道:“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题后有注: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小宛听完,不觉凄然泪下。
冒辟疆慌了:“夫人,你怎么了?”
“女诗人送别兄长,感叹自己孤零零一人回家,我在想,我走了以后,剩夫君一人孤孤单单的样子,我免不了心生悲凉。”
“夫人不要胡思乱想好吗,我已请了如皋城最好的大夫,用不了几天,夫人的病就会痊愈的,夫人病好了,我还要带你一起去黄山,去峨眉山,去西子湖游玩呢。”
“夫君莫哄我了,小宛也读过几本医书,杏林之术略知一二,我知道,小宛的病就是痨病,乃是绝症。夫君,我死不足惜,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啊,谁能像我一样照顾你呢。”
听了小宛的话,冒辟疆顿时泪奔,把小宛抱在怀里,两人哭作一团。
过了一会,董小宛忍住哭泣,说:“夫君,你是知道的,这种病会传染,以后我的饮食起居,就让小叶来管,你实在放心不下时,就过来看看,平时就不要过来了。”
“夫人不要这么说,和夫人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乐,既然知道我们甜蜜的日子不多了,就更要珍惜每一天。如果真的和夫人一起去了极乐世界,那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呢。”
“夫君万不可有这种想法,夫君是大才子,还有很多事要做,心中绝不可只有小宛一人。夫君定将名垂青史呢。”
“我若能够活下来,我一定写一部书,把我们的情事记录下来,公之于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们的爱有多深,我们的义有多重,让我们的爱情流芳百世,永驻人间。”
“这是个好主意,夫君书成那天,给小宛送去一本,让小宛在天堂为夫君感到骄傲。”
“夫人放心,此书刊印后,定将原稿在夫人的坟头焚烧,让夫人尽快看到这本书,分享愚夫的喜悦。”
董小宛欢喜地点点头。
有一天,董小宛忽然想起了那几盆菊花。
“夫君,那几贫菊花怎样了?”
冒辟疆一拍脑门:“哎哟哟,这几天没顾上呢,我这就去看看。”
冒辟疆知道,菊花是小宛的最爱。
曾有朋友送给冒辟疆几盆名为“剪桃红”的菊花,小宛非常喜欢,就把这几盆花放在客厅,让菊花日夜陪伴自己。按时给花浇水,施肥,剪茎,修理得清清爽爽,枝壮花艳,十分喜人。
冒辟疆到了客厅,一见那几盆菊花,不禁大惊。原来,几天没人照料,居然枝丫枯了,花叶蔫了,整个样貌苍老了许多。冒辟疆忐忑不安地将花盆捧了过来,放在小宛的床前。
“夫人,你看……都怪我没侍弄好。”
“这怎么能怪夫君呢。这本是小宛之事,也是小宛之爱,只怕我不在了,她的命运会更惨呢。”
小宛说着,就起身下床,向外走去。
“夫人,你要干嘛去。”
“你把菊花带上,随我来吧。”
冒辟疆不知董小宛何意,只得顺从地捧起菊花,跟着董小宛去了屋外。
董小宛来到匿峰庐前,停下了脚步。
“夫君,在这里挖个坑吧。”
冒辟疆已明白董小宛想干什么了,他听话地在山脚下挖了一个大大的深坑。
董小宛先是把花瓣用双手捧起,轻轻撒落坑中,撒完花瓣,又把花茎放进坑底。做完这一切,董小宛已经气喘吁吁了。
“夫君,可以埋上了。”
冒辟疆便拿起铁锨,一锨一锨地铲土,把残败的菊花埋上了。
据说,《红楼梦》中著名的黛玉葬花的桥段,就是根据董小宛葬菊这一真实事件写成的。
这里顺便说一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倾向于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就是冒辟疆,虽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从冒辟疆所著《影梅庵忆语》看,该书语句清丽,才情俱至,文笔纵横恣肆,色彩富于变化,社会观察深刻独到……文学才能不存在任何问题。也就是说,在同时代的文学大家中,冒辟疆是最有能力完成这样一部巨著的,但最大的疑问在于时间对不上茬,《红楼梦》问世的时间,要比冒辟疆去世晚了近百年,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葬完花,董小宛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浑身顿时轻松了下来。
“夫君,陪我走一走吧,我要好好看看水绘园。”
“好。”冒辟疆便搂住董小宛的肩膀,在园中缓缓而行。
今天董小宛的精神很好,兴致极高,看什么都特别开心,恋恋不舍地走了一处又一处。这时,一阵冷风刮过,董小宛不由得打了个寒噤。毕竟节令已是深秋,风中已带有浓浓的凉意了。
“夫人,我们回屋吧。”
“好吧。”董小宛显然余兴未尽,但感觉天气实在有点凉,也就不再执拗,随冒辟疆回屋去了。
回到卧房,冒辟疆扶小宛上床安歇。
“夫人饿了吧,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弄。”
董小宛:“一碗粥,一碟小菜就好。”
“夫人,你的病需要营养,吃点鱼、肉之类,对你恢复身体大有好处。”
“一生厌食油腻之物,此时怎能改掉。夫君,就由着小宛的性子吧。”
“好好,愚夫遵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