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万里江山飞雪 / 第20章、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20章、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战场惨烈的景象深深刺激了凌雪,凌飞抱着她轻声说:“雪儿,这不是你的错,诸侯叛心已久,不管这个位置上是谁,都无法避免这一天。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而且我们已经最大化的避免伤亡了,只有经过这一站,大燕才会更加和平稳定。”
  凌雪半响没有发出一声,凌飞只能带着她回了宫。回到养心殿中,凌飞轻抚着凌雪的头,看着她还在微微颤抖的身体,眼眶不禁湿润,愧疚地说道:“雪儿,对不起!我来晚了,我不该让你承受这一切的。”
  凌雪突然紧紧抱着凌飞,“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一个月以来的压抑、隐忍、害怕、思念和故作镇定,各种感情涌上心头。又经历过刚刚一夜的紧张和生死场面,现在一放松下来,终于爆发出来,泪水像决堤一般涌出。
  凌飞怀里的雪儿,此时她不是一个帝王,只是一个承受巨大压力而崩溃的女孩,她承受了太多委屈,太多压抑,需要这样发泄释放。
  凌飞轻拍着她,不停地安慰:“没事了,没事了,我回来了,有我在呢~”
  随着啜泣声越来越小,凌雪也筋疲力尽的靠在凌飞怀里睡去。这两个人的战甲上、脸上满是鲜血,与这富丽堂皇的宫殿仿佛格格不入。这一个月以来,凌雪从没有今天睡得这么踏实,是因为太疲惫,更是因为凌飞在身边让自己感到无尽的安心。
  凌雪还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凌飞带着她,自由自在的奔跑在他之前描绘的塞外。在蓝天白云下的草原上,他们只是一对普通的牧民,赶着自己的羊群和牛马,黑风和小白在远处悠闲地吃草,时不时互相摩挲着对方。这个梦很美,也很短暂!
  转眼已到下午,外面所有人已经急成一团。怡亲王和众大臣还被禁军们限制在正和殿,而诸侯们绝望地等着自己的宣判。所有人已经知道凌飞带着八千营突然出现而扭转了战局,诸侯兵败已成事实,而且不仅是诸侯,等着其中一些大臣的,也将是绝望的下场。宫人一次次来到养心殿,焦急地想要奏请陛下上朝,都被上官婉儿挡在殿外,因为凌飞已经吩咐不管什么事也不准任何人打扰。
  此时凌雪在凌飞怀里渐渐醒来,发现自己一直靠在凌飞身上,手还抓着凌飞的衣角。一抬头,四目相对,凌飞正好也在看着自己,凌雪顿时脸一红,赶忙起身。看着凌飞双眼布满血丝,心疼的问道:“飞儿,你一直这样没动过吗?”话语间带着深深的感动。
  凌飞笑了笑:“看你累坏了,怕惊醒你,既然醒了就准备一下吧,外面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呢,有些人怕是要急疯了。”
  说罢俩人未及卸甲,便直接来到正和殿。大殿之上,群臣已经待了一天一夜,但这种局势下谁又能睡得着呢,他们一个个疲态尽显,有的人则坐立不安,神色紧张。
  “皇上驾到,镇北王驾到~”一声长传马上改变了殿内的气氛,所有人整理衣容,站立整齐,面色庄重的迎接着二人。
  凌雪和凌飞径直走进殿内,众人下跪迎接。而群臣看到凌雪和凌飞身披甲胄,浑身血迹的样子,凌飞还面带一份杀意,群臣更是神经紧绷,不知道接下来皇上和镇北王会是怎样的震怒。
  经过这一夜,现在没有人再敢对他们的陛下有半点轻视,而她身后的那个男人,他的弟弟镇北王更是恐怖如斯的存在。所有人到现在才清楚地知道,为何匈奴百年之祸能终结在凌飞的手上。此时在所有人心中,如果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顷刻之间能让山河色变这样的能力来和凌飞想必,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紧跟着二人一起被押解进来的,便是十二路诸侯以及一些叛军将领。
  凌雪走向龙位,话不多少,直接宣道:“十二路诸侯,深受皇恩,本应造福属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然尔等不仅不思报效朝廷,犯上作乱,且罔顾朕的警告,叛国叛君。按大燕律法,应处以极刑,夷九族。”
  说到这时凌雪顿了顿,而殿下诸侯早已瘫坐在地,万念俱灰。
  凌雪继续道:“然朕初等大宝,不忍大行杀戮,亦不忍诸侯属国战乱再生,祸及百姓。念十一路诸侯乃受怡亲王和齐王蛊惑,尚有悔改之心,且曾有功于社稷。特赦尔等及九族死罪。即日起取消诸侯封地,解散封地属军,收回封地自治权,改十二诸侯国为十二州。抄没诸侯家产,将众诸侯羁押于京城。
  朝廷将尽快拟定十二州州令,各州内府令,从此以后十二州同大燕各州,一并由朝廷管辖。各诸侯国内如有抗旨不遵者、挟地自重拒不归顺者,皆以谋逆罪论处。”
  本来诸侯以为这次叛乱失败必死无疑了,结果凌雪饶他们不死,虽然活罪难逃,但已觉万幸,纷纷齐呼谢万岁,必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之类的。
  一旁的凌飞面色欣慰的看着凌雪,这次她没有和自己商量怎么处置诸侯,他觉得凌雪做的很对,她已经成熟了很多,恩威并施,也还是那么仁慈。而齐王韩世成却只听到十一路诸侯的发落,已经自知自己罪不可恕,万念俱灰瘫软在地。
  接着凌雪的眼神变得悲伤起来,继续艰难地说道:“怡亲王凌腾,齐王韩世成。一个身为皇室贵胄,一个身为开国元老。竟然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勾结外邦,分裂大燕天下。其心可诛,虽万死不能辞其咎。传朕旨意,将凌腾削去宗籍,与齐王韩世成一起,斩首示众,其三族除妇孺老幼外,发配边疆。户部尚书此前就纵子赵括在京胡作非为,现又勾结反贼,与怡亲王狼狈为奸祸乱朝廷,居心叵测,打入天牢,明年秋后问斩。
  镇北王凌飞,平叛有功,才能卓著,赐封镇国大将军并天下兵马大元帅,凡大燕军队,皆有权调动。叛军后续处置由镇北王领兵部、刑部酌情处理。
  朕累了,退朝。”
  凌雪默默的离开,任由凌腾等哭喊求饶。此时她才明白一个帝王的无奈,这是她第一次下令杀人,杀的还是自己的堂哥。可是她没有选择,如果自己一味地忍让,一味地善良,将毫无帝王的威严。必须要有人为这次叛乱负责,为死去的将士负责,她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宽容。
  转身离开时,她留下了几滴泪,在所有人跪拜下缓缓走出大殿。经过这次杀戮的洗礼,从今以后,她便是一个真正的帝王,她仍将秉持着自己的仁慈之心,同时她帝王的威严又不容一丝挑衅。
  凌飞看着凌雪落寞的背影,充满心疼,可是他也知道这是凌雪必须经历和承受的,是作为一个帝王必须要有的成长。现在,就让凌雪自己好好消化这一切。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处理好眼前的这些叛军和十二诸侯国的后续安排。
  京城外的剩余的几十万诸侯联军,着实让凌飞头疼不已。这么庞大的人数,直接放回去自然是不妥,但也不可能一直扣押在京城。况且一想到他们也是大燕子民,都是受人摆布的无辜棋子,他们的家中还有等着他们的父母和妻儿。
  最后凌飞决定,叛军所有千夫长以上者,发配各边疆充军,视其后续表现再做处置。百夫长以上者贬为士卒留用禁军和镇北军中,将功折罪。百夫长以下者家中有父母子女的,削去军籍,遣回家乡。家中无父母子女的,留作后续十二州守军。
  众叛军在见识到镇北王英武神威后,个个心生恐惧,其实他们本来就对陛下和镇北王十分敬畏,但之前作为士兵,只能服从军令。当他们得到这种处理结果时,每个人都感激涕零,不断叩谢着皇上和镇北王的仁慈。
  凌飞对于朝廷内其他的怡亲王同党,没有再继续深查,但还想着帮凌雪收拢一波人心。于是这日他召集群臣,手持一份卷轴,向着众臣说道:“各位,我手中的是朝中伙同怡亲王意图谋反的一些大臣名单。这份名单我还没看过,今日我将卷轴献给陛下,建议重重严惩这帮乱臣贼子。”
  听到这话已有一部分大臣面色慌乱,头冒冷汗,因为一些怡情王的同党觉得自己也死期将至了,有的已经死心等着自己的宣判。
  凌飞看的真切,有意让这帮人体验一下绝望的感觉,再给让他们希望。所以故意顿了顿之后再继续说:“但是陛下仁厚,说既然怡亲王已死,诸侯叛乱已平,也没必要再造杀戮,搞得人人自危。也罢,过去之事陛下和我就既往不咎,从此以后,希望各位大臣感念陛下圣恩,团结一心,报效大燕,报效陛下。”说罢凌飞将手中卷轴直接丢进了旁边的火炉之中。
  随着卷轴渐渐燃烧为灰烬,一些大臣的脸色也逐渐缓和,而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随即所有人跪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镇北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接下来数日,凌飞和所有官员忙于十二诸侯国的改制,抄没诸侯家产,押解各诸侯家眷亲人入京,解散诸侯国属军。因为诸侯联军基本倾巢而出,所以诸侯国内的驻军所剩无几,过程中并没有遇到抵抗和祸乱。
  接着就是诸侯联军士兵们的登记造册、惩处和安顿。还有十二州的各州令、府令选拔和安排等政务。
  匈奴、北凉和南方蛮族知道京城的情况,也大为吃惊,尤其匈奴北凉以为这段时间拖住了凌飞,没想到竟然被凌飞骗了。他们多次看到凌飞的帅旗和凌飞出没,但其实凌飞早已算着日子派八千营悄悄回京,而自己随后又昼夜不停地闪电回京。
  匈奴等当然也不会想到凌飞未动镇北大军,带八千营就扭转了整个战局,都悔不当初受怡亲王诱惑出兵,这下又加深了和凌飞的矛盾。无奈之下,匈奴和北凉等纷纷退兵,对凌飞更是又恨又怕,感叹燕国有凌飞一日,则匈奴不能进燕国一步。
  大小事务一处理就是两三个月,这两三个月凌飞和一些大臣经常忙到半夜,和凌雪也没什么机会好好相处。自从联军之战后,凌雪也一直心情低沉,无心朝政,那尸横遍野的画面和自己下旨杀凌腾等人的决定,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渐渐的所有事情也都处理的差不多,这一日凌飞和几个尚书忙到很晚,将结束时凌飞与各大臣说:“各位辛苦了,今天就到这吧,大家回去好好休息。”
  说完自己起身,却双眼一黑,轰然晕倒了过去。迷迷糊糊中听到众大臣呼喊:“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