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颂 / 第二十章:摸底提问

第二十章:摸底提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承王殿下到!”
  “拜见承王殿下!”
  醉仙居的老板姓佘,五十余岁,人们都称呼他为佘老,李承乾进来时,方枳正在询问佘老一些与案件相关的细节。
  醉仙居出了这样的命案,酒楼内基本上没什么食客,只有住在案发地隔壁房间的客人被留下。
  李承乾粗略打量了一下在场众人,心里面还是有些疑惑,紫苏是百花楼艺妓,既然是百花楼艺妓,那来这醉仙居做什么?
  “方大人,听闻醉仙居内发生了命案,死者乃是百花楼的紫苏姑娘,本王恰好途径此处,不知方大人有什么发现?”
  庐川县外二人相互试探,李承乾故意卖弄学问,引得方枳大感疑惑,如今紫苏死在了醉仙居,李承乾莫名出现,更加引起方枳怀疑。
  “回禀殿下,据醉仙居老板佘老所说,百花楼艺妓紫苏来此乃是赴约,案发的客房是一位姓赵的公子所住,据悉这位赵公子经常出入百花楼,与紫苏似有交好,紫苏姑娘被害,这位赵公子离奇失踪,因而下官初步推断,此案必此人有所牵连。”
  紫苏在房龄案中作为人证,举证李承乾与房龄不和,一般而言,一个风月之所的风尘女子,借她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举证当朝太子才对,唯一的解释就是紫苏受人贿赂或者威胁。
  李承乾来到颂国后一直被禁足在承王府,后来又忙于其它,一直没有时间寻找紫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现在还不能翻案,信王目前盯他盯得紧,他只能装傻充愣伺机而动,不成想却延误了时机。
  平白无故谁会加害一个风尘女子,所以这件事肯定还是和房龄案有关系。
  李承乾带着柳月弦刚回城,紫苏就死了,李承乾非常有理由怀疑这件事是信王做的,只是这个姓赵的又是谁?和紫苏是什么关系?是逃了还是死了?
  “都城之中竟然也有歹人如此猖獗,光天化日之下便敢行凶杀人,方大人,务必查出真凶,将之绳之以法!”
  “殿下放心,卑职职责所在,定会查明真相。”
  李承乾点了点头,目光忽然转向了不远处的白袍男子,此人正是房客,被方枳叫来盘问,此刻正盯着李承乾。
  二人目光对视,李承乾见到这人相貌忽然觉得有些眼熟,此人生的剑眉星目,面庞棱角分明,和寻常青年不同在于,此人身上似有一股凌云之气,仿佛一杆长枪一样立在那里。
  李承乾目光微凝,同样有一股别样的气势爆发。
  张之和眉头一皱,承王身上的气势陡然转变,仿佛拨开云雾后突然出现的大山,这座山高不见顶,广不见边,浩浩荡荡,巍峨庄重,一股浩然的气势磅礴而来,似乎要碾压他这柄长枪。
  不过两个呼吸之际,张之和额头已经出现细微的汗珠,若非李承乾收回目光转向他处,下一秒他便要直接跪在李承乾面前。
  “殿下!”周督山突然跑了进来,李承乾命他安排人去刑部提人,如今却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李承乾感觉不妙,蹙眉道:“慌里慌张,成何体统!何事?”
  周督山咽了咽口水,回禀道:“殿下,顾炎朗死了。”
  “他不是被送入刑部大牢了吗?怎么死的?”
  “属下派人去刑部提审顾炎朗,结果进入刑部大牢后发现,顾炎朗在狱中自杀了。”
  “荒谬!他所犯之事最多免官而已,何必自寻短见?此事另有蹊跷。”说着,李承乾转向方枳,本还想找个什么借口,结果这借口自己找上门来了,“方大人,顾炎朗乃是都城城卫军巡尉,因顶撞本王被送入刑部大牢受罚,本王本意是要去刑部提审他,如今你也听到了,顾炎朗离奇死亡,此事太过古怪,还请方大人随本王去刑部一趟,看看顾炎朗是否是自杀。”
  “这……殿下,刑部的案子该有刑部审理,下官虽是天鉴署少署,同样无权僭越,而且,紫苏的案子还有疑点尚未查明……”
  “顾炎朗乃是军部的人,被送入刑部大牢本就可疑,如今又死在了刑部大牢内,你叫本王如何信任刑部审理?天鉴署有权督审文武百官,刑部失责你身为天鉴署少署自然有权审查,更何况还是本王邀请你去查案,至于此处的案子,依本王看,这个赵公子与紫苏关系匪浅,第一命人全城搜捕此人,第二调查此人背影身份,第三去百花楼内调查此人与紫苏是何关系,其余事宜待有结果之后再做定夺不迟,方大人以为如何?”
  方枳看着李承乾,两只眼睛里熠熠生辉,庐川县外的对话,方枳被李承乾问的陷入自我怀疑,如今李承乾又教她断案,并且说的有理有据条理分明,简直比她更像天鉴署的人。
  如果先前只是怀疑,怀疑李承乾深藏不露,那么现在基本可以笃定了,李承乾若真是草包,这些推理和判断又怎么会从李承乾嘴里说出来。
  “殿下所言有理,时安,按承王殿下所言,分兵三路,去吧。”
  “是!”时安是天鉴署署卫,今年只有十九岁,是天鉴署内年纪最小的署卫,别看他年纪虽小,武功却不弱,一般武者在他手下十招之内必败。
  相比紫苏的案子,顾炎朗的死更加古怪,顾炎朗虽是军人却一心贪图荣华富贵,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自杀?
  颂帝让李承乾拉拢顾炎朗,李承乾也想借助顾炎朗拉近和军部的关系,于他而言,顾炎朗的生死其实并不重要,顾炎朗本就是一颗臭棋,唯一有用的就是他“城卫军巡尉”的身份,至于顾炎朗本人则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顾炎朗死在了刑部大牢,军部那边自然是要讨要一个说法的,所以只要李承乾查出顾炎朗不是自杀,就已经是帮了军部的忙,他照样可以拉拢军部的人。
  除此之外,刑部大牢是万贵书的地盘,李承乾手里可是握着万贵书的命脉,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和这位万大人打交道,如今机会来了,一个巡尉死在了刑部大牢里,他作为刑部尚书为了避免引发军部那边的记恨必得出面调和。
  李承乾等人走后,佘老看向张之和,见张之和神情凝重,佘老警惕的环顾四周,轻声道:“少爷,你怎么了?”
  张之和凝重道:“佘叔你觉得承王如何?”
  “承王?少爷何意?”
  “方才我与承王对视,开始本是漫不经心的对视,可是突然,承王眼神变了,变得深邃如同星空一般深不可测遥不可及,承王和方枳的对话你也听到了,承王绝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
  “那少爷的意思是,咱们要投靠承王?可是信王在朝中的势力……”
  张之和微微摇头道:“不可轻举妄动,如今二王夺嫡之争还不明朗,先静观其变吧。”
  去刑部的路上,李承乾让方枳与他同乘,方枳自然不愿意,先不说承王身份和他天鉴署少署身份容易引人猜测,孤男寡女同乘一架,她心里面还是有些别扭。
  李承乾给出的理由是:“方大人是天鉴署少署,都城内大名鼎鼎的神探,本王虽是承王,但是在外声名狼藉,若被人看到方大人拱卫在本王一侧随行,怕是要坏了方大人名声,而且天鉴署直隶于王上,你又是天鉴署内的佼佼者,被人看到你随行,朝中百官又要猜忌本王刻意拉拢天鉴署,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啊。”
  李承乾据理力争,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愣是把方枳说的哑口无言,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要脸,不就是想光明正大的跟方枳独处吗?都是借口!
  马车颠簸,方枳跪坐在角落里,尽可能的远离李承乾,李承乾暗自发笑,到底还是女孩子,这害羞嘛也正常。
  “方大人请用茶。”
  “谢殿下。”方枳双手接过茶杯,浑身不自在。
  “想想你我初见之时,还曾劳烦方大人为本王斟茶。对了方大人,本王听闻你并非都城人士,不知方大人老家在哪儿?”
  方枳捧着茶杯,毕恭毕敬的回答道:“回殿下,方枳是江州府人士。”
  “江州府?这么说来方大人家中可养蚕缫丝?”
  方枳点头,“家中的确做些小本生意。”
  “那方大人可知道许家?”李承乾突然回忆起沈荣提及的许家,说起来沈荣的父亲沈商回都城也有些天了,不知道是否按李承乾所说的,将沈家囤货全部抛售出去。
  “殿下知道许家?许家在江州府也是名门望族,世代以养蚕缫丝为生,许家的锦缎质地上乘,在都城也有出售,深受王公大臣和富家子弟的喜爱。”
  “哦?那方大人是否懂得这门手艺?”
  “这……方枳自幼喜好读书,闲暇之余也只会舞枪弄棒,家父倒也想过传授这门手艺,只是我一心求取功名,承蒙沐王爷赏识,举荐进了天鉴署,之后便一直忙于公务,也许久未回家了。”
  李承乾听得仔细,听闻方枳竟然是沐王爷举荐的,便好奇道:“方大人和王叔也有交情?”
  “殿下言重了,江州府内有沐王爷的封地,家父与州府大人有些交情,便让州府大人代为举荐,之后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我随沐王爷来到都城,恰逢当时都城内有一桩命案发生,我破了案,又有沐王爷举荐,这才进了天鉴署。”
  天鉴署不是一般地方,里面的官吏个个身怀绝技,可以说,天鉴署内汇聚了颂国精英人才,方枳能在都城内一鸣惊人,最后破格录用加入天鉴署,沐王爷举荐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方枳自身有真才实学。
  “方家既然在江州府做绸缎生意,本王恰好认识一位朋友,同样是做绸缎生意,或许可以合作往来。”
  沈家因为断了许家的货源,虽然有李承乾支招,调动市场制造短期的通货膨胀,以此来缓解顾家的施压,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沈家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关键还是要找到新的合作商才行。
  “这……殿下恕罪,卑职已离家许久,对于家中生意并不了解,因而……”方枳这是婉拒了。
  虽然目前看来承王并非此前那般荒淫无道,可承王毕竟是承王,二王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此刻如果贸然答应李承乾,那她也会被迫成为李承乾的人,天鉴署不参与党派之争,这是铁律,谁违反规定,便要离开天鉴署。
  方枳费尽千辛万苦才进了天鉴署,努力了这么多年才成为少署,如今距离总署只差一步,她有不得不做的理由,此时此刻万不能因为站队问题被踢出天鉴署,那她之前种种努力岂不都白费了?
  “方大人似乎有所顾虑?方大人误会了,只是单纯商贸往来而已,那既然如此,此事以后再议吧。”
  李承乾这十六核的脑子,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方枳的顾虑,既然你做不了主,那直接让沈家父子去江州府方家谈不就成了,想要攻略女友,先讨好未来岳父岳母,那这以后想要再进一步,还不是事半功倍?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