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暮归者的葬礼 / 第十三章 简说马桥

第十三章 简说马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太阳落山后,气温很快降下来。这身习惯了暖气房间的衣服,在四面透风的灵棚里彻底失去了它为数不多的御寒功能,自己车里有件风衣,可惜车被开走了。
  饥寒交迫外加嗓子冒烟的苗天翼从灵棚里走出来,双手抱住胸前,在灵棚前面的光影里踱步。
  灵棚里的电线是从西邻家接过来的,没有开关,这只LED灯泡的明灭,完全由电线的那头控制着。前邻和后邻的院子里都是黑乎乎的,应该是没有人居住。
  借着LED惨白的光亮,可以看出灵棚附近是这个院子里最整洁的存在,再朝里面的院子中心位置,摆放着两张方桌,上面堆放着些东西,用塑料布盖着看不清楚是什么。
  这是谁家的院子呢,这个疑问再次浮现出来,等传钟大哥吃饭回来,一定要弄清楚,不然,心里总感觉不踏实,真害怕蹦出人来把自己赶走。
  也许是寒冷的原因吧,手表的指针转动得很慢,苗天翼看了四十多次手表,时间才过去半个多小时。
  他终于走不动了,回到灵棚里,拽过一角帆布垫在屁股底下,后背靠在帆布棚子上,似乎暖和了一些。
  农村的夜真静呀,静得没有一丁点动静,这也许算是万籁俱寂的境界了吧。
  他想考虑一下明天如何面对苏家兄弟,脑子却像尚未愈合的伤口,动一下就疼得厉害。嗓子里干得难受,他不得不再次站起身,看看里面的方桌上是不是有纯净水。桌上除了一个塑料布盖着的纸盒子,只有半盒子香烟。
  不过,苗天翼发现在院子西南角上有个厕所,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一下午没有上厕所了,这会儿好像有点尿意,他走到厕所旁边,发现厕所居然是原装的蓝砖墙头,呵呵,这些年这个院子里就剩下这个厕所,也算是最后的倔强啦。
  终于,一道雪亮的光照亮了院外的胡同。
  是苏秀和儿子回来了,她们不仅带来了一份热乎乎的杂烩菜,还有车上的那件风衣。
  身上加了衣服,肚子里吃进去热乎乎的饭菜,苗天翼有重返人间的感觉。
  趁着苗天翼吃饭的空档,苏秀悄声说道:“今天晚上吃饭的人有四桌,我问过老板了,每桌菜一百八,价格挺便宜的,不过,加上烟酒什么的,这四桌下来也要小一千的。”
  可以看得出来,苏秀有些心疼。看来王福强说的没错,五天时间一万块钱的预算不算宽绰。
  又一道亮光闪过,是苗凯的车停过来,一起回来的还有王福强。
  大家进了院子,看见苗天翼孝袍子外面又套了件风衣,王福强说道:“把孝摘了吧,等白天有人祭奠的时候再穿上。”
  苗冬冬对突然出现的哥哥苗凯很崇拜,宝马X5可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他跟在苗凯身后服服帖帖的,完全没有叛逆期该有的样子。
  又说了几句话,王福强便走了,苗凯要送他,他坚持步行回家。随后,苗凯带着苗冬冬和苏秀也回家了。
  偌大的院子里,只剩下苗天翼和苗传钟。
  昨天还在毫无交集的两个世界里生活的兄弟俩人,此刻,挤坐在灵棚里一起躲避冬夜里的寒风。
  “天翼呀,你今年多大了?”苗传钟问道。
  “马上满四十了。”苗天翼的语气里带着些许伤感。
  “咱这样的兄弟们,都生活一个城市里,竟然从来没有见过面,呵呵。”苗传钟的语气有些异样。
  苗天翼听出对方话里有些弦外之音,辩解道,“以前我也不理解,只是没有深入考虑,原来,我老爸的原单位好像是个涉密单位,而且级别不低。”
  “哦。”苗传钟似乎来了兴趣。
  “我也是今天刚刚知道的。难怪老爸从来不带着我去他们单位,也从来没有给我提起过他们单位,现在想起来,的确不正常,当时就怎么没有想到呢!”
  “具体是什么单位呢?”
  “不知道。不过,这些年不能跟老家联系,包括我不能参军和进入行政事业单位上班,都是老爸在这个单位工作的原因。这些事情,直到今天上午,才由他们单位的领导告诉我的。老爸至死没有透露半个字。”
  “哦。”苗传钟长长出了口气,“都不容易呀。”
  苗传钟掏出香烟,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塞回兜里。
  “大志伯伯这些年没跟老家的人联系,人没有了还要埋到老家,关键是回来又用的这么好的车,大家多少有点看法也正常。明天,我跟王福强解释一下吧,让他给大家说一说。我还要说一句话,你不要多想。乡里乡亲的能过来帮忙就算不错,千万不要因为吃饭的问题,让大家感到我们舍不得。”
  苗天翼突然想起苏秀打听饭菜价格的事情,是啊,在这里,我们就是陌生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躲不过人家的眼睛。
  “好的,她不懂规矩,我会给她说的。”
  “明天上午,我和凯凯就要回去。你叔他们也不经常在村里,对村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很多事儿还是主要仰仗王福强。王福强跟你大勇叔是同学,关系很不错。再说还有他奶奶那层关系,遇事多和他商量吧。”
  “好的,我记住了。”
  ““都说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也不是一片净土啊!”
  “传钟哥,你说等我们老了,是不是也会怀念家乡啊?”
  “不一定,你看我从初中开始在县城上学,没有考上高中,之后到外面去打工。后来,给打工的那个厂里做区域代理,在省城定居下来。凯凯完全是在省城出生成长的,对于家乡的观念更加淡薄。如果对于我来说家乡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感觉,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概念。”
  两个人陷入了沉默。
  “这些年,你干什么工作?”苗传忠问道。
  “大学毕业之后,我和同学开了一家电脑公司,赚了点钱。然后买房、结婚添孩子。近几年电脑生意越来越难做,我便退出了。现在在苗凯的公司打工。”
  “你在他那儿上班?”苗传钟显然不知道天翼的工作情况,“你以前干公司的渠道呢?”
  “以前的经营范围很单一,业务量小,渠道不固定,现在基本上都没有联系了。”
  “哦,那实在太可惜了,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拼的是人脉。”
  沉默了一会,苗传钟的谈兴似乎很高涨,他主动说道:“这次大志伯伯回来,真不是个简单的事呀。”
  苗天翼正准备把父亲的要求和上次回来的经过叙说一遍,让他给把把关,没想到苗传钟继续讲了下去。
  在农村里混不比城里,这些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关系错综复杂,联系千丝万缕。借用以前在马桥坐村的宋书记的话,老百姓是善良的,也是自私的;愚钝的,也是狡诈的。既见不得别人好,也见不得别人惨,是个相互矛盾的什么体。
  我给你说说咱马桥的基本情况。有几句顺口溜,是说咱村里人性的,“栗家缠,孙家软,王家猛,张家钻,都怕苗家一瞪眼”。咱村里最会讲道理的就是老栗家,据说祖上是军师出身,但是,会讲道理不代表遵守道理,这些人歪歪理由特别多,明摆着短理的事,三说两说都变成人家的理,反倒整成对方缺理了;老孙家是咱村的官宦之家,讲究的是软刀子剌人,笑面虎,从来不说硬话,但是从来不吃亏,别人休想占他们的便宜;老王家是咱马桥的大户,特别是小王家,人数虽然没有大王家多,个个都是硬汉子,暴脾气,沾火就着;最狠的要算老张家,这些人是最擅长记仇的,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惹上他们,他们会记着你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两辈子,非得把事找兑回来才算罢了,所以说遇到他们最好躲着点;至于说苗家一瞪眼,是说俺们家以前是修理大牲口的,整天刀不离手。
  这话让苗天翼想起父亲曾经讲过苗大壮制服邻村的黑大个的事情,看来不是父亲杜撰的。他想借机问问老刀爷爷的事情,抬头看见香炉里的香快要燃尽了,便起身走到供桌前,用冻得有些发木的手摁着打火机,又续上三支。回头发现苗传钟闭着双眼打着瞌睡,心里有些不忍,说道:“传钟哥,咱们去车上吧,天太冷了。”
  苗传钟睁开疲惫的双眼,缓慢地站起来说道:“也好,这夜太长了,天明早着呢。”
  两人上了车,分别坐在驾驶和副驾驶上,把座椅放平躺下来,顿时感觉温暖舒服多了。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苗传钟说道:“今天晚上喝得不少,我先睡一会儿,下半夜我值班你再睡。”
  俩人又闲聊了几句,苗传钟很快就打起了呼噜。
  天晴了,幽蓝深邃的夜空中群星闪烁,西北风不时掠过树梢和屋檐,带着尖锐的呼啸声远遁而去,它们这是着急去哪里呢?它们去哪里又要干什么呢?这些风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经历了上千公里的路程,这风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些风呢?
  苗天翼盯着车窗外灵棚里的香火,脑子里不时蹦出稀奇古怪的想法,不知不觉也睡着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