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世明君 / 二十九、旧人旧事

二十九、旧人旧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谭照离去后,于让问道:“太后,幽州、冰州之事,眼下该如何解决?”
  王太后叹息一声,道:“于让,此时这殿内只剩你我二人,我问你,眼下帝国哪里还有将士可用?我儿将帝国的精锐都带去了草原,如今大将军、孟太尉也没了消息,帝国精锐还剩多少,我们一概不知。我们能调动的只有山河关的守将,游牧族此时就在山河关外,若是山河关守不住,大齐就会陷入绝境。我们此时是保大齐,还是保幽州、冰州?”
  于让揉了揉额头,满脸苦色,开口道:“此时,幽州的斥候就在驿站内等候着我们的消息,我们总不能一队兵马也不派去吧,若是那样,势必寒了两州百姓之心。幽州、冰州苦寒之地,百姓生活本就艰苦无比,然两州百姓对朝廷之忠心却人人皆知,我实在不忍心呐!”
  “国舅为何事叹气呢!”殿门口传来一声询问声。
  王太后与于让二人不约而同的向着门口看去,于让惊呼一声:“御史大人,你终于舍得回来了?这些日子你都去哪了?”
  司马传缓缓走入大殿,向着王太后恭敬一礼之后,开口道:“听闻陛下之事后,不得不回啊!太后,请恕下官回来迟了。”说着说着,司马传眼中便有泪珠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看到司马传此时真情流露,王太后本有的一肚子怨言,此时也说不出口了。王太后与于让二人眼中也有泪珠滚动,王太后擦了擦眼角,说道:“御史回来就好,老丞相已经去了,你回来我便安心啦!”
  齐太宗撒手离去的这二十年里,王太后在朝中依靠的便是老丞相李央与御史司马传,那时孟起、于让二人尚且年轻,在朝中虽有职位,却无威信。大齐以武立国,朝堂之上大将军刘青父子二人深得众多武将拥护,威望极高。齐太宗去世的太突然,朝廷兵马大权尽在大将军刘青父子二人手中。刘青父子二人虽然对朝廷忠心,但是他们手下的众多武将却有了别的心思。
  眼见孤儿寡母在朝中势弱,王太后、李央与司马传三人不得不想了个办法,硬生生将当时名声在帝国大振的书生孟起提拔到了空缺的太尉职位上。分去了一部分大将军权利,朝中武将才收敛了许多。
  而在外,皇族杨氏的起家之地,齐州掌握在王太后的亲哥哥王毅手中,镇南王那时与朝廷一心,扬州太守吴蒙乃是李央的女婿,凭此三州兵马才震慑住了其他几州不敢有任何异动。
  而那期间许多奇谋,都是眼前这位司马御史所想。
  司马传也是齐州人士,只是家境一般,司马传父亲乃是齐州一座小城的城主,与当时扶龙的王太后家族无可比拟,与齐州之主杨氏更无法比拟。但是,司马传父亲站对了立场,虽人微言轻,却坚定的站在齐太祖一边。这也使得司马传少年时便与齐太宗,王太后相识。
  那时,都是少年的几人在齐州州府第一次见面,司马传见到王太后第一眼,便将这个古灵精怪又万众瞩目的姑娘放在了心上。当时并没有人知道这名毫不起眼的少年的心思,自知身份卑微的少年将这最初的情愫放于心底最深处,不曾让任何人知道。而这期间少年结交的唯一的朋友便是性格温文尔雅如春风拂面一般的齐太宗。那时,地位相差悬殊的二人在几日之间,谈论了许多,齐州的大公子齐太宗邀请司马传在齐州州府内居住了多日,司马传自那之后将齐太宗引为知己。
  后来齐太祖率兵出齐州,征战天下,司马传的父亲率军追随齐太祖而去,年少丧母,身为家中独子的司马传便独自一人去了扬州亲戚家,机缘巧合之下,司马传在游览天启圣山时,遇到了天启大帝的后人,交谈一番之后,被天启大帝后人收为弟子。
  自那之后,司马传便在天启圣山上居住了下来,跟随师傅学习多年,博览群书。天下大乱之时,战乱不会烧到天启圣山上,这是几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默认的规矩,不论是藩王作乱,还是九州大战,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草民流寇,任何人都不敢在天启圣山上刀兵相见。
  天启大帝所建立的天启皇朝传承了几百年,最后天启皇朝的结束却并非被人推翻,而是天启大帝那一代后人自知才能不足,无法治理偌大的国家,主动退位让贤,回归故里一心向学,这一举动更是赢得了无数后世人民的盛赞。天启大帝在民间的传说数不胜数,虽然早已逝去数千年,但是威望却不曾减弱一分,几乎家家户户逢年都会遥遥祭拜天启大帝。
  曾经也有人破坏过规矩,两千多年以前,大凉王朝初建时期,开国皇帝的长子在父亲建国之初,私自率领一队将士前往天启圣山,欲胁迫天启大帝后人入朝参拜新帝,而大凉王朝便是推翻了,天启后人主动让贤的大禹王朝之后建国。天启大帝后人不从,大凉王朝太子便亲手杀了一名天启大帝的后人。自知闯下祸端的大凉王朝太子,逃回京后,被父亲亲自绑缚,一路押送到天启大帝后人面前。
  大凉王朝初代皇帝亲自在天启圣山上参拜天启大帝圣像之后,大凉王朝的太子得到了天启大帝后人的原谅,大凉王朝太子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太子位却被废黜了。自那之后,后来的王朝,每当建国之初,开国皇帝便会亲自赶往天启圣山,朝拜天启大帝圣像。每位开国皇帝都明白,天启大帝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所以建国之后,都会大肆祭拜一场,用以赢得人心。
  后来,天下太平,杨氏已经称帝。齐太祖在称帝之后,率领杨氏族人亲自赶来天启圣山祭拜天启大帝。在这次隆重的祭拜过程中,司马传再次遇到了齐太宗,从齐太宗口中得知父亲已经战死沙场了。太宗皇帝亲自将司马传带到太祖皇帝面前之后,介绍了他的身份,太祖皇帝当场邀请司马传前往京城任职,却被司马传婉拒了。太祖皇帝便许诺司马传何时到京都可以,朝廷给他留下一份差使。
  再后来,太祖皇帝去世之后,司马传告别师傅,离开天启圣山,投奔太祖皇帝而去。而这一次入京,司马传再次遇到了当年深藏于心底的那位姑娘,但是此时,她却早已贵为皇后。
  司马传抬头望向坐于皇帝一旁,荣光万丈,明丽动人的她之后,自知此生再无任何机会与她双宿双飞了。从那刻起,司马传便决定,既然今生不能与她在一起,那便留在这京城朝堂内,哪怕多看她一眼也就满足了。
  从那以后,司马传留在了朝中,深得知己齐太宗的赏识。满腹经纶,奇谋百出,左右逢源的司马传一路高升,年纪轻轻便在朝中立足颇稳。齐太宗病死的突然,临死前的最后一道旨意,便是将司马传提拔成了御史。从此之后,司马传便是与老丞相李央地位同等的朝廷大员。
  多年相处下来,聪慧无比的王太后早已明了司马传对自己的那份情愫,期间她也想起了多年前在齐州聚会那次,连续数日,一直偷偷凝视自己的那双眼睛的主人便是眼前这位书生。虽然明了了此事,但是王太后心里明白,如今两人地位高贵,此生是无缘了。
  但是,在齐太宗去世这二十年里,孤儿寡母艰难地支撑着庞大的帝国,司马传出力无数,王太后内心里早已对他有了依赖。世间苦情之最,便是你我相对,却又无缘牵手。
  看着眼前半月之间便苍老了许多王太后,想到视如己出尽心辅佐了二十年的宣德皇帝已经战死关外,司马传此时心中悲痛万分,却又无处发泄,脸上却还要强作镇定。
  司马传深深叹息一声之后,眼中却露出锐利的目光。司马传开口问道:“国舅,此时帝国情况如何?你说一说吧。”“好。”国舅于让答应一声之后,将当前情况缓缓道来。
  司马传听的不时皱眉,听完之后,司马传开口道:“我可断定一事,游牧族与冰原族定是有过约定的。我南下之时,曾回天启圣山探望过老师,交谈期间,老师提醒过我一件事。今年冬天乃是六十年一轮回的小冰期,圣山上收藏的书中记载,六十年前的小冰期极寒冰原冻死冰原族人与牲畜无数,有几个极寒冰原北方的小部族便是在天灾之中,全族都被冻死了。而六十年前,游牧族所在漠东草原,没有高山阻挡寒气西进,游牧族损失也颇为惨重,无数牛羊被寒气冻成了冰块。”
  于让问道:“他们两族遭此劫难,朝廷文献中为何没有记载?”
  司马传解释道:“我们身处九州之地,有极寒冰原与芒阳山脉阻隔,寒气南下不明显,九州感受不深,百姓也难以觉察,只会觉得比往年稍冷一些。圣山上藏书传承年岁久远,对于天灾,有专门的记录,推测到年份之后,圣山上会派出自家子弟前往外面探查情况,然后回去记录在册。当时九州境内,天下大乱,根本无人关注此事。但是,冰原族与游牧族受到天灾祸害颇深,两族定会对此有专门的记载。”
  王太后这时问道:“冰期?御史,你说的冰期可是大凉王朝被推翻的那次天灾?书中记载,九州之地皆白雪,冰雕化去原是人。”
  司马传点点头,道:“那便是大冰期了,一千两百年一个轮回,此事,我们这辈子赶不上了。”
  王太后问道:“若真是如御史所说,冰原与草原即将迎来小冰期,那两族之人定会拼命南下、东进。我们该当如何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