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世明君 / 十三、牧野城破

十三、牧野城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天夜里,炽君氏部族向着牧野城发起了总攻。牧野城朝向草原一边的城墙上,挂满了炽君氏架起的云梯。镇西王,牧州太守刘广,牧野城守将王世奋等人亲上城头,指挥作战。
  幸亏有镇西王带来的近二十万镇西王府步兵守城,当天夜里牧野城才不至于被攻破。不然,依靠城中几万守军,牧野城恐怕早已城破多时了。
  天亮时分,炽君氏部族留下城外满地的尸体后退去。看到城外敌军退去,镇西王一屁股坐下城墙上,喝了几口侍卫递来的水后,对着身边的牧州太守刘广说道:“速速派人救治伤员,统计伤亡人数,整顿器械,修缮城墙。敌军势大,恐怕不日将会再次攻城。”刘广带领手下领命而去。
  在九州大地上作战与在草原作战不同,草原作战只需骑兵敢于冲锋即可,双方对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在九州境内作战则不同,城墙是最坚实的屏障,想要破城,并非易事,除非双方人数悬殊重大。就像去年游牧族左贤王率军攻打望京城时,当时双方人数过于悬殊,游牧族左贤王部才会破城而入。
  镇西王坐在城墙上望着不远处游牧族炽君氏漫山遍野的大军,吩咐侍卫取来纸笔,镇西王思考了下,在纸上写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然后交由侍卫,命侍卫速速骑乘快马去追杨世奇,将此信件交给他。
  镇西王父子二人本来的谋划是,设计害死宣德皇帝,趁着京城几支大军损耗惨重之时,率军进京,挟持太子,缓图皇位。害死宣德皇帝已经成功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两人都没想到,游牧族炽君氏会大军杀到边关。
  此时,算算炽君氏赶来的时间,镇西王心里已经隐隐猜测到,二王子杨世冲可能正好在归途遇到了炽君氏部族,镇西王只希望他没有与炽君氏部族正面作战,而是率兵逃亡他处。
  第二日清晨,炽君氏部族再次整军前来城外。有两人扛着大旗从大军中骑马走出,上前几步之后,下马将两面大旗插在了地上。城墙上众人仔细看去,两面大旗都已残破不堪,定睛细看,其中一面是流州军旗,一面是镇西王府军旗,镇西王府军旗上插有一颗人头,细看之下,正是镇西王府二王子杨世冲。
  两面军旗在此,几乎可以说明两支部队已经全数覆没了。镇西王看清之后,目眦尽裂。大吼一声:“还我儿命来!”说完,拉开大弓,一箭射去,正中刚才扛着镇西王府军旗的游牧族士兵。
  镇西王一箭射死那名游牧族战士后,另一名游牧族战士仓皇逃走,后方游牧族大军纷纷开弓,朝着城头齐射而来,箭矢如雨,落满城头。
  城头上守军死伤一片,镇西王在两侧侍卫拉扯保护下,撤下城头。怒火中烧的镇西王,被迎面赶来的牧州太守刘广拉着往内城退去。
  刘广开口道:“请王爷珍重身体,此时不是意气用事之时。”
  刘广虽是帝国任命,但家族根基却一直都在这战乱频发的牧州,两方不开战时,做着边境贸易之事。老镇西王在世时,对他家族颇为照顾。刘广能成为牧州太守,老王爷出力颇多。所以,刘广一直忠于镇西王府,老王爷去世后,刘广便尽心辅佐现任镇西王。
  镇西王从看到镇西王军旗那一刻后,似乎瞬间苍老了几岁。
  镇西王双目圆瞪,沉声开口道:“刘广,我父王间接死于游牧族之手,今日我儿又毙命在游牧族刀下。此仇此恨,堪比海深,不杀光此族,难解我心头之恨!”
  刘广听到此语,也心头火起,几滴清泪顺着眼角处流下,“王爷知道,我祖父,叔祖父,也是死于游牧族之手,我父亲随老王爷出征草原,亦被游牧族斩杀于草原之上。家内叔叔到死那一刻,仍留下遗命,教我们兄弟几人日后血债血偿,替家族内死于游牧族之手的亲人报仇。咱们身后这牧州大地,哪家哪户没有人死于游牧族手上,身后牧州无数百姓谁不想替亲人复仇。”
  擦了擦眼泪,刘广缓了缓说道:“但是,王爷,此时贼兵势大。我等若是出城杀敌,无异于羊入虎口。当前之事,应当竭尽全力守住脚下这牧野城,静待援兵赶来,到时便可出城,大肆杀敌!”
  镇西王听完刘广一席话,拍了拍刘广肩头,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我都明白,是我受不了丧子之痛,意气用事了。再派军士,前去世奇处,催促其速速率领王府私军赶来,等重骑兵一到,我们便可率军出城作战了。”
  “王爷,此时派出重骑兵,只怕九州将尽知王府意图谋逆朝廷。”刘广听到镇西王要调动偷藏的重骑兵,赶紧提醒道。
  “无妨,我给世奇的信件只写了一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皇帝把附近几州士兵都调空了,若是这牧野城守不住,游牧族攻了过去,临近几州都将生灵涂炭。此时,我只想尽力保住身后这无数九州百姓,别无他念了。”镇西王感叹道。
  “臣懂了,王爷大义!”刘广朝着镇西王躬身道。
  刘广此时知道,镇西王筹备了多年的计划在这一刻放弃了。重骑兵一出现,以后王府上下的性命保不保得住,都两说了。
  当年,齐太宗突然病逝,只留下十二的岁宣德皇帝,那时,镇西王蠢蠢欲动,私自准备,想要窃取大位。但是,在王太后,老丞相等人软硬兼施,刚柔并济几番动作之后,各地躁动的人心逐渐平缓了下去。自那之后,二十年过去,镇西王想要进京之心仍未断绝,但是此时游牧族大肆杀到边关,彻底断绝了镇西王那份心思。
  刘广刚吩咐王府亲信将士前往寻找杨世奇,这时,牧野城守将王世奋急匆匆的朝着二人小跑了过来。
  一见二人,王世奋立刻急呼道:“王爷,太守大人,贼兵携带重型攻城器械,西城门已破,贼兵势大,你们速速离城吧。”
  “此时离城,与逃兵又有何异?”镇西王厉声喝道。
  “王爷,守不住啦!”王世奋悲叹一声。
  身为牧野城守将,全家老少都在此城中,王世奋此时比谁都想杀退敌军,但是,在城头上亲眼看到无边无际的游牧族战士后,只求镇西王速速离城,那样他可派卫士护送家眷跟随镇西王逃亡。看到镇西王无意离城,王世奋已经心灰意冷,今日只怕全家无人可活了。
  “传令镇西府兵,一半人撤下城头,前去守卫各城门。众将随我前去杀敌!”镇西王转身朝着牧州方向看了一眼之后,沉声下令。“是!”身边众将士躬身应道。
  牧野城守卫战由清晨开始,一直战至日暮时分,城内守兵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城内将士由二十几万人战至十几万人,又由十几万人,战至当前的五六万人。剩余的将士,早已人人身心疲惫。城内数十万万百姓纷纷加入守城之列,可惜,身无寸铁的百姓加入只是徒增伤亡罢了。
  牧野城虽是边关重镇,但是多次被攻破之后,只是修修补补,并未推倒重新建城。许多防守利器早已腐朽,根本支撑不住游牧族炽君氏精兵良将的大肆进攻。城门已破,游牧族炽君氏将士,人人拼命往城里冲杀而来。
  日落时分,残阳的余晖将天边散落的云彩染成血红色,牧野城内却也是血红遍地,鲜血顺着城内的排水渠缓缓流动,城墙上下已被鲜血大半。守城将士与游牧族战士的残肢断臂散落一地,在鲜血的浸泡下,显得既残忍又凄凉。
  镇西王双手持剑拄地,望着城内遍地的尸体,使劲拔出胸口所中箭矢。杨氏王朝祖上便是武将出身,极其尚武,杨氏子孙几乎人人好战,镇西王镇守边关多年,参与多场战役,早已看惯了生死。
  镇西王缓缓脱下铠甲,刘广在一旁搀扶着他,顺手接过了镇西王脱下的重甲。镇西王已经疲惫不堪,身上的重甲成了他的负担,脱下重甲他想再次率兵战斗。
  脱完重甲,镇西王直视牧州太守刘广说道:“刘广老弟,你我兄弟二人相交数十年,今日就在此地别过吧。你速速撤回牧州境内,调遣各城守将准备御敌吧。”
  刘广听完镇西王此语,反问道:“王爷为何不走?”
  镇西王沉声道:“私自组建重骑兵,乃是谋逆大罪。我若活着,将来,镇西王府一脉恐怕将无一人生还。世冲已死,我若战死于这牧野城内,朝廷应会留世奇一命。”
  刘广听完,哈哈大笑道:“王爷,臣一直未曾娶妻,本想着随王爷干一番大事,不想因为妻妾子女而有所牵绊。不曾想,大事未干,却要先御敌于外,今日王爷有此死志,属下定当跟随,哪能独自离去。想必,将来史书上也会记下,镇西王府数十万兵马御敌于外,死战到底,镇西王爷,牧州太守死守边关,不曾撤退半步!有此青史留名之机,臣怎么不尽力争取?”
  听完刘广此番话,镇西王也大笑起来,拍着刘广的肩膀说道:“好,好,好。我们兄弟二人与身后众多将士就奋力争取个青史留名吧!哈哈。”
  镇西王从容不迫的爽朗大笑声,瞬间感染了身边众将士,身后众人群情激奋,齐声大喊:“愿随王爷青史留名!”
  镇西王转过头,挨个看着身后愿意誓死追随自己的众人。随后,抬起宝剑指向前方众多游牧族战士,高声喝道:“牧州儿郎们,随我冲啊!”镇西王一边大喊,一边骑上战马带头冲入敌人之间,身后众人紧紧追随,杂乱的吼叫声一浪高过一浪,“冲啊!”“杀!”
  半夜时分,牧野城内没有了喊打喊杀声。皎洁的月光洒在城内各方,一眼望去,皆是残肢断臂,血液横流,整个一番人间地狱之相。
  后世史书记载:天启历2777年,深秋,大齐王朝边关牧州牧野城被游牧族炽君氏攻破,镇西王杨功,牧州太守刘广,率军民誓死抵抗,二十七万将士全数阵亡,五十六万民众惨遭屠城,镇西王杨功,牧州太守刘广,牧野城守将王世奋等诸多将领,悉数战死,无一生还,颇为壮烈!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