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业14年(公618年)3月,李密率领瓦岗军30万成功地占领了金墉城,逼东都洛阳的上春门,洛阳危急。宇文化和二弟宇文智等人准备在江都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杨广,另外立一傀儡皇帝。
宇文化(?~619年),原姓破野头,代郡武川(内蒙古自区呼和浩市武川县)人,鲜卑族。祖父宇文盛是的柱国大将军,父亲宇文述是隋朝的将,曾担过左卫大将军和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职。
宇文化是一贪婪狡猾,睚眦必报的小人。在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宇文化担东宫的护卫官,护杨广和东宫的全,和杨广关系非密切,后升为太子仆,从此宇文化成为太子杨广的高级幕僚、心腹之人。仁寿4年(公604年)7月,杨广发动政变杀死父亲隋文帝杨坚,正登上皇后命宇文化担太仆少卿的官职。
宇文智(?~619年),代郡武川(内蒙古自区呼和浩市武川县)人。是隋炀帝杨广的宠臣、隋朝将宇文述的子,一代枭雄宇文化的二弟,宇文智是一不遵纪守法、游手好闲的人,并干过许多违法之事,隋朝末年宇文智杨广命为将作少监(将作少监主要是掌皇家宫殿建筑的建,以金、玉、珠宝、衣服和奇异物的制作)。
宇文化和他的二弟宇文智一样都是不遵纪守法的人,宇文化经带着下人,骑着高头大马,并还把弓箭带上,在长的道上一狂奔,所以长城中老姓都称宇文化为“轻薄公子”。开皇19年(公599年),宇文化的三弟宇文士娶了杨广和萧芸的长女阳公主为妻,从此宇文家族成为了皇亲国戚,宇文化和宇文智便仗着是自己是皇亲国戚,变得加肆无忌惮,开皇20年(公600年)10月,杨坚废太子杨勇,并贬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宇文化担东宫的护卫官,负责护太子杨广的全。后升为太子仆,宇文化成为太子杨广的高级幕僚,宇文化和宇文智兄弟俩便又仗着是杨广的宠臣,经干一些触犯法的事情,并在和其他大臣们的往中,经态度傲慢,并侮辱他们。大业初年,隋炀帝杨广等人来到榆郡(古代行政区称,所榆县,也就是现在内蒙古的准格尔旗东十二连城),陪同的宇文化和二弟宇文智因为违犯与突厥人买卖的禁令,所以杨广得后非生气,把他们兄弟俩囚禁了几个月,到京城后杨广下令将宇文化和宇文智斩首,女儿、宇文士的妻子阳公主出面为两叔叔情后,杨广免除他们兄弟俩的死罪,把兄弟俩贬为奴隶,大业12年(公616年)11月20日,父亲宇文述病逝于江都,病逝前宇文述为兄弟俩向杨广了情,杨广同意后下诏决定重新启用宇文化为右屯卫将军,宇文智为将作少监,但是宇文兄弟俩早已对杨广怀恨在心。
大业14年(公618年)3月,隋炀帝杨广得隋王朝的大部分江山农民起义军和叛军控制和占领,他也无心处理政务,同时杨广觉得江都扬州不太全,于是准备迁往丹阳(江苏省京市)作为新的都城,于是下令姓在丹阳给自己修建宫殿。杨广禁卫军里的将军和士兵都是关中(关中地区于现在陕省的中部,包括现在的、宝鸡、咸阳、渭等城市)人,他们早已对杨广长久待在江都表示怨恨和不满,而非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现在得杨广要继续往边迁都,于是大家都在暗地里谋划逃家乡的事情,随禁卫军里就变得士气落,杨广面临着众叛亲离、快成孤家寡人了的局面。
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统帅着一万多人的禁卫军驻扎在江都城的里面,护杨广的全,他得禁卫军的将士要密谋逃家乡的事情后,就暗中联络一些人,利用大家的乡之情,聚众叛乱。但是他们并没有想杀隋炀帝杨广和对抗朝廷的野心,他们只是想抢夺一些财物,然后逃关中。将作少监宇文智得这事情后十分高兴,就立去见司马德戡,劝说他应该召大家杀死隋炀帝杨广,对抗朝廷。司马德戡认听后认为有道理,认为此事可行,但是反是大事,总得找一作为大家的领导人,于是宇文智、司马德戡等人决定把右屯卫将军宇文化为推举为反的首领。宇文化胆小怕事道后吓得脸色大变,顿时冒出一身冷汗,过了好久稳定下来,答应了这事情。
这时的杨广在萧后的寝宫里也感觉自己可能要大祸临头,不了几天了。因为杨广年轻时长得非英俊潇洒,所以杨广于是拿着一面铜镜叹气地说道:“朕这么好看的头颅,不道谁会来砍它?”。一旁的萧后听到后,立刻吓了一跳,然后惊慌又有点恐惧地问杨广:“皇上,你为么这样说?”杨广装起笑地答萧后:“人的这一生,贵贱苦乐是轮替进行的,所以头砍不么,有么可伤心的。”
3月10日的晚上,司马德戡率领禁卫军从江都的玄武门进入皇宫,通议大夫裴虔通和另外一武贲郎将礼等人来到宫中成功抓捕了杨广和萧皇后等人,杨广还责问叛军:“朕犯了么罪,你们要这样对待朕?”
叛军们答杨广说:“皇上,你年年征战,游山玩水,荒淫无道,大兴土木,听奸臣的谗言,不听忠臣的谏言,导致天下大乱,老姓处于水火热中,痛苦不堪还说你没有罪,这些难道不是皇上你的罪过吗?”
杨广说:“朕实对不起天下,但是你们跟朕享尽天下的荣华富贵,对你们不薄吗?晚的事情,领头的是谁?”
叛军答:“天下的所有人都对皇上的统怨声载道,所以晚何止是一个人带头。”
赵王杨杲是杨广的爱子,只有11岁,他看到叛军这样对待自己的父皇,吓得嚎啕大哭起来,哭声惹恼了叛军,裴虔通就把杨杲残忍的杀害了。杨广想喝毒酒自杀,叛军们不同意,杨广从自己的衣服结下一条白色的练巾,想给自己留一个全尸,于是宇文化命令禁卫军校尉令狐行达和其他士兵一起用这条白色的练巾把杨广勒死在内室,时年49岁,许多隋朝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叛军杀死。宇文化因为和隋文帝杨坚的三子、秦王杨俊的儿子杨浩有非不错的关系,所以杨浩宇文化等人立为傀儡皇帝,宇文化封自己为大丞相[1],只存在38年的隋王朝从此宣告灭亡。
这场兵变结束后,萧后命宫女拆下床板成一副棺材,暂时把杨广的尸体装殓起来,不久,宇文化把杨广葬于吴公台下。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民以皇帝的礼仪把杨广葬到天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湖镇司徒村曹庄。萧后后来辗转落到东突厥处罗可汗那里,一到唐贞观4年(公630年)萧后唐太宗李民迎长,唐贞观21年(公647年),萧后去,享年81岁,李民以皇后的礼仪把萧后葬于杨广的旁边。关于萧后是怎样落到东突厥境内,最后又是怎样李民迎长,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到。
注:[1](宋)司马:《资通鉴》,三秦出版社,第271—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