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永庆 / 第二十章 事难平

第二十章 事难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庆宫。
  皇帝依着靠背,休息了好一会。
  转醒过来就招呼身边的太监,问“还跪着呢?”
  太监赶忙小跑过来,回“是呢,人越发多了,现在得有近一万五千人了。”
  太监说完,又招呼后边的人,拿了壶蜜汁过来,倒了一杯,递给了皇帝。
  皇帝喝了口水,挥了挥手。
  太监知道意思,赶忙把皇帝面前的帘子撤了。
  这时候才看到,下边那些官儿还呆在大殿里呢。
  皇帝直了直腰板,杵着椅子扶手,侧着头问下边的大臣们“怎么还不回去?”
  下边的一干人不知道该怎么说,都看着左相。
  左相贾之之却是轻快的问“圣人不是要设宴吗?这宴席没有我的份?”
  皇帝呵呵笑了一声,随即对太监说“设宴,请内阁、礼部、翰林院一干人等,国子监祭酒与先生过来,庆大华文坛诗林之兴盛。”
  太监称是,赶忙招呼了身边几位,急急的出了宫去。
  其他的官员面面相觑。
  这殿上许多人可没被宴请,要知道今天来的大多是户部与兵部的,都看着左相,想知道该怎么办。
  可惜,下边的左相老神在在,又开始闭目养神。
  这些人只好高声告退,出去了宫门外。
  玄武门前,来的这位太监,先是笑呵呵的扶起了国子监祭酒,又是等着太子太傅转过来后,把人拉了起来。
  又来到杨壮士跟前,嘘寒问暖一番间给人搀了起来。
  来来回回拉起来了几十人,唯独杨树这边没过来说话,更没来搀扶。
  做完了这些事情,太监才对着众人说“圣人口谕,今日设宴,请礼部、翰林院一干人等,以及国子监祭酒与先生,东宫太傅、太常,内阁左相、辅相共聚,庆大华文坛之幸。”
  杨树挤了挤眉眼,太监没理皮。
  杨树只好舔着脸,凑近了扯了扯太监的衣袖。
  太监低下目光,鼻孔冲着杨树,也不说话。
  杨树只好问“那我呢?”
  太监咳了声,又说“请苏州布政司左参政即刻回苏州。”
  杨树又扯了扯太监的衣袖,眨巴眨巴眼睛,问“真就没提我吗?”
  太监实在受不了了,才说“杨敬德之子杨树,位翰林院客卿,辅翰林院修史。”
  说完太监哼了一声,又冲着剩下的那些个文人学子大喊“圣人仁慈,尔等冲撞皇城的罪过不愿追责,如今尔等速速离去,不可再留!”
  场面上那些被杨树诓来的人也明白,能做的就这么多,也没人真的闹事情,也就此离开了。
  杨树叹了口气,轻声嘀咕“没想到就这么的混了个官当,也不知道这官大不大。”
  麻溜的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摆上的灰尘,赶忙的凑近了老祭酒和太傅身边,也不管自家老爹什么情况的就进了皇城。
  可怜杨壮士,一番苦劳,也没个人宽慰一番,脸色铁青,只能领了旨意,快马加鞭的赶回苏城去了。
  其实杨壮士心底里却是笑开了花的,毕竟老婆孩子都不在家,老子想干嘛就干嘛。
  就这么的,杨壮士向着城门口开开心心的就去了,杨树则是向着宫门口开开心心的也去了。
  这一路上,
  老祭酒还是鼓着脸,沉着面,一言不发,双耳却是随风摇摆。
  太傅老头儿还是问东问西,叽叽喳喳,像是个活宝儿。
  “你说的那个太白是谁?”
  杨树满头大汗,脊背发凉,只能硬着气说“这是我给自己取的字。”
  “嗯.....字一般来说只能是长者来,而且你离成年尚早.....要不我给你取,你要是喜欢就那个太白,而且你现在就能用了。”
  这话说的,可是让身边的老祭酒咳嗽了半天,最后只好一把拉住老头儿的袖口,硬拽着去了皇宫。
  杨树眼瞅着这出,心里反而松了口气。
  其实自己的字才不想要太白呢,搞得好像是洗衣服似的。
  皇城皇宫是真的大,一路上也不过是进了三座门,偏偏让杨树那是走了半个时辰,听身边的人说这还是最近的路了,也确实,一路下来直堂堂的,也没个拐弯的。
  刚刚到大庆宫,眼瞅着这宫前的九十五台大阶梯,可真的是走得腿软,不,应该是吓得腿软。
  正当杨树迈起步子,打算走上台阶的时候,身边的人一把给他薅了回来“杨诗圣,你这是去哪?这设宴的宫殿是祈元殿,而这里是大庆宫,这边来。”说着就拉住杨树从另一边去了。
  祈元殿就在大庆宫的后头,属于前宫,也就是对朝臣勋贵们允许进入的地,而后宫那是极少有人能够进去的。
  从大庆宫俩侧可以沿着白玉石板路到达祈元殿,从侧面来看,虽然没有了前头的九十五层大台阶,却也能让杨树觉得这座大庆宫当年一定花费了不少金钱人力,从开头位置直到结尾看得见祈元殿,杨树用一呼一吸的方式大概算了下有二百四十息的脚程,哪怕是按成年人的脚程来算也得大概一百八十息,换过来按上一世的计时方法,也就是三百六十秒,六分钟的路程。再配上高度,用目光丈量了一下,少说也得有十三四米的高度,这样看下来,在这个年代里边这恐怕已经是一座顶级的建筑物了,这个世界少有能够与之媲美的了。
  相较于前头的大庆宫,祈元殿看起来就稍显寒酸,却也小气不到哪去,也只是稍欠了一些,果然还是皇家有钱,杨树不由的想。
  祈元殿上早就备好了宴席,一进大殿,中间留着条过道,俩边各自摆着四行食案跪垫,每行怕是有五十几张,宴请的人数总共不下百余人。
  正中居上的位置有个大大的食案,上面的珍馐美食让人垂涎。
  一百二十四道菜,
  红的蒸熊掌、卤猪蹄、烧猪皮、烤羊羔、熬八粥......
  黄的白切鸡、糊麻饼、吊烧鹅、金丝卷、溜鱼籽......
  绿的炒青笋、煮杂汤、炖海味、鲜果糖、冰绿豆......
  菜品是多的让杨树这位朱门子弟也无法认全来着,总之就是看的人是食指大动,口吃生津。
  杨树看见这些菜口水都快流了下来,毕竟忙活了一整天,也没怎么好好吃过东西,只是这皇宫里边规矩多,又不是待在自己家里,也不敢就这么去拿了吃起来,只能随意找了个地方落座,位置靠外些,想着等会方便。
  只是宴席的主人还没出现,太监们还不曾给各个食案上菜,只有些茶水和酒,而自己年纪尚浅不好喝酒,只能倒了点茶水,好填满肚子,不至于咕咕乱叫引来尴尬的局面。
  坐了下来杨树就四处张望,想瞄瞄看那俩位老人家坐了哪里,只是这宫殿里边人太多了,找半天也没找着。
  “杨诗圣,你怎么坐这?快起来。”说话的正是方才拉住杨树的那位。
  杨树像个无赖一样,坐着也不起来,还问“怎么了?你也坐啊,干站着做什么?”
  那人脸色有些着急,凑近了拉着杨树就说“你看前边,那些个太监。”
  听着这话杨树也顺着看了过去,前边的太监正在一位一位的引导着场面上的宾客入座。
  “怎么?这位置不是随便坐的?”杨树有些奇怪,明明每个食案都是一样的,摆着的东西也一样,只要不是那几个显眼的位置,其他位置那不是随便坐的?
  “当然不是,得按在朝廷里边的品级和部门落座。”那人说着一把就给杨树捞了起来。
  杨树不重,那人轻轻一拉就起来了,起来后杨树就问“那我算什么?”
  那人问“你有任职吗?”
  杨树想了想,记起了自己职位的全称后才说“刚刚说让我去翰林院做客卿,帮忙修整史书。”
  “这样啊,那我俩还是同僚了,品级也差不多,走吧,我带你过去,我们应当是在那边。”这人说着还给杨树指了指右边中间段的第一行,也就是靠着正中过道这边。
  “唉,兄台也是翰林院的?”
  “对啊,天承七年上的榜,如今在翰林院领个闲职。”
  “对了,还没问兄台高姓大名。”
  “吴中书,字庸止。”那人执手拱礼,算是认识。
  杨树也回礼,开口说“在下杨树,尚且没字。”
  “我晓得的,你这名气大的吓人,翰林院的没几个不认识你。”那人哈哈笑着,还打趣杨树。
  杨树小脸一红,摇摇手,连连说惭愧。
  吴中书笑的更尽兴了,只是大殿上多少声音节制了些,也没多大声。
  俩人唠了半天嗑,才等到太监过来带着俩人入座,还好的是只有划分品级和所属,大致的一块还是随意坐的,俩人就找了个相连的坐下接着唠嗑。
  场面上的人终于落座完了,可是等了好一会的。
  “哎,老吴。我说这闹半天那些菜都凉了,还怎么吃?”杨树大大咧咧的扯了扯吴中书的袖子。
  吴中书大方的给杨树解答疑惑“那些是用来品的,看的,闻的。后面正式开始了才会上我们吃的。”
  “就只是看看闻闻?多浪费啊。”杨树有些困惑。
  “也不是不能吃,等会圣人会赐菜,赐的就是那些。”说着话,吴中书给自己满了一杯酒水,还敬了杨树一下,杨树回了杯茶水。
  杨树闷闷的说了句“唉,繁文缛节。”
  吴中书笑了笑,也说了句“说的没错”,说完顿了顿,又说“这话才像是诗圣该说的嘛。”
  就在俩人把话聊得差不多的时候,远远的听见太监的声音,声音沉稳尖锐,似是能穿透云层。
  “迎~~”
  只看见大殿里边原本坐的好好的众人,整理了衣冠,井井有序的有走到中间的过道上齐刷刷的等着。
  又听见了一声。
  “跪~”
  这回声音近了些。
  人群听见这声,又整整齐齐的跪了下去,老老实实的等着起来。
  杨树个子矮,看不见前头什么情况,只好眨巴眼睛看着吴中书,吴中书小声说“差不多了,等圣人坐下就开始了。”
  果然,就一小会,太监的声音又传来“入座。”
  一群人又整齐划一的怎么来怎么回去,杨树自然也是跟着做了。
  坐了下来,杨树的眼睛就开始不老实的瞎瞄,心想以前虽然是见过皇帝,但是那时候可是怕的不行,没有好好看过这皇帝长得什么样。
  压抑不住心底的好奇,就瞄了眼皇帝的位置。
  只见天承帝刚好也看向了自己,还盯了半饷,杨树先是老老实实低下头,随后又瞄,然后发觉皇帝还在看自己,又赶忙低下,又瞄,还在看,心底那个发慌,止不住的汗水从脑门上滴落下来。
  皇帝倒也没真的盯着他看许久,也就一小会。
  “今日大华辛事,文曲高照,文坛璀璨,特邀诸君共聚,没有打扰到各位大人吧?”皇帝的声音有些说不出的奇怪,也不是很难听或者很好听,就是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心安,就好像是自家老爷爷说话一般,慈祥和睦。
  群臣哪里敢怪皇帝,况且这宴请是天大的荣幸,多数人高兴还来不及,剩下的少数人也不过就是想着怎么拍皇帝的马屁。
  “那就好,朕就是个怕事的人,没事就好。”听完众人说的话,皇帝乐乐呵呵的说了句这样的不着边际的话,这句话不应该是个皇帝说出口的。
  眼瞅着这话完了,没下文,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杨树就又瞄了眼皇帝,这一下可把杨树吓了一激灵,皇帝又在盯着自己了。
  “杨庶常,你也没事吧?”皇帝冲着杨树说的这话。
  杨树觉着很奇怪,这杨庶常是谁?怎么盯着自己看,自己不是客卿吗?怎么回事?难道庶常就是客卿?
  可把杨树急坏了,只好看向吴中书。
  吴中书冲杨树挤挤眼,小声示意杨树“客卿就是庶吉士,也叫作庶常。”说着好悄悄从袖子里伸出手指指着杨树。
  杨树这回懂了,正了正心神,冲着皇帝拜礼节,才回话。
  “有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