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魔海惊魂 / 第十一章 乱世 ——洪灾人祸

第十一章 乱世 ——洪灾人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雨季来临,正如正奉大夫所言,南方河堤因战争而失修,洪水决堤,迅速淹没田野村庄。逃不掉的葬身鱼腹;逃得掉的沦为灾民。一时间,哀鸿遍野。
  汛情传来,国王大惊,紧急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报信者声泪俱下地报告说:“陛下,臣为南方蒲州信使。河堤失修,又逢雨季,决口了……八县沦为汪洋,初步估计被淹死的百姓近十万,失踪十几万,数十万人需紧急救援。”
  国王大怒:“河堤失修?是谁负的责,朕要他的脑袋。”
  台下官员胆寒,无人敢言。
  国王问:“工部尚书,河道漕运在你治下,你说?”
  工部尚书直冒冷汗,吓得趴在地上请罪:“陛下,近两年了,河堤防护工程没有投入过一分钱,还欠着款,无……无法修呀?”
  国王又怒问户部:“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吓得屁滚尿流,哆哆嗦嗦地说:“陛下,自对敌开战以来,百业萧条,收入锐减。虽然频频加税,仍然入不敷出。数十万大军的开支是个无底洞呀,所有的钱都投到军方那边去了。”
  国王指着他说:“你倒具体说说,钱是怎么花的?”
  户部尚书道:“战争前,朝廷年入约一千万两,军方开支约两百万两,其它各部皆有投入。开战以来,加收重税,财政年收入增加到三千万两,但军方开支猛增,第一年便支出五千万两,今年激增到八千万两。其它各部门的支出只能维持相关官员的基本薪俸,已经无钱投入各项工程了。目前国库还亏空一亿两千万两!”
  宰相为百官之首,不能再沉默了,上前建言道:“陛下,此为天灾。既然已经发生,应先补救,以后再追责。”
  国王问:“你有什么计策?”
  宰相道:“救灾就得有银子,臣建议去借。”
  国王问:“向谁借?”
  宰相道:“虽然国库已空,但还有众多商家银号。可向他们借?”
  国王问:“他们有银子也不会轻易借给你,说得轻巧。”
  宰相道:“陛下,臣有办法借到。”
  国王道:“好,这事就交给你去办。若办好了,记你一大功。”
  宰相道:“臣领命!只是臣要陛下一物为抵押。”
  国王问:“何物?”
  宰相道:“战争期间,商家当然不会轻易借钱,他们一定会找理由拒绝。汛情紧急,臣请求陛下以祖宗封地为抵押,方可迅速凑集银两,拯救灾民。”
  国王踌躇半刻,说道:“以祖宗封地抵押,涉及诸多宗亲。容朕与之商量再决!”
  正奉大夫上前建言道:“陛下,若先与王室宗亲商量再决,必有阻滞。灾情紧急,每拖一天都会有数不清的百姓丧命。关键时刻,陛下应乾纲独断,事后再跟宗亲解释。出于国家江山社稷,臣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宰相也赞同道:“陛下,正奉大夫言之有理。”
  众官员也跟着一同下跪请愿。
  国王顺势而断道:“好,就以朕祖宗封地为抵押,筹集银两拯救灾民。”
  宰相又建议道:“臣推荐正奉大夫为赈灾钦差。一为救灾,二为彰显我王仁德。灾民必会为此感激国王陛下!”
  国王问:“正奉大夫,你认为如何?”
  正奉大夫欣然领命道:“救灾民于水火,臣万死不辞!赈济灾民第一要务是供粮,有了粮食才可渡过危机。臣建议立即调拨京师军仓前去驰援,待宰相大人借到银子采购粮食后再补仓,如此才可解燃眉之急。”
  国王道:“准,你拿朕令,立即到京师军中调拨官兵两千人,打开军仓,调拨军粮十万担、行军帐篷二万顶紧急奔赴灾区。”
  正奉大夫当即率军押送粮食火速奔赴灾区。到蒲州后,他令兵士在各地灾民聚集点搭起帐篷,支起大锅。所有灾民,不论男女老少,每日两餐,一餐一碗粥。灾民虽吃不饱,但也避免沦为饿殍。灾民终于得以安顿下来,静待洪水退去重建家园。
  接着,正奉大夫开始对灾情进行统计评估。蒲州八县皆受灾,淹死的百姓约十五万,失踪近八万,六十万人沦为灾民。地方官仓已清空,所带来的粮食只够支持一个多月。他给朝廷发去紧急快报,请求后续支援。
  然而,才安顿下来十多天,灾民就开始骚动起来。粥棚里,一群灾民围着管饭的伙夫质问:“刚开始时还有一碗粥,可没几日,整碗变成了水,没几粒米。这怎么吃呀?”
  伙夫道:“我怎么知道?来的就这么多米,就这样做喽。”
  有人发牢骚道:“朝廷有赈灾粮,是不是给贪了?”
  伙夫恼怒起来,骂回去道:“你想怎么着,有得吃就不错了。再过几日恐怕连这都没得吃,嗤!”
  饥肠辘辘的灾民对口粮极为敏感,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变成“断粮”传闻。顿时间一片慌乱,纷纷围上来。
  这时有人激愤中怒骂:“定是贪官把米给吞了,抓住他!”
  灾民由心慌变成悲愤,骚动起来,围着这几名伙夫追打,眼看就要酿成事故。所幸有人尚有理智,高声呼喊道:“大家莫慌,切莫动手伤人。我们先将他们绑了,向官府问个明白,然后再处置不迟。”
  于是,众人将这几名伙夫五花大绑,押着涌进蒲州府衙。
  正奉大夫闻讯,紧急赶来。
  有灾民跪下来哭诉说:“大人,转眼间,多少亲人葬身鱼腹。幸存下来的人又纷纷沦为饿殍!朝廷赈灾来了,我们以为有了希望。开始时还有两顿稀饭,老幼可勉强维持度日。可没几天,一顿变成半顿,满碗都是水,米都没几粒。一问伙夫,听说恐怕又要断炊了,一急,就闹腾起来,前来问个明白。大人,我们苦呀……”
  正奉大夫质问伙夫:“这是怎么回事,一日两餐,一餐下多少米是规定好的,谁敢这么大胆私减口粮?”
  伙夫答:“大人,小人只是奉命拿米熬粥,管粮仓的给多少就放多少,一粒都未曾扣留。”
  正奉大夫下令:“来人,马上把仓官唤来?”
  没多久,仓官来了:“大人,叫小的前来有何吩咐?”
  正奉大夫问:“给灾民熬制的粥放多少米?”
  仓官道:“每天一人一两。”
  正奉大夫大怒,责问道:“本官有过交待,每人一天三两米。为何违我令,减成一两?”
  仓官答:“大人,你也说过,这批米粮需支持一个半月。若提前吃光了,后面真的只能喝水了。为了能熬过一个半月,中间不断粮,小的也只有自作主张少放米了。”
  正奉大夫说:“本官核算过,每人一天三两,足可以支持全体灾民一个半月。为何说粮米不够?”
  仓官答:“大人有所不知,若官仓中粮米全给粥棚煮粥用,是够灾民一个多月。可是整个官衙早已发不出薪奉了。知府大人也只有发放官粮以维持衙门上下官差家小的生活了。”
  正奉大夫大怒:“大胆,本官身负皇命,运来粮食只为赈济灾民用,岂能分给衙门的官差!”
  仓官被吓得一跳,辩解道:“大人,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小的作不了主呀。”
  正奉大夫怒喝道:“来人,马上传唤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闻讯匆匆赶来,见场面阵势,有些心慌:“钦差大人传小人前来,不知何事?”
  正奉大夫质问:“你为何把官仓里的赈灾粮分发给官员差役。”
  知府大人解释道:“大人,为了救灾,衙门早已经把官银给用光了。若不给各个衙门上下发放粮米,大小官差仆役也要饿死。在下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呀!”
  正奉大夫怒斥道:“这批粮食是用来赈济灾民用的,你却挪用为衙门大小官员享用。你犯下了大罪,你知不知道?”
  知府大人吓得冷汗直冒,辩解道:“大人,小人如此做也是在救灾呀?衙门上下大小数月没有领过一文,如何生存?他们早已经成为灾民了,若这帮人不能继续工作,谁来带领灾民渡过难关呀?整个蒲州也要跟着完蛋。再说了,给他们发放的粮食也只是按家中人口发放,仅够维持活口,并没有多给。小的私自作了主张,都是为公,请大人宽恕呀?”
  正奉大夫虽怒在心头,但知府所说的亦有他的道理,便说道:“若你所言不实,定当不饶。”
  接着,他出来宽慰灾民道:“乡亲们勿慌,朝廷不会忘了大家的,后续还会有赈灾粮食运来。我保证让大家渡过这个难关,但是需要大家支持。莫要轻信谣言闹事,真闹腾起来,只会给大家带来损伤。大家先回去吧?”
  灾民们见钦差大人出言保证,也就散去了。
  正奉大夫重新核计仓中余粮,只得改为每人一天二两,即使如此,也支持不了一个月。他只得给朝廷发去紧急求救公文。
  公文没几日便送到宰相手里。宰相狐狸眼一转,诡计又来。第二天,朝会上,宰相向国王奏报道:“陛下,蒲州正奉大夫紧急来信,赈灾有失。先前从军中调去的赈灾粮在蒲州官仓中被当地官府内部分发掉,以至于粮食不够,需要紧急增援!”
  国王大怒:“分发朝廷的赈灾粮?大胆,不要脑袋了!”
  宰相道:“正奉大夫为赈灾钦差,他当为事件负责。”
  国王斥责道:“当下国家艰难,一边是战争,一边是洪灾,处处都缺粮。这么要紧关头,他太不让朕省心了。”
  宰相道:“陛下,臣认为此事宜日后再追究,当下还是救灾要紧。”
  国王道:“嗯,你说说看。”
  宰相道:“陛下勿虑,臣已经借得白银五百万两。一月内就可以向邻国紧急购回粮食百万石,除了回补军仓,尚有剩余驰援灾区。对于正奉大夫赈灾之失,先以文书斥责,令其将功补过,待灾情过后再论。”
  国王道:“好,这银子借得漂亮,你为朝廷立下大功。就依你所言,先斥责之,日后再论。”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