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师凯旋,论功行赏,樊哙自皇帝起事时便披坚执锐,浴血杀敌十数载,忠心耿耿,从无二心。当年高祖皇帝一统江山,分封功臣,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人曾经的过失一改不论,皆封为异姓王。谁知几人相继叛变,让高祖心寒。唯独樊哙,打天下时虽高祖拼杀,坐天下时又忠心铲除乱臣贼子,实是开国大将之第一人。此次剿灭英布,四海皆安,盛世由此而开,樊哙功不可没。而他,也成了高祖最信任的人。
此次英布叛乱覆灭,国家真正太平。而刘邦却剑伤复发,一病不起。此时宫中只有吕后和太子刘盈势力最大,太子也颇为高祖喜爱,于是朝野繁琐政务几乎全部交由吕后于太子处理。吕后独断专权,架空太子,任命亲信为朝中军中重臣,由此拉开汉初外戚****的局面。这一切,都由樊哙深夜密报天子,而天子却也无奈。
此时正是夜阑人静之时,樊哙又跪伏于高祖病榻之前,眉头紧锁。
“外戚干政已成气候,只怕最终会威胁皇位,酿成大祸。”樊哙说道。
刘邦顿了顿,说道:“没事,明天我布一道圣旨,此后大汉再不封异姓王,只有刘姓能封为王。”樊哙虽是武将,但粗中有细,立即懂了。此时正值异姓王叛乱失败,出此诏令正是时候。而且这道圣旨一下,吕后也无法分封外戚重臣为王,看似打击异姓王,实则压制外戚。这一手不禁让樊哙赞叹不已,这便是将才与帝王的差别。
刘邦见他会意,又说道:“即使是外戚政变,刘姓王出兵勤王,也可制止了。刘盈这小子不错,你多帮帮他吧。”刘邦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悲凉,他真想不到,当年浴血沙场,同生共死的兄弟,此时只有这一人还可信任。正是人之将死,更是多愁善感。不过他很快收起了那副模样,恢复威仪,问道:“那个人,怎么样了?”
“哼,别提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此时正在大牢蹲着呢,要不是皇上吩咐,他已经死了。”樊哙眼神不屑,也只有他私底下敢用这种语气和刘邦说话了。
刘邦有些不快,说道:“怎么回事?如实道来。”
樊哙看出了刘邦的不悦,这么多年的追随他早已能看出这位皇帝任何细微的情绪。于是说道:“禀告皇帝,他在禁军中与人滋事,据说是一拳将人打死了。”
“哦?只用了一拳吗?”刘邦说道。
樊哙听皇帝这样问,已明白他的意思,说道:“此人确是个练武奇才,但他的身世……只怕……”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去叫他来吧吧。”皇帝口气坚决。
刘邦话音刚落,突然门外闪过一个黑影,樊哙拔刀踢门而出,只见一个少年穿着囚服伏跪在地,大喊道:“谢皇帝恩典!”那人正是刘少龙。
樊哙大怒,喊道:“夜闯皇宫,你该当何罪!”随后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就要将他拖进屋子,而刘少龙身体竟如黏在地下了一般,樊哙这般强劲的膂力竟然未能将他提起。樊哙大吃一惊,心想:“如此瘦小的少年,怎么会如此沉重?”
刘邦突然说道:“平身吧,进来。”刘少龙谢恩后径自走到病榻前,又行君臣之礼。刘邦挥了挥手,说道:“不必了,以后,你就叫我师父吧。”
刘少龙“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面色大喜,激动地说道:“谢师父!”樊哙一见这场面,顿时明白过来,刘邦与刘少龙这几日定是每日会面,这个少年在刘邦心中已经是完全合格了。尽管如此,樊哙还是不放心,因为这个少龙,实在跟那叱咤风云的人太像。
刘邦起身从床边取出一个木匣,匣子上书四个字——《斩蛇剑法》。刘邦将木匣递给刘少龙。刘少龙八拜九叩,说道:“谢师父。”他打开木匣时,只见其中一本蚕丝图册,记载的正是刘邦独创的精妙武功。
此后,刘少龙每日便在未央宫中习武,未央宫占地辽阔,僻静之处颇多。刘少龙便在那里习武,遇到不会之处便去刘邦寝宫中询问。他本非常人,自幼习得轻功身法,在宫中月余竟未有一人发觉。刘邦发现,少龙习武方面确实是个不世之材,但太过性情,放至江湖或可称侠,在庙堂之上却无用武之地。
刘邦所著剑法并无甚高深之处,但却处处精妙,一招一式并无花招,却是攻防兼备,杀伐之气隐于剑中,却是杀敌制胜之妙处。正如《易》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刘少龙练武勤且艰,加之天赋异禀,剑法突飞猛进,后将剑法与自己身法相结合,短短两月,竟将斩蛇剑法推陈出新,凌厉之余更加灵动。只是碍于无人过招,身负上乘武功却不自知。
这一日清晨,惠风和畅,朝阳和煦,刘邦服了太医的药亦是感觉神清气爽,病情像是有了起色。于是便命所有人出去,他要与少龙过过招。不一会,寝宫便空无一人,刘少龙来了。
“师父,您今天气色不错,更应多休息才是。”刘少龙说道。
“没事,咱俩过过招,我看看你最近武功如何了。”刘邦道。
“弟子不敢。”刘少龙还礼说着,却拎起了手中的木剑。刘邦也径自走到院角,取了一根树枝。师徒二人相互行礼,拉开阵仗。刘邦上前一步,树枝前伸,先出一招,只见他本来欲刺少龙前胸,谁知招还未老,他手腕一沉,枝头直冲少龙喉咙而去。这正是斩蛇剑法中“挑”字诀中一招。刘少龙见他剑招陡变,亦是手腕一转,两剑相交,亦是“挑”字诀中一招。斩蛇剑法是以“刺”“劈”“扫”“挑”“粘”五类招式合成,每类中各有十数种剑招,各有优缺,相互结合转化,灵活变化运用,便可攻防兼备。刘邦身体虚弱,刘少龙只守不攻,不敢发力。他身法轻盈绝妙,刘邦连他衣角也碰不到一点。刘邦突然说道:“只守不攻,看不起为师吗!”最后手中力道渐重,周遭剑风呼呼,两人你来我往,高手过招,当真好看。
突然,一个劲装大汉推门而入,闯入两人战圈,将刘邦护在身后,正是樊哙。
樊哙说道:“你这小子,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然后向刘邦禀报到:“我都查清楚了,皇帝猜的不错,此子正是项羽之后项少龙!”
“那你上去跟他过过招。”刘邦缓缓道,仿佛一切都在掌控。
樊哙会意,刘邦是不希望出动宫中侍卫。樊哙提起朴刀奔上前去,势头凶猛无比,猛将风范展露无遗。只见樊哙三两步便跑到项少龙身前,迎面一刀直取项少龙首级。项少龙见他来势汹汹,朴刀大开大合全无章法,也不还击,身子往侧面一闪,躲开了这刀。樊哙也不停手,将身子侧过,又一刀横扫其腰间。项少龙足尖轻点,身子向后退去,又避开这一招。樊哙有些恼了,以往在军中对敌,这两招合用,屡试不爽,此次怎么不中用了。他来不及想,只是拼死挥刀,而项少龙却如一直泥鳅,滑溜溜的怎么也碰不到。
“好了,你敌他不过的。”刘邦说道。
“可是……”樊哙手中刀不停。
“没事,我已经知道了,你就站在那里,什么都别做就好了。”刘邦说道。
随后刘邦踱步走去屋子里,出来时,手中竟拿着拿把赤霄剑。项少龙略有惊慌,赤霄宝剑锋利无比,在刘邦手中更是如虎添翼,这两人加起来,自己不一定打得过。
他正想办法逃走,刘邦却说:“慌什么,这把剑,是给你的。”项少龙听了,大吃一惊。樊哙亦是惊惧交加,若不是刘邦以目视之,他早已暴跳而起。
“怎么,还不接剑?”刘邦拔出了剑,一时间红芒闪烁。项少龙不知所措。只见刘邦手一挥,赤霄剑暴射而出,“嗖”地一声直插进项少龙脚下的青石板中。然后他把剑鞘一扔,背过身,说道:“我是将死之人了,你想杀我就动手吧。我这一生,席卷天下,此时武功也能流传下去,也够了。”
樊哙听了这话就要发作,谁知刘邦一个凌厉的眼神,他一愣,深深地叹了口气。
而另一边,项少龙拿起剑,作揖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师父,便走了。”
三天后,前一百九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汉高祖皇帝刘邦驾崩。吕后独揽大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
刘邦不知道项少龙的消息,也永不会知道,他用他的剑,用他的剑法,行侠江湖,开创威震天下的门派——赤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