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谋图三国 / 65 跗骨之蛆

65 跗骨之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人,其实只须三万石即可。”
  孔融脸上先是一喜,接着还是皱眉道:“三万石还是筹不出来,老夫最多给你一万五,再多就没有了,汝等只能从别处想办法了。”
  陈宫脸上一喜,原本打算能有个一万石就不错了,没想到还能多出五千石,这还真是意外之喜。当下躬身道:“宫代表博阳一带的百姓,谢过大人的活命之恩。”
  孔融摆摆手道:“言重了,老夫也不过是顺手为之,当不得宫台此言。”接着又朝陈宫问道:“听汝所言,当是识得子厚?”
  陈宫拱了拱手道:“在下正是左将军的幕僚。”所谓的幕僚,就是韩诩私人请的助手,与朝廷无关,工资什么的都是韩诩自己负担,与主薄、长史等朝廷记录在册的正规官员不同。
  点了点头,孔融站起身道:“老夫当初与子厚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子厚尚是懵懂少年。虽然做的一手好诗文,但没想到这才分别多久,子厚如今已经是独挡一面的将军了,这人生的际遇当真是变幻莫测啊。”
  陈宫对孔融此话也深有感触,附和道:“大人所言甚是。”
  “汝既然是子厚的幕僚,怎会无故的跑来青州,莫非子厚打算来青州剿贼?”孔融好奇的问道。
  眼下陈宫自是不宜直接相告,当下笑道:“这却不知了,应该不排除这种可能吧。”
  一万多石粮食,筹集打包也是耗费许多十日,直到半月之后,方始装车完毕。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各种拉车,不下千辆,犹如一天长龙般延伸道远方。孔融又着自己手下的郡蔚,派出一支两千人的官兵护送。
  望这远去的队伍,孔融蹙眉想到,难道这韩诩真要来经略青州?只是这在地方上处理政务,可不同于军中行军打仗,若是如此,自己倒得以后提醒一番这后辈。
  。。。。。。
  经过多方的协调,这封赏之事终于定了下来。
  董卓此役虽说遭韩诩排挤,被踢到了曲阳,但其在曲阳之战中发挥的作用巨大。朝中又有张让打点,被封为西凉刺史,此时已带上朝廷的诏命,前去讨伐不怎么安分的羌人去了。
  卢植官复原职,复领尚书兼侍中。
  皇甫嵩官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食邑共八千户。
  朱隽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
  各路的大小将领一一都有封赏暂且不提。
  而韩诩则是敕封‘中平候’,领青州牧,主管一方军政大权。此诏一下,天下一片哗然。
  其实封侯,倒不稀罕,稀罕的是‘中平’二字,这可是当今天子的年号,这是何等的殊荣。这是目前为止青史上绝无仅有恩宠。甚至可以说,只要汉朝不灭,而韩氏后辈不反,就没有那个皇帝,敢冒着对先帝不敬名头来懂韩家。
  还有就是十几岁的封疆大吏,这也绝对是绝无仅有。这还是士族周旋尽力周旋之后的结果,当然对于青州的具体情况,普通都人不懂,即使有几个了解的,他们也选择了无视。
  紧接着又一封昭告传遍天下,大汉公主刘颦即将下嫁中平候,婚期就定在下月的十八。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所有的人都有些头昏脑涨。但是众人都清楚,这次淮阴韩氏一步登天,要强势崛起了。
  走在宽敞的御道旁,看着前面不远处巍峨的未央宫,想起自己首次入宫时的震撼。此时自己的心境可以说是与以前有了天壤之别,自己显然也没想到会蹿升的如此之快。
  看着天空不时飞过一排排的候鸟,终于感觉到了一丝丝中秋的凉意。
  “中平候来了,陛下正在御书房等着侯爷。”
  尚未靠近,那小黄门眼尖,立即上来打招呼。
  韩诩点了点头,跟随小黄门朝里走去。
  “臣韩诩见过陛下。”
  到得御书房,韩诩行礼道。
  “恩。”刘宏点了点头,然后朝左右道:“赐坐。”
  刘颦也在一边,此时朝韩诩点头笑道:“恭喜侯爷。”
  韩诩笑了笑随口道:“同喜同喜。。”
  听得此言,刘颦满脸通红,大感吃不消。这同喜是什么鬼,莫不是说的是本公主下嫁一事?毕竟是大姑娘,当下把头埋的更低了。
  而韩诩此时尚未反应过来,看着刘颦此时的羞态有些失神。
  刘宏看了眼两人,对韩诩道:“此次外放青州是你自己提出来的,你自己好自为之,若是惹出什么乱子,你就自己跳到东海去喂鱼吧。”
  韩诩知道这是刘宏在提醒自己,当下应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刘宏不置可否,又皱眉道:“只是你这一走,这京中的布局又的重新谋划一番了,对这上军校尉,你可有何建议?”
  作为前任,在御任之时自有向上级举荐接班人的权力,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影响上级的判断。
  韩诩皱了皱眉眉头,在京师自己所识之人还真不多,尤其是将才。而且历史上此时在京中的名将,除了皇甫嵩、朱隽等老将好像也没那个了。突然韩诩眼睛一亮,好像历史上此人现在在京师任骑都卫。
  “臣认为,骑都卫徐晃可接任。”
  “徐晃?”刘宏在皱眉思索,他显然一下没想起此人是谁,“可是随杨奉平贼有功那个?”
  “正是。”韩诩记得这徐晃可是对汉室忠心耿耿,乃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被曹操称做五子良将之一。
  “此人可靠?”刘宏显然有些怀疑。
  韩诩笑了笑躬身道:“陛下招来一试便知。”
  点了点头,确实,刘宏又转头朝韩诩问道:“朕真搞不懂,为何你要往那穷山恶水的青州,在京师为官不好吗?”
  由此可见,刘宏是真把韩诩看做自己最亲近的人了。正是如此,韩诩就更加想为刘宏做点实事,以报刘宏的知遇之恩。这人心都是肉长的,来到这汉末已经一年多了,韩诩早已融入了当今的社会。眼见天下大乱在即,而自己又不能言明,这个中的痛苦只有自己默默的承受。
  想要将来有更重的话语权,就必须要有相配的势力。此乃千古不移的至理。
  “陛下,如今朝中局势复杂,臣与其在其中缚手缚脚,倒不如去外面替陛下管教一方,使大汉的天下多一分净土。在臣的境内,绝不会出现地方性士族豪强,臣在此向陛下保证!”韩诩郑重的向刘宏承若道。
  刘宏两手负于身后,双眼漠然的望着外面不时被秋风吹落的枯叶,他从此言中听出了韩诩的担忧。
  想要青州境内不出现士族豪强,这是何其之难啊!
  这些士族不须交税,却又占着天下七成的良田,门下仆庸成群,甚至有的私军上千。在地方上他们的一句话,比地方长官都管用。
  刘宏深叹了一口气,这士族门阀现在已经成了大汉的顽疾,如跗骨之蛆,吸食着大汉的骨髓,弃之不掉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