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冰冷的牢房里,有人呼唤着李未奢,对他而言周遭的声音是那么的遥远,他微微睁开眼,人影模糊,开口想说:给点水喝。
当他嘴刚张开时,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才觉昏迷之际遭受大刑,此时已说不出话来。
一个囚徒忙说:“不要说话。那谁,快去弄点水呀。”
大家都佩服这位少侠以一人之力,战栾虞侯五十余,战朱勔贴身金锦卫五十余。
几个囚徒立刻围上来,恭恭敬敬的用稻草沾着牢房地上的雨水滴在李未奢的嘴角。
李未奢用力捶着地,眼角流出了一滴泪水:哎,怪我鲁莽,哥哥,潇湘神必然兴师问罪,到时候谁来保他?
想到这里,李未奢挪动身体,向外爬去,使出浑身的力气拍打牢房的木栅。。
这时,牢房黑暗的角落坐着一人说道:“来这里的都是些亡命之人,也或者有些冤屈,终究是个死,不如来个痛快的,我存了包药,喝了快乐的死去,哈哈哈!”
众人回头齐说:“三爷,你就少说两句吧。”
只见此人慢慢起身,从腰间抽了一包毒药,扔了过去。
李未奢看着那包毒药,两眼一垂,又看看暗中站着的人,心中一阵绞痛,难道我这一身的武艺,到头来只是这样的下场?
一心想要救民于水火,不惜战死沙场的他,当下退缩了……
这个叫三爷的,名叫魏三秋,无字无号,他祖上是徽州望族,说起来和潇湘神还有些渊源,后因魏氏有几个在朝为官的族人得罪了权贵,遂家道中落。
生逢乱世,他祖辈便遁入太湖以渔猎为生。
到了徽宗朝,这家人生活越发的艰难了,因此各自四散营生去了。
他自幼双亲早亡,是个野孩子,独自在山间驯养了三只野狼,常常为伴嬉戏,形影不离,远近渔匪见了也都生畏。
他善用弓弩,神力张弓,渔猎设伏,诡异无常,其两眉之间,印堂至天庭处下陷成椭圆形,好似二郎神转世,加之其相貌奇伟,又与三只狼为伍,故而又被唤作,三狼神。
后来年轻气盛的他,为一取“花石纲(太湖石)”的苦役渔民出头,失手打死应奉局的金锦卫,最终被围困在一座小山包上被俘,于是被下狱,择日处斩。
此刻,牢门外来了两个牢兵,一个提桶,一个拿勺,桶里面是一些烂菜剩饭,他们随意向牢房地上一泼,嚷着:“吃饭,吃饭。”说完就去了下一个牢房。
魏三秋踢开方才扔给李未奢的那包毒药,走到牢门口唤着他们:“喂喂喂,等一下,你去给我们弄点肉吃?还有棉袄!我这兄弟伤重,快去取来。”
牢兵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不紧不慢回过身,对着牢房地上刚泼的饭菜,旁若无人的在上面屙尿:“给你加的菜。哈哈哈哈。”
魏三秋很沉静,他耷拉着眼,从颈项上扯下一个挂件递过去,没有多余话。
这是一方印章,上面刻着“龙藏印”三个字。
两牢兵接到手里一看,眼睛发直,饭菜往地上一扔,撒腿就跑。
过了半晌,急匆匆跑过来一个牢头,端着几大盘酒肉和棉服,低头说:“刘延庆将军有请!”
魏三秋迫不及待的先吃了一块肉,喝了一口酒,说道:“兄弟们给他喂点酒,穿上棉袄,别让他死了,这是个人物!其余的东西你们分了吧。”
一位敦厚的老宋兵道:“三郎神,这会惯坏他们的。”
魏三秋答:“我们要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酒足饭饱后,黄昏时分牢门忽然又打开,魏三秋被四个长铁链固定住四肢,由几个牢兵牵着,慢慢的走远了......
望着三狼神魏三秋远去的背影,大家不由担忧起来。
接着又来一名偏将,其阔背熊腰,相貌端庄,身材魁伟,看他军阶不大,却是威风凛凛,若上古悍将,手中握着一杆碗口粗的“神桑马槊”。
他打开牢门喊道:“你,你,你……出来!”
那个老囚徒凑过去:“韩将军,他们这些小伙子都要一并斩了?”
那偏将瞪着他:“老者,话多!这个牢房一个都不斩!”
被这将军点的不过十余人,其中包括李未奢。
他们被安排在一个幽静的府邸,吃罢一桌丰盛的饭菜之后,又配发了新棉花被子。
管他三七二十一,死也做个舒服鬼,大家都吃的沟满壕平,埋头大睡起来。
如此,十日,优越的条件下,李未奢开始慢慢的恢复,近几日已经可以清晨习武了。
这一日,那个将军提着马槊又出现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倒显得不那么凶神恶煞了。
大家围坐一团,这将军站在中央,爽朗一笑:“各位,我呢,叫韩世忠,延安人(今绥德)。少年从军,跟的是老种经略相公,在西北长年抵御西夏。今奉诏来南方平方腊,现在刘延庆部。”
大家眼睛瞪得大大的,那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可是宋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可谓家喻户晓,还有他弟弟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那可是大宋西北边陲的屏障,有种氏在,西夏、契丹不敢窥伺中原。
河东种氏亦是宋人心中的屏障,如今眼前这位将军提及老种经略相公,纷纷对他刮目相看。
韩世忠又补充道:“前者,有一奇才,能夜入敌营,得方七佛手下大将龙藏的首级,取其印信,你们知道是谁吗?”
“三爷,那肯定是三爷!”“三狼神”大家兴奋起来,这些人多数是太湖的渔民,对文明太湖的忠义三狼神有一种自然的敬仰。
韩世忠点了点头:“有话直说了吧,你们全都是和应奉局有关案子,下狱的。案子我都翻阅了,按刑律都是该处斩的。不过在战时,我朝是有例外的。那就是组建先锋敢死营”
所谓的先锋敢死营其实就是选择一些精良的兵士,数量很少,直接面对敌军的主力,他们的作用只有两个字“诱饵”。
该营需要直插敌军主力的中军,以最小的代价吸引更多的敌军聚集,以实现大兵团作战的目的,形成“中间开花”的反包围局面。
韩世忠所说的例外是临时释放一些待斩的囚徒,加上一些现役的精壮士兵,组成多个先锋敢死营,这是战时被允许的一种军士手段。
目下,韩世忠放下手中的神桑马槊,叹道:“各位,说个实在话,你们这些人本来十日后就该处斩的,这不,机会来了,先锋敢死营就是个机会。都说富贵险中求,我是裨将,只能选死囚十人,也多亏魏三秋手上有龙藏印信,刘都统一高兴,可选十五人。”
“哼哼,三爷选我们是信得过。大恩啊。”
“横竖是个死,跟你去就是了。”
“死了,给家里军饷不?”
众人纷纷赞同,唯有李未奢默默不语。
韩世忠看了看李未奢,一挥手,由两个兵士奉上:螭吻盘龙棍、鹰松古锭刀、飞鹰黄骠马、外加一套乌金环锁铠。
李未奢见了,立刻起身,渴望的看着,伫立不动。
韩世忠笑道:“大将见此,无有不动容者。这些原本都是你的,李未奢,静宇生是吧。你的事情我听说了一些,这些,你知道是用啥换来的?”
李未奢一抱拳:“将军明示!”
韩世忠一皱眉:“据说虞氏公子,用自己老宅子奉送朱勔才换你一条命,哦,还有这些,原本属于你的东西。”
李未奢一惊,退后几步,心头一阵翻江倒海:“那哥哥岂不是无家可归了?潇湘神如今可好?他……”
韩世忠:“这个我倒不知道,是个守门的小将和朱勔谈的。可那朱勔没说放了你,不过同意你进先锋敢死营,这个老奸巨猾的佞贼!得了便宜还卖乖。”
众人见了这些宝物,只觉得是好东西,围起来端详再三,纷纷称赞。
韩世忠拍了拍还正在发愣的李未奢:“兄弟,你也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了,跟着大家并肩作战吧,各位,此战后,咱们有命的继续做兄弟。没命的,同自家父母尽孝!韩某告辞。”
说罢他提起神桑马槊大步流星的走了,众人望着他的背影,抱拳,真是英雄人物,以后就叫他“神桑槊者”吧!
李未奢接过古锭刀,拔刀出鞘,心中想的是潇湘神,不知道哥哥现在身在何处,可曾救了那歌姬?还是已遭不测,为了我,你宁可舍弃这仅有的一份不能割舍的家业,我李未奢又没能救得出清倌人。你教我今生何以为报?
他凝视着这把古锭刀,在寒光中看到了自己杀气腾腾的面容,看到了一丝奇妙的情怀,看到了古往今来难以名状的侠义。
于是,他不禁默默吟诵起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此时在北去汴京路途之中的清倌人柳梢也正低泣着吟诵这首《王风》,她面如死灰,掀开轿帘子向南张望,不知道潇湘神现在怎么样了?只想和你再见一面!却不得见,真教人一夜白了头啊。
她低垂双目,呆呆的看着胳膊上点的那枚守宫砂,足矣昭示着她将必然是“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了。
因方腊之弟,方七佛聚七万众盘踞杭州至歙州一线,因此护送柳梢等五名江南花魁级歌姬的金锦卫车队,选择了一条奇怪的路线(据称是朱勔卜卦而来),遂绕道而行。
而潇湘神则走的官道,一路追赶,不见车队踪迹,心下着急,连日来奔波,到了应天府,病倒在一家客栈里。
这家客栈不大,但很紧凑精致,潇湘神的盘缠也几乎用尽了,店家也不催促。
店主人姓肖,是个殷实的经商家族,说起来还是颇有眼光的商家。
封建王朝到了大宋出现了对传统认知的颠覆,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认识逐渐被打破,大宋开始出现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大宋的子民开始普遍认为“种地不如经商”,这在历朝历代的百姓认识中是绝不无仅有的。
另外大宋养仕重文的风气又无形中促进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繁荣,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运转。
肖氏客栈的掌柜的是个四十出头的精打细算的商人,他还是个热心肠,讲究仁义经商,多出资施舍,远近声望极高。
应天府的百姓都知道,他和京畿许成岗的许氏家族是亲戚,谁道知道他娶了人家家族里最秀气的女子为妻,婚后许氏给他生了一男一女龙凤胎,现在两个孩子都已十八岁了。
男孩名叫肖杞浓,自幼习医,由许氏通过朝中公卿举贤良,现官阶为“翰林良医”,正七品。
女孩是个大家闺秀,出落的和她母亲一样的秀气,家中视若珍宝,名叫肖絮儿。
观其长子名字就足见这肖掌柜的多么疼夫人了——许氏,这个大家族,世居汴京东南几十里的许成岗,这里远在夏商周时期就是一诸侯国,名曰杞国,汉朝时许氏出丞相许香、许绩。
这日客栈清闲下来,肖掌柜悄悄的推开潇湘神的房门,他已经有两三天没见这位客官出门了。
进了门发现潇湘神脸色惨白,浑身冰凉,肖掌柜也懂点医理。想他儿子是名御医,老子怎么的也略知一二罢。
于是他便给潇湘神把脉,似乎很懂的样子,捻着胡须摇头晃脑的:“嗯……急火攻心。”
“老头!”他身后突然一尖尖的声音,被吓的一激灵,回头一看是自家那调皮的小丫头肖絮儿。
肖掌柜的轻轻拍了她一下:“你这丫头,吓唬爹爹!”
“还学哥哥治病救人不成,什么急火攻心,我来。”这肖絮儿是个灵性的姑娘,从小也跟着哥哥学医术,心有灵犀,当下可也算是应天府有名的小神医了。
看他她把脉时显得很专注,看似心无旁骛,实则注意力全放在对方的面容上去了,观潇湘神棱角分明、眉目柔和,加之这病怏怏的样子,倒是一下子吸引住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了。
肖掌柜的岂能看不出来,故作严肃:“我倒要看看絮儿医治的如何?说道说道。”
肖絮儿理了理云鬓,眼珠子一转:“急火攻心倒是有的,肖老头说的不错。不过呀,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看呢,这哥哥,旅途劳顿,久饿不食,外邪侵袭,正邪交争,卫阳之气不能外达,肌表失温煦而恶寒——凡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征,此人表征十之有八。”
肖掌柜眯着眼笑“呵呵”赞叹:“我女心乱之时尚能如此,真不愧是‘肖小神医’,哈哈。”
此话一出,哪里瞒得过机灵的肖絮儿,她捶打着肖掌柜:“爹爹,什么‘宵小神医’,你乱用谐音!明明是小神医。“
肖掌柜这次倒是真严肃起来:“别闹了,快些去抓药。莫要误了他的病情。”
肖絮儿:“不妨事,白虎汤加三钱丁香二钱白芷,药到病除!”
说罢这少女一溜烟出了门,随侍的丫鬟也跟着一路小跑:“小姐,等等我。”
肖絮儿嗔笑:“方才让你寻个白芷都寻不着,别跟着我,以后不带你出去玩了!”
二人追逐俏笑着出了门。
肖掌柜回过头看着潇湘神,心下想着:观此子眉目疏朗,相貌端庄,体格健壮,真不是一般人物,切不可怠慢,需悉心照料才是。
待肖絮儿到药房耍了一圈,回来煎了药,使客栈杂役给他换了套特质纱布制的素服。
杂役把潇湘神的衣物、细软摆放整齐出了客房,肖絮儿这才进来,烫的放下手中的药碗,轻轻托起他衣物中露出的一封帛书,但见上书:《捣练子.奈何天》
“竹里仙,画里仙,千般不如酒中仙。
抛却浮名换美酒,枉顾霓裳负苍天。
辛丑春月潇湘神醉酒赠柳小娘子。”
读罢,她不觉芳心洞开,看看手中的玉帛,望望静静躺着的男子,心中起了波澜,想要视而不见,却端着白虎汤越走越近,小巧的玉手用青汤匙一点一点的给对方悉心喂药……
此刻在南方的战场上,一队由韩世忠带领的“****”囚徒五十人,组成的第一纵“先锋敢死营”,正悄然的进驻伏戎山。
姑苏南出百里之外,山丘若出,中部一高岭,名曰伏戎山,此山于绵延丘陵之间若隐若现,据说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尝粪问疾”,献西施,十年卧薪尝胆,后伏兵于此,终逆袭。
《易经.同人》卦曰:“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解卦:三九理不直,气不壮,不便公然行动,只伏兵林莽之中,伺机而动。需于高山四处张望,三年不采取行动。)
第一纵先锋敢死营分为三个部分,军头韩世忠是无名裨将,人称泼韩五,本次敢死营都叫他“神桑槊者”。
此时的他虽在西北抗击西夏小有名气,军中由经略使多次举荐,现今仍官阶低微,无人知晓。
虽如此,韩世忠仍以兵法列阵清晰,他把先锋敢死营分为最基本的前军、中军、后军。
前军由“三狼神”——魏三秋领兵二十。
中军由“神桑槊者”——韩世忠亲自领兵十人。
后军由“静宇生”——李未奢领兵二十。
当下,是个纵队共五百人组成的先锋敢死营先期已全部开进伏戎山,静待时机。
公元1121年北宋宣和三年正月,童贯帅多路大军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将领分别率领,浩浩荡荡进围方腊,向杭州和歙州进发,准备在睦州汇合。
方腊之弟,大将方七佛率七万主力由杭州北上迎战,为避开悍将王禀的主力,遂绕道北上,目前已渐渐接近伏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