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寒门首辅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册立太子

第五百八十五章 册立太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太子是国本,是国家的根基。
  
      朱厚照决定册立太子,绝对是一件好事。
  
      明朝的藩王成年后得就藩,别管多么得帝宠,这一条是免不了的。
  
      而明朝自靖难削藩后藩王就基本没有什么权力,根本不可能对朝廷构成什么威胁。
  
      看看宁王之乱就知道了,蓄谋已久招兵买马,号称二十余万人,其实不过是一帮土鸡瓦狗,乌合之众。
  
      朝廷平叛大军一至,立刻土崩瓦解,断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胜势。
  
      所以藩王们还是应该有觉悟,该生孩子的生孩子,该玩女人的玩女人。但一定不要觊觎紫禁城的那把椅子,那是要出人命的......
  
      太子的册封大典定于九月初二举行,秋高气爽,黄道吉日。
  
      大典由礼部主持,天子朱厚照在奉天殿前抱着太子朱载塘接受文武群臣的叩拜,端是把天家威严表现到了极致。
  
      当然,典礼是冗长枯燥的。
  
      便是皇帝陛下都有些不堪忍受,更不必说他怀里的小皇子了。
  
      可是没有办法,既然生在皇家,就必须得学会忍受。
  
      得学会被当做一个牌位一样叩拜。
  
      这种孤独感往往是常人理解不了的。
  
      好在小皇子朱载塘还很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他的父皇也正春秋鼎盛,有足够的时间去教他。
  
      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盛世乾坤,泱泱大明。
  
      朱载塘被封为太子的当天,朱厚照还有另一项加封,就是授予谢慎上柱国的荣誉。
  
      有明一代上柱国这个称号极少授出,生前获得这个称号的只有夏言一人。可怜的夏老头还被咔嚓了。
  
      谢慎自然清楚这一切,故而被授予上柱国的时候实在高兴不起来。
  
      但天子既然赐下了荣誉,总不能拒绝,只得硬着头皮接下了。
  
      好在朱厚照够意思,还授予了谢慎一个职位——詹事府左庶子。
  
      虽然只是一个正五品的官,但却让无数人艳羡不已。
  
      大明朝的官员不能光看品级,也要看与皇帝、太子的亲近程度。
  
      就比如内阁大学士也是五品,你能说内阁大学士不如知府吗?
  
      詹事府左庶子也是同理。
  
      能够和太子搭上关系,将来新君即位肯定是飞黄腾达。
  
      故而东宫被许多人视为高升的终南捷径。
  
      当然,对于谢慎来说根本不需要如此钻营。
  
      他已经位极人臣,兼任左庶子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但这给外界的信号却是谢阁老将荣宠不衰,哪怕将来新君即位,他还会是辅政老臣。
  
      顾鼎臣两行清泪啊。
  
      同样是人,为啥差距就这么大呢?
  
      他在东宫当先生的时候可没有太子啊。
  
      再看看人家谢余姚,一水的东宫背景。
  
      不仅是今上的先生,还是当今太子殿下的先生。
  
      罢了罢了,跟在谢慎后面好歹还能混个次辅的头衔,也算不错了。
  
      结束了大典后群臣各自散去。
  
      顾鼎臣与谢慎结伴走着,感慨道:“四明啊,人能活到你这个地步真是无憾了。”
  
      谢慎苦笑道:“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九和只看到我光鲜的一面,却不知我愁得夜不能寐。”
  
      顾鼎臣讪讪一笑道:“那倒是,不过能者多劳嘛。大明朝若是没了四明你,恐怕要出不少问题呢。”
  
      “你这就是拍马屁了。这大明朝离了谁也照样不会受到影响。”
  
      谢慎耸了耸肩道:“就说你顾九和,不也是能臣一枚吗?”
  
      “四明啊,你这就是诛心了。我可是当僚机的命,你让我来掌勺,不定把这锅粥熬成什么样子呢。”
  
      “不说这些了,过些时日我打算回乡一趟,到时你便是不想掌勺也得掌勺了。”
  
      谢慎淡淡说道。
  
      “啊?”
  
      顾鼎臣显然感到十分惊讶。
  
      “四明要返乡?”
  
      内阁首辅在任期内告假返乡的不是没有,但大多是因为变故。
  
      譬如父母离世,要守孝三年。又譬如身染重病需要静养。
  
      像谢慎这样身强体壮,正值盛年却要告假返乡的实在是太罕见了。
  
      因为大明的权力争夺,尤其是内阁的权力争夺十分惨烈。
  
      就比如嘉靖朝,阁臣个个都是拔尖的人精,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不犯错误都可能被拉下来,更不必说主动告假了。
  
      古代交通不便捷,回一趟老家怎么也得几个月,要是守孝三年,回来早已是物是人非,还想继续当首辅?
  
      对不起,能够保住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就不错了,首辅是断然没戏了。
  
      故而张居正在父亲死后仍然不愿意回老家守孝,鼓动皇帝夺情,从而继续出任首辅。
  
      直到老父发丧,才不得不抽身三个月返回荆州江陵老家。
  
      饶是如此,张居正仍然命亲信将京师的奏疏全部送至荆州供他批阅。
  
      当时的小皇帝万历正是似懂非懂的时候,看到如此景象更是对张居正怀恨在心,这也为张居正死后的悲惨境遇埋下了伏笔。
  
      一代权臣尚且这样,更不必说那些地位不甚稳固的首辅了。
  
      抓紧时间稳固地位才是他们的首选,至于告假回乡还是算了吧。
  
      “怎么,我连告个假的权力都没有吗?这首辅当得甚是没意思。”
  
      谢慎也不禁拿自己开起了玩笑,心态真不是一般的好。
  
      “额,四明说笑了。你若是告假陛下肯定是准的。”
  
      顾鼎臣其实不太能理解谢慎的举动,不过谢慎既然选择告假肯定有他的理由。能够想出一系列新政的人岂是常人能够猜透的?
  
      至少谢慎不必担心权柄被夺的情况。有朱厚照在,他的首辅之位稳如狗。
  
      “老实说,京师的生活不太适合我。”
  
      谢慎慨叹一声,背负双手望着高高宫墙外的彩云。
  
      “京师的生活太浮躁,少了清润,整个人都似飘着的。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余姚的空灵。”
  
      顾鼎臣对此感同身受,他轻点了点头道:“江南自然是比京师适合生活,可有时人总得做出取舍。范文正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要真正为国为民做些事,还是要手中握有权柄的。”
  
      ......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