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唐玄取经 / 第一章 逃难

第一章 逃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世作恶多端死于乱斗,今世好好活着吧。
  西秦州,万安县,柳铜镇,往南五里有片山林,山林外有房屋,零散坐落。
  春夏之际。
  夕阳垂落山头,房屋袅袅生烟,锄夫挑锄而归,倒骑牛背的牛娃,双手抓着牛尾使劲拍打牛屁股。
  “你妈的,跑快些!驾!驾!你妈的”,打骂声清脆悠扬,毫不在意胯下是牛是马,反正自个儿挺爽。
  锄夫归来,从院里走出一妇人,打开柴门,将其引入院内,几只被关押一整天的鸡趁机跑出柴门,咕咕乱叫,兴奋地散向四周。
  被自己尾巴抽打的牛不用背上的娃牵引,自个儿走进柴门。娃儿跳下牛背,将牛绑在棚下树桩上,不知从哪里捡来一根竹竿冲出柴门,向散落四处的鸡跑去。
  这是一间木头支起的茅草房子,两屋一堂,堂门外有栅栏围起的小院,院里有几处木棚,盖以茅草,牛棚挨着茅厕,茅厕挨着厨房,茅厕和厨房中间有一大水缸,缸旁有扁担和木桶。
  简单安静的炊烟,甩着尾巴驱赶蚊子的黄牛,咕咕鸣叫的几只鸡,夜幕降临,天色昏沉,又要下雨了。
  前几年,老天爷突然间喜欢了下雨,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下雨,也造就了西秦州北部贫瘠的土地再也种不出东西,饥荒瞬间爆发,流民像蝗虫一般向南涌来。
  今年年初,发疯的老天爷终于病情好转,雨水渐少,没死的流民在府衙人员的安抚下开始重新返回北方,可也衍生了一大批要饭队伍,分布在西秦州各个地方。
  栅栏外,稻草堆边,一个瘦弱的身影懒散的倚靠在草堆边。
  一只母鸡咕咕叫喊着慌张的跑过来,因为母鸡身后便是拿竹竿的牛娃。
  母鸡飞上稻草堆,一根竹竿破音而至,母鸡惊慌飞出,竹竿打在稻草上。
  “你妈的,跑得挺快!”牛娃很不高兴。
  突然,牛娃注意到草堆一侧那瘦弱的身子,侧身走过去看了看,皱起眉头。牛娃拿着竹竿捅了捅那身子:“喂喂喂,快走,快走,这是你呆的地方吗?”
  天下的乞丐自然不会招世人待见,这几年流民乞丐给西秦州当地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日防夜防,因此当地人自然不喜欢流民乞丐,尤其像这个蓬头垢面肮脏衣服满身虱子的乞丐。
  乞丐抬抬头,微微看了一眼牛娃,又躺下。
  牛娃虽然是清苦之后,可总也感觉比乞丐阶级高一些,这样被无视,顿时来气,竹竿捅得更用力:“没听见吗?再不走我可就开打了?”
  乞丐被用力的捅了几下,身子有些疼,赶紧翻身躲到一边,看着牛娃。
  “有吃的吗?”
  “你们他妈的一群短命鬼,我家地里的地瓜都被你们这群短命鬼挖走了一半,我爹没去把你们那个破庙烧了就不错了,还有脸要到家里来!”
  牛娃狠狠的将竹竿插进土里,似乎很生气,插着腰骂道。
  “短命鬼?谁是短命鬼?”
  “你!还有那西元坡破庙里和你一样的人,臭要饭的!半个月前,我娘在地瓜地里呆了一下午,也骂了一下午,骂的就是你们这些臭要饭的!”
  乞丐这时候才知道某天下午某位农妇,指天指地指天地间,骂天骂地,狠狠地发泄了她心中的恶气。
  地瓜确实入了这个乞丐腹中,可农妇似乎骂错了对象。
  乞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亏欠之意,拍了拍头上扎进肮脏打结的头发里的稻草,看了看牛娃,一手抓起一根比自己高出一头的棍子,一手拿着破碗撑着肚子转身慢慢走去。
  看着乞丐走了,牛娃才看见那乞丐手里握着的那根木棍。棍子如手腕那般粗细,一端沾着黏糊的东西,有些黑,又有些红,好像那根棍子曾经伸进血河,拿出时血液顺着棍子流淌,凝固后变成了黑色。
  牛娃看着那棍子,心里有些慌,不过幸好乞丐走远了。
  “臭要饭的,呸!”牛娃朝地上呸了呸,虽然没有痰,却像是有了气势,握着竹竿将跑出家门的鸡群赶了回去,不再看乞丐远去的路,不过心里隐隐觉得这乞丐有些不同。
  乞丐已经三四天没有吃过东西了,肚子里的肠胃在绞,顺带绞着精神,使整个人头晕眼花,双腿无力。
  半个月前他拄着那根棍子从北方来到这里,来的时候状态和今天一样。当他看见地里那些地瓜叶,便扑了上去,所以农妇骂那些西元坡古庙里的乞丐和自己没关系。
  乞丐对偷东西没什么经验,挖空了三分之一的地瓜地,也才捧着二三十个如脚拇指般大小的地瓜跑进山里。怪不得农妇怨气冲天,还没成熟的地瓜都不放过,不是每天只为填饱肚子的乞丐,还有谁干的出。
  这些逆天恶性,雷劈恶行,必遭天谴。
  柳铜镇不大,一条主干道从北向南贯穿集镇,集镇街道南入口有镇上唯一一家酒楼,“醉民楼”,小的可怜,本来生意就不怎么好,加上这几年灾荒,生意更是惨淡。
  “滚滚滚!在踏进半步,我卸了你的狗腿!”
  一个蓬头垢面着装油腻肮脏的乞丐被人踹出醉民楼,乞丐跌跌撞撞,用棍子撑了撑身子以至于没有摔倒。
  一个身材圆润的伙计端着别人刚吃剩下的面汤倒进狗碗里,乞丐看着狗舔食着面汤,咽了咽喉,觉得咽喉更干涩。
  “狗吃得?我吃不得?”乞丐拿着破碗指着醉民楼门口那只酒楼饲养的看门狗。
  “狗会看门,你会?”伙计摸着狗头轻蔑的看着乞丐。
  “自然会”
  “可我只养狗,不养人”
  乞丐听出这话的意思,你要是可以像狗一样趴在这里看门,他就会养你。
  顿时一阵不堪入耳的辱骂声从乞丐嘴里破口而出,直到圆润伙计拎着板凳冲出来,乞丐才悻悻的逃走。
  直到傍晚雨点落下,乞丐才从卖菜的老妇人那里得到一份白菜梗子,心满意足的离开集镇,往西元坡破庙走去,他自然不是住在那里,可集镇没有他落脚之地,白天他已经观察过了,如果不下雨还好,可以随便找个地方躺下,所以只能去破庙,淋雨过夜是下策。
  入夜风少,雨不紧不慢的落下,滴在路上洼坑的水里,溅向四周,滴在路两旁的绿草里,绿草撑不住雨水纷纷低头让其滑落,滴在山林里,哗哗作响。
  西元坡离集镇不算远,乞丐冒雨走了一个多小时,此时天已黑,前方便看见一处坡道上一座漆黑的废弃破庙,有火点闪烁。
  乞丐走上去,庙门不知何年何月已经被拆掉,也许庙门也是门,被谁家拿去做自家门,乞丐不请自来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没门的人家,所以不得不妨。
  也许只是某些流浪的短命鬼为了在庙里生火过夜,常年的雨水找到干柴总是废些心思,这样多省事。
  走进庙门,地上一堆火,庙堂上供奉着乞丐知道的某位大神,地上坐着三个和自己模样平分秋色的乞丐,三人围着火堆抬着头惊奇的看着乞丐,他们是这柳铜镇唯一的三民乞丐,今天居然多出一个,三人有些诧异,又有些敌意。
  诧异来自突然,敌意来自行业竞争,多一个要饭对手,尤其此时从雨里颤抖着进来的对手,样子比自己还惨,这还得了。
  世人位越高权越重越好混。
  乞丐身越疾世越惨越吃香。
  火堆上架着破口的瓷翁,里面有汤,汤里有碎馒头,菜叶,红薯皮,断面条等食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少,少得每人喝上一大口便屠荼殆尽。
  很显然,这破翁里的东西是他们三人忙碌一天的成果。
  进门的乞丐似乎察觉到三人的敌意,不紧不慢走到三人跟前,从怀里掏出那份湿淋淋的卖菜老婆子准备丢掉的白菜梗,捧在手里。
  “这些够入伙吗?”
  火堆旁三人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瘦弱老人,衣服破烂不堪,可却不是像其他两人那般肮脏,头发花白却似乎搭理过,双眼散发精芒富有智慧。
  老者左边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小孩身穿明显很大很不合身的补丁长衫,脸上泥水碳灰皆有。
  老者右边是失了左臂的中年人,赤裸的上身一道疤痕从颈上蔓延后背直至后臀,肌肉若隐若现,不算壮汉,也不算瘦弱,蓬乱的头发下一双犀利如剑的眼睛。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