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有妖气 / 294 提拔新一代

294 提拔新一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吴军已经被惊恐占据心里,哪还有心思再战,所有的人都恐惧的看着白色物体蒸腾,绕的远远地,仿佛一沾上就会死一样。
  
  弥漫的白烟让他们认不清方向,只能凭借着感知行走。
  
  如今谁还会管主公是谁?都拼命的想着远离这些东西。
  
  而且他们也知道败了,也同样感觉到莫名其妙。
  
  南门尚无敌兵,也只有从南门逃窜。
  
  但他们没有想过,出了南门后就再无城池,只有长江。
  
  想要渡过长江哪有那么容易?
  
  孙权领残军逃出皖城,走至一阵,欲转变方向前往无为。
  
  可还没走多远,一路人马立与路中央,见逃军至此,立马就冲杀了过来。
  
  “撤!朝南面撤退!”
  
  此时孙权心中苦涩,他能想象到,既然东面都有兵马,那南面必然也有伏兵。
  
  但那又能怎么办呢?南面突围是他唯一的希望,只要有机会踏入船上渡过长江,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了许多。
  
  江东与楚峰隔江而治,也足够做一方的霸主了。
  
  果然不出孙权所料,赶至江岸,又有一支人马杀出,人数虽然算不得多,但对于残兵败将的孙权一行人来说却也不少了,更何况对方是蓄势待命,不必一路奔波的他们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
  
  如此情景,周泰护着孙权杀出一条血路,沿着长江一路南下想要甩开追兵。
  
  最终孙权还是得以脱身,只不过十余万大军最终留在身边的也只有三四千骑兵。
  
  东吴总共就有不到六十万的人马,还需要分兵镇守各路沿江岸口,更是有山越在其内不安分。
  
  如今少了十多万,整体实力积聚下降。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北上。
  
  楚峰得了皖城,立即分兵数路,尽取长江以南各处势力,与孙权隔江而治,一时无话。
  
  方定四年、公元220年,末。
  
  楚峰得胜归来,命文丑、张辽领十万精锐镇守江岸,自领兵返回荆州襄阳。
  
  随着楚峰的特殊兵种越来越多,后勤部队也逐步增加。
  
  这也导致消耗巨大,后勤运输相对难度要增加了不少。
  
  虽然地盘大了,生产的粮食也多了,但终归需要一点一点的运作。
  
  更何况嫁接虽然已经成功,而且也推广开来,但毕竟还没有铺开,只是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和荆州小部分地区开始推广,效果也不是特别的明显。
  
  而楚峰又是大规模的战争,一时间补给很难跟上。
  
  不过杂交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在南方地区展开杂交水稻的实验,只需要一年的时间,成功积累下第一波种子,全面铺开。到时候就不用再担心粮草的问题。
  
  其实最终还是之前的那个问题。
  
  楚国的将领几乎都是老将,新进将领虽然也有,但终归是少数。更何况能扛得起大旗的还没有一个人。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楚峰终于做出了行动。
  
  立即提拔邓艾、郭淮、郝昭以及庞德之子庞会、赵云之子赵统、高顺之子高义、典韦之子典满、文丑之子文袭等一代年轻将领。
  
  原本那些依靠父辈光阴活下来的人,也有了不小的改变,最为典型的就是典韦之子典满。
  
  原本典韦战死,典满无人教导,以至于沦落无名。
  
  但如今典韦尚在,自然把他的亲儿子给教导出来,武力着实不凡,在年青一代之中乃为翘楚。
  
  有人说学得好不如生的好,这些都是屁话。
  
  生的再好自己不努力,那最终也会沦为普通人。
  
  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每个人的确承受父辈的恩惠大小不同。
  
  有些人一出生就比别人的平台高,但同样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能力不足,家族反而会成为累赘。
  
  就像之前所说的,世家子弟固然人才辈出,但大多都只是二流角色,站在巅峰的一些人里世家子弟的占比并不高。
  
  郭嘉等人不都是寒门出身吗?
  
  更有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人,不都是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吗?
  
  不过这也不尽然,每个人的机遇不同,自然也待遇不同。
  
  有些人生来就吃不上饭,不干活就得饿死,哪来的精力干别的?
  
  甚至有些人还没长成就被活活饿死,这种事情也不少见。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自然得到的结果就不同了。
  
  总而言之,抱怨只是懦弱者的借口,父母生你养你,你哪还有资格抱怨父母不够的道理。
  
  制定好新一代培养人员的名单,楚峰便将这些人挨个放入军中,在一些老将的麾下任职。
  
  一来打打下手镀镀金,二来学习知识进行实践,给未来接班做好基础。
  
  最为头疼的还是司马懿,这家伙就算放在政务上也表现的相当有益,这让楚峰有些为难了。
  
  左思右想之后,楚峰还是打算给司马懿一个机会,只要自己不死,司马懿还翻不起什么浪来。
  
  更何况现在情况不同,大楚占尽了绝对性的优势,不用等到下一代可能就会统一天下。
  
  到时候天下都同意了,司马懿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歪心思。
  
  将司马懿调派到身边,以参军对待。
  
  这也让司马懿兴奋万分,苦苦的等候没有白费,终于被**赏识了。
  
  官职虽然不高,但是离领导近,他坚信以自己的才能绝对会得到赏识。
  
  是金子总会发光,没有发光,只能说明你这颗金子不够纯或者说时机不到。
  
  楚峰再欲兴兵讨伐,想要先打刘备。
  
  可司马懿进言说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东吴士气低迷,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只要攻取长江之下的一处,便可作为跳板支取江东。”
  
  “西蜀刘备固然是个麻烦,但凉州有大将军镇守可保无碍,再派大将镇守荆州,足矣。”
  
  楚峰犹豫良久,最终决定采用司马懿的建议,领大军三十万出兵江夏。
  
  孙权被楚峰吓破了胆,见楚峰再有行动,立马调集大军屯与江夏。
  
  司马懿再次进言“可派一支人马绕开海岸偷袭吴郡,逼孙权请降。”"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