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馨儿之事如今也只能暂搁一边,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即将面临的在锦衣卫与官府之间的周旋,一方面要做到自保,另一方面如果有可能,他真想纠出杀他的幕后之人。
这些天的风平浪静,其实并没有让他放下戒心,要不然他也不会枉费心机的去弄把手枪防身。或许穆义说的是对的,那伙人是忌惮锦衣卫的,所以暂时停了手。
不过危险归危险,生活还得继续,钱还得想办法赚。
就在等待靳云做枪的时间,他依然被苏玥关在家中,每天的任务,就是读书,不过由于与苏玥的争执,姐弟两这两天一直没说话,吃饭时,王景泰见场面尴尬,总是嘻嘻哈哈的讲一些笑话出来,缓和气氛,不过显然效果不佳。
吴晗说是读书,其实是在构思未来的发展,按照他前些天的设想,依托姐夫的酿酒作坊,先改良一下蒸馏技术,弄些高度酒出来,或许会有市场。
不过这个计划,在经过他一番了解后,便被否了,原来从宋朝开始,已经有了蒸馏,而到了元明之际,更是出现了多次蒸馏,所以他心中所想的高度烈酒,实际上已然问世,算不得稀奇。
他又将心思放在了酿酒原料上,或许能经过一定的试验,找出一些更合适的粮食配比,从而酿出此时没有的酒。不过这个计划貌似周期太长,而且他又不是酿酒专业,执行起来更是难度太大,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估计也是经历数千次试验以后,到时候都成老头了,还建立个什么商业帝国。
面对自己想的一个又一个点子,初时还挺自信,慢慢冷静下来,仔细想过之后,才发现根本行不通,这也是令他这几天甚是苦恼的原因。
看着盘子中吃剩下的几颗草莓,他幽幽一叹,这是姐姐上午吃完饭买给他的。显然,两人整天就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儿,作为姐姐,终是先示了好,不过还是没有理会吴晗关于亲事的抗议。
随手拿起一颗,扔在嘴里,嚼了嚼,还别说,这时候没有工业污染,纯天然下种出来的水果,味道就是鲜美。
正当他趴在桌上,闭着眼睛惬意的享受这难得的安宁时,突然灵机一动,猛的睁开眼睛,脸上立时露出一抹笑容。
怎么就没想到呢?再拈起一颗草莓,却是坐看右看,欣喜不已。他连忙再拿出几张白纸,找出自制的尺子和炭笔,略一沉思,便开始画了起来。
……
眼看三天期限已到,吴晗中午趁着苏玥与王景泰不在家的功夫,去找靳云收货,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动,虽说他设计的这把枪,在原理上还是继承了燧发的特点,不过使用起来,确实要更加方便和小巧很多。
枪支的零部件虽然看着简单,可在这个没有机械设备的年代,小小的螺丝都有可能将工匠难住。所以许多工件的制造,都要通过工匠一点一点的打磨而成,既费时费力,又难以保证精度和统一性。
就像枪管,这样一个简单的东西,在后世可以通过穿孔或是冲压的方式制作,可是现在,就只能是找上一块铁皮,绕着一根钢管慢慢捶打成形,难度可想而知。
等吴晗来验货的时候,靳云已是满眼血丝,显然没怎么睡过觉。虽说这次付的钱不少,可见到这般,吴晗还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靳云也不愧是火器院的工匠,手艺确实没得挑,在吴晗看来,比他的预想已经好上很多,下来就是回去好好组装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少不了还得过来再麻烦一番靳云。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品性都是比较淳良的,卖出去的东西,如果有问题,只管拿来换,所以靳云也是满口答应。
付了钱,临走之际,吴晗再次交给靳云几张图纸,让他按着上面的做出来,不过这次却是没有限制时间,可以慢慢来,反正不急。
靳云看后,轻轻点了点头,这次倒不是什么难弄的东西,而且看这样子,更不会是枪支之类,所以他也没再好意思收什么保密费,便只问吴晗要了些材料费,就当额外赠送了。
吴晗当然极为感激,说了一些手艺很好的客套话,最后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去。
离开了靳云家,吴晗便匆匆赶了回来,还好,苏玥与王景泰今天在外忙的比较久,一直没回家,要不然被姐姐发现,免不了又是一顿耳提命面。
经过上次赵显醉风楼的推广,如今王家醉蟹,已经在杭州上流社会间,慢慢流传开来,许多去醉风楼吃饭的客人,都是冲着这道菜而去。
所以这些天苏玥与王景泰也是越来越忙,两人见到醉蟹的利润可观,为了在这道菜被其他酒楼偷学去之前,想多赚一些,便暂时停下了自家的酿酒,偶尔一些老顾客需求的时候,才会供应一点,稳住客源。
期间王景泰的母亲听说儿子最近生意比较好,还来看过一次,在知道了这份挣钱的营生,乃是出自吴晗之手时,立马对吴晗的态度大转,也不再提什么赶人之类的话,句句都是夸赞苏家后继有人,直听得吴晗甚是尴尬。
而且见儿子儿媳生意红火,如今赚钱就跟数钱一样,便也打发了自己的大儿媳妇过来帮忙,当然,肯定是要付工钱的。一方面,是替两人分担一下,另一方面也算是帮衬着老大一家。
按照苏玥的本意,是不想让外人插手的,就是自己再累,也不愿意多花钱雇人,不过既然是婆婆的意思,她也就没法拒绝。
吴晗躲在房中,将门窗关好,他可不希望姐姐见到自己在摆弄这玩意,说上一些不务正业的话,或是引起多余的担心。
从靳云那里,他还讨要了些简单的工具,要知道,毕竟是手工制品,在装配的时候,难免出现尺寸上的问题。而且第一次设计枪支,他对自己也有些担心,如果遇到一些小的不足,也能自己改一下。
不过这种东西,一旦出现装配或者使用问题,其实就是大麻烦,在设计上就得推倒重来,这当然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其实还别说,靳云的手艺的确很好,每一件都做的很精细,纯手工的情况下,能出来后世抛光后的效果,是令他没想到的。
在量过尺寸后,基本是满足他的设计要求,当下他也不犹豫,从原来那把燧发枪中拆下主要零件后,将自己设计的一一装上去,还好,在当时计算时没有出现错误,起码都是严丝合缝。
装成后的这把枪,首先在体积上,要比原来的缩小了将近三分之一,这是令他最满意的地方,至于能不能正常开火,就得试过以后才知道了。
而且,靳云还额外赠送了他些弹药,不过与传统火铳弹药一样,属于铁质。其实在以他的设想,要是能做出铜制外壳,内充铅粉的子弹,是最理想的,不过好像技术难度有点大。
而且,为了保证密封性,他回来时,还买了些油纸,装填在火药和弹丸之间,从而保证火药燃烧时,能在一个更加密封的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