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葬隋 / 第七章 不速之客

第七章 不速之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残阳洒在荒芜的平原上艳红如血,沿着官道两旁,树皮都已被扒的干净,地上也已光秃秃一片,寸草也无。一具具干瘪的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路边,一只只乌鸦若无旁人的啄食着那骸骨,偶尔被不知哪来的野狗惊起一片,发出阵阵难听的叫声。然而观察一阵后,竟也不怕了的落下来与那野狗抢食。
  各处反军的陆续举旗,随之而来的便是那流民,大股大股的流民如蝗虫过境般啃食着经过的土地,其中的青壮大部分在那半威逼半食诱下被裹挟入了反军,成为了反军攻城略地的炮灰。剩下的皆是老弱病残,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生气,机械的把看的到的能吃的不能吃的东西皆塞入口中,以抵挡腹中梦靥般的饥饿感。大部分的流民都是背井离乡的向东都洛阳靠拢,期望在那所谓的京都首善之地能有一口吃食、一个活路。也有一些流民在前行的道路上受阻,或被反军冲散、裹挟,早已没有了方向与目标,漫无目的的行进着。其中居然有一小股流民,竟向着希望村的方向而来……
  当这百多流民行到村头时,才被劳作的那些部曲和旁边的小渔村的渔民发现。两方都如临大敌,赶忙敲着锣四处奔走相告,通知所有人放下活计,集合起来防御流民冲击村落。这一百留守希望村的部曲虽然因为不在战场而疏忽了,导致这些流民已经到了村头才被发现,但毕竟都是老兵,在他们百夫长的组织下不但很快披挂整顿完毕、手提刀枪面朝流民严阵以待,还派遣了两人乘着小船去长岛向赵白报信。那些渔民却散乱一团,手中拿着木棒出头鱼叉等各式各样的用具防身,在乡老的带领下惊惧的望着流民。流民们看到面前的军阵也不由得楞住了,整个人群慢慢地停了下来。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一支被甲执锐的军队他们的前行道路上摆好军阵等着他们。但看着前方一块儿一块儿若隐若现的绿色,这些流民又不愿离去,虽然不知那地里面栽种的是什么,但那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救命的东西,只要没有毒那就是上好的口粮了,不管那是什么可都是绿叶呀,不比树皮、观音土强上千百倍吗…流民不愿离去,小渔村的渔民和希望村留守的部曲不敢离去,双方便在这村边的空地上僵持了起来。赵白在长岛之上接到了部曲的来报后,马上有集结了百人队想着希望村赶去,生怕流民太多而使村子受到冲击不保。当这百人队护着赵白赶到的时候,正好是流民们渐渐地忍受不住诱惑与压力,踟蹰向前、三方冲突一触即发的时候……
  赵白身边跟着的这护卫头头大名来墩儿,长得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其家世代在来家为仆,来墩儿的父亲因公得来护儿赐来姓、并放免为部曲,来墩儿出生就在来家也习得一身好本事,这次平高句丽得征战得来护儿赏识充作亲位带在身边,最后伙同其他人一起,被来护儿当作答谢赠予赵白。来护儿曾夸来墩儿为人颇为忠义、业艺也好,赵白知道自己无甚武力,于是便暗暗记住,命其作为护卫头,又在部曲中选了几人,日夜护卫在身边。
  这来墩儿也是个机敏之人,看到面前这场景,有注意到赵白脸上的焦急,于是尚且隔着些距离,便大声喝道:“都住手,大人来了,且听大人言!”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