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成吉思汗在巴里坤 / 第七章蒲类邂逅定乾坤,道长促就霸业成

第七章蒲类邂逅定乾坤,道长促就霸业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蒲类湖西边,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的有道之人丘处机,不知已修炼了多少岁月?
  夜色已浓,苍穹深处,星光闪烁,月挂中天。大地上,青山静卧。蒲类湖西约三、五里处,乱山穿空,怪石林立。此地人称白山嘴子。从苍穹俯瞰蒲类太极八卦图,正是炼成长生不老仙丹的风水宝地。
  一座道观矗立于白山之下。道观内正上方供着太上老君塑像,身着玄袍,须发银白。手持八卦图,神态悠然。道观正中有一座八卦炼丹炉。两位道童手执神扇左右侍立。炉内神火通红,得道高人丘处机面炉盘腿打坐。双眼微闭,手持抚尘,口中念念有词,已不知修炼了多少岁月。
  今夜,是灵丹出炉之时,宁静的蒲类湖水面,突然轻轻颤动,震碎了水中明月繁星的倒影。瞬间湖面波光粼粼,清风阵阵,万物无声。蒲类湖太极八卦阵图变幻莫测。突然,苍穹深处,两团火焰临空而下,呼啸着落于道观之中,轰隆一声,惊天动地。道观周围方圆数十里都是金光一片,耀眼夺目。丘处机道长睁开双目,两道童早已远远避开。炼丹炉内发出幽幽绿光。道长轻轻打开炉门,将两颗仙丹盛于玉盘中,双手端着玉盘,俯拜在地,对着太上老君塑像叩了三个响头。起身哈哈大笑。对道童说:“你们快快过来看看,长生不老仙丹已炼成,我已服下一粒,另一粒暂且放于炼丹炉内。你二人一定要小心守护,此仙丹关系到芸芸众生性命。明日为师将出门一趟。”说话间,但见道长须发变黑,皱纹消失,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似乎年轻了二、三十岁。
  夜色如一张黑蓝色的大幕,笼罩着蒲类大地。满天繁星格外明亮,似乎伸手可及。蒲类湖风平浪静,象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满天星星,在草原上闪闪发光。分不清哪是湖面,哪是星空。夜色是那么温顺而幽美。沉睡的大地万物,只有道长听得到它们轻轻的呼吸声。道长打坐入定,聆听来自天宇的冥冥之音。
  夜观星相,道长已算出有真命天子来到这风水宝地。蒲类草原将面临动荡,面临浩劫。
  天空中,繁星渐渐消失,东方已经发白,天空中只留下一轮孤独无光的圆月。山洞中,篝火周围,慕容智、菊花公主似乎还沉浸在深深的睡梦之中。大汗轻轻的睁开眼睛,沉思片刻翻身下床,走出洞外。一股清新凉爽的空气迎面扑来。大汗觉得格外精神,木华黎彻夜未睡,守候在洞外,神色有些疲惫。见大汗走出洞,早已俯拜在地道:
  “大汗受惊了、受罪了,末将失职,请大汗责罚。”
  见到木华黎,大汗有些恍惚。天色已经亮起来,四周一切都看得清。山脚下,蒙古兵士漫山遍野,三五成群围坐于残灭的篝火旁,似睡非睡。哨兵们走来走去。大汗远看着士兵轻声说道:
  “天意如此,你等无罪,平身吧。”
  说罢示意木华黎起来,见大汗气色饱满,步履轻盈,神采奕奕。昨日箭毒之伤已经痊愈。木华黎长舒一口气,露出了好久没见的笑容诚惶诚恐答道:
  “多谢大汗。”
  大汗轻轻点点头,向一座小山峰走去,木华黎紧随身后。从山峰顶上往下看,美丽宁静的草原显在眼前,天色已经大亮。远远看去,草原上凡是有湖有泉有水的地方都闪着耀眼的白光,晶莹闪亮,大大小小遍布着整个草原。象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绿柔美的大地上。大汗看出圣泉脑之地,更是神奇。千泉百溪汇聚成河,绕过唐城,横穿草原,西流而去,汇入蒲类湖。八百里的蒲类湖面如明镜般光辉夺目。一条条隐隐约约的S形堤坝横穿东西,将湖面划为南北两半。湖面呈现出神秘巨大的太极八卦图形,惊显在目。
  大汗看到此暗想:在这茫茫西域偏僻高原盆地之中,非神灵之力,谁能造出这神奇的景观。在这四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上,肯定还有更多神奇诡秘,不为人知的天机地秘。
  成吉思汗呆呆的注视着这神秘的天然奇观,不由得想到自己艰辛的年轻岁月;想到自己辉煌的战斗生涯;想到自己缔造的战无不胜的军队;想到自己创立的无疆界蒙古帝国,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及霸气。片刻之后,成吉思汗又想到自己半生疯狂扩张,多年残酷征战,使无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想到自己死去的父母亲人、兄弟姐妹及族人朋友,心头不禁阵阵寒意。任你是旷世天才,如何的神勇威武,如何的万人敬仰,在时光岁月面前却束手无策,毫无办法留住岁月前行的步伐。成吉思汗想到自己年愈花甲,终将老死,不由得悲从心起。在自己广大的帝国领土上,将身葬何处?又能带走什么呢?自己的子孙后代能使自己创立的蒙古帝国繁荣昌盛,永存千秋吗?
  大汗暗暗思索:这巴尔库尔天灵地杰,山青水秀,那湖面八卦,天然雕成,真乃风水宝地。定有半仙之人,只是这神灵之事,是可遇不可求。据传蒲类湖畔有得道高人,精通神仙之事,能炼就长生不老仙丹。如果真有此人,必能帮我长生不老,社稷永存。不知此传说是真是假……想到这里,大汗当即传令木华黎拟诏邀请,重金礼聘湖畔真人前来泉脑大营相见。
  木华黎领到命令,正待退下,亲兵来报:“禀告大汗,山下有一道长求见,说是受大汗神约邀请而来的。”大汗与木华黎一听此言,面面相觑,甚感惊讶。
  大汗一扫往日的沉稳,急忙说道:“快快有请仙道。”亲兵领命,急急退下去。大汗知道来人定是那传说中真人。心中大喜,轻轻整理一下仪表服饰,就在山峰之上,静静等候。
  此时,太阳已升起,美丽的大草原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青山松柏滴翠,秀水汇成冲激的溪流。未过几许时间,丘处机道长飘然而至。见到大汗,双手抱拳彬彬有礼说道:
  “大汗龙体无恙,乃是万民之福。大汗度过此劫,神灵庇佑,贵人自有天相。贫道丘处机参见成吉思汗。”
  “道长不必多礼。”
  大汗边回礼边说道。见木华黎在身旁,轻轻挥手示意退下。山顶上只有大法与道长二人。大汗仔细打量道长,见其眉青目秀,须发乌黑,精神饱满,似二、三十岁而已。脚蹬灰色皮靴,身穿灰色道袍,手执银色抚尘,目光炯炯有神。便问道:
  “道长贵庚?”
  丘处机答道:“贫道已是古稀之人,在此修炼仙丹已数载,昨夜夜观星相,斗转星移,方知有贵人驾临仙山,召唤贫道,便急忙前来拜见。”
  大汗心想:果然不出我所预料,蒲类风水宝地,必有半仙之人,眼前这古稀仙道,貌如青年,定有长生不老之术。而且料事如神,定是神仙。大汗想到此,双手抱拳欲行大礼。丘处机急忙扶住大汗说道:
  “大汗乃真龙天子,九五之尊,受你一拜,必将折煞贫道。大汗有事尽管吩咐。贫道当尽力而为。”
  大汗一听,对于道长佩服得五体投地,深信不疑,崇拜备至。今日遇到仙道,心中大喜,纵然得不到长生不老之法,也可获安邦治国之道。大汗说道:
  “我自知年事已高,精力日渐衰退,听说道家有长生不老之法,仙道可否教我?”
  大汗热切而深邃的目光盯着道长。
  道长说:“长生不老之法,世间可能存在。炼就长生不老金身,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吃道家修炼的长生不老仙丹。就能长生不老。可仙丹是虎狼之药,不是任何人都能食之,需先有道家修性养气之内功。不然,食用仙丹如同毒药,生死未卜,谈何长生不老。”道长继续说道:“第二种方法:通过道家修行养性,也可长生不老。但须苦苦多年,虔诚修炼。若有造化,修复正果,可有长生不老之身。但此法修炼的信徒心根必净,一心向佛,斩断世间七情六欲。否则,长生不老只是空谈。”
  成吉思汗听得明白,仙丹亦不可食,只有学道家修性成正果,方能长生不老。便问:“修炼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仙道答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成吉思汗问:“什么是善呢?”
  仙道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成吉思汗若有所悟,默默无语。
  仙道继续说:“道家修炼,清心寡欲。不求功名利禄,以慈悲为怀。救万物生灵于苦难为已任。”
  大汗听到此处,心中早已分出端倪。似乎自己的生死与社稷江山至关,孰轻孰重?心中忐忑。道长正在让自己做出选择。是啊,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又为了什么?
  大汗说道:“每个人都有他活着的理想,我活着的理想就是征服、征服、再征服!”大汗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他接着说道:“我要征服所有草原,征服世界。让我创立的蒙古帝国在我子孙后代的统治下,永远繁荣昌盛。我是万人敬仰的成吉思汗,为了蒙古帝国的万世永存,死又何惧!请仙道赐我治国安邦之计吧!”
  大汗说完,眼里放射出渴望的目光,却也充满泪水。似乎已大彻大悟;自己的长生不老与蒙古帝国的雄起是个难解的矛盾。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时候,他能长生不老吗?一个人为了他的民族最后走向强大与辉煌,弹指挥手间,令无数生灵灰飞烟灭,他能长生不老吗?一个人使无数的心灵虔诚的为他祈祷,心甘情愿的献出一腔热血的时候,他能长生不老吗?
  大汗的两难,令仙道震惊、犹豫。他轻声说道:“贫道说过,大汗有事,贫道定尽力而为。治国安邦大计,贫道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只有这神灵风水之事,粗知一二,大汗你看那圣泉脑河畔,圣泉喷涌而出,泉水晶莹剔透,汇聚成山川之灵气,绵绵不绝。如同人的心脉,为蒲类草原的繁荣昌盛提供生机与灵气。大汗大营驻扎圣泉脑,占尽天时地利,定能逢凶化吉,百战百胜,圣泉脑乃蒲类水源,是天杰地灵藏龙卧虎之地。百年之后,定出安邦定国栋梁之才。圣泉河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牧草茂盛,乃吐故纳新之佳地。”
  道长看了看大汗,继续说道:“大汗百年之后,若在此建地宫安寝,蒙古帝国的江山能万年昌盛。圣泉乃蒲类风水之首,生机昂然。”
  大汗不住点头,惊喜间无以言语。这时,道长用手一指,指向山崖所在的山脚,说道:“此山无名,山脚之下却是宝地。”
  大汗感叹道:“此山虽无名,却救我生命,宝马用头为我挡住毒箭。此山谷就叫‘宝马山’吧!。这宝马山下,金国刺客声称,他金国巫师算得此处乃我葬身之地,看来,金国巫师也是道数浅薄,信口雌黄罢了。”
  道长说:“大汗吉人天相,岂能是小小金国巫师所言中。”道长话虽这样说了,但心中对金国巫师的道数也有几分赞同。
  道长接着说道:“大汗你看宝马山脚下,有一平台凸显。方圆数里,楼角分明,此乃龙床。此龙床地势高悬于草原之上,床面平坦。东顶日出之地;西蹬蒲类湖;南依终年积雪的雪山及苍翠无边的原始森林;北有圣泉喷涌。可谓依山傍水,天杰地灵汇于此处。若在在此建地宫安寝,必将上接天地灵气,下纳山川湖泊之瑞祥。帝国霸业繁荣昌盛。只是大汗成为宝地神灵,却不能转世凡尘,再度世间苦乐,只能是神无形,有精无体,与天地长存。”
  大汗笑道:“天助我也,仙道可就在宝马山下龙床上为我设计地宫。”
  道长答道:“大汗有令,贫道愿效犬马之劳。”
  大汗当即传令木华黎,调得五千身强体壮的工兵,蒙古国库中珍宝可由仙道随意选用,仙道自择吉日,开工兴建寝陵。
  中午,大汗率众人回归泉脑大营。群臣诸将与兵士列队在大营门前迎接。看到大汗龙体安然无恙,群情激奋,“成吉思汗!”的欢呼声响起。
  第二天,宝马山上工程开工,车来马往,人声鼎沸。道长已调军中能工巧匠及五千士卒开始修建地宫。地宫设计图形纸呈大汗审视。只见那图纸上地宫形似大汗金帐。只是特别宽敞华丽,地宫内,顶部有颗罕见的巨大夜明珠闪闪发光。夜明珠下方,地宫正中位置是停放灵柩的座台,顶部用钻石、宝石镶嵌出北极星北斗七星星座,耀眼夺目。地面上精巧设计的湖泊河流相连,草原茂盛,百花盛开。俨然一派蒙古牧场。各种金银制做的兵刃器械陈列于地宫四周。九名石雕的身披铠甲的蒙古骑士,手牵九匹石雕的蒙古战马。骑士的铠甲、战马的鞍辔均用金银制做。那骑士神态逼真,正低头听令。那战马昂首喷鼻,攒蹄欲冲。九名石雕宫女跪在一边,手托玉盘,盘内的餐具、食物均用金银珠宝做成。宫女们娇艳如真,低眉顺眼的服侍着主人。一把龙椅和大汗现地的龙椅一模一样。龙案上,金鼎、玉玺等应有尽有。金色箭筒中是九十九支金牌令箭。银色箭筒内有九十九支银牌令箭。一对硕大的黄金神鹰守住地宫进口,形态栩栩如生,红宝石镶嵌的鹰眼、鼻、喙,形象逼真,黄金打造的鹰爪下暗藏机关,万一有人私闯地宫,神膺会将来者致死。
  大汗看完地宫内图设计,很是高兴,下令依图而造。
  兵士们在龙床上挖出一个巨大的坑,深约十丈有余,大小如一个足球场。砍伐来参天大树数以千计,无数巨石被运来雕凿平整做地宫的基础,内面雕刻上一幅美丽的花草树木及鸟兽图案。
  地宫的下部及外围都有数丈厚的粘土,做防水处理。顶部拱形结构由巨石逐渐合成,状似蒙古包的包顶。最后进行地宫内装饰。内外完工后,用沙土碎石将整个地宫掩埋在地下,在方圆数里的平台上,看不出地宫的存在。
  为了遮人眼目,使后人无法找到地宫,施工指挥者故意不就近取材。树木巨石都是从远处运来。地宫进口留在向阳背风的东边。封口石是块重约数千斤的巨石,被雕凿成形似八卦。一头大一头小的楔状,如同瓶塞,将小头向里推进,便能封住洞口,严合密封,分毫不差。
  地宫内外墙中间,装入大量松柏树,地宫中充满松柏散发的特殊味道。据民间传说,在阴间有一种恐怖的动物叫“魍象”,专门潜入墓穴攫食亡者的脑髓和肝脏。而松柏特殊的气味会杀死它,因此,地宫内外墙中间装入大量松柏。
  多日来,道长竭尽心机,远看山河走向,夜观斗转星移,运用太极八卦占卜,选优汰劣。选此风水宝地,为大汗建造地宫,促成了成吉思汗后来征服天下的霸业。也许是天意,这是后话。
  已是午夜时分,万籁俱寂。宝马山上劳累一天的兵士们,围坐在兵帐中的篝火旁安然入睡。篝火已将熄灭,忽明忽暗映照着兵士们幽黑疲惫的面庞,马头山下戒备森严,哨兵们不停的巡逻着,修建地宫是一项绝密工程。随着工程完工,也预示着这五千兵士们生命尽头。死神狰狞的面目,在黑暗隐显。道长无奈的叹口气,轻轻将一个熟睡士兵掉在地上的皮衣拾起来,给其披好。走出兵帐外,苍穹之上,群星闪烁。道长走到一块平地凸出的石头上,打坐入静。
  突然,道长浑身一颤,睁开双眼,竟是惊恐满面,疾声叫道:
  “来人啊!”
  几名哨兵闻声急急赶到问:“仙道有何吩咐?”
  道长略略稳定一下情绪道:“传我的命令,告诉指挥施工的将军,加强警戒,宝马山方圆十里,不准有闲人出入,违令者严惩。明日更要加紧施工,按计划三日内一定要完工,不可延误工期。”
  一哨兵急急去传令。道长继续说道:“传令木华黎将军,率二百骑兵随我即刻下山。”又一哨兵急奔木华黎将军大帐。
  转眼间,号角声起,人影闪动,战马奔腾。木华黎将军日已率二百铁骑,整齐列队在道长面前。明月映照下,刀剑闪光,铠甲透亮。
  木华黎急身下马问道:“道长深夜点兵,不知有何急事?”
  道长已骑在马上,说道:“我刚夜观天星,蒲类大地正在遭受一场浩劫。事关百万生灵性命。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将军不便多问,快快带人随我前往蒲类湖。”
  道长说完话,一马当先,带领众将士向蒲类湖方向冲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