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青烟门 / 赶到沧州

赶到沧州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三章
  慷慨陈词杨侍郎二上抱阳
  割袍断义青烟门婉拒求援
  在定州城外通往沧州的官道上一辆马车正不顾颠簸的疾驶,赶车的车夫头缠厚厚的头巾带着毡帽,只是脑门那里溜光发亮显示着大清朝子民的驯服,可总还是扭扭捏捏的似乎不太习惯这秃脑门的感觉,胡子拉杂的脸上一片茫然的眼神,不是回头对车里的客人回答着什么,嘴里“哟,哟,驾”的吆喝,不时的抖手上的缰绳,马车里那客人约莫四十年纪,头发高冠在头顶,身穿大小八卦的道服标准的道士打扮,令人称奇的是手里却不是拿着拂尘倒是拿着一把折扇,大冷天的却不时的轻摇,举止有些怪异。眼见远处隐隐村落连绵了起来,不免问道“敢问车主?沧州城离此不远了吧”
  “大约还有三里了客官,直接送你到沧州城里的客栈吗”
  “哦,”稍一迟疑“还是直接把我送到沧州文庙吧,放心啊银两多给你便是了”。
  此人便是杨侍郎杨小楼,字耀祖,松江府人,江南杨家世代为官,其父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其子杨小楼自幼聪颖,少年时就诗文俱佳,最难得的还是自幼学的一身武艺,启蒙于杨家护院武师,后来再拜当时已被罢官的平定西南变乱的邓子龙为师,学得那岳家拳和丰城字门拳,武功很有根基可以说是文武兼修。
  明崇祯五年杨小楼与现在的青烟门主乡试同时中举,这青烟门主张姓,名云深,字栖衡。那年同为举子,耀祖和云深很的投缘,彼此常作诗唱和,好不投缘,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崇祯九年杨耀祖会试二榜进士,次年就经吏部放官纪县县令,而青烟却会试不中,还写诗讥讽当朝宦官,被下狱,幸亏杨小楼联合江南举子四处奔走,关系通到同为王守仁心学派的刑部尚书那里,才改为剥夺功名的处罚,自此青烟对宦海心灰意冷,投奔了与武当道教近支的青烟门,十年后原青烟门门主松间山人辞世,不仅把周身的武功绝学全传授于他。更是把青烟门三百余年基业托付。这新任青烟门主本有好学识,才华横溢天资聪颖,自得松间山人的悉心传授加上自己对武学的独到的悟性,自创了青烟门四大绝技,并发扬光大了青烟剑法,尤其内功修为与太极心得来自武当张三丰嫡系门人亲授,武林间难有望其颈背。自此将张云深改名为半缕青烟。那杨耀祖与那青烟患难与共过,是以杨小楼辞官后,十余年间数次上抱阳山和青烟会面畅谈,青烟也数次下山去专程拜访过小楼,二人间可以说交情深厚。
  此番杨耀祖刚从抱阳山下来,这样急急的赶往沧州,只是因为青烟门弟子说师父十天前去了沧州,是以这样昼夜紧赶终于在腊月二十三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赶到了沧州文庙,这里是青烟门直隶总坛所在地,青烟门主的师妹直隶总坛主十字刀张艳,是原青烟门门主松间山人最得意的女弟子,为人机警善谋,武功胆略丝毫不弱于青烟,可惜年近不惑,依然孑然一身,说来当年杨小楼上抱阳山时曾经痴恋过张艳,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十字刀心里有人,让杨小楼至今惆怅不已。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