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觉得大宋还可以抢救一下 / 第六章,他乡遇故知

第六章,他乡遇故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陆秀夫一句粗话出口,自己就呆住了:“我何时变成如此粗鄙的人了?这种脏话竟然脱口而出?”
  就在旁边听着他说话的赵昺和张世杰也各自愣住了。
  赵昺发愣是因为高兴,没想到张世杰在那样的败局中还能脱身而出,还带了八艘船出来,真是从天而降的惊喜。而张世杰愣住却是因为见到官家和陆秀夫竟然没死!
  如今在海上仓皇逃窜已有俩月了,当初共同突围而出的十五艘船如今只剩下破破烂烂的八艘,之前在海上他还在感叹,陆秀夫与小官家早已投海自尽,自己也是穷途末路。就在万念俱灰具灰之际他还想着:”若老天要亡大宋,那就刮一阵飓风让我葬身海底算了。”结果刚到这螺洲岛上竟遇到了陆相公和官家!
  张世杰也不管陆秀夫怎么骂他,狂笑几声,一把搂住陆秀夫和赵昺。老张将军是带惯了兵的,一辈子打熬身体,胳膊上的力量大的吓人,一把搂得二人喘不过气来,拼命挣扎。
  “张世杰!你这是打算要弑君吗?”老陆如今也是涅槃重生的人,脸皮早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他不说自己被张世杰搂的疼,却一个劲的只说官家。“你快放手!”
  张世杰狂喜之至,也不管那什么君臣礼节了,只是搂着两人不撒手,笑起来没完。
  这头发花白的老疯子笑了半天,声音慢慢呜咽起来:“臣以为我大宋要亡了!臣以为我大宋真的没救了!”念叨几句,他又放生大哭起来,惹得怀中两人和船上的兵丁都跟着抹眼泪。
  是啊,他如同一条丧家之犬,在海上东躲西藏两个月,如今遇到了另外两条丧家之犬,凑在一起就是三条了,总算看到点希望了。他本不是宋人,生于金国,当初犯罪逃出来的时候,是大宋的和义郡王吕文德知他才华,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是大宋信他用他,赏他提拔他。他也尽心尽力替大宋抗元,发誓用这一生报达吕文德和大宋皇朝。就在万念俱灰之际,竟然能遇到陆秀夫和赵昺,莫非这时上天昭示大宋气运还未绝吗?
  这时船边上走上来个人,竟是那毛渊毛老爷子。他见那凶恶的将军竟然搂着那叔侄俩嚎啕大哭,还说着什么“官家“、“大宋”,虽然不明就里,却还是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磕头,这头也不知道给谁磕的。
  赵昺最先反应过来,招呼那毛老丈:“老丈!你怎么又回来了?”
  张世杰和陆秀夫这时也出够了洋相,回过神来,这才放开了小皇帝。
  毛老爷子浑身打摆子一般的抖,半天才回了一句:“我没看到你们叔侄俩下船啊!以为你俩被扣在船上了。”
  于是陆秀夫和颜悦色地跟毛老爷子解释了一番来龙去脉,这才明白过来,整个村里人竟然跟皇帝宰相门对门过日子过了两个月!于是毛老爷子又要磕头,赵昺好说歹说才劝得动。
  既然是自己人,那就直说了。毛老爷子让这些人赶紧跑,看这雨下了几天都不见停,风倒是越来越大,按照海上人的经验来说,这是恐怕要有大飓风刮过来了。赵昺听了赶紧让毛老爷子劝说村民上船,然后这一股人就驾着船仓皇逃命去也。
  幸好风向尚可,这八艘破船拐着之字形就往南走了好远,村民们朝呆了一辈子的海岛远远望去,越来越小,在海里的巨浪中变成一个小点。
  只见海中怒涛如山,铺天盖地的涌来,这几艘战船如同水面的一片树叶随波晃动。张世杰的船上是有灯的,夜里也能勉强航行,倒是这些人在船舱里被撞得七荤八素。他心里想着,如果停在那等到入夜,恐怕自己真要葬身大海了,心里顿时一阵后怕。
  第二天中午时,也不知道船行到哪里,不过水面终于相对平静了。赵昺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了,陆秀夫倒是没睡,跟张世杰单独聊了好久,将皇帝在海上逃生的旅程说了一遍,又跟张世杰讲了赵昺在跳海时“开窍”的事情,说皇帝如今天赋禀异,说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也不为过。只是有些看法可能惊世骇俗一点,让张将军莫要大惊小怪。
  张将军连二人死而复生都接受了,何况这点小事?当即表示没问题。这几人一觉醒来,便聚在一起商量起来。
  “老张,你看我们先到琼州可好?”琼州就是如今海南的北半边,南边叫崖州。有陆秀夫之前的铺垫,张世杰只是略一挑眉,也没对“老张”这个称呼表露出太多的惊讶。
  “官家,当初我派王用去收复雷州,这没骨头的家伙居然投降了元军,有逃过来的船说去年琼州内乱,已陷落了,琼崖安抚使赵与珞也被抓走了。依我看不如从崖州南边直接绕路去占城算了。陈相当初不是去那边借兵了吗?不如先去看看再作打算。“
  “陈与权那家伙应该是在占城躲起来了吧。”陆秀夫对陈宜中颇有成见,“要不怎么连个音讯都没传过来。要么就是被杀了。”老陆说完就习惯性地望向仅有七岁的赵昺,等他发表意见了。
  “找陈宜中没用,这人八成是不会回来了。”赵昺前世对宋末这段惨烈的历史有些了解,知道陈宜中逃到占城也没借到兵,后来元朝与占城开战,他又继续往南逃了。我们直接去北边的陈姓越国吧。”
  张世杰与陆秀夫大惊失色:“元兵占领两广之后必然进攻越国,官家怎能把自己送到刀口上去呢?”
  “我听说越国国力又不差,国主陈昑也是个颇有野心的人物,必有北拒元兵的念头。交趾那地方气候又极为潮湿多雨,元军未必能一战踏平越国。”赵昺知道元越战争打了多次,越国并未因此灭亡,但这个理由也没法跟陆张二人解释,只能就事论事的分析。
  但二人对越国情况都不了解,怎能相信一个足不出户的七岁小孩臆想出来的理由呢?于是依旧是苦苦相劝,说越国为了求和很可能会把皇帝交给元朝。
  赵昺沉下语调,对二人说道:“我们都知道元军肯定会攻打越国的,但交趾的气候你我都知道,元军怎么会不知道呢?如今虽然华夏陆沉,国土沦陷,但民心向宋。而蒙古人又不多,又要维持国内的统治,那就一定会用少量蒙古兵加上大量我宋军降卒组成的新附军征伐越国。这就给了我们劝降新附军的机会。”
  七岁小儿面对一文一武两位大臣侃侃而谈,这场景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如果我们不能拉起一支兵马来,努力去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那还不如逃到吕宋去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