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到了点亮新的技能树的时候了。
今天要学的课文是《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以上是两个谜语的谜面,谜底分别是月亮和风。
猜谜语是小时候的我们比较喜欢的游戏了,但却有一定的门槛。不是说小孩子不会猜,而是想让一个小孩子能够猜中,既要求谜面要足够简单,让小孩子能够听懂讲的是哪些事情;又需要谜底是小孩子听过、见过的。所以初步接触谜语时,大家一开始猜的都是小动物或者常见的东西。比如大公鸡:“头戴红箍子,身穿无彩衣;不爱唱歌曲,就爱吊嗓子。”比如花生:“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还有一些当时大人也会陪孩子玩的谜语,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可以说,猜谜语是老少皆宜的小游戏了。
除了这些一代传一代的谜语外,小孩子之间也会因为谜语用完了,开始自创谜语,但不会像上面那样对仗功能、用词准确。一般都是“猜一个东西,它是铁做的,大人不会让你玩的”
“铁锹吗?”
“不是,你玩铁锹你家人会揍你吗?”
“剪刀?”
“有点接近了,但有时候你用的时候你家人不会不让你用吧!”
“家人会因为我玩打我?好,那是菜刀!”
“答对了。轮到你出题了。”
玩到后面,身边能想到的物品都猜过一遍了,那谜底只能越来越丰富,猜孙悟空呀,猜飞机呀,猜和尚呀。反正想到什么就创造什么谜面。
等我们年龄稍大一些,就开始玩脑筋急转弯了。相比谜语,小孩子或许更喜欢这种有出人意料的结果的游戏。
比如:“什么布割不断?”“瀑布。”
“熊为什么冬眠时会睡那么久?”“因为没有人敢叫它起床。”
“一山不容二虎,为什么有一座山上有2只虎?”“因为是一公一母。”
这些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同学之间只要遇到新的脑筋急转弯,总会记得比课本的知识还要牢靠,见面一定相互分享。这使得大家都记住很多脑筋急转弯,开始出现一个人提一句,另一个人就知道答案的局面。接着这个游戏就慢慢不怎么玩了。
至于字谜,因为我们文学功底非常有限,一般都主动回避这种游戏。相应的,字谜也只会出现在我寒假或暑假作业里。在某一页的最后,会出现一道趣味题(其实一点也不有趣),里面放2到3个字谜。我会尝试去解答,但往往只能答出最简单的那个。
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法上网查答案。而且寒暑假作业也没有答案,就纯当练习题做。即使题目简单,但还是不愿意写。或许,作业是孩子的天敌吧。
当然,我小时候跟同学们除了玩猜谜和脑筋急转弯以外,还有其他游戏。
比如跳绳。
现在很多人为了身体健康、或者为了减肥,会选择跳绳这个运动。但我小时候,跳绳却是一个集体游戏。
一般三五个聚在一起,会找一根比较长的麻绳。这麻绳一般很重很粗,摇起来会比较慢,适合小孩子跳。既然是一起玩,就肯定会有人负责摇绳子、其他人可以跳。
跳绳也是有一个规则,并不是比赛谁跳的多,而是以一种边唱边跳的形式。现在回想,感觉很搞笑。
绳子摇起来后,一个小孩会有摇绳子的同伴旁边冲进摇起来的绳子里,开始跳。边跳,大家边唱:
毛主席的像,挂在床头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唱完,正在跳绳的小孩子就要从绳子里跑出来。则相当于完成了一次。他还可以继续上场继续跳、继续唱。
如果不小心绊到绳子,恭喜你,接下来轮到你负责摇绳子了。
大家就是靠着这种方式,不断的有人摇绳子、有人跳,可以玩上一个多小时。
当然了,2个人也可以玩。就是绳子的一头栓在树干上,一个人摇另一头,另一个人就可以跳绳了。
更厉害的我在网上见过,将绳子的一头栓在狗子的腿上,2个人就开始玩起来了。
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可不是分享八卦,而是跳皮筋。现在我很少见女孩子聚在一起玩这个游戏了。
虽然我是男生,可实在是无聊的时候也会跟着邻居家的女孩们一起玩一会跳皮筋。我在电视上看其他地方的小孩子跳皮筋是有节奏地在两根皮筋之间跳来跳去,还挺有美感。
我们这边的跳皮筋是用双脚把皮筋裹来裹去,不要不让皮筋把自己的腿脚缠住,就算功力不错。一般也会有2个人负责用双腿的膝盖处的腿弯那地方撑起橡皮筋,第三个人负责跳。当一个女孩从皮筋的一边裹来裹去,成功跳到另一边时,算是通过一关。原本放在腿弯的皮筋,就往上移动到腰部。这个时候跳皮筋的难度就大了,稍不注意就容易让皮筋卡在跳的那个人的裆部。
更厉害的人,可以让皮筋再往上移动,到腋下。但王者从不抱怨高度,最厉害的人物会尝试皮筋移动到脖子的。
我现在想破脑袋,也想不起来是否有人通关上面说的这个地狱难度。但即使这么高了,还是有女孩会尝试一下,抬起一只腿,把高到脖子的皮筋压到自己脚下来。小孩子的柔韧度真的没得说。
游戏之外,这个学期的课文内容也比较丰富。比如我第一次通过课文知道了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样子。
动物园里有许多珍贵的动物,最逗人喜欢的要数大熊猫。
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很短,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是白的,脑袋也是白的,一双眼圈又圆又黑,还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皮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脑袋,呼呼地睡大觉。你去逗它,它睁开眼睛看看你,又呼呼地睡着了。它睡醒了,就摆动着胖胖的身体,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大熊猫最爱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你看,它抱着一大把竹叶,吃得多香啊!
直到去年去成都出差,我才第一次亲眼看到大熊猫在我面前吃竹子。
可我却丢了那股新奇的劲,什么时候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