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带着海宋返中原 / 第72章 :永不冻结的无风港

第72章 :永不冻结的无风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使者心里咯噔一声,试探性的回道:“请上国放心,待臣回去禀报此事。我主定会查明情况,善待北岸部落。”
  赵由航沉默着没有回应,使者拜的更低了:“彼之部落供奉,也可做天子贺礼。”
  赵由航这才嗯了一声,但发音有些沉闷,明显还有些不满。
  使者有些着急,正在思虑要如何处置时,宋朝天子向后一躺:
  “时过响午,朕该用膳了,请使者暂回,下午再论吧。”
  使者嘴型微张呃了两声,终究是没敢反驳,灰溜溜的退了下去。
  “这可如何是好啊……”
  使者在殿下府邸内反复踱步、喃喃自语,光禄寺送来的的吃食是一口未动。
  门外传来一道叹息声:“使者习了这么长时间汉语,怎么还对汉地风俗不甚了解,听不懂官家话呢?”
  一道身影出现在门前,正是一位褪了朝服的礼部官员。
  使者对他有些印象,连忙拜道:“还请这位兄台示下。”
  礼部官员摇了摇头,摆足架子后道:“我们华夏国家,讲究的就是一个威仪四方、万国来朝。”
  “官家已经在点你,希望你能分几个部落为大宋藩属,但莫要说什么是你转移的供奉。”
  “而是要说部落自己向往华夏,被宋庭折服,主动请为藩属,懂了吗?”
  使者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宋庭也升起了些许鄙夷之心。
  都沦落到荒岛上了,还要什么万国来朝的场面,当真是不可理喻。
  但表面上他是不敢有半分不屑的,三佛齐自被偷袭后就一蹶不振,基层松散、高层内斗,已不敢挑衅出一场战争了。
  甚至国主自己都明白,三佛齐能活到现在,完全得益于邻国亦是一团糟。
  至少自己还没像他们分裂成两个国家,内部厮杀不是?
  使者整理着措辞,随便填了些吃食,随后静待觐见。
  片刻后,内侍来召,使者按照方才礼部官员的指点献出了贡词,说到确有数个部落仰慕大宋,意图朝贡天朝。
  宋朝天子看上去颇为高兴,呵呵笑道:“如此最好,朕计划让他们派人携贡礼入朝,如何啊?”
  “臣回去就通知他们。”使者连忙应下。
  “嗯。”赵由航面色看上去颇为满意:“你且去准备,朕不日就派船只前去接应。”
  “随后带他们巡游岛上,向民众展示天威。”
  使者连连称是,心中却是愈发鄙夷。
  赵由航顺着问起了一些当地风俗习惯,又饶有兴趣的取来佛塔图。
  “我观你国精通佛法,响午时特地请来了一位高僧,你们二人可交流一二。”
  赵由航说道,并指向一名慈眉善目、宽袖大袍的老僧。
  使者有些奇怪,这等场合也不是辩经的地方啊。
  但当老僧问起了三佛齐打算如何为天子祈福后,使者还是理解了宋朝天子的想法。
  不过是在打听异国祈福与天朝风俗是否相冲罢了,使者微微一笑,他对此早有准备。
  辩经就此开始,赵由航感觉来到了另一种理学大讲堂,不过多时就开始兴致缺缺。
  两人从礼仪聊到理念,近一个时辰方才结束。
  使者喝着递上来的茶水润口,看到僧人上前向宋朝天子耳旁说了什么。
  随后天子面色颇喜:“既如此,还请使者就此归国,以早做准备。”
  使者应声允下,赵由航还不忘当着其面安排道:“传朕旨意,赠使者丝绸三匹,布十匹。”
  “并赐三佛齐朱漆山文甲一套,丝绸二十、布三百。”
  内侍应旨,使者也连忙道谢。
  随后在宋家天子的催促下,使者带着各类物资连夜登了船,并于次日拂晓早早离去。
  “这个宋朝国王真的是……年轻冒进、好大喜功。”
  使者用马来语有些无奈的说道,并顶着一张疲惫的脸,小心的盯向东方,以防备可能出现的台风。
  在他眼里对方这个天子颇为糟糕,唯一能拿出手的可能就是一个月灭吕宋了吧。
  但治国哪里是一介武夫就能玩的转的,使者对宋朝的未来略感悲观……
  就在使者对着波涛哀怨时,另一边的陆地上,宋庭政事堂正在激烈的讨论。
  使者看不起的赵由航,为三相一使讲解了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随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如乘着元朝休养生息,短期内不会南下的空档,在此先建一座据点。
  赵由航见他们接受度如此之快,有些吃惊。
  “我大宋海商本就发达,如今行在又移驾海外,自然要多拓海疆,官家何必惊讶?”
  张镇孙有些疑惑的反问道,赵由航对此哈哈一笑。
  总不能说后世搞出了闭关锁国,虽然也保留了小规模的贸易渠道,但从此让高层闻开海域而色变吧。
  “诸君说的对,倒是我多想了。”
  “那便按各位所说,先借朝贡名义在淡马锡扎下跟来,并搭建港口。”
  赵由航伸手指向海图规划道:“随后伺机蚕食北面半岛,并图谋三佛齐所在的大岛。”
  四人对此接连点头,赵由航见状授命门外内侍:
  “传吕宇翔前来此地,并秘密告诉他,朕为他找到了片永不冻结的无风港!”
  内侍虽不理解官家此言何意,但还是快步跑去传话。
  正在港口做防风巡查的吕宇翔闻言,不敢怠慢,冒着细雨便跑了过来。
  路上还在想,官家这是这两日被大风刮的魔怔了?
  吕宋岛上哪有无风港?
  吕宇翔抱着大不敬的想法来到政事堂,抬头看见了四位相公及官家,内心暗道一声定有大事。
  吕宇翔大气不敢喘一声,五人趁机将其上下打量一番,以做审视。
  毕竟其作为吕文德的族中子侄,是有前科的。
  其家族虽可以说是大宋末期第一将门,但有个不小的毛病:爱投降。
  族中一半将领都投降了元军,可见骨头不太硬。
  派这么一位人物远洋,几位相公有些担心,别哪天和三佛齐乃至元军勾搭上了。
  文天祥率先建议道:“官家,请指定一名懂军的文官与吕将军随行。”
  “待占据淡马锡后,也好治理地方。”
  赵由航点了点头,并想到了一名人选:知州鲍廉。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