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却说左贤王刘豹此时并没有呆在大军前方,而是与一众匈奴将士在后军观察汉军,见汉军冲锋之后丢下十数具尸体便仓惶而逃。
左贤王刘豹当即哈哈大笑道:“此计果然甚妙,长此以往,我军可顺利回到匈奴王庭,乌素尔万夫长可谓功高至伟,其时我必定厚赏于你。”
“属下谢过左贤王厚意,乌素尔愿为左贤王赴汤蹈火。”说着,万夫长乌素尔得意地看了一眼赫连铁石。
赫连铁石见状,脸色一黑,转头不再看乌素尔那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同时也暗叹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出这样的法子。
左贤王刘豹看了一会,见汉军不敢来攻,就对乌素尔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满意地追上前方的队伍。
现在他已不再去考虑那丢弃的四万汉人和部分财富了,因为他手中还握有八万多汉人和数量巨大的财富,回到匈奴王庭依旧能让自己势力扩大数倍之多。
当左贤王刘豹刚刚回到前阵,就听得一阵箭矢破空之声,无数箭矢如蝗般飞来。
刹时间,是中箭者无不坠马,伤者哀嚎,战马悲鸣!
汉军又来偷袭了。
左贤王刘豹见状,怒不可遏,立即着与乌素尔换阵的赫连铁石组织人马反击。
赫连铁石只好召集部众对汉军进行回击,但当他召集拢人马之后,汉军已经离去甚远。
气得左贤王刘豹直骂汉军无耻。
但是,这回汉军却没有远遁,见匈奴不敢来追,掉过马头又来一波袭击。
几次三番之后,被激怒的左贤王刘豹不管不顾地下令赫连铁石出兵追击汉军。
阵赫连铁石无奈,只得带领三千人马追击汉军而去。
偷袭匈奴前军的是大将徐晃,见赫连铁石引军追来,便慢慢地将其诱离匈奴大部。
与此同时,匈奴中军也听得箭矢破空之声。
汉军竟然又派人偷袭中军,万夫长乌素尔领军率领三千人马应战。
汉军此部是魏延。
他应军师之计,又渐渐的将万夫长乌素尔诱离匈奴中军。
而这时,匈奴后军持盾将士听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
化作步行盾兵的匈奴后军没想到汉军竟有余力前来偷袭,期待自己的身后骑士发箭阻敌。
然而,本在身后指挥的万夫长乌素尔已经被汉军诱离,失去了头领的他们一时间茫然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再就是他们本是骑士,如今没了马匹,他们都不知如何作战。幸好有一名千夫长经验老到,在这名千夫长的喝令下,他们很快就组成圆阵自保。
而赵繁为了加强对后军盾阵的冲击力,亲自出阵,与赵云,许禇三人组成锋矢,对匈奴盾阵实行凿穿。
此一来,匈奴后军纵是组成圆阵加强防御,但没有匈奴骑士弓矢掩护的他们,如何是汉军骑士的敌手?
很快就在汉军的铁蹄蹂躏之下,圆阵宛如瓦砾,顷刻间崩塌。
剩下的就是汉军对匈奴步卒的屠戮。
赵繁等人手下也毫不留情,大枪、长刀上下翻飞,不停地击杀匈奴将士。
只抵抗了一刻不到,失去了马匹的匈奴士兵便拼弃手中木盾,抱头鼠窜。
匈奴后军告破。
正在追杀魏延所部的万夫长乌素尔见后军大乱,知情不妙,马上放弃追杀魏延所部,引军回援匈奴后军。
但魏延怎能轻易放走乌素尔,见其掉头,立即率领本部掉转马头朝乌素尔杀去。
赵繁等人见得乌素尔率部回援,也即刻率部迎上乌素尔。
少顷,两军相迎。
赵云一马当先,有如苍龙出海,迎上乌素尔,手中大枪寒光点点的刺向乌素尔身上,乌素尔的身瞬间迸出鲜血,尤如红梅绽放。
两马交错,乌素尔未发一声就掉下马去。
赵云也不去看乌素尔生死,战马飞快,大枪继续不停地收割匈奴士兵的性命。
其之勇武,令周边匈奴将士胆寒。
乌素尔一死,匈奴将士群龙无首,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下,很快就溃败了。
匈奴将士不敌,只得策马而逃。
汉军趁势掩杀。
而在前军的左贤王刘豹闻得后军大乱,顿觉大惊。
未几,又见得汉军一路朝前军杀来,而此时赫连铁石还在追击当军,回援已是来不及了。
左贤王刘豹见汉军凶猛,惊慌之下只好人催马而奔,其余匈奴贵族见罢,同样快马一鞭,望风而逃。
匈奴将士见左贤王刘豹与贵族们已经逃遁而去,更是毫无战意,弃下无数汉人百姓,牲畜、粮草也往草原方向逃窜。
赵繁见罢,引军穷追不舍。
追逐不久,又见得赫连铁石回援,于是率军借着马势,追上去又是一顿好杀。
而徐晃见状,让过匈奴逃兵前阵,跟随赵繁一齐杀向匈奴大军。
兵败如山倒,此时的匈奴将士哪里还有一点抵抗之心,只恨不得跨下战马多生两脚,逃得快些!
追杀三十里,汉军方始放慢追步,又追十里,见匈奴人逃得无影无踪之后,赵繁这才留下一队斥侯,引军回头收拾战场。
路上见到受伤不起的匈奴士兵也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回到最初战场,赵繁见到八万余汉人正在原地等候,不但无人逃去,还将匈奴人停下无数的牲畜看管起来。
见到汉军,他们既没有惊喜也没有欢呼雀跃,只是木然地看着汉军来来回回,仿佛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赵繁也不见怪,毕竟都是普通的百姓,经过匈奴人近年的压榨之后,什么心思也没了。
哪怕是赵繁现在将他们屠杀一光,估计也没几人反抗。
不去理会这些汉人百姓是什么心态,只是带着将士们在战场巡警,以防有人作乱。
见到那无数的牛羊和如山一样的粮草,他的心情不是一般的舒畅。
却说,左贤王刘豹与贵族们在汉军的追击下,不断地逃窜,直到百里之外见汉军不再追来,便气喘吁吁地勒缰驻马。
环顾四周,除了一些不中用的匈奴贵族之外,余下不过千余将士。
左贤王刘豹呆呆地看着这一切,早上醒来还是兵强马壮,无数汉人百姓,无数财富在手,只是一个时辰不到,这一切都成了泡影,愰如黄粱一梦。
过了好一会,左贤王刘豹这才见到万夫长赫连铁石丢盔弃甲地带着不到二千人回归,没回的估计也回不了了。
赫连铁石看到左贤王刘豹,只对他施了一礼,没有作声。
左贤王刘豹见状默然无语,询问了一下,得知万夫长乌素尔战死之后,嘅然地长叹一声,带着这不到三千人的队伍朝匈奴王庭方向驰去。
至于说回头再战,凭这不到三千人马?
还是别想了吧!
单说赵繁与众将聚集在一起,战败了匈奴人,还是以少胜多,众人脸上俱是喜意连连。
许禇最是高兴,这次战斗令他过足了瘾,因为这才是他所追求的军旅生涯,只见他从战马上一跃而下,对着赵繁说道:“主公,此番才是真正的大胜啊!杀得匈奴落慌而逃,真乃痛快至极!”
赵繁见状笑道:“这回可还怪我先前不让你出阵?”
“哈哈!”许禇摸了摸了大汗淋漓的头,傻笑道:“不怪了,不怪了!”
众将莞尔!
这时,斥侯来报,匈奴人已经远遁百里之外,向匈奴王庭方向逃离了。
虽然知道匈奴人再无回战的可能,但直到此时,赵繁与众将方才舒了一口气。
冲杀固然是爽快,但也是累人的。
又不多时,闻报的阮瑀已经带领上千精壮过来了。
赵繁见到阮瑀还有一女子时,虽然有些惊讶,但心中也了然。
估计这名女子就是大汉奇女子之一——蔡琰蔡文姬。
蔡琰原字是昭姬,《后汉书》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如今不过二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没有浓艳的妆容,哗众取宠的衣着,虽然略显疲顿,但却是一种淡定从容的知性气质美。
阮瑀介绍道:“赵将军此为蔡琰蔡文姬,文姬此为赵繁将军,若不是赵将军举兵而来,汝不得救也!”
蔡琰见到赵繁打量自己,没有惊慌或羞赧,落落大方地对赵繁盈衽一礼,贝齿微露,红唇轻启道:“妾身蔡琰,谢过赵将军救命之恩!此生不敢忘耳!”
赵繁估计阮瑀已经将自己这次援救百姓的初衷告诉了蔡琰,不过他也没想过的挟恩图报,只是单纯的怜惜这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因为婚姻不幸导致颠沛流离,从而写出《胡笳十八拍》《悲愤诗》这等诗赋,足见其人生之悲苦。
赵繁笑道:“蔡娘子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是为大家,尝闻蔡娘子有意为蔡邕先生传志,蔡邕先生之博学多才吾深为叹服,足不令汝陷于囹圄也!”
蔡琰闻言目滴欲泣,多年以来,父亲留存的家的著作和一些经典文章早已被焚之一炬,而父亲因亲近董卓不被汉人士子不耻,今日听得赵繁为父亲张目,承认父亲的著作,内心更加感激涕零。
再次对赵繁施礼道:“琰替先父谢过赵将军!”
赵繁笑了笑,说道:“蔡娘子不必多礼,他日尽将蔡邕先生之作传播于世,方为妙事也!”
蔡琰激动道:“先父所著万言,吾当一一录下,必传于世也!”
“如此甚好,辛苦蔡娘子了,书成之后吾必拜读!大军已启,吾须前往看顾,蔡娘子告辞!”说完对蔡琰含颏致意,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