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晚明1640 / 第11章 袁家

第11章 袁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信大笑,说道:“五年之后,我李某功业在刘兄之下,自然举家投奔。”
  “一言为定。”刘正举杯说道。
  李信亦举杯:“一言为定。”
  两人对饮。
  李信起身告辞。
  刘正起身相送。李信握住刘正说道:“小弟要西行,有一句话要提醒刘兄。小刘庄非久留之地。小弟会放出消息。陈虎是我所杀。但是此事是瞒不过有心人的。刘兄要早做打算。”
  刘正行礼说道:“多谢提醒。”
  李信随即上马,回到了自己的马队中。
  红娘子与李牟跟随。
  “夫君。”红娘子问道:“我们分明是寻一条龙入伙的。你怎么这么看重刘正。”
  李信沉默片刻,带着伤痕的脸,有几分落寂,说道;“因为刘正是有大才而不自知。他对付一条龙,伏杀陈虎的手段,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吗?”
  “这乱世最容易埋没人才。就如你不来救我,就死在狱中了。今日刘正一个不好,小刘庄满门就不存在了。”
  “但乱世,也最不埋没人才。一得风云,必生羽翼,千山无阻,直冲云霄。我是这样的人。刘正也是这样的人。如果能得刘正相助,在闯王那边也算是有一个臂助。一千个一万个一条龙,都比不上一个刘正。”
  “况且------”李信冷笑一声说:“他迟早会知道。大明朝早就该亡了。在大明,越能做事,死得越快。刘正不是束手就擒的人,那时候,他就来奔我了。”
  *******
  在回小刘庄的路上。
  刘正的步伐越发轻盈。
  苍茫白日似乎成了冬日的暖阳。
  此刻回想这数日,历历在目,却恍若隔世。
  有些事情,刘正都不相信是自己做的。
  “我杀人了。亲手杀的。”
  “我指挥了两场战斗,全胜。”
  “我保全了小刘庄,扭转了小刘庄必死的局面。我改变了历史。”
  刘正眼睛越来越亮。
  步伐越来越快。
  回想他前世,不过寻常大学生,好好上学,好好考试,毕业之后,好好考公。考上只会,用刷子好好工作。
  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潜能。
  而李信对刘正的肯定。
  也让刘正重新思索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定位。
  “或许,李信说的对。我现在不敢说是天下俊才,但是杞县一县之内,却也是豪杰之士。”
  刘正自己没有觉察。他内心深处,有无数火热的岩浆在涌动。
  每一个男孩子,没有想过指挥千军万马,与天下群雄会猎天下。
  只是现实种种规训,要将每一个男孩驯化为牛马。
  今日之种种,让刘正社畜之心渐渐热了起来。
  “安民,你变的不一样。”七叔刘节忽然说道。
  “是吗?”刘正心中一突,还以为自己穿越的事情被发现了。
  “变得更意气风发了。不像一个书呆子了。”
  刘正忽然一笑:“是啊。我变得不一样。”
  他有信心,在乱世中保全小刘庄所有家人。
  转眼小刘庄在望了。
  村里所有人都在等着刘正。
  看刘正安全回来。不由高兴的欢呼起来。
  短短几日之内,常年在书房读书,与村子很多人有隔阂的刘正,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刘正看着所有人期盼与担忧的眼神,心中暖暖的。安抚所有人之后。
  立即召集村里管事的人。
  “眼前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刘正说道:“但是有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陈虎之死,隐瞒一时,却隐瞒不了一世。陈永福迟早知道。”
  “就算不说陈永福的事情,现在的情况,也待不下去了。”
  “那准备去什么地方?”七叔刘节说道。
  “雎州。”刘正说道。
  这个地方,刘正是反复思量过的。
  雎州在杞县东南方向。相距不远。但是雎州是归德府管。陈永福一时半会儿手伸不到归德府。
  更重要的是,雎州袁家。
  师公袁可立的袁家。
  袁可立可是四朝元老,风云人物。在中枢混到天启二年会试主考官,黄道周,倪元璐,等一系列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他的门下弟子。后出镇登莱,扶持东江镇,策反老奴的女婿,归回辽南数州反正,狠狠给老奴大嘴巴子。可以说袁可立是东江镇的靠山。袁可立去职,才有毛文龙被杀,东江镇烟消云散。
  即便袁可立不在了。
  雎州袁家,还是海内一等一的豪门。
  刘正是学考古的,不是学历史的。众所周知,学历史的找不到工作。
  他掌握的历史知识有一点偏。
  明末乱世其他人的命运,刘正知道的不多,最多是大而化之。崇祯,孙传庭,史可法这些大人物。而现在袁家家主袁枢,恰恰是他了解的人。
  袁枢文武方面没有什么成就,但在书画与收藏上,可是大大有名。乃是明末四大藏家之一。
  堪称国宝的《淳化阁贴》《洛神赋图摹本》都有袁枢收藏印。
  尤其令人惋惜的是,明清之际,雎州之变。许定国于雎州袁园伏杀高杰,投降多铎,引多铎大兵南下。掀起了南明灭亡的序幕。
  这一役中,袁家藏书楼,为之一炬。
  不知道多少唐宋字画,没有保留下来。
  刘正读书的时候,很是惋惜。
  而此时,刘正却从这一件事情上读出另一个信息,那就是在弘光元年,雎州没有受到大的战火波及。否则,袁家的藏书楼也不至于保留到弘光元年。
  所以,只要去了雎州,未来数年应该是安全的。
  至于将来的事情,到雎州再思考不迟。
  刘正说完,所有人都没有反对。
  只有七叔刘节说道:“安民。我们都没有问题,就怕你奶奶------”
  刘正心中叹息。他自然知道老人家安土重迁之心。
  “我去说。”
  刘正不知道想了多少说辞。打了多少腹稿,徘徊了好久,这才小心翼翼对奶奶说明来意。
  奶奶皱纹融化在冬日的阳光中,慈祥的说道:“好。”
  刘正一愣:“奶奶,此去要背井离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您也支持?”
  “孩子长大了。你要做什么,奶奶都支持。”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