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科幻灵异 / 突破镜像 / 第168章《辨识百草》补上神农这一课

第168章《辨识百草》补上神农这一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时,美国科学家埃尔森·皮诺说:“根据我们这些年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与恐龙同时存活下来的鳄鱼与龟鳖的一些秘密。”
  他投入了一份图片资料,接着说,“根据这些分析我认定,恐龙灭绝是由于外因和内因同时决定的,当自然环境改变后,恐龙自身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而逐渐灭绝了。我们也认为,不同的恐龙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区,灭绝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赵芯茹教授对白垩纪的队员们说:“今天龙山人家养的恐龙正是出现了衰退的症状,我认为,很可能是和它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如此庞大的动物,长期不能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去获取食物和水源,势必造成饮食不周和营养不良。”
  当赵芯茹教授提到现实社会存活的鳄鱼与龟鳖时,杰美青缘想起了恐龙乐园的鳄鲎。她想,要拯救患病的恐龙,只有找到白垩纪新抗体和全新的药物,才能增强恐龙自身的消化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能不能用古今结合的方式去治疗呢?
  这时,赵芯茹对杰美青缘说:“青缘,你是在白垩纪唯一学习生物的科学家,你看看是否可以先从恐龙的粪便入手,这样最起码能初步了解它们死前吃些什么。”
  青缘说:“教授,我们回去再研究一下。”
  两个世界的对话结束了,杰美青缘和队员们一起对整个桫椤山寨进行了彻底消毒,同时还对家养恐龙进行了隔离观察。
  令青缘不解的是,以往这种现象也曾出现过,可为什么这次恐龙们表现出的却是中毒的症状呢?
  青缘和戈武尝试着调配了一些新的草药放到圈养恐龙的食槽中,目的是增加饲料中特殊微量元素的成分,多少提高恐龙们的自身免疫抗病能力。
  马文庸、陈苗苗叫着班玛多吉一起跟着阿乌去找大龙马姆,想采集一段实况录像,但他们却发现大龙马姆不见了。
  眼见拯救大龙无望,马文庸叹息道:“看来只能让理智牵着我的手,跟着感觉走了。”
  青缘忽然想到,公元前200多年,藏王聂赤赞布时期,一位叫孜拉嘎玛跃德的人说,有毒就有药,毒可成药,以毒攻毒。而藏族名医杰普赤西也运用以毒攻毒的理论研制出吐迥旺日药丸。到了4世纪拉妥妥日时期,藏族人才有了用寒病热治、热病寒治的治疗医理。
  按照赵芯茹教授的说法,杰美青缘对恐龙的胃液和消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排查,终于在恐龙的食物和粪便中发现了大量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并确定一部分恐龙是因为食用了大量的被子植物无法吸收消化而导致疾病的。
  根据专家的结论,科考队开始就地寻找可能治病的药材和方法。
  这一天,白垩纪龙亘山的云雾特别大,几十步之外就很难见到其它物体,曲木戈武想起在云南时,每逢雾天雨天,山上都会长出奇异的蘑菇,说不定今天能够采到特殊的药材,就叫晓彤一起打点行装准备上山。
  临走时戈武特意对马文庸说:“马指导,今天天气不好,不要再跟着了。”
  马文庸向小豆子苗苗做着鬼脸,苗苗故意大声说:“不跟,不跟了!不跟才怪呢!”
  曲木戈武没办法,只能随他们走去了。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鹤云飞委派了老大和大烟袋郭振虎与他们一同上山。
  人们开始在茂密的大山中寻找新的植物和草药。
  老大包天喜为了抢头功,暗中和科考队比能力,他拿起一棵植物说:“这是车前草。”
  包晓彤跑过去一看说:“哥,你蒙谁呀!才不是呢,我跟师父在武当山上采过草药,说别的我不知道,这个是治疗刀伤的三七。”
  天喜坚持说这是车前草,还说就是长在田野畦畔,山埔路旁,屋旁荒地之上。包晓彤却坚持说这是三七,别名叫田七,是云南常见的中草药。
  叶青感慨的说:“唉,在这伟大的时候,我们的探险队缺少了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位医药学家同行啊!”
  说着话,杰美青缘和曲木戈武走上前来。
  青缘说:“大哥别灰心!晓彤说的没错,这是古老三七的一种,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
  天喜说:“难道它就是被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的三七?”
  青缘说:“看来大哥还是知道的,正是在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曾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故称人参三七,是中药中最珍贵的。”
  她转身问高欣欣,“我听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就是用三七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是吗?”
  欣欣说:“是的。”
  这时马文庸忽然说:“要我说呀,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呀。”
  青缘说:“马指导的这话有理,实践出真知。据说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但翻山越岭去采集草药,还亲自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身体会、鉴别药剂的性能,所以他才能总结出那么多的经验。”
  “马主任的眼镜有多厚,就有多少学问。”苗苗在一旁开玩笑。
  马文庸转向包晓彤说:“我听说,神农尝遍百草,能吃的,放在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能吃的,放在右边的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或者试着当药用。”
  包晓彤很认真地听着。
  曲木戈武不经意地拿起身边的一株小草说:“有一天,神农在采集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休息。一阵风过,他闻到了一种清鲜的香气,他抬头一看,你们猜看到了什么?”
  陈苗苗见他卖关子,就喊道:“你怎么跟大哥似的,那么多废话!快点说吧!”
  戈武没觉得她啰嗦,反倒觉得有点可爱,他笑着说:“树上飘下几片绿油油的叶子,他信手把它们放在嘴里咀嚼起来。”
  郝小雨关心地问:“什么叶子随便就吃了?”
  听她这么说,戈武有些后悔,补充道:“当然不是!尝百草虽然要勇敢,但他老人家是有经验的。开始的时候他感觉那味道有些苦涩,但嚼着嚼着,就感觉有些清香回甘了,他索性就把它吃了下去。”
  陈苗苗说:“这麻烦了。”
  戈武说:“是的,麻烦了。忽然,他觉得舌底生律,精神振奋,而且头晕目眩也减轻了,口干舌麻的感觉也没有了。”
  晓彤很想知道他吃的是什么,但戈武又卖弄起来:“神农老祖宗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采药治病辛苦,赐给了我这绿叶,以济众生……”
  “快说呀,到底是什么呀?”陈苗苗实在忍不住了,就催促着问。
  “他在树上又采了一些叶子,细观察起来,这树叶的叶形、叶脉和叶缘都和一般的树不一样……”戈武还在故弄玄虚。
  “是茶叶。”天喜听不下去了,在一旁揭开谜底。
  “费半天劲儿,就是茶叶!搞得这么玄乎!”包晓彤大失所望,“当年有人送给我师父珍藏了上百年的云南普洱茶,我尝了一口,有股子马臊味儿,还以为是放坏了,就把它给倒掉了。后来师父责怪了我好几天,说我没文化。”
  听包晓彤说把上百年的普洱茶给扔了,老大不断摇头:“一世纵有千般好,不如闲时一品茗。真可惜!真是可惜,太可惜了……”
  别看曲木戈武是云南人,但说道普洱茶包老大才更有发言权。他开始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叶的国家讲起,继而讲道武夷山的大红袍;安溪的铁观音,杭州的西湖龙井,庐山的云雾茶,黄山的毛峰、猴魁,还有峨眉山的峨眉雪芽和云南的大叶普洱茶等等,喋喋不休。
  最后,他发出邀请:“马指导,我哪儿有上个世纪收藏的老普洱饼,等回去,有时间我请各位到我那里去坐坐。”
  马文庸立即响应:“有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普洱,我是的最爱。”说着还夸张地咽了下口水。
  大家也都跟马文庸一样犯起了茶隐:“太棒了,算我一个!老大说话算话。”
  天喜十分肯定地说:“那当然!”
  马指导故意说:“我的胃一向不太好,可我又爱喝茶,医生就劝我多喝普洱。当年我去拍摄终南山,曾感悟到,佛塔无心向苍天,神仙总来梦里边,有缘无缘皆相见,半杯青茶天宽。”
  高欣欣感到新奇,就说:“马指导,不会吧?半杯茶就这么满足?我想神农也一定有茶瘾,可他为什么叫神农呢?”
  鹤云飞说:“神农从字面上看,就是跟农耕有关,这个名字可能不是后人起的,一定有它的历史成因。”
  陈苗苗说:“我去过神农架,那里植被丰富,也盛产茶叶,据当地人说神农尝百草就是在那里。”
  “那,神农怎么会死呢?”晓彤忽然好奇地问。
  “是断肠草。”曲木戈武不无悲楚地说。
  “不是说茶叶能解百毒吗?”晓彤不相信,神农还能中毒?
  “那也不能保障安全。”曲木戈武几乎落下泪来,接着他讲述了神农中毒的故事……
  一次,神农上山采集植物偶尔尝到了毒草,通常是拿出茶来解毒。但有一次神农幸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实在太厉害了,神农来不及服茶,毒性就发作了。临终前,他还紧紧地抱着那两口袋药草。
  包晓彤感叹着:“真是勇敢的人。”她忽然胸有成竹地鼓起勇气,“实践出真知!我们一定要向神农学习!!”
  戈武连忙说:“快别提你那什么神农寻百草的计划了。那是很危险的,你又不是神农,况且这里又是在白垩纪。”
  晓彤不管,虽然没说话,但骨子里冒险的血液已在翻腾。为救恐龙而献身,也为赢得鹤云飞的心,她决定把神农尝百草的计划进行到底。
  看苗苗和马文庸没什么事了,曲木戈武问:“我们还继续走吗?”
  晓彤和苗苗像打了鸡血,异口同声说:“走!!”
  马文庸为了让大家真正了解神农尝百草的事情,又说道:“其实很多的说法不同,古人的生存很艰难,就像现在的龙山人,他们靠狩猎为生,因为工具简陋,捕捉到的野兽往往是不够吃的。传说神农发现了稻米可以播种,就教大家耕田播种,这样人们就可以安居乐业了,有了多余的时间,他就带领大伙制作各种农具,大兴水利,教大伙识别五谷,种植百果。”
  女士们哪里还有心听这些,她们一心只想寻草。曲木戈武再三叮嘱,不了解的地方千万别乱跑!
  郭振虎也说:“马指导,你们可不能再乱跑了,如果出了事,我可没办法向大师兄交代。”
  苗苗瞪着眼睛:“你就应该保护我们,出了问题你负责!”
  大家见她不讲理,可又特好玩,就都大笑起来。郭振虎只好说:“好,好,我负责,那我可就拿绳子把你绑起来了?”
  “别呀!我听你的还不行吗?”吓得苗苗连忙求饶。
  戈武笑了:“这就对了,还是跟我学植物吧!”
  神农尝百草的话题似乎感染了人们,大家开始寻找一些特殊,甚至古怪的植物。
  包天喜顺手从地上抓起身边的一些蕨类植物说:“这个我知道,是蕨菜,餐桌上我们常吃。”
  戈武笑了:“这回老大说对了。这些植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几亿年,在我们现在的餐桌上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些可能不是恐龙们最爱吃的食物。”
  小豆子苗苗问:“那恐龙最爱吃的是什么?”
  戈武随口说:“我看不一定还是蕨类……”
  这些天,包晓彤跟着曲木戈武学习也了少不药用植物的知识,而且还上山实践一下。这让她想起了当年在武当山上师父教他们练功、采药的情形……
  记得,有一天,弟子们跟着师父李玄清站在金顶之上,远眺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当时一片碧空蓝天,万山来朝的景象。
  在后山的一棵古树下,有一块并不高大的天然小石碑,上面却刻写着“武当之巅”几个大字。
  李道长用手指了指天柱峰周围的山峰说:“你们看,这武当山的山势都是朝向金顶的方向,也就是你们常听到的,七十二峰朝大顶。武当之巅就是武当山峰峦的核心地区,它就像是一朵莲花,也像是一簇火苗,真武大帝就坐在这里享受万山来朝的尊拜。”
  李玄清带着他们来到了武当山重达千金的青铜金殿之上,刚刚经过雷雨的金顶铜殿熠熠生辉。
  走进殿中,面对北方的水神真武大帝,李道长恭恭敬敬地点上三炷香。
  晓彤问:“师父,为什么要供这个老头?”
  李道长笑了笑:“什么老头,这是真武大帝,也是水神玄武的化身。因为武当山是一座火焰山,人们为了镇住这无尽的火山灾难,特意从北方请来了水神真武大帝。”
  晓彤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坐在这儿?”
  他眯起丹凤眼,一只手摸着那不算长的胡子又说,“因为这武当山的身体就像是一只乌龟,而建在它上面的长廊就像一条金蛇,水神坐在这儿,可以镇住众山之。”
  鹤云飞似乎有所领悟说:“师父,如果把武当山比作阳,那么水神真武大帝就是阴,他和这火山就形成了阴阳平衡。龟蛇合体形成了阴阳水火相克之势,这不就是我们学习的太极阴阳吗?”
热门推荐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我在帝国当劳模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黑化男主总想套路我玩家凶猛快穿花招:扑倒专属男神!轮盘世界快穿之陪你看星辰大海神级快穿:病娇宿主,求轻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桃源俏美妇穿成黑化男主的白月光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透视仙王在都市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女主她是个bug从四合院开始的天道轮回大佬今天又凶残了吗穿书之每天醒来师尊都在崩人设